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避雷针头要做成尖的
santian0501
2005年04月17日 19:44:51
来自于防雷减灾
只看楼主

我们在施工过程中避雷针最顶上那小段要做成尖的.而不是圆钢彻下时那样(平头的)就可以了.

我们在施工过程中避雷针最顶上那小段要做成尖的.而不是圆钢彻下时那样(平头的)就可以了.
免费打赏
大鼻山
2005年04月17日 22:53:25
2楼
引雷呗,避雷针就是舍身取义呀
回复
leon_sncn
2005年04月17日 23:05:37
3楼
富兰克林在发明避雷针时是以为金属避雷针的尖端放电作用可以中和雷云中的电荷,使雷云和大地间的电场降低到无法击穿空气的水平,从而避免了雷击的发生,所以当时的避雷针一定要求是尖的。但后来的研究表明:避雷针是无法避免雷击的发生的,它之所以能防止雷击是因为高高耸立的避雷针改变了大气电场,使得一定范围的雷云总是向避雷针放电,也就是说避雷针只是比它周围的其它物体更容易接闪雷电,避雷针被雷击中而其它物体受到保护,这就是避雷针的防雷原理。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避雷针的接闪作用几乎只与其高度有关,而与其外形无关,就是说避雷针不一定是尖的。
回复
闪电喵哥
2005年04月19日 10:47:37
4楼
我认为是工人为了区别哪边是头,哪边是尾,免得安反了针尖朝下头重脚轻。
回复
李兴龙机电科技
2005年04月19日 11:01:08
5楼
电气的尖端效应。
回复
s9
2005年04月21日 13:17:36
6楼
《防雷产品的技术原理及发展》http://www.ntktzx.com/neteaseivp/resource/paper/detail.jsp?pk=2167&way=3
回复
s9
2005年04月21日 13:23:25
7楼
网络一家只谈:
为什么弧型接闪尖端更易接闪
自Franklin发明避雷针以来,它的形状一直是尖的,并一直沿用到现在。但迄今尚没有大家 一致接受的形状结构标准。避雷针的安装减少了建筑物被雷电的破坏,但它邻近的物体有时会遭 到雷击。众所周知,避雷针实际是引雷针,但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下行雷电先导能被吸引到避雷 针上进而产生回击,尚缺乏量化的研究。最近,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国际雷电研究和试验中心的理论研究专家,从理论分析计算、尖端放电过程的实验室测量、研究以及不同形状避雷针的现场测量和运行结果比较等方面,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这一问题,得出结论认为:顶端钝的避雷针要优于传统上一直沿用的尖的避雷针,并进而提出了避雷针结构形状的具体设计。

在当顶云携带负极性电荷的情况下,空气中存在的自由电子,会被地面接地尖端的强电场吸引向尖端加速运动,因碰撞中性分子释放更多自由电子,从而产生雪崩现象,并在其后留下一个正离子形成的电荷柱。当环境电场足够强时,雪崩持续发生,其后的正离子电荷柱(即正先导)可以在环境电场的作用下持续向上传播,并和下行负先导连接而形成回击。虽然在常压下,产生电子雪崩的电场超过6MV/m,但正先导在约440kV/m的环境电场中即可持续传播。避雷针必须在其顶端一定距离范围内产生这种电场才能吸引下行雷;另外下行先导接近避雷针时,它所产生的电场增强率必须使正离子柱的累积伸展超过它因在电场作用下的迁移而被清除的速率。而头部钝的 避雷针要比尖的更能满足这些条件。

将避雷针等效为接地的垂直细长半椭球体,可以计算其顶端电场增强因子随距离的变化。结果表明,形状尖的顶端(其曲率半径远小于椭球体半长轴高度),其电场随离开顶端的距离迅速减小。当距离等于一个曲率半径时,电场减弱为顶端的1/3。而钝的顶端,电场随距离的减弱要小得多。当距离超过6mm时,10mm半径的椭球体顶端附近的电场增强要远大于0.1mm半径的椭球体。计算还表明,曲率半径小于0.5mm的椭球体,在距离顶端超过0.25mm 时,电场将小到不可能产生电子雪崩的程度。计算也表明,当下行负先导逼近时,在钝的椭球体顶端因电子雪崩的产生而形成的累积正电荷柱,其正离子因迁移和相互排斥而被清除(因而使正先导不能向上持续传播)的时间要远大于尖的椭球体。

根 据以上分析,还进行了不同尖端形状避雷针的野外现场实验。在1994-2000连续7年的野外现场实验中,有12次雷电击中钝的避雷针,其直径在12.7-25.4mm 之间,大多为19mm。但没有一次击中传统 Franklin 型避雷针及 ESE 型避雷针。报告还指出,在直径Φ8~Φ80mm的避雷针中,Φ20~Φ25mm的避雷针更容易吸引雷电,且雷电击中部位约为距顶端3倍直径处。

回复
超龄不惑驹
2005年04月21日 16:25:44
8楼
一群高人,顶!
回复
santian0501
2005年04月21日 22:20:10
9楼
谢了,各位高人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