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六年不见成效,黑臭水体整治不力,云南污水难治的根源在哪?
一缕微风绕指柔
2024年06月04日 09:19:37
只看楼主

滇池畔,海鸥起,春和景明,四季繁花。我国西南边陲明珠云南省,是众多旅游爱好者向往的诗和远方。 “昆明、丽江、普洱等城市大量生活污水长期直排,城区黑臭水体整治不力,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2024年5月,中央第七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 以下简称督察组 )督察云南省,云南多个旅游城市污水治理不力问题被曝光。 污水治理六年悬而未决

滇池畔,海鸥起,春和景明,四季繁花。我国西南边陲明珠云南省,是众多旅游爱好者向往的诗和远方。


“昆明、丽江、普洱等城市大量生活污水长期直排,城区黑臭水体整治不力,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2024年5月,中央第七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 以下简称督察组 )督察云南省,云南多个旅游城市污水治理不力问题被曝光。


污水治理六年悬而未决


螳螂川,金沙江支流,是滇池水流出的唯一出口。记者查阅资料发现,从2021年以来,螳螂川—富民大桥国控断面水质长期处于V类甚至劣V类,周边居民投诉频繁。


督察组于2024年5月9日现场督察发现,昆明市主城区产生的大量生活污水,每天有高达13万吨被抽排至位于西山脚下的西园隧洞,直排沙河后汇入螳螂川,这是螳螂川水质变差的重要原因。


2024年5月9日,督察组现场督察发现,每天高达13万吨生活污水经西园隧洞直排。


水质监测结果显示,西园隧洞出口污水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浓度分别为73毫克/升、14毫克/升、1.2毫克/升,分别超地表水III类标准2.7倍、13倍、5倍。


“3年时间都是V类甚至劣V类,难道都没人发现和管理吗?”记者不禁追问,督察组经过调查发现,原来,西园隧洞污水直排问题甚至可以追溯到2018年。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2018年以来,昆明市滇池管理局等部门先后十余次向昆明市委、市政府报告相关问题,但一直未引起足够重视,也未推动彻底解决。2023年8月,云南省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再次指出该问题后,昆明市仍未引起足够重视。直至此次督察组进驻期间,昆明市才将部分污水回抽至污水处理厂处理。


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云南著名的旅游城市——丽江。根据督察组通报,丽江市城区有3座污水处理厂,已经全部超负荷运行。


2024年5月14日,督察组现场督察发现,丽江市每天超过2万吨生活污水直排漾弓江。


2024年5月14日,督察组现场督察发现,丽江市每天有超过2万吨生活污水直排金沙江一级支流漾弓江,雨天排放量则更大。记者查阅督察组现场监测的排水口数据结果发现,该排水口化学需氧量、总磷浓度分别为115毫克/升、4毫克/升,分别超地表水III类标准4.8倍、19倍。该排水口下游的龙兴村国控断面水质长期为Ⅳ类。


城市黑臭水体问题突出


海河是昆明东片区和东南片区主要防洪河道,起于东白沙河水库,经虹桥立交、彩云北路,在王家村与老海河交汇后流入滇池,沿岸小区多、市场多。


记者在海河与老海河的交汇处却发现,老海河有700余米河段存积有大量生活污水,水体明显发黑,散发臭味。


5月15日,督察组在老海河现场督察也发现,老海河两岸污水收集管网不完善,污水处理厂长期超负荷运行,通过对老海河水质进行监测,结果显示氨氮浓度高达43.6毫克/升,超地表水III类标准42.6倍,为重度黑臭水体。


2024年5月15日,督察组现场督察发现,位于昆明市主城区的老海河为重度黑臭水体。


不仅如此,督察组还发现昆明市官渡区新螺蛳湾排洪沟尾端同样积存大量生活污水,氨氮浓度为10.8毫克/升,超地表水III类标准9.8倍,属于轻度黑臭水体。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国家有关部门就印发了《深入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其中就明确要求,地级及以上城市政府要排查新增黑臭水体及返黑返臭水体,老海河未作为单独黑臭水体上报,也未纳入黑臭水体清单治理。


2024年5月15日,督察组现场检查发现,官渡区新螺蛳湾排洪沟下游100米段黑臭水体。


此外,2023年国家有关部门检查时,福保大沟、照青路附近沟渠、东大沟等沟渠均为黑臭水体,昆明市也未进行公示和治理。


污水处理厂建设再三延宕


污水处理厂是城市重要的公用基础设施。根据云南省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方案要求,2022年底,普洱市需要完成第三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工作。


但直到2023年,该污水处理厂仍未完成,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也指出该污水处理厂建设滞后,大量生活污水直排思茅河。


2024年5月18日,督察组现场督察发现,该污水处理厂依旧未建成,思茅河水质长期为Ⅳ类甚至Ⅴ类。


2024年5月18日,督察组现场督察发现,普洱市第三污水处理厂尚未建成。


通过调阅资料,督察组还发现,普洱市擅自降低标准,仅要求2022年底完成该污水处理厂的土建工程。


督察组还发现,昆明市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建设管理长期不到位,雨污混流、管网破损渗漏等问题普遍存在,严重影响现有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能。主城区现有22座污水处理厂,有7座常年超负荷运行,4座年均负荷率不足50%,11座年均进水生化需氧量浓度小于100毫克/升,西山区海口水质净化厂进水生化需氧量浓度甚至低于40毫克/升。


“云南省多个地方对长期存在的污水直排、黑臭水体问题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推动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不力。” 督察组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地方落实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责任不到位是关键原因。

免费打赏
tumux_11846
2024年06月04日 21:10:55
2楼
我觉得黑臭水体整治不力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可能涉及到多个方面。环保意识薄弱,监管不到位,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都可能是问题的原因。对于黑臭水体整治,我认为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河道整治和生态修复,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加强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监管等。只有这样,才可能有效解决黑臭水体问题,改善水环境质量。这可能就是云南污水难治的根源吧。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