园林文摘(每天更新)
darkedener
darkedener Lv.8
2006年07月14日 10:20:37
来自于闲聊茶吧
只看楼主

景观设计展望:国际性和中国特色 作者:德安琪 来源:《建筑学报》20065:76-77 更新时间:2006-6-14   园林设计在中国已经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优秀的传统之一,现代景观设计仍然在传统的范例和国际的范例之间探寻其自己的风格。 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所做的项目展示了当代的、同时又是自己的设计语言。   中国以其古老的画意园林艺术而著称,它们看起来像散点透视的中国画,象征着自然和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中国是世界上的第四大国,以大量的文化景观而闻名,经过数个世纪,逐渐演进土地的使用方式适应其不同的自然条件和气候区域。关于自然循环和把人类融入在这循环之中的广泛知识,也流入了景观的设计之中。历史学家们也同意,从长远的角度看,不断地清洁、修梯田、翻转土壤、种植和灌溉等,对他们的生存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远远比其他国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要深远得多。

景观设计展望:国际性和中国特色

作者:德安琪 来源:《建筑学报》20065:76-77 更新时间:2006-6-14


  园林设计在中国已经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优秀的传统之一,现代景观设计仍然在传统的范例和国际的范例之间探寻其自己的风格。 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所做的项目展示了当代的、同时又是自己的设计语言。

  中国以其古老的画意园林艺术而著称,它们看起来像散点透视的中国画,象征着自然和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中国是世界上的第四大国,以大量的文化景观而闻名,经过数个世纪,逐渐演进土地的使用方式适应其不同的自然条件和气候区域。关于自然循环和把人类融入在这循环之中的广泛知识,也流入了景观的设计之中。历史学家们也同意,从长远的角度看,不断地清洁、修梯田、翻转土壤、种植和灌溉等,对他们的生存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远远比其他国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要深远得多。

  建筑行业正在蓬勃发展,摩天大厦、时尚的居住区、软件工业园和商业区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正是当代城市的发展趋势,景观设计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变化,令人头晕目眩的速度使得一切都有可能,但是这同时也增加了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随着收入的增长、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越来越意识到环境和休闲的重要性,对城市空间的组织形式和设计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在当代城市的发展趋势与丰厚的历史渊源之间,摆在中国景观设计师面前的选择是什么?这些选择又怎样反映中国当代景观设计师的地位和发展趋势?

  对许多访问中国的外国人来说,这里的文化景观的多样性就像一个大花园中镶嵌着堤坝、梯田和原野一样。这与埃及人大不一样,他们居住在沙漠边缘,他们设计的园林所用的理性,如同他们的果园或者麦田一样。然而,中国人从来不会在园林中复制他们的这种文化景观。在传统的中国园林设计中,不是用人工的理性和几何方式来创造景观,而是用他们所熟悉的自然景物来创造一个微缩的自然景观。花园象征着宇宙 ——“一壶天地”( 摘引自唐朝618-907年的一个学者的话),因为它有很多的风景元素,例如小溪、山岗、泉水、池塘、岛屿、亭阁、植物和悬崖等)。

  直至今天,许多中国设计师仍然在有限的空间里布置许多风景元素,这不仅仅是模仿自然,更重要的是创造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缩影。欧洲传统的大草坪是和自然的新鲜和光明联系在一起的,这种感觉源于牧羊人的体验,而中国人将草原与北方荒蛮和威胁联系在一起。1920年,一个中国的旅游者认为欧洲园林中广阔的草坪用来饲养奶牛很好,但不适宜陶冶人。然而如今,草坪却是国际化和富贵的象征。乡土植物和自然的生态系统的发展被看作是不文明的,不开化的。直到现在,以华丽的、奢侈的和轴线的语言进行的设计仍然占着统治地位,设计缺少和内容之间的联系,只是将认为代表中国的古塔、象征性的石块以及奇花异卉,与欧洲巴洛克风格的树篱和雕刻元素相结合,用昂贵的时尚的材料,形成一种多彩的风格混合,而这种风格的混合则象征着以经济进步为导向的文化。这种风格的混合是因为甲方的偏见和他们强烈希望表达的东西,例如正在迅速增长的中国中上阶层的品味和他们想在居住环境中显示自己财富的渴望,另外,设计师的教育背景参差不齐也是原因之一。

  尽管小规模的园林设计在中国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但是景观设计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规划设计学科才在过去20多年内逐渐形成。在当今的城市膨胀和环境恶化背景下,景观设计学的发展有着特别的意义:它不仅提高了景观在城市中的地位,而且在发展关于生态问题、基础设施、和土地利用的思想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不能从狭窄的传统的对这个领域的理解中、和有限的古典园林的设计模式中去寻找,也不能从外国的作品中借用。那么中国的景观设计师应该怎样才能满足当代中国人的现代化和更加国际化的需求,而同时又有地域性和特色呢?那些年轻的事务所,许多是由留学回国的人员创立,他们对这个领域有新的理解,现代的看法,不同的答案,他们在尝试着给这个领域提出新的推动因素,并且在实践中对现在的发展趋势提出置疑。一位代表性的年轻景观设计师就是俞孔坚。他在浙江省的一个农村里长大,那里有独特的传统的乡村开放空间。他曾就读于北京林业大学的园林专业,这是中国最大的也是历史最久的风景园林设计学校(1952年建立),之后他在哈佛大学获得了设计学博士学位。1997年回国后,他在北京创立了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现在有约200名设计师,是当今中国最大的私人景观设计单位。

  俞孔坚指出,中国目前面临着民族身份危机和人地关系危机。在他发表的文章和书籍中,在他建立的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课程中,以及在他所做的项目中,他正在努力创建一种现代的但又是中国的景观设计风格。同时他也在寻找景观设计与场所精神之间的紧密联系:他正在发展一种源自场地的设计途径,与它的自然背景,历史文脉和当地人的风俗习惯相结合。在阐述设计的过程中,他唤起对足下乡土中国的文化景观和乡土植物的审美意识——这在中国是一个崭新的概念。

  在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园的设计中,“土人景观”抓住了农业景观的基本结构特点,用直线形的小路来分隔稻田。这个主题对一个学校的校园来说是非同寻常的,它既可以提供一种生产性的文化景观,而且水稻收割以后还可以作为纪念品出售。斜对角种植的成排的树,小树林以及直线中轴上的行道树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构架,从而把校园分隔成大小不同的空间板块,里面种植寻常的作物和乡土野草。稻田校园的几何形态源于周围的农田的几何肌理。在稻田的基底上,分割出小尺度的树荫广场,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学习环境。另一个项目是北京的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将中心公园区域建成湿地水系统,人行道网络引导人们穿越观赏各种本地水生植物和芦苇,以台阶相连接的高低不同的小径可以通向水位高低不同的区域。

  位于台州的永宁公园,以前是永宁江的防洪堤岸,全部都是坚硬冰冷的水泥墙壁,现在却是栽种着当地的芦苇和野草的生机勃勃的景象。改造之后,将河漫滩还给了河流,形成自然湿地,进行水土净化。公园里和河流相同的高度上是一个内河湿地系统,这片湿地的形状与在方形种植池中栽种的中国水杉矩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水杉在中国南方的水系景观中非常普遍。公园里格网式分布的小路以及其中的小桥和栈道供游玩者走遍公园的每一个角落。永宁公园另一大非同寻常的特点是公园里的几个多彩的景观盒子,每个方盒子讲述了一个故事,给游玩者提供了一个特殊的休闲场所。
在有关“土人景观”的项目描述中,对中国问题的关注显而易见,包括关心生态环境和自然的动态发展过程,如水位变化,考虑季节变化,促进生态系统发展,栽种和收获等。这些考虑再加上乡土的野生植物的应用和乡土文化景观的借鉴,保留和利用历史上的构筑物和简练的设计语言,使“土人景观”能设计出一个个具有国际性和现代性的、同时拥有中国自己文化个性的优秀作品。

