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已经转为存量规划模式,高质量发展成为规划的首要目标。关于老旧小区改造、工业遗址更新改造、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等工作都围绕着城市更新这一话题进行,随着国土空间规划的提出,城市更新也将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对于将要考研或正在准备复试的同学们来讲,除掌握课本上的基本知识外,也要对一些老生常谈的话题进行深入学习,对热点进行了解,以此提高自己的规划素养,扩充知识面。
城市更新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已经转为存量规划模式,高质量发展成为规划的首要目标。关于老旧小区改造、工业遗址更新改造、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等工作都围绕着城市更新这一话题进行,随着国土空间规划的提出,城市更新也将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对于将要考研或正在准备复试的同学们来讲,除掌握课本上的基本知识外,也要对一些老生常谈的话题进行深入学习,对热点进行了解,以此提高自己的规划素养,扩充知识面。
一、城市更新:
概念:
将城市中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地区做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活动。
方法:
(1)再开发:将城市士地上的建筑予以拆除,并对土地进行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新的合理使用。其对象地指建筑物、公共服务设施、市政服务设施等有关城市生活要素的质量全面恶化的地区。(2)整治改善:对建筑物的全部或一部分予以改造或更新设施,使其能够继续使用。其对象是建筑物和其他市政设施尚可使用,但由于缺乏维护而产生设施老化、建筑破损、环境不佳的地区。(3)保护:对适合与继续使用到的建筑,通过修缮、修整等活动,使其继续宝石或改善现有的状况。保护是社会结构变动最小、环境能耗最低的“更新”方式,也是一种预防性的措施,适用于历史城市和历史城区。
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城市更新的主要特点
城市复兴:
指以全面的观点为导向来解决城市问题,使城市在经济和物质环境、社会和自然环境上得以持续改善。是一个集经济发展、政治改革、环境保护与社会公正等目标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政策体系。
二、城市更新相关理论:
从数据库中整理出八点与城市更新有关的理论,了解这些理论,可帮助同学们对城市更新有更深入的理解,也可能为同学们做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灵感。此外,相信很多同学正处于毕业设计阶段,做城市更新专题的同学可以参考以下几个理论,希望能对你们有助!
国内对城市更新的理论研究已有很多,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存在着不足。以此归纳出以下四点:一是目前国内学界对城市更新的研究甚多,但还处于起步阶段,且大量的研究聚焦于对实践进行总结;二是多数研究仍然是基于地域的特殊性,而未从我国城市更新中亟待研究的共性问题出发,使得其对决策的影响力弱化;三是由于我国城市发展起步较晚,国内学界对城市更新的研究更多的是建立在梳理国外城市更新经验的基础上,而忽视了对自身实践和经验的总结;四是国内学界对城市更新的研究还未形成系统性、完整性的理论逻辑框架和统一的研究范式,且部分研究的理论深度不足。
1.存量规划
概念:
通过城市更新等手段促进建成区功能优化调整的规划。
与城市更新的关系:
(1)关注的侧重点不同:
存量规划关注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城市更新关注城市建成环境的质量与效益提升,具有更丰富的经济、社会形态。
(2)针对的工作对象不同:
存量规划除了城市建成区之外,还包括已批未建、已征已转未用的闲置土地,违法建设用地等;城市更新针对城市建成区的物质和非物质空间更新,具有更广泛的丰富的经济社会意义。和城市更新关系。城市更新的内涵比存量规划更丰富,存量规划的工作范围比城市更新大。
主要类型:
旧城更新与改规划、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交通改善和基础设施提升规划、历史街区和风保护规划、产业升级与园区整合规划、土地整备与拆迁安置规划。
主要特征:
建设用地使用权分散在各土地使用者手中,涉及的权利关系更加复余。土地再开发的收益需要兼顾各方,利益共享,责任共担。重点内容:
探索改府、社区和市场主体共同参与、兼顾各方利益、上下互动协商规划方法;物质空间设计;市场评估、经济测算、财务分析,制度设计。
主要问题:
