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75个帖---精品主题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施工纪实
wenping512
wenping512 Lv.2
2006年06月18日 18:34:10
只看楼主

让我们在这里继续关注SWFC的成长吧! 原贴链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施工纪实。 新贴链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施工纪实(三)。 陆家嘴地块图http://www.cameraunion.net/forum/showthread.php?threadid=321571&pagenumber=1

让我们在这里继续关注SWFC的成长吧!

原贴链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施工纪实。

新贴链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施工纪实(三)。

陆家嘴地块图
http://www.cameraunion.net/forum/showthread.php?threadid=321571&pagenumber=1
免费打赏
wanglh7123
2006年06月19日 10:46:47
42楼
.-----磁悬浮、高架路与全中国小康 (ZT)

在欧洲大陆长途旅行,一般都坐火车。欧洲的“Intercity”(城市连通)铁路服务,买一张通票可以周游列国,既便宜又方便。美国却不同,一般人长途旅行不是坐飞机就是自己开车,坐火车的极少。这和美国民航事业发达、机票便宜、公路发达、汽油便宜、私家车多等因素分不开。

  

欧洲发展模式合中国国情  

  

  中国将会走欧洲道路还是美国道路现在还看不出来。按照中国国情,应该走欧洲道路。如果中国变成美国第二,平均每两个人拥有一辆汽车,不但地球燃料无法供应,二氧化碳的排放也会使世界沉沦。

  最近国务院批准上海到杭州及上海到北京两项高速铁路工程的建设,工程立刻会上马。新的沪杭线投资将达1400亿元人民币(约281亿新元),使用本国开发的列车、采用德国发明的无轮轨磁悬浮技术,2008年建成后,将以500公里的时速在半小时内走完200公里路程。那时中国铁道交通就会以21世纪的崭新面貌炫耀于世,其他交通繁忙的地区如珠江三角洲和渤海湾也会相继效仿。

  其实磁悬浮交通已经在上海浦东实验了两年之久,从浦东市中心到浦东机场乘坐磁浮特快,只需7分钟走完30公里的距离。如果有飞机票,每张车票减价20%(只需40元人民币,比单人乘出租车便宜)。将来沪杭铁路单程票价150元,比汽车旅行费用要少得多。

  我这次访问上海就坐了磁浮列车去浦东机场,乘车的经历与坐香港机场快线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在速度最快的一段,车身有点摇晃,但比飞机平稳得多。专家认为:它的优势是没有污染、能量消耗小、安全无事故、能够全天候运作。更理想的是:它超越了地面摩擦的制约,填补了高速轮轨和飞机旅行之间的速度空白。

  磁浮铁路最大的缺点是造价太高,每公里约需2亿元成本。德国发明这种技术,却因建设费太高而没有把它应用到市场经济。所有发达国家都还没舍得花这笔钱,只有中国“财大气粗”敢于搞“天下先”。

  在建设计划讨论时,也曾有把从上海到北京的1300多公里长的京沪铁路建成磁悬浮线的考虑,这一打算最终打消,现在决定还是建成传统的轮轨线,但尽量提高时速,使旅客在5小时内能从北京到达上海。如果是坐飞机,把从家里到机场往返以及安全检查、候机等时间统统加起来,5个小时也差不多了。这样就使火车旅行和飞机旅行时间的占用上差距缩小,是欧洲模式的发展,最适合中国国情。

  

回复
wanglh7123
2006年06月19日 10:46:52
43楼
别让房地产商控制市容改造  

  

  但上海也朝美国模式发展:“汽车族”不断繁荣壮大,车多路塞,高架路应运而生,高架路多了汽车更多,造成恶性循环。眼望着这高架桥把我所熟悉的上海风貌宰割得体无完肤,心中真不是滋味。我不禁要问:中国幅员这么大,中西部盼望钢筋混凝土如饥似渴,为什么偏偏要到上海来施工肆虐呢?!