(原文发表:Antje Stokman/ Stefanie Ruff, Internationality and Identity – The search for a contemporary design idiom in China, Topos, 51: Prospective Landscapes, 2005, PP. 66-75)

作者简介:
安琪·施托克曼(Antje Stokman),生于1973年,曾在德国汉诺威大学的爱丁堡艺术学院学习景观设计学,毕业之后,2000年至2001年在德国汉诺威大学做研究和助教,2001年至2004年在德国雷纳•施密特景观设计事务所工作,现为德国汉诺威大学教授。她还曾作为北京大学,上海同济大学和德国杜汉堡大学的客座教授景观设计。
史戴芬·让傅(Stefanie Ruff),生于1976年,曾在德国柏林应用科技大学学习园林和景观设计学,在她学习期间,她曾在柏林和澳大利亚的许多公司实习,2004年成为北京许多景观设计公司和建筑公司的自由工作者。
免费打赏
darkedener
2006年07月14日 10:21:48
2楼
老庄的游览观与园林

作者:刘庭风 来源:《蓝天园林》 更新时间:2006-6-10


  其实,老子是很反对游览的,在《老子》第十二章中说:"五色使人目盲,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能得之货使人之行方,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聋。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而不为目。故去彼而取此也。"也就是说,老子提倡为口腹之实而不为悦目之虚。但是,他的无欲无为却同时包含了不要追求社会之欲而追求自然之道。这种自然之道也不是刻意而为之,而是自然而然之。

  但是,庄子却是提倡游览,而且他的游览观还是很丰富的。他在《天运》和《天道》篇中分别提出的林乐观和天乐观说:"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天道》)、"天机不张而五官皆备,无言而心说,此谓之天乐"(《天道》)、"言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谓天乐"。在《天道》篇中,他进一步阐明了天乐的作用和地位:"知天乐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天乐者,无天怨,无人非,无物累,无鬼责……天乐者,圣人之心,以畜天下也。"而且,《天运》中又说了林乐就是天乐的一种方式:"奏之以无怠之声,调之以自然之命。故若混逐丛生,林乐而无形;布挥而不曳,幽昏而无声。"

  至于如何得到天乐,庄子又提出了诸如逍遥游、心斋、坐驰、坐忘、采真之游等观点。

  首先,庄子在《大宗师》中提到了方内与方外的观点。他说:"孔丘曰:彼,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内者也……彼方且与造物者为人,而游乎天地之一气。"这里说到的方内之游是孔子所提倡的游览特点,而庄子所提倡的是在天地之间任意往来的方外之游,也就是说叫逍遥游。在《应帝王》中的无名人说到了乘莽眇之鸟,出六极之外,就是天地之游:"予将方与造物者为人,厌,则又乘夫莽眇之鸟,以出六极之外,而游于何有之乡,以处圹垠之野。"在《逍遥游》中则用鲲、鹏来比喻游于天地的志向是到天池一游:"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的鲲鹏具体是如何游呢?庄子又说了:"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在《逍遥游》中,不仅说到了鲲鹏之游,而且说到了姑射山上"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的仙人之游:"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在《天运》篇中又说:"古之至人,假道于仁,托宿于义,以游逍遥之虚,食于苟简之田,立于不贷之圃。逍遥,无为也;苟简,易养也;不贷,无出也。古者谓是采真之游。"真在于天地之间,无极之野。真人就是"其出不訢,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在《在宥》中说,逍遥之游就是广成子所说的"入无穷之门,以游无极野。"(《大宗师》)真人"与天为徒",不"与人为徒"(《大宗师》),与其如泉涸之鱼在不自然的陆地地方"相呴以湿,相濡以沫",倒不如在自然的水中"相忘于江湖"(《大宗师》)。广成子是"与日月参芜"和"与天地为常(《在宥》)。"最后,才"人其尽死,而我独存乎"(《在宥》)。当然,这种自然之中、天地之间的逍遥游是园林游览的最高境地了。在中国的山水诗词歌赋中,与天地同气连枝的逍遥游作品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的自然山水园之作就是应和了老庄对于自然园林的逍遥游的观点而设计的。以后在明清渐渐以人工的山水和建筑来营造,就有许多人提出了反对意见。即令如此,历代的园林家,还是尽量地做得师法自然,让人们有一个自然的去处。

  与在自然园林中游览不同的是,历代的山水文人都偏爱自然的山水,于是,他们更偏爱于进入真正的大自然之中去或隐居或游玩。京城周边的好山好水都被帝王将相作为城郊的狩猎场所,在风景名胜区的峨眉、青城、终南、崂山、普陀等都成了佛教和道教的圣地,五岳的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嵩山也成了佛家、俗家、皇家竟相登临的场所。又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说法。山水文人有李白、谢灵运、徐霞客等对自然的山水情有独钟,他们的山水名篇至今仍被人们传唱。而酷爱山水的王维、柳宗元、陶渊明等不仅是一个山水的游览大家,而且是一个师法自然的园林营造家。

  如果说在天地之间的逍遥游是中国园林的身游依据的话,那么,在心灵之间的心游则是日本园林游览的理论依据。关于心游,《庄子》中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如"心斋"、"坐驰"、"坐忘"等。《养生主》不仅说到了心斋,而且说到了坐驰。(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心斋就是用心去体验,达到空明的虚的境界。庄子说的坐驰是与心斋相对的一个概念。《养生主》说:"……瞻彼痊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夫且不止,是之谓坐驰,夫徇耳目内通崦外于心知,鬼神将来舍,而况人乎。是万物之化也,禹舜之所纽也,伏戏几蘧之所行终,而况散焉者乎。"福善之事止于凝静之心。如果心境不能宁静,就叫坐驰。使耳目感官向内通达而排除心机,鬼神也会来依附,万物可以感化。这也是禹、舜、伏羲、风蘧等伟人所遵循的道理。《大宗师》中不仅说真人是"与天为徒"而不是"与人为徒",而且说真人是"整万物而不为义,泽及万世而不为仁,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覆载天地刻雕众形不为巧,此所谓游已",更说到了"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真人在废弃自己的健壮的肢体,除掉自己灵敏的耳目,"游心于淡,合气为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庄子.应帝王》),达到坐忘的境地,才能与天为师徒,与大道为一体。日本园林中的茶庭讲究的是心灵与天地的交融,枯山水也是讲究天地、宇宙、人灵的相通。这也就是日本园林的游览本质。每一个进入日本龙安寺石庭的人,不管他们的国籍如何,他们都会坐下来,静静地观赏和体验着二百五十平方米的白砂,以及白砂之中的十五块石头。在此,他们的心灵与天地共声息,仿佛眼前的世界是一个浩瀚的大海,在大海之中,有五个小岛,在小岛上面,生存着顽强的生命。海的大与岛的小,海枯石烂与坚定有移……这一切,都是在经历"坐忘"和"心斋"之后,才能体会到的真理,也就是"采真之游"。而日本的茶庭露地更是讲究在茶室之中的坐忘和坐驰了。参禅与悟道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在茶庭之中,离不开坐与思。所以说,日本的枯山水和茶庭的游览并不是象在中国的园林中那样,只要步移景异就能体会到园林之美,而是要在一步不移的静坐之后,忘记自己,才能得真。

回复
darkedener
2006年07月14日 10:22:39
3楼
走向新景观

作者:俞孔坚 来源:《建筑学报》20065:73 更新时间:2006-6-9


  所谓新景观是针对旧的传统中国园林而言的:亭台楼阁、曲径通幽、诗情画意......并不是它们不优秀,而是它们离我们太遥远,离当下现实的人、现实的生活方式和现实的环境需求太遥远,离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太遥远,离当代中国人的身份太遥远。

