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桩基工程历史简要回顾
cnlovekk
cnlovekk Lv.2
2006年07月06日 10:12:48
来自于建筑施工
只看楼主

zz from www.slope.com.cn现代桩基工程历史回顾H.G.POLOS是60年代毕业,成名于70年代的代表作是<Pile foundation analysis and design>(1980),主要贡献是系统的发展、总结了弹性理论法,可以称为弹性理论法的集大成者。而M.F.RANDOLPH是1978年从剑桥大学毕业,其博士论文中系统提出了剪切位移法, 该方法在弹性理论法和荷载传递法之间建立了联系的桥梁。该方法大大简化了桩基的分析;对于单桩,该方法使得简单的解析算法也可以获得弹性理论法的精度。弹性理论法的核心,也即相互作用系数,也可以通过解析的算法获得。因此,M.F.RANDOLPH的工作马上被认可,并广为流传。 80年代中后期,Houston的O’Neil以及NUS的Y,K,CHOW提出发展了杂交法,结合了以上各种方法的特点,兼顾了计算效率和效果,并回避使用相互作用系数的概念,因此可以考虑到群桩的加筋效应和遮帘效应,获得了广泛发展。90年代以后国外发展的各类群桩、桩筏计算方法都是基于杂交法的,如1993年H.G POULOS学生的CLANCY方法,最近兴起的新秀、REPUTE公司的Dr Baisile都是采用的这种方法。当然,也有有限层(J.C.SMALL),复合元等方法的报道,但是其影响范围以及使用程度远远不及前者。GEOTECHNIQUE近30年来的30期郎肯讲座中,有两期是讲桩的。一个是1989年POULOS做的,一个是2003年RANDOLPH做的。事实上,POULOS自己对RANDOLPH也一直评价很高,无论是在公共场合,还是在私下都极力推崇M.F.RANDOLPH的工作。所以,一定要把H.G.POULOS和RANDOLPH做一个高低比较很很难的。

zz from www.slope.com.cn

现代桩基工程历史回顾

H.G.POLOS是60年代毕业,成名于70年代的代表作是<Pile foundation analysis and design>(1980),主要贡献是系统的发展、总结了弹性理论法,可以称为弹性理论法的集大成者。而M.F.RANDOLPH是1978年从剑桥大学毕业,其博士论文中系统提出了剪切位移法, 该方法在弹性理论法和荷载传递法之间建立了联系的桥梁。该方法大大简化了桩基的分析;对于单桩,该方法使得简单的解析算法也可以获得弹性理论法的精度。弹性理论法的核心,也即相互作用系数,也可以通过解析的算法获得。因此,M.F.RANDOLPH的工作马上被认可,并广为流传。 80年代中后期,Houston的O’Neil以及NUS的Y,K,CHOW提出发展了杂交法,结合了以上各种方法的特点,兼顾了计算效率和效果,并回避使用相互作用系数的概念,因此可以考虑到群桩的加筋效应和遮帘效应,获得了广泛发展。90年代以后国外发展的各类群桩、桩筏计算方法都是基于杂交法的,如1993年H.G POULOS学生的CLANCY方法,最近兴起的新秀、REPUTE公司的Dr Baisile都是采用的这种方法。当然,也有有限层(J.C.SMALL),复合元等方法的报道,但是其影响范围以及使用程度远远不及前者。GEOTECHNIQUE近30年来的30期郎肯讲座中,有两期是讲桩的。一个是1989年POULOS做的,一个是2003年RANDOLPH做的。事实上,POULOS自己对RANDOLPH也一直评价很高,无论是在公共场合,还是在私下都极力推崇M.F.RANDOLPH的工作。所以,一定要把H.G.POULOS和RANDOLPH做一个高低比较很很难的。
国内做桩做的最好的是同济大学,他们都属于弹性理论学派,都是采用H.G.POULOS方法进行研究的。今年来,同济大学的杨敏和RANDOLPH的中国籍学生DR WeiDONG GUO(ms河海大学过去的)有不少交流,并推荐了一些学生到澳洲去。但总的说来,国内剪切位移法,杂交法的影响范围还非常小。除了同济大学,重庆大学的 邓安福 ,原武水的X平一,还有建科院的 刘金砺 也做了一些研究。浙江大学教授姚祖恩(剑桥大学毕业)也做了一些工作,可惜英年早逝,工作没有深入开展。其他单位也做了研究,但都不够深入。
免费打赏
zjyee88
2006年07月08日 00:03:13
2楼
拜读了,长知识!!!!!
回复
cnlovekk
2006年07月08日 16:02:06
3楼

希望对各位做桩基研究的网友有所帮助啊
回复
chaucer
2007年06月25日 10:19:34
4楼
更正一下
CLANCY是Randolph的学生
:)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