物业税、财产积等改策缺失,导致城市更新后土地增值收益归公的困难;空间开发权转移政策缺失,导致更新改造中开发强度剧增而历史风貌丧失;拆迁补偿标准的不统一,造成利益分配不均和冲突加剧;研判规划对象与核心价值,确定合理规划模式与方法。
存量规划的重点:
(1)宏观统筹:
强调空间的统筹规划,确保路网、公建、公共空间统筹,避免发展碎片化;
(2)综合效益:
由只重经济增长一经济增长、环境质量、风貌特色、社会活力效益提升,协调发展;
(3)尊重历史:
充分挖掘历史资源,打造特色城市功能片区,提升城区品味;
(4)利益协调:
存量规划建立在产权、利益平衡多方博弈的基础上,强调多元主体参与。
2.城市双修
背景解读:
(1)中国城市发展进入转型新阶段
城市的空间增长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优化;城市的空间使用横式从粗放式的规横追求转向精细化的品质提升;城市的发展方式由资源消耗、投资导向型转向资源共享、创新驱动型;城市的发展目标从单一目标转向多元、平衡、包容与可持续的综合目标;城市的经营模式从城市管理转向城市治理。
(2)中国城市进入“城市病”高发时期
城镇化率达到50%--70%时“城市病”进入集中发作阶段;城市快速扩张侵蚀生态空间,高耗能、高污染产业使得城市资源枯竭,污染愈演愈烈;粗放的城市空间增长模式一味追求规模,忽视功能和系统的逻辑;城市发展以经济为优先,牺牲文化遗存,忽视空间品质,追求新奇特的建筑。
城市双修:
即城市修补、生态修复。指通过保障发展用地、更新存量土地、改造建设空间来修补和修复城市现存问题,以实现城市的集约化发展。“城市双修”理念是国家基于转型期城市发展特征提出的城市更新手段,是新常态下对城市存量土地和资源进行挖掘、改造和再利用的新方法。
(1)城市修补:
是一种渐进式的城市更新方式。主要体现在:城市空间与环境修补和完善城市功能相结合;物质空间与设施修补与社会、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相结合;街区的修补和城市文化传承与建构相结合;城市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同步,集中资源弥补短板。
(2)生态修复:
以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得到恢复与重建为主要目的,以城市自然生态资源、城市生态空间和保障城市生态系统安全的绿色基础设施为主要规划对象,完善城市生态功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组织调节与修复能力、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优化城市生态空间结构,改善人居
生态环境为规划基本目标。
主要内容:
(1)修复城市功能网络:
1分析城市其在区域范围内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职能分工,指导城市双修的具体工作;
2新功能注入和原有功能更新修补相结合,与区域发展协调,各个功能区之间有效补充;
3构筑区域中心和网络节点,通过核心功能的完善和修复,改造老旧小区,改善出行条件、增加公共空间,将现状功能区块织补修复成相互促进的功能网。
(2)织补交通网络:
1城市交通网络的织补和修复首先应根据功能区的定位及发展需求,加强与区域外部道路交通系统的联系,增强与外部环境的衔接;
2其次是修复内部道路体系,完善道路等级,打通丁字路、断头路。实现交通“微循环”,
提高城市道路网络连通性和可达性,形成完善的内循环网络;
3倡导绿色交通模式理念,将公交优先,慢行城市等理念融入交通网络修复,增加城市的特色和活力。
(3)重构生态网络:
1尊重城市自然山水环境,顺应自然生态,构建城市山水生态格局,通过优化城市生产、生活、生态布局,统筹划定基本生态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保护城市自然山水架构;
2加快山体修复、水体治理,全面实施黑臭水体整治工程,推进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修复并再利用棕地。恢复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
3充分考虑“海绵城市”“弹性城市”特征,通过生态网络建设,提高城市适应性和生态承载力;与城市功能网络相结合,使环境与功能相匹配,打造特色宜居城区,提高生活品质。
(4)完善设施网络:
1从区域角度出发,合理分析设施配建需求和标准,根据发展定位合理配建,形成多级公共设施网络。将设施建设纳入到全市设施网络之中,避免随意建设和重复建设;
2加快推进地下综合管线建设和利用,积极推进城市电网、通信网架空线等各类管线人地改造。集约利用士地,整合市政设施资源;
3集约利用土地,整合市政设施资源。集中或合并相似职能,使公共设施发挥更大效率;构建城市公共安全格局,以提高城市的宜居性。
(5)拓展文化网络:
1加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和整理。结合老旧城区的改造,保护并修复物质和功能老化衰退,但有文化价值和历史文脉的建筑和街区,传承传统文化,延续城市肌理,展现城市的地域特色;
2将各层次城市设计与城市“双修”深度融合,编制总体、重点地区以及专项城市设计。加强总体城市设计,保护自然山水格局,优化城市形态格局,明确公共空间体系;