  当代人的生活、当代人所面临的社会和环境挑战、当代人的价值观,需要我们有新的对策和设计表达,这便是新景观,当代中国的景观设计。

  所谓新景观,是因为应对了新的问题:前所未有的城市化、生态与环境恶化、人地关系的空前紧张。不管我们的前人多么优秀,他们都不可能为我们预设应对这样前所未有的挑战的对策。当我们看到不久前圆明园遗址翻新改造中茂盛的乡土野花和杂灌——那些土生土长、那些不需要任何灌溉、不需要任何人工维护的本土植被——被无情地铲除,而代之以牡丹、芍药、海棠、桃花——那些需要尽心管理、灌溉的、高成本的“园林花木”,并美其名曰“美化”时,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旧“园林意识”是如何不适时宜,它们不但没有为解决严峻的环境问题做出贡献,反而增加了城市的生态与环境负担。从这里,我们也可以认识到,中国传统园林的所谓自然天成,天人合一,如果用当今的环境现实和生态伦理去评价,是何等的虚伪和空洞。

  所谓新景观,是因为作为景观使用者是新的中国人:他们不再是士大夫,那些曾经使中国园林充满诗意的晦涩的典故和经文,已逐渐变得陈腐如西文中的拉丁语,高贵却渐被尘封;不管我们的社会精英们如何努力倡导文言古文,年轻的一代却以“坐地日行八万里”的不屑和轻松,乘网络的时代列车,忽悠而去;那种“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园林风月,那种“留着残荷听雨声”的庭院雅致,在当代恐怕是只能用孤独落寞和衰败凄凉来形容,旧的诗意,在新人面前则是地道的空洞和无病呻吟;古筝和昆曲的蔓径和碎步,怎能容忍摇滚和迪斯科的节奏?

  所谓新景观,是因为现代科学、技术和材料为我们理解和解决旧的和新的问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和途径: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遗产保护理论,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钢筋水泥、玻璃和钢及各种人工材料,都使经验的《园冶》成为过去的遗产。

  所谓新景观,还因为我们有了新的艺术可供借鉴和融入: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表达,环境艺术、装置艺术的体验,多媒体艺术的空前繁荣,都为新景观创造提供了创新的源泉。

  当然,所谓新景观也是针对“城市美化”式的展示性景观而言的:那些充塞在我们的城市里,侵占我们的公共空间的巴罗克式的纪念性的轴线和广场、堆砌的图案与符号、收珍猎奇与巨木异卉......并不是它们不壮丽、气派抑或现代,而是它们与中国封建士大夫的园林和景观同样、甚至更挥霍无度,离平民更遥远,离改善我们所面临的严峻的人地关系更遥远,离当代中国人的民族身份更遥远。

  所谓新景观,最终是因为这个社会需要新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作为对新景观的探索,这里发表了几个小尺度景观设计的案例,选择小尺度来说明,是因为它们可以与相当尺度的旧园林相对比,而实际上景观的概念远非这些案例所说明的,它本质上是土地的概念。这些案例中有几个方面是共同的,它们可以作为“新”的注解:
  第一,场地与地域性:场地的自然与文化遗产,自然过程和格局,场地所在地域的自然和文化特征都使新的设计带上不可抹去的烙印。保留、再利用和再生场地中的一切景观元素和材料,并使他们发挥新的实用与审美功能,是新设计的基础,哪怕是野草和生锈的机器,都在表达场地对设计的要求。
  第二,对生态与环境的照应:顺应自然过程,尽量让自然做功,利用乡土材料和本土植物,使新的设计对环境的影响达到最少,并有利于生态条件的改善。
  第三,对人的关怀:亲切宜人,满足每个使用者的基本需求,关照普通人的空间体验,而摈弃对纪念性、非人性化的展示性的追求。是日常的、寻常的景观。
  第四,现代艺术的融入:现代环境艺术、装置艺术、多媒体艺术与景观的结合,是新景观表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在自然与乡土的本底上,跳动着当代人的舞步。
  上述四个方面的结合,使新景观彰显其现代中国的特色和“白话”景观的特色。
回复
darkedener
2006年07月14日 10:25:55
4楼
城市复兴”理论辨析

作者:吴晨 来源:中国建设报 更新时间:2006-5-29


  城市的未来就是地球的未来

  21世纪被称为城市世纪,它将证明且被证明着:人类注定是一种城市化的生物。城市从来就没有停止变化,城市从来就不是静止的,这种变化也永远不会完结,这种动态的过程将永远根据新的情况进行调整与被调整。

  在二战的重建阶段之后,当时的西欧国家经历了一段长时间平稳高速的经济增长期,社会呈现出了一派富足祥和的气氛。作为这个社会的成员,民众可以负担得起更好的居所,消费品的种类和数量都急剧增加,对于高税收的政府来说,公共服务和福利都得到了可观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口投身于制造业和日益拓展的服务业,这种美好时光一直持续到1973年阿以战争爆发和石油危机的出现。

  在这一时期,因失业和经济竞争而引起的产业生产利润降低及社会成本增加,给西欧部分发达国家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财政压力,导致公共开支和服务支出的削减。不断扩大的城市贫困和传统社会经济结构的变更,引发了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

  与此同时,许多城市的原有基础设施,特别是那些在十八或十九世纪末迅速扩展的工业城市,变得越来越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需要重新进行整合,但它们往往面临的是高额的投入成本。这些城市面临的其它社会问题也变得愈加明显: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社会从未如此关注过经济竞争和城市化所带来的越来越高的环境成本,以及对可持续发展模式的需求。

  上述这些情况表明,上个世纪后期,西欧的许多城市经历着现代史中最为急速的变革。这种变革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由于城市经济结构的重组,使得城市作为制造业中心的作用基本被终结,取而代之的是城市成为第三产业的基地和消费的场所。

  ●第二是逆中心化或郊区化的趋势,这种变化使得城市的许多功能从城市中心或内城向城市群转移。

  这两种变化,直接导致了许多西欧城市中出现了大量建筑和土地被闲置,环境品质下降,大量失业劳动力的增加和随之而来的各种城市问题。这种衰退,在那些传统工业城镇、城市甚至区域表现得尤其明显,特别是那些传统上以化工、纺织、钢铁制造、重工业、造船、港口、铁路运输和采矿业为支柱产业的地区。

  面临衰退的这部分欧洲城市在承受着复杂的经济、社会、物质环境、生态环境和财政问题压力下,在处理过去遗留下来的夕阳产业的同时,还不得不为投资和经济的增长进行新一轮的竞争。

  “城市复兴”理论的提出

  虽然西欧各国的政治、社会、经济和历史的背景条件不同,遇到的问题也有所不同,但西方现代城市发展的基本趋势应该说是一致的。如果按照城市更新及相关理论发展的脉络来进行分析,可以看到,战后西方城市特别是内城和旧城更新的理论和实践经历了很大的变化,基本上是沿着清除贫民窟-邻里重建-社区更新的脉络发展,指导旧城更新的基本理念也从主张目标单一、内容狭窄的大规模改造逐渐转变为主张目标广泛,内容丰富,更有人文关怀的城市更新理论。按照有关城市更新的理论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可以看到如下的情况,

  ●从形体规划出发的城市改造思想

  西方国家城市更新运动,在一开始受到以物质规划为核心的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思想的深刻影响,这些规划思想的本质是把城市看作一个相对静止的事物,希望通过对物质环境的设计解决城市中的所有问题。大规模推倒重建实际就是这些思想的直接后果。

