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出土的建筑材料:长条砖、板瓦、筒瓦、瓦当
贪玩少年侠
2024年11月12日 10:49:38
只看楼主

来源:建筑史学

摘要:     十六国时期的前赵、前秦、后秦和北朝时期的西魏、北周都是利用汉长安故城营建新都,后赵也在长安城内做过较大规模的建设。本文利用  十六国  、北朝长安城遗址出土的建筑材料,参考其他遗址及墓葬资料,分别对长条砖、板瓦、筒瓦和瓦当进行了类型学研究,并对它们的时代做了推定。    


摘要:     十六国时期的前赵、前秦、后秦和北朝时期的西魏、北周都是利用汉长安故城营建新都,后赵也在长安城内做过较大规模的建设。本文利用  十六国  、北朝长安城遗址出土的建筑材料,参考其他遗址及墓葬资料,分别对长条砖、板瓦、筒瓦和瓦当进行了类型学研究,并对它们的时代做了推定。    


     

十六国时期的前赵、前秦、后秦和北朝时期的西魏、北周都是利用汉长安故城营建新都,后赵时期也对长安城进行过较大规模的建设。汉长安城的考古工作在发掘、研究西汉都城布局的同时,也关注十六国、北朝时期城市的沿革与变迁[1](图一)。本文拟对十六国、北朝长安城遗址出土的建筑材料做一考察。

图一 十六国、北朝长安城平面布局示意图

早在1957年发掘汉长安城直城门、宣平门遗址时,就出土有后赵时期的砖。这些砖制作粗糙,大小不一,表面往往带有不很规整的绳纹、席纹或菱格纹,部分砖上有戳印文字,其中直城门遗址北门道出土的有“石安田黑”“石安宗□”“石安曹□”等,宣平门遗址出土的有“石安田□”“石安宋利”“石安曹处”“石安曹平”“石安王苻”“石安王承”“石安宗成”等[2]。2008年第二次发掘直城门遗址时,在北门道也出土有形制相同的砖,戳印文字有“石安□生”“石安 ”“石安贺 ”等; 此外,还出土有内面和表面均抹光的板瓦和莲花纹瓦当,应是北朝之物[3]。

2002—2003年,在发掘长乐宫二号遗址(CLG2)时清理了15座北朝陶窑(Y1~Y15),出土有绳纹条砖、内面布纹表面光素且带刮痕的板瓦、内面布纹表面光素的筒瓦和云纹、莲花纹瓦当等[4],为认识长安城北朝时期的建筑材料提供了一批重要资料。    

2003年,在十六国、北朝长安城西宫城南墙北侧、楼阁台遗址东侧做了试掘(楼阁台TG1)[5],2008年,对东宫城、西宫城隔墙上的宫门遗址(WG2)做了全面发掘[6],这两次发掘出土较多十六国、北朝时期的砖、板瓦、筒瓦和瓦当等建筑材料。    

此外,近年还在汉长安城  北宫  一号建筑遗址(BG1)的晚期遗迹[7]和霸城门外大道遗址的晚期遗迹中出土有十六国、北朝时期的建筑材料[8]。    

下面以长安城遗址出土的建筑材料为主,同时参考墓葬资料,分别对长条砖、板瓦、筒瓦和瓦当进行型式划分,并对它们的时代特征加以总结。    

一、长条砖    

均为模制。分为素面、绳纹、平行线纹、菱形格纹和蓝纹五种。    

(一)素面砖    

两面均无纹饰。WG2T1③:23,灰色,一面局部残留绳纹痕迹,应是将绳纹抹光形成素面。长30.5、宽15、厚5.3厘米。带有戳印,文字不清。此砖的形制、规格与A型绳纹条砖相似,时代应为十六国时期。    

咸阳文林小区M49出土一件带刻文的素面砖(M49:10),灰褐色,长34、宽14、厚6厘米,刻文为隶书“建元十四年二月十二日张(裴)氏女朱圮(圯)妇”[9](括号内为笔者释文)(图二)。建元为前秦苻坚的年号,十四年当公元378年。

图二 素面砖(M49:10)    