3对城市核心区、体现历史风貌的地区、新城新区、重要街道、滨水地区、山前地区等区域编制城市设计,统筹安排空间格局,提出建筑控制要求,合理布置各类设施;重点地区城市设计的内容和要求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并落实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相关指标中。
城市更新中空间的织补与保留
3.有机更新
理论渊源:
对美国“城市更新运动”的反思、沙里宁有机疏散理论、丹下健三和黑川纪章:“新陈代谢学派”一新城代谢、生命性、子系统的存在与自主。核心思想:
主张按照城市内在的发展规律,顺应城市肌理,采用适当规模、合适尺度,使更新地区达到有机秩序。
理论特点:
城市发展如同生物有机体的生长过程,应该不断地去掉旧的、腐败的部分,生长出新的内容,新的组织应具有原有结构的特征,即应从原有的城市肌理对城市进行有机更新不但要注重生态环境和技术手段,还要结合历史人文因素,将美学和文化的内容包含进去。
发展目标:
1物质更新:着重解决城市建筑、设施、环境、景观的更新改造;
2生活改善:着力改善旧城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
3文化再生:通过城市物质载体和相关空间环境的保护性修复和更新改造,保留城市记忆,再现城市历史,延续并传承城市文脉。彰显城市特色,使其适应现代城市生活的需求,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交融;
4社会活化:维系并再造老城社区的邻里关系与社会网络,改善居民的生计,激发社区活力,强化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推动社区的综合发展。
实施机制:
以谨慎的渐进式更新取代草率的激进式更新;以多个主体的合作行动取代单一主体的单边行动;以“自下而上”和上下结合的决策路径,取代单一的“自上而下”的决策路径。
4.共生理论
理论渊源与内涵:
共生理论来源于生物学,共生需要在彼此对立的同时,还能给予彼此基本的理解和支持,能共同发展通用领域,产生新的机会。应用在建筑领域,聚焦城市、建筑与人、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其内涵包括:各城市群之间的关系;城市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建筑设计与自然、人的关系。具体表现为:将城市、建筑与生命进行有机整合;重视历史传统、地域文化;过往、 当下、未来的共生;通过创造无阻碍的中间件,实现不同生命体的共生。
基于共生理论的城市更新策略:
(1)更新城市产业结构,打造城市新名片
以历史文化为抓手,提升城市知名度。在城市更新活动中,要首先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的自然环境,与此同时,将城市文化作为城市发展的原动力和源泉。在城市名片中加入历史元素,实现历史文化与商业发展的融合,多措并举提高民众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认识和支持,借助数字技术手段,扩大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播范围和传播形式,以此扩大城市的知名度,激发城市潜力,增强城市竞争力。
活化历史文化遗产,增强城市发展活力。在数字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可通过虚拟现实、电子地图等多种形式调动历史文化遗产的活力,打造具有历史文化意味的旅游产业,多方位的宣传,不断吸引游客前来体验,增强了城市的发展活力。通过对更多产业的带动,活化了城市存量空间,提高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 历史文化遗产的持续保护与更新、功能的不断迭代,城市的传统产业得到发展,整体上提升了城市的品位与档次。
(2)建立科学合理的城市更新规划体系
城市更新首先要做好各层级的规划工作,把低碳、绿色、可持续的理念和原则贯彻规划工作的全过程。与此同时,还应该做到细化层级规划指标,包括生态修复的步骤、智能交通系统的构建、清洁能源的使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等方面。
(3)完善城市更新的建筑设计方法
当前,在城市的更新发展建设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建筑改造设计不能做到有规可守,整个建筑设计体系不完善,缺乏落地举措和细则,可行性较差;不能做到因地制宜,改造建设完成后的建筑项目与城市定位不符,不能满足经济、社会、环境各方面的发展要求;建筑更新改造设计千城一面,毫无特色。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城市更新的步伐,很难做到城市、建筑、人的共生发展。因此,在城市更新的建筑设计中,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在共生理念的指导下,采用绿色建筑设计技术,对城市原有建筑进行更新改造设计。