  ●对大规模城市改造反思

  清理贫民窟和随之而来的大规模城市建设以及对城市中心土地的强化利用,曾经一度带来城市中心区的繁荣,但很快就带来了大量的城市问题,加剧了城市向郊区分散的倾向,可以说大规模城市改造并不成功,却给城市带来了极大的破坏。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复兴思想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最初来自于那些致力于环境和资源保护的社会经济学家,是战后经济高速发展和上个世纪70年代经济萧条导致环境污染、资源破坏等问题引发的对城市发展模式的世界范围的反思的结果,其中也包含了上述对大规模城市改造所进行的反思。

  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潮的影响下,西欧国家城市更新的理论与实践有了进一步发展,进而逐渐形成了城市复兴的理论思潮与实践。它一方面体现的是前所未有的多元化,城市复兴的目标更为广泛,内容更为丰富;另一方面是继续趋向于谋求更多的政府、社区、个人和开发商、专业技术人员、社会经济学者的多边合作。

  1996年6月,联合国在伊斯坦布尔召开“人居二”会议。会议确立了21世纪人类奋斗的两个主题:“人人有适当的住房”和“城市化世界中的可持续的人类住区发展”,这实际上也明确地指出了城市复兴发展方向。

  在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英国,这个世界上首个工业化的国家,在二战后的工业生产竞争中未能获得新的成功、重温过去的辉煌,与此相反,它却首先体会到了前面提到的城市变革两种趋势的影响,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许多有关城市、关于衰退及结构重组的理论、政策和实践最早出现在这里。

  现代英国的城市政策,一般认为起始于1968年。当初面临着社会矛盾和动荡的工党政府,采用“城市计划”来应对在许多城镇中出现的严重社会问题,它们需要提供特别的帮助来满足社会需求,并充分地提高服务水平。因此,社会功能的改善就成了需要确定的问题之一;也正是在这里,通过对城市理论的探讨,城市政策的修订和城市建设的实践,首先于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的《英国大都市计划》提出了“城市复兴”的概念,以回应上述复杂的问题。

  在英国,到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在整个西欧,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许多城市的传统工业结构经历着快速的变化。失业和城市贫困成了主要的政治关注的对象。英国地方当局的角色变得越来越边缘化,因为中央政府更倾向于与私营部门投资商合作寻求需要采取直接行动的解决方案。

  其它国家采用的是不同的方法:法国的方法是向地方政府机构下放权利,同时有大量的政府资金支持;在徳国,富裕的地区和地方政府尽量通过更多的投入来摆脱危机,至少是到了两德统一之后,才改变了投资的优先对象。

  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已经看得出维护和改善原有城区所带来的对环境长期益处。“城市环境绿皮书”主张:全球的环境保护可以通过城市政策得以改善,而该政策的特点是以“创建或改造能给居民提供宜人环境的城镇和城市”为主要目的,并推崇“强调综合利用和高度密度开发的战略”。

  在欧美国家,城市复兴理论思潮的形成与发展虽已经过一段时间,且目前已由理论的探索阶段演化到实践的执行阶段,同时,城市复兴自身,也还在逐步完善,尝试包含更多更全面的内容。

  城市地区的问题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它往往受到社会、环境、物质与经济发展及转型的综合影响与相互作用。城市复兴则是在这种环境下对城市特定地区在特定时期转型中面对挑战及抓住机遇的一种回应。

  “城市复兴”的定义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再生或复生指的是失落或损伤组织的重新生长,或者是指系统恢复原状。对于城市来说,也是如此。城市复兴涉及到已经失去的经济活力的再生或振兴;恢复已经部分失效的社会功能;处理未被关注的社会问题;以及恢复已经失去的环境质量或改善生态平衡等等,城市复兴更着眼于对现有城区的管理和规划,而不是对新城市化运动的规划和开发。

 
回复
darkedener
2006年07月14日 10:26:32
5楼
 “城市复兴”概念的形成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它是建立在过去半个世纪城市的发展变化及政策的调整上。在过去时期,主要有五种因素左右着城市变化与政策。它们分别是:

  ●城市地区明显的体型环境条件与社会及政治回应之间的关系。

  ●对城市地区住房及社会健康与福利的重视。

  ●社会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令人向往的关联。

  ●牵制城市质量提升的因素。

  ●城市政策角色与作用的改变。

  这五个因素与主题,均可展开进行专题讨论,由于篇幅的原因,在这里就不展开了。

  “城市复兴”一词定义为:用全面及融汇的观点与行动来解决城市问题,寻求一个地区在经济、体型环境、社会及自然环境条件上的持续改善。

  建立城市复兴的策略框架是极为重要的,一个长期,明确的目标体系是对有效整合有限的资源,如土地、资金、劳动力的前提条件。同时策略框架与策略规划是不同层次与范围内相关团体与组织在城市复兴进程中加强联系的有力工具。明确合作伙伴关系是城市复兴理论体系中的一个关键要素。它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诉求提供桥梁。

  ●有能力地真实地将复兴转化成相关政策、目标与行动。

  ●带动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并包括所有关键的利益团体。

  ●在区域层面强调全面的生命力的繁荣与提升竞争力,加强对其居民及本区域及国家的贡献。

  ●改善不利条件,提升机遇与灵活性,支持发展弱势群体。

  ●保持城市作为文明、文化、创新、机遇与进取心的动力作用。

  ●相互依赖与协同的行动原则,而不是每一个计划独立行事。

  ●注重长期的结果与受益,而不是短期的费用与支出。

  ●满足地区全面的需求,而不是仅强调个别项目的用地与建设。

  ●确立观点及目标的一致性,尽量减少争议。

  ●确立合作方积极的态度,不是仅维持公众与政府机构与商业投资的分立。

  
回复
darkedener
2006年07月14日 10:26:39
6楼
城市复兴与中国

  “城市复兴”虽然是在西方的社会、政治和经济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但对现阶段中国城市发展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我们已经开始结合中国代表性城市的特定地区,尝试自觉地运用“城市复兴”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特定的国情,进行了认真的探索与实践,以期为城市复兴理论在中国的运用积累经验。

  城市发展不仅仅只是涉及到物质规划,城市理论的发展越来越多地涉及到社会生活、环境和文化的方方面面,这也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中国学者所倡导的“人居环境科学”的理论思想,特别是在新的理论发展观的统筹下探索中国城市建设和规划建设理论与实践新的道路,我们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先将中国与城市更新有关的建设发展情况试做一个简要的回顾与分析。

  前面提到的西方主要发达国家,自工业革命之后,都经历过彻底的产业革命阶段,发展到现在已有200多年的时间。其中,城市化率最高的国家,如英国,已达到92%。所以,西方国家的城市建设,早已完成城市化的成熟停滞阶段,而进入了一种自我调整完善的过程。西方城市建设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已经不完全是城市物质环境或体形空间的问题,而更多的是社会、经济和环境的问题。

  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我国城市建设和城市更新理论发展有自己的特殊性与复杂性。自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的30年,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模式是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为主导,城市建设的重点在于发展工业,充分利用城市原有的城市结构和布局。同时,由于城市建设依靠国家的投入,资金缺口很大,所以对于旧城的政策是整体上维持现状、充分利用,未进行实质性改造。大部分城市的结构未出现质的变化,这在相当的程度上使得旧城的条件更加恶劣,旧城普遍存在布局混乱、房屋破旧、居住拥挤、交通阻塞、环境污染、市政和公共设施短缺、名胜古迹绿地遭受破坏等严重问题,为后续的城市建设工作增加了更多的困难。

  这时的城市建设是没有“市场”的概念的,城市成了自我服务的工业生产体系的集聚点。在国家的计划和经济社会组织工作中,没有把城市作为一个重点来对待,在“先生产,后生活”的方针下,城市建设和管理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致使城市积累了大量问题。