  上海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国家的摇钱树,是“中国崛起”的广告牌,是把长江发展成“黄金水道”的龙头,是2010年世博会的特选场合。上海发展的目标是变成东方最大的金融中心,它早已变成《财富》杂志500强的东方前哨。

  每到晚间,人们来到浦西、浦东黄浦江边外滩一带眺望那神话般的迷人美景。我不禁想起小时流行的《孤岛天堂》歌词:“这里是地狱还是天堂?这十里洋场围涌着险恶的巨浪。”“这里是困苦颠连者的地狱,这里是醉生梦死者的天堂。”

  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有位博士研究生认为上海市容的改造主要受香港房地产商控制,政府变成配角。中国舆论也谴责这些商人贪婪地“吃改造城市这个大奶酪”,无情拆迁民房,抬高房产价格,“改造后的城市成为了有钱有权人的天堂,贫民阶层逐步被城市边缘化”。社会主义的中国怎么能容忍这种私人资本主义“人为鱼肉,我为刀俎”的发展方式呢?

  一条高架路干线原计划横跨复旦大学校园,不但把大学切成两半,校园的“风水”也被破坏。由校长带领,全校师生员工示威抗议,迫使市政府把高架桥修成隧道(成本增加了7亿元)。这也是上海现代化史册上一大有惊无险的花絮。

  房地产商操纵上海建设的后果之一是:这些年上海的发展是摩天大楼房产价格不断上涨(去年上涨20%),而普通老百姓的城市住宅区与郊区房产却不断下跌(去年各地下跌5%到20%不等)。从2005年4月到2006年3月,以李嘉诚、郭炳湘为首的香港房产商向上海房地産投入的资金就高达200亿元人民币。

  

上海大楼使纽约相形见绌  

  

  上海人为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摩天大楼而自豪,据说30多层的大楼有千座以上,使纽约和美国其他大城市相形见绌。驱车高架路巡礼上海,看到仍有一处处路旁建筑陈旧(但和芝加哥、底特律、洛杉矶以及欧洲各城市那一望无际的旧房相比却阔绰有余),友人说:“这些以后都会被拆掉而建新型摩天大楼。”

  中国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说在二三十年后变成今天差不多全民享受福利的欧洲。但是按照“新上海标准”,欧洲绝大多数陈旧民房都应该拆除了。如果中国一股劲儿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拆了建、建了拆,哪儿还有钱去开发农村、搞全面小康呀?上海所拆掉的那些旧屋搬到甘肃、贵州农村会使多少人笑逐颜开呀!

  一边是杜甫式“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嗟叹,另一边是土地变黄金、房价不断上涨,少数炒地皮、房产者大发横财,这样的社会能和谐吗?小康能“全民化”吗?

  以中国之辽阔,情况之特殊,问题之复杂,矛盾之尖锐,要从落后发展到先进、从贫困发展到繁荣、从少数人先富发展到全面小康,真是谈何容易!我不想纸上谈兵说风凉话,但希望决策者能有清醒的头脑,多为老百姓着想,那样才能生财有道、社会和谐、国强民富、天下太平。
回复
wanglh7123
2006年06月19日 10:47:18
44楼
.
回复
wanglh7123
2006年06月19日 10:48:03
45楼
.2011上海陆家嘴全景预览

编者按:上海陆家嘴经历20多年的建设,已经成为上海乃至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标志性区域。以金贸大厦、东方明珠电视塔为主要标志的超高层建筑群展示了上海作为一个国际性大城市的气度与风貌。那么在未来若干年内的这片热土上,将又是怎样一种情景呢?我们的读者杨国良跟他的一些朋友近年来对此充满关注与兴趣,并积极收集了一些资料和图片,通过电脑合成技术展示了一幅2011年陆家嘴的魅力图卷。

截至2005年12月,陆家嘴在建和待建地块情况目录:

1、Z4-1地块,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建筑高度492米,楼层101层,预计2007年中结构封顶,2008年初竣工。

OP: 年中结构封顶,压小的弟兄们有的一拼,哈哈...

