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搞砸了?依据规范这样处理!
旺德府y18
2024年05月22日 16:21:18
来自于建筑施工
只看楼主

混凝土结构由于材料及施工等原因,或者后期需要维修改造,经常出现强度严重不足等质量问题影响结构安全,必须采取加固处理。






































混凝土结构由于材料及施工等原因,或者后期需要维修改造,经常出现强度严重不足等质量问题影响结构安全,必须采取加固处理。 置换混凝土加固法 是最适合局部加固的处理方案,该方案加固后能恢复原貌,不改变空间大小,不影响后续使用

严重强度不足

严重质量缺陷


     


置换混凝土加固工程应   “方案先行、材料达标、施工合规”:  
  • 方案依据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

  • 材料依据 《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50448

  • 施工依据 《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50


 一   
方案依据  

 

针对混凝土严重强度不足或质量缺陷的局部加固,“置换混凝土加固法”顾名思义,是将强度差缺陷大的劣质混凝土挖除,用强度高性能好的优质混凝土置换,达到恢复结构承载力的加固方案。具体说明依据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


 二       
材料 依据      


置换混凝土加固法所用的特种混凝土, 即:加固灌浆料, 应兼 具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施工性能, 由专业化工厂按一定配合比生产预混料,在使用地点按比例加水或配套组分拌合使用,性能要求及验收标准依据 《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50448:


《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50448


基于规范要求,加固灌浆料应指标合格、性能优越,预混料由高标号水泥、掺合料、外加剂及特制骨料等组成,具有大流动度、早强、高强、高耐久性及无收缩等特性。


加固灌浆料


 三       
施工依据      


置换混凝土加固工程关乎结构安全,除了严格要求灌浆材料性能之外,更要严格控制施工工艺,施工流程及验收标准依据 《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50:


     

《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550


基于规范程序,简单梳理四个关键步骤:支撑卸荷→剔凿清理→支模灌浆→拆模养护,以承重柱置换混凝土加固施工为例来看一下:


1、支撑卸荷      

     

支撑卸荷通常采用配置压力表的千斤顶,卸荷点位置、卸荷力值及顺序等应符合设计规定及技术方案要求, 卸荷过程应全程监控,保证被卸荷结构及其相关结构的安全。


支撑卸荷


2、剔凿清理      

     

充分剔除缺陷 混凝土并露出钢筋, 注意不得损伤钢筋及无需置换的混凝土, 新旧混凝土结合面应充分凿毛。


剔凿


灌浆前应清除碎石、粉尘或其他杂物,并应湿润混凝土 基层 表面。


清理


3、支模灌浆      

     
模板支设应牢固严密,不应出现因爆模漏浆等情况导致浇筑质量缺陷或尺寸偏差。      

     

支模


灌浆料具有大流态自密实特性,灌入模板内的过程中,可适当敲击模板,消除模板表面气泡,且使填充更密实。


灌浆


4、拆模养护      

     
置换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强度等级后方可拆模拆撑,并按技术方案及时养护。      

     

拆模养护


施工完毕及时申请验收,依据规范对强度、尺寸偏差、新旧混凝土结合面质量及钢筋保护层厚度等抽样检验。

免费打赏
tumux_70293
2024年05月22日 16:41:35
2楼
我觉得这篇文章提到的混凝土施工问题挺常见的,要是处理不好,后期可能会出现裂缝、渗漏等情况,影响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对于这种情况,我觉得可以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处理,比如说,对于混凝土强度不够的问题,可以采取加固、补强等措施;对于混凝土裂缝的问题,要先分析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修补方法,比如灌浆、填充等。另外,施工过程中的养护也很重要,要确保混凝土表面湿润,防止水分蒸发过快,影响强度发展。总之,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加强质量管理,才能确保混凝土工程的质量。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