  在改革开放后,这种城市结构从物质上、社会上、经济上和环境上产生的问题,与我国的经济高速增长、特别是近年来高达2位数的年增长幅度产生了严重的矛盾,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一方面,虽然经过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努力,城市城区特别是旧城的物质环境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与城市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速度无法适应,客观上造成了旧城的持续衰败。同时,在城市进行整体结构调整当中,又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由于产业结构,用地性质,人口结构的变化,原有的稳定城市物质空间和社会人文环境的平衡受到外部的力量作用而经历着巨大的变化,新的平衡在短时内重新建立也非一蹴而就,这种失去平衡的矛盾甚至会影响社会发展和秩序,引起社会的矛盾。另一方面,在以市场为主导的城市开发和房地产开发中,各方面的利益又驱动着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带来了更多新的变化,多趋向于高密度,会造成人口密度、建筑密度和容积率过高的问题,带来新的城市环境的极度恶化。城市中心区土地利用功能的变化,带来土地使用性质改变和使用强度提高,而此时的城市基础设施的负荷能力又往往达不到新的要求,形成不同的矛盾在不同的时间和场所一再的出现和交织。

  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我国城市城区特别是旧城更新的过程当中,历史文化保护意识普遍淡薄,常常造成“建设性”破坏,导致城市历史风貌和特色的丧失。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由于一部分人,特别是地方政府的决策人片面认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妨碍城市经济发展,迫切希望改变物质环境进而通过使用大规模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从而忽视历史文化遗产和特色的保护。

  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城市管理机制与程序的缺陷,以及相关城市建设的法律法规的尚不健全,再加上部分城市的决策者急功近利,不顾城市建设发展规律的行政干预,只顾眼前利益的行为,使得上述问题更加突出,矛盾更加尖锐。

  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和社会发展并不均衡,各个区域、各个城市、甚至每个城市的不同城区,它们的发展模式与客观情况均不相同,这就要求我们要对不同的情况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复兴理论内涵,模式和方法。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对青岛和北京旧城传统商业和居住街区衰败的复兴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实际上这仅仅是工作的开始,还有不同类型的中国城市和地区需要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调查与研究。比如我们还需要关注我国东北地区的老工业城市,我国西部城市和运河沿岸的运河城市的复兴等等。

  在这种大背景之下,城市复兴的理论与实践对振兴东北,复兴东北城市有着极为积极的现实意义,这就要求我们采取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复兴战略,只有这样,在振兴东北的机遇下,在转变观念的前提下,全面优化投资发展环境和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化水平,增强城市和区域综合竞争力,以期最终达到城市的复兴。

  在这种情况下,要积极促进城市经济结构的战略性重组,为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旅游服务业等支柱产业的发展提供空间保证;同时,要着眼于加强区域合作,完善中心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结构;城市规划和城市复兴的实践要突出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努力建设良好的城市面貌和生态环境,以旗舰项目为突破点进而推动城市全面的复兴;要合理调控土地开发,引导土地利用均衡有序发展;要逐步调整探索和形成切合当地城市复兴的战略,进行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规划。

  经过上面的阐述,我们认识到,在一定程度上,中国城市发展和城市复兴所面临的任务,较之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情况要更为复杂、任务要更为严峻,周期要更为漫长,这就决定了中国的城市建设在研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建设和城市复兴有关理论和经验的同时,更需要针对我国的特点、国情与具体情况,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特色的途径和策略。

  “有机更新”理论是吴良镛教授在对北京旧城和我国其他城市规划建设长期研究的基础上首先提出的,“有机更新”理论的阐述,丰富了城市更新的理论成果,特别是它在北京的成功实践,更引起了国际的赞誉和广泛关注。

  “有机更新”的核心思想是主张按照城市内在的发展规律,顺应城市肌理,从而达到有机秩序。从“有机更新”到新的“有机秩序”,这是人文复兴与人居环境整体发展的途径,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从物质环境的提高到精神文明的建设等。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吴良镛提出的“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体系,“这是一门以人类聚居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像城市规划学、地理学、社会学那样,只涉及人类聚居的某一部分或某个侧面。”

  “人居环境科学”的思想,前瞻性地提出了人居环境理论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的发展方向,与西方近上个世纪80年代后可持续的城市建设和“城市复兴”实践是一致的,体现了城市建设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前所未有的多元化,任务和目标更为广泛、内容和手段更为丰富的趋势,是东西方在不同的道路上进行探索的殊途同归。

  “城市复兴”的理论和实践,在中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蕴含着丰富的创造天地。借鉴西方城市复兴理论与经验,随时融入新的城市发展理论与经验,同中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以经济发展带动文化建设,以经济和文化共同促进精神文明的繁荣,发展“人居环境科学”等相关理论,探索中国“城市复兴”的实践大陆是我们面对的一个有着极为重要意义的新命题,必然大有可为。

  (作者 吴晨 英国皇家特许建筑师、英国TFP设计公司中国区董事、清华大学博士、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华南理工大学顾问教授。英国伯明翰中心区复兴规划由其参与并主创。)
回复
darkedener
2006年07月19日 10:16:26
7楼
...在哪都行
有看的人就好
今天继续
回复
darkedener
2006年07月19日 10:17:23
8楼
《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导读

作者:俞孔坚、… 来源:中国园林

  [摘 要]《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一书,收入了由包括国际著名景观设计教育家佐佐木教授、卡尔·斯坦尼兹教授等在内的论文20多篇,内容涵盖了关于景观、景观设计与景观设计师的理解,景观设计学科的发展,景观设计学教育,以及中国景观设计专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系统地介绍了国际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景观没计职业和专业教育的发展和体制,目的是希望给发展中的我国景观设计职业与教育体系提供全方位的、系统的借鉴。

  [关键词]风景园林;景观设计; 综述;景观设计教育

  [Abstract]This paper i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book Landscape Architecture:The Profession and Education. This book is so far the most comprehensive collection of writings about the profession and education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The collected papers are some classical writings by some of the world renowned LA educators, including Hideo Sasaki, Carl Steinitz, as well as by some of the Chinese professors from mainland China, Taiwan and Hong Kong The editors called for a revolutionary breakthrough in the profession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 China, in terms of practice and education.

  [Key words]Landscape Architecture; Landscape Design;Summary;Landscape Architecture Education

  编者桉:
  2003年4月,在北京大学成立“景观设计学研究院”之际,俞孔坚和李迪华先生编辑了《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一书,并于9月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该书汇集了国内外专家学者有关学科与教育的论述和资料。国际风景园林师协会(IFLA)主席法加多(Martha Cecilia Fajado)为该书作序,予以推荐。此书适应了当前繁荣发展的我国风景园林事业的实际需要,势必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拟议发表此书编者所撰写的“导读”的审稿过程中,我刊的几位资深编委为此发表了一些审稿意见,适恰反映了学科迅速发展中业内专家深入思考和学术思想的活跃。我刊征得作者和编委本人的同章,现一并发表,供读者参阅,并欢迎广大读者和专家学者发表意见,将讨论引向深入。

  1 关于景观的含义

  景观(Landscape),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是一个美丽而难以说清的概念。地理学家把景观作为一个科学名词,定义为一种地表景象,或综合自然地理区,或呈一种类型单位的通称,如城市景观、草原景观、森林景观等[1];艺术家把景观作为表现与再现的对象,等同于风景建筑师则把景观作为建筑物的配景或背景;生态学家把景观定义为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的系统[2、3];旅游学家把景观当作资源而更常见的是景观被城市美化运动者和开发商等同于城市的街景立面,霓虹灯,房地产中的园林绿化和小品、喷泉叠水。而一个更文学和广泛的定义则是“能用一个画面来展示,能在某一视点上可以全览的景象。尤其是自然景象。”但哪怕是同一景象,对不同的人也会有很不同的理解,正如Meinig所说“同一景象的十个版本”(Ten versions Of the same scene,1976)[4]:景观是人所向往的自然,景观是人类的栖居地,景观是人造的工艺晶,景观是需要科学分析方能被理解的物质系统,景观是有待解决的问题,景观是可以带来财富的资源,景观是反映社会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意识形态,景观是历史,景观是美。