(二)绳纹砖    

一面光素,一面拍印绳纹。依据大小、陶质和陶色等分为二型。    

A型 形体较小,制作不太规整。绳纹有粗有细,绳纹砖面不平整。根据戳印文字等分为三式。    

I式 陶质较软的呈黄褐色,较硬的呈浅灰色。有的在绳纹面上按压近方形或长方形的戳印,印文多为单字。WG2T1②:9,陶质较软,黄褐色,饰细绳纹,长26、宽11.5、厚5.3厘米。WG2T1②:16,陶质较硬,浅灰色,带戳印,长2.7、宽2.2厘米,印文为一阳文“十”,砖长27.5、宽13、厚4.5厘米(图三,1)。WG2T2③:11,残,陶质较软,呈黄褐色,带戳印,长6.3、宽2.1厘米,印文为一阳文“王”,砖残长14.3、宽13.7、厚6厘米(图三,2)。在十六国、北朝长安城的西宫城内也曾采集到带“王”字戳印的砖,另有戳印为网格纹图案[10]。

图三 A 型I 式绳纹砖

1.WG2T1 ② :16  2.WG2T2 ③ :11

Ⅱ式 陶质较硬,呈青灰色、浅灰色。在绳纹面上按压带“石安”的戳印,戳印呈长方形或长条形。BG1T58③:1,残长7.8、残宽11.5、厚6.7厘米,戳印文字《简报》释为“帛”,也可能是“石安”。BG1M2:1,残长23、宽14.3、厚6.3厘米,戳印为“石安”。2008直城门SQ2:40,长26.3、宽12.2、厚5.6厘米,戳印为“石安 受”(图四,1); SQ2:6,长27.2、宽13.3、厚6.6厘米,戳印为“石安贺 ”; SQ2:44,长28、宽13.5、厚6.2厘米,戳印为“石安□生”。 2023年,在西安市阿房一路南何村发掘一座墓葬(M701),出土较多绳纹砖,有的带戳印[11],M701:12,长28.2、宽13.2、厚7厘米,戳印为“石安裴明”(图四,2); M701:19,长29、宽13.5、厚6~6.5厘米,戳印为“石安吴□□”(图三,3)。 类似的文字戳印还有宫门遗址出土的“石安 ”“石安 ”“ 王苻”“石安张□”以及前述直城门、宣平门遗址出土的多种。

图四 A 型Ⅱ式绳纹砖    

Ⅲ式 陶质较硬,呈青灰色。在绳纹面上按压带“长安”的戳印,戳印略呈方形。南何村M701:40,长29、宽14~14.9、厚7~7.5厘米,戳印为“长安李贺”(图五,1);南何村M701:54,残长25.3、宽14.2~14.8、厚7.2~7.4厘米,戳印为“长安王□”(图五,2)。在十六国、北朝长安城的西宫城内也采集到类似戳印的砖,戳印有“长安 ”、反书“长安□□”[12]。

图五 A 型Ⅲ式绳纹砖

1. 南何村M701:40  2. 南何村M701:54

B型 形体较大。制作较规整。陶质较硬,呈灰绿色、浅灰色。绳纹较粗。有的在绳纹面上按压长方形戳印。在十六国、北朝长安城西宫城内采集的一件(采:1),长33.5、宽16、厚6.5厘米[13]。Y1:1为红陶,长33.5~34、宽17~17.5、厚6厘米。WG2T1③:42,长36、宽16.5、厚7厘米(图六,1)。WG2T1③:12,残长24、宽16、厚6.5厘米,带长方形戳印,长9.3、宽5.3厘米,阳文反书“元和”(图六,2)。宫门遗址出土的戳印文字还有“虎”“张 ”等。

图六 B 型绳纹砖

1.WG2T1 ③ :42  2.WG2T1 ③ :12

十六国、北朝长安城遗址出土的建筑材料,较早发现并识别的是十六国后赵带“石安”戳印的长条砖。石安是后赵石勒始设的一个县,其地当秦的咸阳、西汉的新城、渭城,前秦即废。《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四·晋纪二十六》:“(孝武帝太元)五年(380)……二月,(前秦苻坚)作教武堂于渭城”,注曰:“汉高帝元年,改咸阳曰新城;武帝元鼎三年,更名渭城;后汉、晋省;石勒置石安县,苻秦复曰渭城”。北魏复设石安县,属咸阳郡。《魏书·地形志下》:“(雍州)咸阳郡,领县五。石安,石勒置”。石安县北之原称石安原。《魏书·列传第六十八》:“后(贺拔)岳部下收岳尸葬于雍州北石安原”。

