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13日颁发的《城市公共交通分类标准》显示,城市轨道交通主要有7类: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磁浮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和市域快速轨道系统。 随着中国城市的发展,一些大中型城市已开通或准备建设“地铁”和“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普通民众由于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接触较少,认识时间较晚,概念上有些误区。有人以为城市轨道交通中,在地面以下行驶的叫“地铁”,在地面高架上行驶的就是“轻轨”;还有人认为“轻轨”铁路的钢轨重量比“地铁”轻,这两种认识都是错误的。那么,“地铁”和“轻轨”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呢?
2007年6月13日颁发的《城市公共交通分类标准》显示,城市轨道交通主要有7类: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磁浮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和市域快速轨道系统。
随着中国城市的发展,一些大中型城市已开通或准备建设“地铁”和“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普通民众由于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接触较少,认识时间较晚,概念上有些误区。有人以为城市轨道交通中,在地面以下行驶的叫“地铁”,在地面高架上行驶的就是“轻轨”;还有人认为“轻轨”铁路的钢轨重量比“地铁”轻,这两种认识都是错误的。那么,“地铁”和“轻轨”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呢?
欢迎大家讨论,将有一定的分分奖励哦!
[
本帖最后由 zengzhen03 于 2010-8-15 09:09 编辑 ]
12楼
我认为主要还是运量不一样。现在大家对城市轻轨和地铁高架桥混淆的比较多。
回复
13楼
按照国际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可分为A、B、C三种型号,分别对应3米、2.8米、2.6米的列车宽度。凡是选用A型或B型列车的轨道交通线路称为地铁,采用5~8节编组列车;选用C型列车的轨道交通线路称为轻轨,采用2~4节编组列车,列车的车型和编组决定了车轴重量和站台长度。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采用6节编组A型列车,有90%的线路都是在高架上,但是按照车型分类标准仍然属于地铁线路;上海轨道交通6号线采用4节编组C型列车,有70%的线路都是在隧道内,但是按照车型分类标准仍然属于轻轨线路。中国城市的发展,一些大中型城市已开通或正在建设地铁和轻轨,普通民众由于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接触较少,认识时间较晚,概念上有些误区。对于两者的区别,有人认为城市轨道交通中,在地面以下行驶的叫地铁,在地面或高架上行驶的就是轻轨;还有人认为轻轨的钢轨重量比地铁轻,这两种认识都是错误的。城市轨道交通分为地铁和轻轨两种制式,地铁和轻轨都可以建在地下、地面或高架上。为了增强轨道的稳定性,减少养护和维修的工作量,增大回流断面和减少杂散电流,地铁和轻轨都选用轨距为1435毫米的国际标准双轨作为列车轨道,与国铁列车选用的轨道规格相同,并没有所谓的钢轨重量轻重之分。
上面是在百度里面搜索的资料,我决定解释的很清楚。
[
本帖最后由 linqusizhong 于 2010-9-16 09:43 编辑 ]
回复
14楼
地铁与轻轨的不同:客运量轻轨较地铁小,其次就是最大运速还是有差异的,所配备的光电信息设备不同,导致维护的成本不同
回复
15楼
主要是运客量的差别
回复
16楼
位于地上还是地下不是轻轨和地铁的区分标准,无论地铁还是轻轨,一般在繁华市区位于地下,郊区位于地上。主要区别是在建设标准上,地铁属于高运量3-9万/h,轻轨一般是1-3万/h,地铁一般采用A、B型车,轻轨一般采用B型车
回复
17楼
正解!
回复
18楼
城市轨道交通分为地铁和轻轨两种制式,地铁和轻轨都可以建在地下、地面或高架上。为了增强轨道的稳定性,减少养护和维修的工作量,增大回流断面和减少杂散电流,地铁和轻轨都选用轨距为1435毫米的国际标准双轨作为列车轨道,与国铁列车选用的轨道规格相同,并没有所谓的钢轨重量轻重之分。
按照国际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可分为A、B、C三种型号,分别对应3米、2.8米、2.6米的列车宽度。凡是选用A型或B型列车的轨道交通线路称为地铁,采用5~8节编组列车;选用C型列车的轨道交通线路称为轻轨。
轴重相对较轻,单方向输送能力每小时客运量1万~3万人次的轨道交通系统,称为轻轨;每小时客运量3万~8万人次的轨道交通系统,称为地铁。
回复
19楼
原来好像还有区别,现在区别越来越小了,那种又高架又入地的算什么
回复
20楼
地铁和轻轨的区别主要在哪里呢?首先是运送能力的不同,用高峰小时单向最大客运量来表示,地铁的高峰小时单向最大客运量为3-7万人次,轻轨的高峰小时单向最大客运量为1-3万人次。其次,还表现在车辆的轴重和尺寸的不同,地铁车的轴重普遍大于13吨,而轻轨车要小于13吨;地铁车宽度一般为2.8-3米,轻轨车宽度一般为2.3-3.6米
回复
21楼
解释很清楚,弄明白了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