  作为景观设计的对象,本书所强调的景观(Landscape)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景观是多种功能{过程}的载体,因而可被理解和表现为:
  风景:视觉审美过程的对象;
  栖居地:人类生活其中的空间和坏境;
  生态系统:一个具有结构和功能、具有内在和外在联系的有机系统;
  符号:一种记载人类过去、表达希望与理想,赖以认同和寄托的语言和精神空间[5、6]。

  2 关于景观设计学

  景观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是关于景观的分析、规划布局、设计、改造、管理、保护和恢复的科学和艺术。

  景观设计学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与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尤其强调土地的设计,即:通过对有关土地及一切人类户外空间的问题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和解决途径,并监理设计的实现。

  根据解决问题的性质、内容和尺度的不同,景观设计学包含两个专业方向,即景观规划(Landscape Planning)和景观设计(Landscape Design),前者是指在较大尺度范围内,基于对自然和人文过程的认识,协调入与自然关系的过程,具体说是为某些使用目的安排最合适的地方和在特定地方安排景恰当的土地利用而对这个特定地方的设计就是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学与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艺术、市政工程设计等学科有紧密的联系,而景观设计学所关注的问题是土地和人类产外空间的问题{仅这一点就有别于建筑学}它与现代意义上的城市规划的主要区别在于景观设计学是物质空间的规划和设计,包括城市与区域的物质空间规划设计,而城市规划更主要关注社会经济和城市总体发展计划。尽管中国目前的城市规划专业仍在主要承担城市的物质空间规划设计,那是因为中国景观设计发展滞后的结果。因为,只有同时掌握关于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双方面知识、懂得如何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景观设计师,才有可能设计人地关系和谐的城市。

  与市政工程设计不同,景观设计学更善于综合地、多目标地解决问题,而不是单一目标地解决工程问题,当然,综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有赖于各个市政工程设计专业的参与。

  与环境艺术(甚至大地艺术)的主要区别:景观设计学的关注点在于用综合的途径解决问题,关注一个物质空间的整体设计,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建立在科学理性的分析基础上的,而不仅仅依赖设计师的艺术灵感和艺术创造。

  3 关于景观设计师

  景观设计师(Landscape Architect)是以景观的规划设计为职业的专业人员,他的终身目标是将建筑、城市和人的一切活动与生命的地球和谐相处”。

  景观设计师的称谓由美国景观设计之父奥姆斯特德(Olmsted)干1858年非正式使用,1863年被正式作为职业称号[8],奥姆斯特德坚持用景观设计师,而不用在当时盛行的风景花园师(或曰风景园林师,Landscape gardener),这不仅仅是职业称谓上的创新,而且是对该职业内涵和外延的一次意义深远的扩充和革新。

  景观设计师有别于传统造园师和园丁(Gardener,对应于Gardening)、风景花园师(或称风景园林师,Landscape Gardener,对应于Landscape gardening)的根本之处在于:景观设计职业是大工业、城市化和社会化背景下的产物,是在现代科学与技术(而不仅仅是经验)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景观设计师所要处理的对象是土地综合体的复杂的综合问题,绝不是某个层面(如视觉审美章义上的风景问题) 景观设计师的所面临的问题是土地、人类、城市及上地上的一切生命的安全与健康及可持续的问题。他是以土地的名义、以人类和其他生命的名义,以及以人类历史与文化遗产的名义,来监护、合理地利用、设计脚下的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

回复
darkedener
2006年07月19日 10:17:29
9楼
  4 关于景观设计专业的发展

  与建筑学一样,景观设计职业先于景观设计学的形成,在大量景观设计师的实践基础上,发展和完善了景观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这便是景观设计学。

  农业时代中西方文化中的造园艺术,前科学时代的地理思想和占地术(在中国称为风水),农业及园艺技术,不同尺度上的水利和交通工程经验,风景审美艺术,居住及城市营建技术和思想等等,是宝贵的技术与文化的遗产,它们都是现代意义上的景观设计学的创新与发展的源泉。但景观设计学决不能等同于已有了约定俗成的内涵与外延的造园艺术,或园林艺术,也不能等同于风景园林艺术(Landscape gardening)。

  正如算术之干数学,中国的针灸之于现代医学,不能同日而语一样,任何一门源于农业时代的经验科学或技艺,都必须经历一个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理论方法进行脱胎换骨的过程,才能更好地解决大工业时代的问题,特别是城镇化带来的人地关系问题。早在1858年,美国景观设计之父奥姆斯特德就认识到了这一点,而坚持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称为景观设计(Landscape architecture),而非当时普遍采用的Landscape gardening(风景造园,或译为风 景园林),从而为景观设计专业和学科的发展开辟的一个广阔的空间,绵延100多年。

  同样的理由,奥姆斯特德给这个专业和学科定义的空间决不应是景观设计学科当今发展的界限。早在20世纪60年代,另一位美国景观设计学科的领袖人物麦克哈格(McHarg)就是针对当时景观设计学科无能应对城市问题和土地利用及环境问题,而扛起生态规划的大旗,使景观设计学科再次走到了拯救城市、拯救人类和地球的前沿。

  又有半个世纪过去了,城镇化的深入和蔓延,信息与网络技术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全球化趋势,都将提出新的问题和挑战,都将要求重新定义景观设计学科的内涵和外延。可持续理论、生态科学、信息技术、现代艺术理论和思潮又都将为新的问题和挑战提供新的解决途径和对策。我们既没有必要用新瓶子去卖老酒,更不应该用老瓶子去装新醋。

  但无论学科如何发展,景观设计学科的一些根本的东西是不变的,那就是热爱土地与自然的伦理(天地)、人文的关怀(人)和对待地方文化与历史的尊重,对待脚下土地的敬畏、归属与认同(神)。

[参考文献]
[1]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
[2] Naveh, et al,Landscape Ecology: Theory and Application [M]. New York: Springer Verlag.1984.
[3] Forman, et al. Landscape Ecology [M]. New York: John Wiley,1986.
[4] Meinig, D.W. "The beholding eye: Ten versions of the same scene"[J]. Landscape Architecture,1976(1):47-53.
[5] 俞孔坚.景观的含义[J].时代建筑,2002(1):14-17.
[6] 俞孔坚.土地的设计:景观的科学与艺术[J]. 规划师,2004(2):13-19.
[7] 西蒙兹 著,俞孔坚 等译.景观设计学[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8] Newton,N.T. Design on the Land: The Developmen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M]. Cambridge: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1971.
回复
darkedener
2006年07月19日 10:18:28
10楼
彼得艾森曼的解构主义建筑:建筑可以很哲学的

作者:河西 来源:南风窗


尽管一直遭到方方面面的非议,彼得艾森曼(Peter Eisenman)在先锋建筑学界中的地位却如日中天,俨然已是最受瞩目、也是最炙手可热的建筑师之一。批评家拜茨基本在他那本颇受好评的著作《破坏了的完美》中为艾森曼、海扎克、盖里和文丘里戴上了一顶高帽子,将四人并称为当代建筑的“四教父”,他们的影响力之大可见一斑。也许是有了这顶高帽子护身,自从和解构主义哲学家雅克德里达、吉尔德勒兹等人打得火热之后,艾森曼的建筑风格越发地肆无忌惮起来。的确,他天生就是那种沉湎于幻觉和哲学思辨的设计师,所以一旦有了理论家的支持,他就不再顾忌什么实用、功能之类现代主义价值体系的纠缠了。

