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楼板是按弹性算的还是塑性算的? 弹性分析和塑性分析是变形上的不同分析方式,不是强度,弹性分析的前提是变形与荷载是线性对应.而塑性分析不是。. 材料在正常受力的情况下,基本是显示弹性性能;而在受极端荷载,如灾难性地震是,应利用其塑性性能。如果只利用弹性性能,经济上受不了。现阶段的极限设计理论,是按照弹性理论计算的,而实际上混凝土是带裂缝工作的,此时刚度已经发生变化,已经出现了内力的重新分布。所以说塑性分析更接近真实受力。
你的楼板是按弹性算的还是塑性算的?
弹性分析和塑性分析是变形上的不同分析方式,不是强度,弹性分析的前提是变形与荷载是线性对应.而塑性分析不是。.
材料在正常受力的情况下,基本是显示弹性性能;而在受极端荷载,如灾难性地震是,应利用其塑性性能。如果只利用弹性性能,经济上受不了。
现阶段的极限设计理论,是按照弹性理论计算的,而实际上混凝土是带裂缝工作的,此时刚度已经发生变化,已经出现了内力的重新分布。所以说塑性分析更接近真实受力。
笔者认为:弹性计算是偏于安全考虑。混凝土计算本来就只是一种经验计算,考虑塑性计算,虽然比较接近实际,但有偶然因素,所以是偏于不安全的。
砼结构出现裂缝后,内力重新分布,内力重分布是指截面间内力的关系而言的,只有超静定钢筋混凝土结构才具有内力重分布现象。
由于内力重分布,超静定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实际承载能力往往比按弹性方法分析的高,考虑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设计,可进一步发挥结构式的承载力储备,节约材料,方便施工。能够更好地确定结构在正常使用阶段的变形和裂缝的开展值,以便合理地评估结构使用阶段的性能.
欢迎大家来讨论一下
22楼
我们是习惯按塑性计算的,这样可以节约很多钢筋,多年来,也没有发生什么问题,房屋都很正常,:victory: :victory: :victory:
回复
23楼
一般都是按照弹性,适当留点余量,应对将来未知原因的作用。
回复
24楼
正好前不久遇到了这个问题,我一次审图,北京设计师做的,楼梯按照塑性计算,我要求改弹性计算,他提出北京是这样算的,我很无奈,节约是美德,但不是要我们把结构做到极限。我意思虽然可以出现塑性铰,但并非我们希望结构用到塑性。按照塑性虽然接近实际极限受力情况,但并不安全,何况混凝土的强度是否在具体浇捣时所有部位都能完全达到和设计的一致?设计该有一定的余量以应对突发状况,既不需要浪费,更要杜绝安全隐患。建筑不是一次性使用的东西。所以我考虑弹性。
回复
25楼
按弹性算
回复
26楼
按弹性板计算是不经济的,一般楼板可按塑性板计算,对防水有较高要求的按弹性板计算
回复
27楼
期待高手的答复
回复
28楼
现在大多数的工程含钢量都要求十分严格,能省一点是一点,从这个来说,塑性较优。
而且根据我个人的看法,规范的大多数要求是偏于保守的,即使你采用塑性计算,构造方面也要遵守规范要求,实际上这已经有安全储备了。
另外从职业方面来讲,做到最优的配筋最经济的完成工程本来就是结构师的本职工作,在这样的方面应该抠一点是一点。不然说实话,PKPM生成的数据再来配筋,这个是谁都会做的工作,也不需要结构师来完成了。
回复
29楼
按照塑性计算没问题。因为你的荷载组合都是最不利状态下的极限荷载,说白了就是你按照塑性算他也是弹性状态工作一般情况下。
换句话说按照塑性算是更接近实际状态?问题是你知道实际工作状态是什么样子?别说你说不清,就算能说清拿东西一百个板也有一百个状态。这就叫内力重分布。
我反正是按照弹性计算,剩下的那叫做安全储备,用上学的话来说算不清的东西都叫做安全储备,就像桩这玩意,为啥打个折扣的系数,就是这东西是算不清的。动用了安全储备也没问题,规范调整就是要更大胆的使用安全储备,当我们的理论研究到能够使用塑性阶段,规范就会慢慢调整到按照塑性计算,不过目前,还是按照弹性计算。毕竟没一个人敢把桩的承载力直接用极限承载力,板也是这个道理
回复
30楼
看得越多了解越多,做结构就是要在安全的前提下节省。
回复
31楼
弹性,主要是看自己算出来结果后,再进行人工塑性调整,那样配出来的钢筋比较合理,也节省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