2、X1-5地块,合生国际大厦,建筑高度180米,楼层33层,预计2007年落成竣工。

OP: 细节参见 http://www.shzhujiang.com/z04/home3.htm

3、X5-2、X5-3、X5-4地块,鹏丽海景公寓,目前在进行外立面工程。

4、N2-1、N2-3地块,盛大金磐公寓二期工程,尚未动工。

5、B1-1、B1-4地块,中国平安金融大厦,建筑高度170米(建筑最高点——穹顶高度203米),楼层39层,目前处于地下连续墙、基坑开挖阶段,预计在2008年竣工。

OP: 今天特地去观察了一下,基坑特大,看来裙房的Size也小不了,估计比花旗银行大厦的裙房还要大一圈

回复
wanglh7123
2006年06月19日 10:48:11
46楼
6、B2-5地块,黄金置地大厦(MERRY LAND),楼层41层,预计2006年落成竣工。

OP:这家伙的尖顶忙活了3个多月还没完成,不过开始最近好像要吊幕墙了,色调和汇丰大厦接近

7、B4-3地块,中古新天哈瓦那大酒店,建筑高度120米,楼层28层,预计2006年落成竣工。

OP:2006年竣工不太可能,目前连外立面还没完工,而高星级酒店的内装修花上个一年半载的司空见惯

8、B3-5地块,发展大厦,建筑高度239米,楼层53层,预计2007年三季度竣工。

OP:2007年3季度竣工感觉有点悬,作为第三高楼个人认为年底至2008年上半年可能比较现实

9、B3-6地块,中融·碧玉蓝天大厦,建筑高度220米,楼层43层,预计2007年落成。

10、D3-5地块,陆家嘴开发大厦,设计方案正在调整,预计2007年落成竣工。

11、N3-1地块,21世纪大厦,光大集团开发,目前完成了地下结构施工。

OP:就是浦东Four Seasons Hotel的那栋楼,不过离开工还有一段时日,据说投资方和开发商尚在商榷具体合作事宜

12、X3-2地块,X3-2大厦,建筑高度200米以上,楼层48层。(由于在土地转让上存在问题,故暂无法确定建造日期)

13、X2地块,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项目,由新鸿基地产集团负责开发,3幢建筑高度分别为260米、250米和85米,第一期将于2008年完工(包括其中一幢塔楼和商业群房),全部落成预计于2011年。

OP:发展商叫新陆一,就是新鸿基+陆家嘴开发=上海大型综合性发展项目一哥。可惜大楼的高度成为牺牲品,sigh...

14、B3-2、B3-4地块,招商银行大厦,预计于明年开工建设。

15、B6-4地块,万向集团大厦,开工日期尚未确定。

16、X3-3地块,富都大厦,建筑高度200米,楼层39层,预计2009年竣工落成。

OP:目前没有动工迹象

17、X3-1地块,高宝金融广场,建筑方案已确定,开工日期尚未确定。

OP:2006年3月26日动工,2008年9月26日竣工,施工日期916天,外方设计单位好像是Farrell,没听说过,楼高180米,目前工地情况是正在进行钻孔

18、D1-3地块,中国民生银行大厦,建筑高度177米,楼层45层,预计2007年竣工落成。

19、B4-2地块,浦东陆家嘴金融中心大厦,目前正在进行设计招标。

20、N3-2、N3-3、N3-4、N3-5和N3-6地块,尚未进行动拆迁。

21、Z3-2地块,目前尚无消息,仍然值得期待。

尚有几个地块正在做最后的收尾工作,但已接近完工,故本次未列在其中。

2006-04-12 12:34
回复
wanglh7123
2006年06月19日 10:49:15
47楼
近日,美国“高层建筑及城市居住委员会”主席大卫•斯科特向《苏格兰人》报透露说,他和全球多位著名建筑师接到了一位未透露姓名的神秘地产开发商的邀请,请他们设计筹建世界第一高楼,其高度有1.5英里(约合2415米),相当于英国最高峰本尼维斯峰的两倍。