  活在建筑的可能性之中

  80年代,他曾经为客户设计了一套住宅,却令业主无法入住而沾沾自喜;时过境迁,艾森曼的古怪脾气不仅没有收敛,反而愈来愈激进和夸张。1997年参加“虚拟住宅竞赛”的实验性作品令人目瞪口呆,它们是雕塑,还是梦中之物?反正如果用它来装人,估计是怎么住怎么费劲的。虚拟为艾森曼找到一个逃避现实的借口,投资方种种苛刻的要求使他不厌其烦,艾森曼情愿让自己活在幻觉之中,活在建筑的可能性之中。于是他开始找寻全新的表现方式,几条曲线组成的面、一套网格的定位系统、一种色调和动态的观念——而不是传统的尺度、空间区域的划分——完全颠覆了建筑的经典模式。它们是精心打造的惹是生非,是一次建筑的冒险,因为他知道,虚拟性就体现在和我们之前看到和熟悉的事物毫无瓜葛之上。和同时参赛的利伯斯金、伊东丰雄、简诺威尔等人相比,艾森曼简直把建筑当成电脑游戏或电影特技中的场景设置了。

  那是些怪物,像工业设计中的某一个零件,线条繁复、用意隐晦,也许电脑的硬盘才是它们永恒的归宿。从水晶几何学中获得的灵感,他把建筑当作了切割机下的钻石毛坯,舒适指数之类的问题他是不屑一顾的,他用Silycon制图法模仿建筑运动的轨迹、瞬时的静止和体量的变化,就好像建筑也是有生命的。同时这又是一个纯粹的技术问题,只有结构、建筑语言、隐喻和点、线、面、体的组合被单独拿出来分析,人为因素被排斥在决策圈之外了。电脑设计的迅猛发展为艾森曼的建筑实验提供了契机,在与塞林考德的访谈中,艾森曼强调电脑对于他的重要性,它使原本不可能的事变成了可能,使得无法想象的建筑形态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一些潦草的想法一旦经过电脑软件的处理,它们会逐渐完整起来,以令人惊讶的方式去配制一套想象之物,这在70年代之前以手工绘图的时代是不可想象的。

  在传统建筑体系中,屋顶保护我们的躯体,墙体环绕着我们周围,分割空间,遮风挡雨。的确,这是建筑的首要功能,也是基本的功能,但建筑的形态显然并未穷尽。我们的内心被繁杂的表象所充满,艾森曼试图进入一片心理上的空旷。建筑裸露在他的面前了,它的钢筋、表皮、文脉都是自我指涉的,似乎在有意向我们所尊奉的美德、优雅、秩序和慰藉发起挑战。

  建筑是自治的

  艾森曼给人们的鲜明印象就是,一个耽于幻觉的自我臆想者,他的头脑里到处是与经验无关的想象。在他70年代的系列作品《住宅1号》、《住宅2号》和《住宅3号》中,虽然还没有90年代那么极端,但已体现出艾森曼独特的艺术信仰:功能只是形式的附庸,为了达到最完美的形式,艾森曼情愿以牺牲住宅的使用面积为代价。《住宅2号》的柱廊可以看作是向现代主义大师柯布西埃致敬,但也不尽然,它更像是暴露在外的骨骼。艾森曼在一种貌似现代主义的假面之下行实验之实,梯形的屋顶、屋顶上的玻璃窗和柱廊围合的空间使整栋建筑空灵、富有趣味,建筑在他的手中成了一个玩具似的小玩意,为偶尔才有机会碰面的都市白领提供了另一种居住的模式。

  作为一个后功能主义者或者说新理性主义者,他坚信,建筑是自治的,是一块独立王国,建筑师的任务不是像上帝一样“建造”住宅,而是呈现它们,让它们以自己的方式存在。支离破碎的设计潮流出现在80年代初期和中期,在德里达旗帜的鼓舞下,圣莫尼卡学派的弗兰克盖里、埃里克欧文莫斯以及哥伦比亚大学的伯纳德屈米等人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毫无疑问,艾森曼也是其中呼风唤雨、不可忽略的一员大将,他本人也受邀参加了纽约现代美术馆中举办的“7人解构主义展”。1983~1989年为俄亥俄州立大学设计的威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在这个设计中,建筑仿佛一把扶梯或者脚手架,又像是某种动物遗骸中的脊骨横卧在大地上。白色的格架是一个步行的过道,穿过现有的建筑,将校舍和俄亥俄州首府哥伦布的城市建筑连接起来,一种典型的艾森曼式设计风格。他不会孤立地理解建筑单体,过去与未来、都市与校舍、内与外在艾森曼这里获得某种直接的线索,因为这些二元对立之物在艾森曼看来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建筑批评家肯尼思弗兰肯普顿指出,艾森曼的作品不是一种比喻式的,而是言说式的,通过巧妙的措辞,它们被用来反映最深刻的建筑系统,即生命本身。

  他一直是个反对派

  1967年,艾森曼创立并担任建筑与城市研究院(IAUS)的院长和《反对派》杂志的编辑,艾森曼致力于建筑观念上的革新。正如那本杂志的名称所表明的,他一直是建筑学界的反对党成员。虽然1982年,学院和杂志都走到了它们事业的终点,但艾森曼的建筑实验似乎并未受到什么影响,反而“变本加厉”。它既是一种主观的冥想,又是在符合建筑学规律的范畴内所做的脚踏实地的尝试,也就是说,90年代之后他的作品虽然很少建成竣工,并不表示他的设计都是空中楼阁,问题仅仅在于资金的问题上。造价确实是横亘在空想建筑师们面前的一块绊脚石。利伯斯金设计的犹太人博物馆每平方米的预算高达6250美元(相当于5万元人民币),在美国,普通商用建筑的造价恐怕还不及这个数的一半,而在上海,仅为1500元人民币左右,其差距何其大也。

  也难怪投资方看到艾森曼要头大,他的后期设计确实令人费解,他考虑的是身体与灵魂的新空间,热衷于依靠电脑软件AutoCAD、3dsmax制造出各种复杂的造型,效果图也以表达概念为第一目标,所以虽然在学界获奖不断,在商业上却并不受宠(近期艾氏在台湾倒是很有市场)。

  艾森曼是个聪明人,他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他的意义就在于他总能在甲方条条框框的要求之外,找到自我的容身之所,在具有有效部分的真实世界和无法读解的玄想之间徘徊,有时候,他也会写实一些,以使自己的投标不至于在第一轮就被淘汰出局。

  佩思的安伯艾公共高中建筑设计竞赛是为高中改建而举办的,它不是简单的翻新,而是希望建筑体现出一种新精神,与学校的课程建设共同构成一个人居的新场所,一个教学的新天地。彼得艾森曼的作品和威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所做的设计有着相似之处。一条通道穿过整个学校,两翼是又像坡地又像拱桥一样的土木建筑。经过建筑的掩饰,街道从室外空间一变而为半室内的场地,在建筑的阴影中若隐若现。临街建筑构成了一个藕断丝连的空中走道,将两片校舍联系在一起,于是整个校园就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就在这个整体中,咖啡厅、阅览室、图书馆、多媒体教室、室内体操场、礼堂和健身中心一应俱全,这一次,艾森曼没有故弄玄虚,他仔细地考察了当地的人文环境,并以一种凝练、冷静的姿态出现,建筑构型浑然一体,同时,也不乏艾森曼招牌式的造型特征,比如说动态的理念贯穿始终:一个更为封闭的环境要营造的是一种家园的感觉,一到夜晚,建筑物就会从一所高中转变为一个拥有图书馆的社区活动中心。

  艾森曼与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合著的《唱诗日记》,记录了他们为巴黎的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所做的设计的全过程。那些围绕着柏拉图的唱诗文本所写下的讨论手稿、直言不讳的通信、随笔、草图、效果图和模型,勾勒出一幅怪诞紊乱的建筑和哲学图景。这本怪诞的书为艾森曼带来巨大的声誉,也标志着艾森曼的设计生涯走向了一个新的起点。

  在此之后,艾森曼的建筑更多的只是一厢情愿的信念,或是无对象的空谈,或是在现实的视域之外,把生活引向了另外一种混沌无序的状况。它们往往与理性背道而驰,玄虚与思辨,傲慢和反讽,在理想化的建筑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为他清楚地知道,他的建筑所表现的是建筑师的智慧,以及它所拥有的神圣而又奇特的力量。

  在解构主义日渐退潮之时,彼得艾森曼却坚守着这块阵地,在一个价值体系分崩离析的时代,致力于维护自由思想的尊严,这份坚持让人感动,做过建筑的人都知道,这意味着损失多么大的一笔收入啊!