5.城市记忆理论
“城市记忆”引出:
记忆是一种由主客体在时间顺序中相互作用的过程。哈伯瓦赫曾指出,记忆本质上属于社会范畴,虽然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和个体性,但同时在一个稳定的社会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记忆内容与方式依然存在一定的共同性,这种共同性产生了“集体记忆”。城市是人们集体记忆的场所。由于城市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系统,带有个人情感色彩的记忆通过城市系统的整合而成为对这个城市的“集体记忆”。不同的地域背景和文化习俗塑造了不同的“城市记忆”。
“城市记忆”概念 :
在城市更新的历史过程中,“城市记忆”包涵一切这个时期的人类意识以及物质基础。“城市记忆”不仅是一种历史记忆、社会记忆、集体记忆,还是一种文化记忆。它是一种自然演变的连续动态系统并且在城市更新和人类文明延续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城市记忆”的重要作用在于延续城市的历史文化和保持城市的身份特征。应对于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大拆大建”致使城市肌理毁灭性的破坏,而招致对“集体记忆”的彻底抹去这一问题。其次,“城市记忆”有助于加强城市居民的认同感和凝聚力。经典的“华沙重建”案例正是华沙人民对于民族历史的坚守和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的自传体小说也写到:伊斯坦布尔的命运就是“我”的命运:“我”依附于这个城市,只因她造就了今天的“我”。最后“城市记忆”有助于塑造城市的场所精神和城市文化。基于城市精神和文化身份的支撑作用,承载过往记忆、容纳现代生活的旧城依然是城市活力和多样性的重要基础,可以将相对真实、完整的片段保存和活化于城市扩张后的巨构轮廓之中。因此,在新型城市更新的进程中,强调“城市记忆”的积极作用是保存历史文化、延续城市文脉的关键。
基于“城市记忆”的城市更新策略:
芒福德认为,城市中人的精神价值是最重要的,贮存文化、流传文化和创造文化是城市的三大基本使命。“城市记忆”传承主要体现在保护、延续和创新三方面。以解决三大挑战的过程中得出的经验为依据,规划事业相关者应秉持以保护为前提,更新为目标,“城市记忆”为理论,对城市特色片区进行改造和更新。
(1)“城市记忆”的保护——修旧如旧
对于传统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时间节点的选择非常重要,也就是说,传统建筑应当被恢复到其在历史进程中那个时期的整体风貌。因此,设计中针对建筑的基本情况,在保留历史痕迹、修旧如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修旧如初”的原则,即:以建筑生命周期中的鼎盛时期为蓝本,恢复传统建筑的本来面貌,使其重新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具体包括三种处理措施:
保留:对于建筑的整体建构体系、空间格局,以及符合使用安全要求、质量较好,且与建筑整体体系无冲突的建筑局部和构件,予以保留。
修复:对于质量较差或已损毁,但对形成整体建筑体系有作用的建筑局部和构件,予以修复。
剔除:对于在建筑历史进程中,出于某种使用需求而添加的建筑局部和构件,如其与整体建筑体系有冲突,在保证建筑使用安全的前提下,予以剔除或替换。
(2)“城市记忆”的延续——功能激活
“建筑是人类活动的容器”。因此,建筑的最大价值在于被使用。规划设计时应将闲置的建筑,基于其重要的区块位置、较为完整的建筑格局,应引入适当的功能,重新激活,使其成为建筑群的中心。
(3)“城市记忆”的升华——以新补新
在拆除片区的新建工程中,设计师在处理传统和现代交织的问题时,不应该追求“形式”,而是力求“神似”。植入更多体现时代性的元素,对于与现代生活和建筑环境密切相关的 部分,采用新工艺和新材料,以保证其使用功能,并体现时代性。
基于城市记忆的更新改造效果
6.城市触媒理论
触媒理论的产生:
城市触媒理论产生于二战后美国的城市规划学者对城市中心区“中产阶级化”的反思。当时,因应城市中心区治安衰败的困局,很多城市开始探索城区复兴的方案。最初的时候,美国由于还没有形成本土化的城市规划理论,借鉴了大量本质上是在“君主制”框架下形成的欧洲理论,许多城区的复兴方案就是大拆大建的方案。大量的廉租房被迅速拆除,原地新建的住所由于租金、费用、保险、税收等的差异,超出了原有居民的承担能力。于是,低收入者被迫搬离改造后的街区,更富裕的社群反而进一步挤占了低收入者的生存空间。看起来光鲜的城区改造,实际上演变成了街区“中产阶级化”进程,愈来愈受到市民的指责。
触媒理论的发生机制:
城市触媒理论的原理并不复杂,它认为街区内的元素本就有相互增补价值的状况,好的城市规划应能通过一个新建的元素,额外地激发街区其它元素的价值—就像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触媒),不仅自身已经具有价值,还会提升其他物体的价值。触媒理论的目的是通过单一或少数新元素的注入,与原有元素产生相互作用,通过局部改造带动邻近地区的发展。更理想的状况是,新元素作为触媒的引入,能在街区的原有元素中产生新的触媒点,引发新的触媒反应,循次引发“链式反应”,带动整体片区持续更新。