超级大楼有点离谱



此消息一经报道,各方的第一个反应是这一设想是不是有点离谱。



半个世纪前,著名建筑设计师弗兰克•劳埃德提出要建一个1英里高(1600米)的大楼,结果遭到了同行的嘲笑,因为以当时的技术水平它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随着近年来建筑技术的进步,专家指出,建造一两千米的大楼技术上已不再是遥不可及。



然而,高层建筑专家、英国邓迪大学的努坦•苏贝迪博士说,筹建2400米的大厦现在只处于设想阶段,必须充分考虑各种细节,才能确定它的可行性。比如消防问题,遇到紧急情况人员如何疏散,以及一系列大楼引发的心理问题:人们愿意在这么高的大楼里生活和工作吗?此外,这个超级大厦的地基深度也实在超乎想象。



但斯科特称,他们已经选中中东某城市作为候选地址。大楼的成本将达数百亿美元,至少需要20年才能竣工。



风吹大楼会左右摇晃



按照国际高山医学学会的定义,1500米以上属于“高高度”,会使人出现高山反应,人体需要几天甚至几周时间才能适应这种环境。英国登山协会的托尼•利安表示,如果真的要建这栋超级摩天大厦,绝对不要把健身房放在顶层,否则用不了几分钟人就会上气不接下气。



俗语讲“树大招风”,超级大楼承受的风力载荷很大,因此会产生摇摆的现象。虽然这种摇摆不会使建筑物本身发生危险,却会使大楼里的人产生类似“晕船”的反应。



超级大楼对电梯的要求也很高。为了满足上上下下的交通需要,2400米的大厦电梯速度至少要达到每小时64公里。目前全球最快的电梯在中国台北市的“台北101”大厦内,时速为60公里。



各国都在争第一



虽然有“9•11事件”的影响,但争世界第一高楼仍是许多开发商的梦想,关于谁是世界第一的争执也一直不断。为此,美国“高层建筑及城市居住委员会”设定了4个衡量标准:最高一层地板的高度、最高一层屋顶的高度、大厦尖顶的高度以及大厦最高点的高度。



多伦多的加拿大国家电视塔高554米,被许多人认为是天下第一。但不少人认为“台北101”才是世界之最,虽然它只有509米高,但它是严格意义上的摩天大楼,加拿大国家电视塔不过是一个带观景平台的天线建筑。



上述两者不管谁是第一,这个位置肯定坐不长。东京的胜美达通讯大楼即将开工,它的设计高度是610米;迪拜的比斯大厦已经开工,设计高度是700米,但传言说它要盖到800米。科威特则打算建一座1001米的标志性建筑,参与设计的英国建筑师称它的成本将高达840亿英镑,至少需要25年才能建成。
回复
wanglh7123
2006年06月19日 10:51:10
48楼
3月31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塔楼核心筒伸臂桁架层钢平台成功实现第一次转换。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28F-29F 为空中门厅,按照施工方案要求,核心筒伸臂桁架层钢平台必须在此实现转换,利用常规脚手架施工结构至31F+300后,整体提升内外钢平台使之通过劲性桁架层,然后重新组装内外钢平台成整体,再进入标准层施工。钢平台在100多米高空中分体,安全是关键,而且安全控制难度极大。
据悉,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项目核心筒伸臂桁架层钢平台在施工过程中共需转换三次,本次是第一次。第一次转换自3月18日开始,共用时13天,通过总分包共同努力,第一次转换的成功为下道工序奠定了坚实基础。
回复
wanglh7123
2006年06月19日 10:51:34
49楼
.
回复
wanglh7123
2006年06月19日 10:52:31
50楼
..
回复
wanglh7123
2006年06月19日 10:53:25
51楼
.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