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颐和典藏馆 | 借唐风意境 寻园林佳境
意难平又平
2024年06月07日 11:54:31
只看楼主

皇城造园,不论是规制礼遇文化之下的恭王府,还是代表着中国古代山水造园最高成就的颐和园,即讲究文化传承,也注重园林造景。 约6000㎡的公园落于颐和公馆北园的西侧,这也为本案落位首开示范区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即可以为业主们提供一个精奢的游园空间,也充分体现了中建壹品“将城市引向公园,将公园引向社区”的一份开发者责任。



皇城造园,不论是规制礼遇文化之下的恭王府,还是代表着中国古代山水造园最高成就的颐和园,即讲究文化传承,也注重园林造景。


约6000㎡的公园落于颐和公馆北园的西侧,这也为本案落位首开示范区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即可以为业主们提供一个精奢的游园空间,也充分体现了中建壹品“将城市引向公园,将公园引向社区”的一份开发者责任。


透过颐和典藏馆,所构筑的极具京城艺术文化价值感的中式府院大宅,再现古代盛世之下的礼遇文化与皇家精工造园之美。

▲皇城规制下的皇城气派与中和之美

▲探寻唐风之下的构筑之美

▲皇家园林的恢弘气势与细腻之美



▲形态落位


松石里

“吹来松气清人骨,为洗东华万斛尘”,白墙松影,松涛问客,白色长卷徐徐展开,东方意境在纯白色调的围墙与苍劲的松之间互相辉映。

“唐风”已不再只是朝代的名称,是代表着中国最自信民族文化特征,而演变成了艺术史中一个独特的美学符号。颐和典藏馆唐风精品公园入口处的庑殿顶大门,便取材于 佛光寺东大殿 ,挑檐大气沉稳、曲线流畅,整个大门以“七铺作斗拱、榫卯结构、唐三彩的色彩”等古建筑元素,重现大唐建筑雄浑、庄严之美。

从正门走进,一面潘多拉玉石的框景呈现眼前,“尺幅窗,无心画”,清风透过窗而来,窗外树影霞光相映成趣,拥一缕阳光,透过满园景色。


玉潭映荷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穿过入口门区,进入园区核心景区,伴着潺潺的流水与约300㎡的大水面,心是渐静的,视线也是逐渐聚焦的,静下心来慢慢体会水面带给我们的宁静之感。结合叠瀑打造步移景异,豁然开朗的东方自然山水之境。


琉璃光廊

“长廊漫步叮咚响,三两行人谈笑间”,移步异景,人形飞檐顶,玉石花灯,雕花铺地,与夕阳的相称,在廊下赏景,感受传承文化的魅力。

观颐亭

穿过长廊,来到园子中的核心会客亭,代表皇家文化的歇山顶,玉石屏风,美人靠座椅,在此赏四方景观,会客交谈,闲暇惬意。园林,在于云客宅心,不仅仅是眼睛看到的一处景观,更是为心灵筑造一个可以停留的宅子,造一片能让你我重新回到与自然景观交融的“世界”。

石林飞虹

四方亭后藏有一片石林,景石与梳林种植的结合,一处悠闲静美的林下空间,漫步其中,选用小胸径栾树营造自然林下场景,错落有致,梳密有序的空间让你可以真正放松下来。一处山石堆砌的叠水空间是整个水景观的源头,寻找一处泉源,润色四方。

沿着曲径返回,梳林中隐隐透着门头的飞檐,继承传统蕴含的同时,即是现代的,自然地化解过渡,隔而不断,游园借景。

从文学到山水到园林,从文字到图像到建筑空间,文化传承带给我们更多的民族自信与符号记忆,山水赋予我们与生居来的审美与创造力,这一次我们选择由传承的轨迹在“物”与“心”之间回溯,最终定格于“山川草木,造化自然,因心造境,示意东方。


项目信息

项目地点:北京市大兴区义和庄

项目类型:实体示范区

示范区景观面积:6000㎡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