触媒理论在城市更新中的应用:
触媒理论的应用大多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兴建地标性建筑,用大中心式的触媒效应辐射周边地区,这种做法一般用来带动没落地区发展。二是搭建适宜环境吸引特定群体进驻,形成开展某种活动的氛围。这是一种非中心式的触媒效应,也是一种集聚效应,一般旨在已经成熟的街区中增加新的元素。
7.城市舒适物理论(Urban Amenity)
城市舒适物理论的内涵:
20世纪40年代开始,随着西方发达国家逐渐步入后工业社会,大城市的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催生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的舒适性研究。50年代起,西方经济学家乌尔曼开始独立使用城市舒适物(UA)这个概念,自此它被当成一个独立的变量被提出以探讨其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以及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城市舒适物即指引起人们幸福、舒适与快乐的资源。其理论范式代表着人类对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思考和见证,也代表以“人的发展”为尺度下的城市的反思。城市舒适物理论的核心在于原有城市休闲要素价值的充分利用和不同类型舒适物所创造的强劲需求带给城市的巨大活力。居民的休闲消费力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地区发展,反之地区的发展也可进一步促进城市舒适物的建设。
城市舒适物的定义:
城市舒适物指城市中各种使人感到舒适、愉悦并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事物或一个地区自然的、人造的环境或特征,这些特征能满足人们关于享乐、审美、文化和游憩的需要。
舒活城市-基于UA理论的成都市锦江猛追湾片区城市更新规划
8.场景理论
场景的内涵:
蕴含符号意义的城市舒适设施组合场景来源于文化研究中的“场景”概念,指群体对特定活动的共同兴趣或特定地点的典型特质,新芝加哥学派的Clark教授等学者在“娱乐机器”和“消费城市”的理论基础上,将场景定义为一定区域内蕴含特定符号意义的城市舒适设施组合。该定义中,城市舒适设施不仅是物质概念,也是表征符号意义、具有符号功能的客体,主要表现为城市中的空间、符号和消费。场景经由文化消费实践对这3类客体进行编码和解码不断生成新的符号意义,并在符号意义的共享和传播过程中形成对人群的吸引力。场景是从消费角度提出的后工业城市发展理念,它由客观结构体系和主观认识体系两部分构成。客观结构体系由场景中的各类物质要素构成,主观认识体系则指场景所蕴含的符号意义。其中,主观认识体系定义了客观结构体系中各要素组合的不同类型,并能够通过符号意义再生产的流动过程不断促进客观结构体系的优化;客观结构体系则以可见的方式表征和传播主观认识体系,进一步联系多样性人群和组织推动符号意义的再生产。而城市社区场景正是在二者上述互构关系中产生的。
场景理论的内容
三、城市更新的广义框架
也即是当前城市更新的三个主要内容,了解每个模块的特点即可!
历史城市:
历史城市的地方空间反映前工业社会的政治与文化秩序。历史城市更新的轴心原则旨在对从各种社会和文化力量中生成的、与日常生活经验融合的形形色色的符号体系进行保护,以活化神圣空间与历史空间中的国家象征与地方记忆,建构国家与地方的集体身份认同。多元建构主义路径的保护更新是工业城市更新的历史前提,保护逻辑可嫁接至可持续发展的体系中。
工业城市:
工业城市的抽象空间反映现代社会的资本循环与积累及其引发的一系列非均衡问题。工业城市更新的轴心原则旨在反思阶段性、片面化、不可持续的空间再生产,将实现可持续空间生产的更新视为维持城市经济良性循环、促进城市社会健康发展、维护城市自然生态及保护城市历史文脉的城市生命系统工程。反思实证主义路径的可持续更新是启示后工业城市更新的经验向导,需先有基于对现实问题的反思,才有进一步的批判,后者不可能仅从不完备的后现代经验出发。
后工业城市:
后工业城市的差异空间反映后现代社会的多元化与特殊性。后工业城市更新的轴心原则旨在批判资本逻辑主导的城市更新,空间士绅化是其批判的立足点,追求人性化尺度的公共参与、伸张城市权利的共同生产是其未来愿景。政治经济学路径的批判逻辑是前两种逻辑的底层逻辑,亦即城市更新的中轴原理。只有批判性城市更新才有可能意识到物质空间背后的精神现象与社会经济关系,警惕单向度技术话语与经济规划可能导致的紧张与危机,形成对保护与发展的辩证认知,亦即批判的批判。否则,或是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历史与文化传承,忽视冲突与矛盾发生 ;抑或执着于传统而故步自封,牺牲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知识点:城市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