回复
darkedener
2006年07月19日 10:19:06
11楼
从中国传统文化观看中国园林

作者:吴隽宇 肖… 来源:中国园林

[摘要] 中国园林艺术之所以有着丰富的主题思想和含蓄的意境,原因在于中国园林美学思想的丰富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本文尝试从中国传统文化各教派的思想--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禅宗思想及其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来窥探中国园林发展之一斑。

景妙何在?曰:妙在知与不知之间。知者,知其妙,悉其好恶;不知者,不知其所以然也。这句话一语道破了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所在。中国园林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园林体系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不以创造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具体园林形象为最终目的。它追求的是象外之象,言外之意,即所谓“意境“。意境,实质上是造园主内心情感、哲理体验及其形象联想的最大限度的凝聚物,又是欣赏者在联想与想象的中最大限度驰骋的再创造过程,正如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说:“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相,言有尽而意无穷。“因此,园林景物,取自然之山、水、石组织成景,寥寥几物便使游人大有“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难言“之感。中国园林艺术创作中“意境“的产生与中国哲学思想是密不分的。

它对中国园林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中国文人性格和审美情趣的渗透,折射早园林风恪和景观意境的审美观念中。因此,无沦从园林内的物质内容到精神功能,从园林的立意布局到园内景区的主题分配,从景物本身的表义内涵到景物之间的符号关系都孕育着丰富的中国园林美学思想和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道、佛三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各以其不同的文化特征影响着中国文化;同时,三者又相互溶合,共同作用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并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多元互补的特色。本文通过阐述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教派的思想及其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来窥探中国园林发展之一斑。

1 儒家思想与中国园林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主流。虽然在先秦时,中国文化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多元形态。儒家只是其中主要的一家,但自汉武帝采纳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正统,深深地影响并主导着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在儒家创立和发展的过程,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学说:崇尚“仁义“和“礼乐“等孔子思想,提倡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思想。政治上主张“德治“和“仁政“;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重视平民教育和伦理道德的培养与实践;并溶入了重民、三纲五常、道统等思想,以及提倡以义制利的价值观。虽然这些儒学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积极的作用,但同时又带来一定的抑制和制约作用。其崇性抑情、重道轻文、存理去欲的思想遭到了历代崇尚自然的文学家的批评。于是,儒学在吸取、借鉴道教的基础上,以保持自己特色的前提下相互调和,从而使儒学得到进--步的发展。儒学学者吸取了道教以道为宇宙本体,“道生万物“的思想,完善了儒家哲学的思想体系。《周易》中强调天、地、人三才以人为本,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尽管人与自然相比,人的地位更为重要,但儒学并不把自然看作异己力量,而是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为天人是相通的,“天人合一“、“万物与吾一体“之说。于是,这些思想的形成,导致了中国人的艺术心境完全融合于自然,“崇尚白然,师法自然“也就成为中国园林所遵循的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园林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自然条件,模拟大自然中的美景,经过加工提炼,把自然美与人工美统-起来,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苏州沧浪亭的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俱有情“就表现出园主视己与自然浑同一休,陶然与自然的闲适心情,另一方面,儒家的比德思想也对中国园林的主题思想产生-定的影响。在我国的古典园林中特别重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义于物,以物比德。人们把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种象征。自古以来,人们就把竹子作为美好事物和高尚品格的象征。人们把竹子隐喻为一种虚心、有节、挺拔凌云、不畏霜寒、随遇而安的品格精神。历史上不少诗人、文学家都写国许多关于竹的诗文。 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赞竹曰:“竹解心虚即我师“唐代文人刘岩夫写的《植竹记》中将竹与君子的人格相比拟,道:“劲本坚节,不受雪霜,刚也;绿叶萋萋,翠筠浮浮,柔也;虚心而直,无所隐蔽,忠也;不孤根而挺耸,必相依以擢秀,义也;虽春阳气旺,终不与众木斗荣,谦也;四时-贯,荣衰不殊.恒也。“从竹子的人格化看出,自然美的各种形式属性本身往往在审美意识中不占主要的地位,相反,人们更注重从自然景物的象征意义中体现物与我、彼与己、内与外、人与自然的同一,除了竹子以外,人们还将松、悔、兰、菊、荷以及各种形貌奇伟的山石作为高尚品格的象征。

2 道家思想与中国园林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与儒、佛并称三教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道教尊老子为教主。在哲学上,老子以“道“为最高范畴,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而生成万物,亦是万物存在的根据,指出:“道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同时主张“大地以自然为运,圣人以自然为用,自然者道也。“后来,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从自然为宗,强调无为。他认为自然界本身是最美的,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老庄看来,大自然之所以美,并不在于它的形成,而恰恰在于它最充分、最完全地体现了这种“无为而无不为“的“道“,大自然本身并未有意识地去追求什么,但它却在无形中造就了-切。而中国古典园林之所以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实际上并不在于对自然形式美的模仿本身,而是在于对潜在自然之中的“道“与“理“的探求。由此可见,道家的自然观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对古代艺术民族特色的形成是极为重要的精神表现为崇尚自然、逍遥虚静、无为顺应、朴质贵清、淡泊自由、浪漫飘逸,于是,在道家神仙思想的影响下,以自然仙境为造园艺术题材的园林便应运而生。如秦始皇在渭水之南建的上林苑。据《关中记》载,上林苑设牵牛织女象征天河,置喷水石鲸、筑蓬莱三岛以象征东海扶桑。另上林苑中有大型宫苑建章宫,建章宫北为太液池,是一个相当宽广的人工湖,因池中筑有三神山而著称。据《史记·孝武小记》载.“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小神山,龟鱼之属?quot;这种“一池三山“的布局对后世园林有深远影响,并成为创作池山的一种模式,促成了园林艺术的发展。这中在宫苑里凿池筑岛,用造阔的方式来摹拟东神山,对传统中国园林空间的发展至少具有以下显著的意义:

(1)完整的主附水体的建立:汉上林苑不但拥有数量众多的大小池沼作为附属水体,而且具备了太液池、昆明池这样水面浩瀚的主水。昆明池遗址的面积至今仍是清代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面积总和的三、四倍。同时,主附水体之间已有明确的仰承呼应关系。班固云:“前唐中(池)而后太液,览沧海之汤汤。“数量众多,相互映衬的水面形态,千姿百态的水体穿插于庞大宫苑建筑和山体之间,大大开拓了园林艺木空间,产生高低错落、起伏有致的和谐韵律。

(2)为中国园林山水体系的确定奠定了基础。山体与水体之间的关系由过去长期的一水环一山,一池环一台变成了一庞大水体环绕三山,大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园林空间艺术,促进了园林艺术的发展。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