长安城周边北魏墓出土的绳纹砖,规格有大有小,制作比较规整,砖上不施戳印,如西安任家口M229使用的砖长30、宽16、厚8厘米[14]。因此,虽然北魏亦置石安县,但长安城内与城外墓葬出土带“石安”戳印的A型Ⅱ式砖,时代应属后赵。    

据文献记载,十六国后秦曾改“长安”为“常安”,那么带“长安”戳印的A型Ⅲ式砖,很可能属于前秦时期。    

A型I式砖与Ⅱ式、Ⅲ式砖的形制特征相类似,也应属于十六国时期。    

B型砖的形制、纹饰和戳印自成一体,应为北朝(西魏、北周)之物。此型砖的长度有两种,一种长约34厘米,不带戳印,另一种长约36厘米,部分带戳印。北周二年(558年)宇文觉墓(静陵)[15]的封门砖呈砖红色,一面拍印绳纹;因为砖的形制不规整,火候不高,总体上看制作不精,应是专门烧制的陵墓用砖;砖长35~36、宽约17、厚6~7厘米(图七)[16],规格与宫门遗址出土的B型砖基本一致。

图七 北周宇文觉墓封门砖    

(三)平行线纹砖    

形体较窄、厚。制作不太规整。WG2T1②:13,残,陶质较硬,呈浅灰色,一面拍印平行线纹,带长条形戳印,戳印残长10.5、宽2.6厘米,阳文正书“石安 宋……”。 砖残长26、宽14.5、厚7厘米。 此砖带“石安”戳印,时代属后赵。

(四)菱形格纹砖    

一面拍印菱形格纹。依据大小、纹饰等分为二型。    

A型 形体窄、薄,饰大菱形格纹。WG2T2②:12,陶质较硬,呈浅灰色,残长14、宽12、厚5.5厘米。    

B型 形体较宽、厚,饰小菱形格纹。依据戳印文字分为二式。    

Ⅰ式 在纹饰面按压带“石安”的戳印,戳印呈长条形。WG2T1②:15,陶质较硬,呈浅灰色。戳印长7.2、宽2.2厘米,阳文正书“ ”。 砖长29、宽14.5、厚7厘米(图八)。

图八 B 型Ⅰ式菱形格纹砖

(WG2T1 ② :15)

Ⅱ式 在纹饰面按压带“长安”的戳印。楼阁台TG1③:1,戳印残长7.6、残宽7厘米,文字竖排反书,左行残存“长安□”,右行残存“刘 ”。 砖残长11.8、残宽12.5、厚7.2厘米。

B型Ⅰ式砖带“石安”戳印,时代为后赵;Ⅱ式砖带“长安”戳印,时代可能为前秦。A型砖从规格上看应为十六国时期。

(五)篮纹砖    

一面有篮纹。南何村M701:1,长28、宽14、厚6.2~6.8厘米,带“王平”戳印(图九)。从砖的规格以及与带“石安”“长安”戳印砖同出一墓的情况看,应属十六国时期。

图九 篮纹砖(南何村M701:1)    

二、板瓦    

根据陶质、陶色和纹饰等分为五型。    

A型 陶质较硬,灰色,内面为布纹,表面拍印斜条带纹。WG2T2②:20,残长9、残宽12.5、厚1.7厘米(图一〇)。BG1H3:13,长35.3、宽25、厚2厘米。

图一〇 A 型板瓦(WG2T2 ② :20)

B型 陶质较硬,浅灰色,内面为布纹,表面上下部为素面,局部拍印斜条带纹,中部为直绳纹。WG2T2②:1,残长31.9、中部宽22、厚1.8厘米(图一一)。

图一一 B 型板瓦(WG2T2 ② :1)

1. 表面 2. 内面

C型 陶质较软,内面为布纹,表面为素面,有的带刮痕。Y4:4,红色,长39、大头宽20.5、厚1.6厘米。BG1T66②:1,长36.2、宽21、厚1.8厘米。Y6:1,灰色,有一道较深刮痕,残长28、小头宽21.2、厚1.6厘米。WG2T2②:19,灰黄色,带刮痕,残长19.2、宽21.5、厚1.6厘米(图一二)。楼阁台TG1②:17,灰褐色,带刮痕,残长10、残宽11.1、厚1.6厘米。

图一二 C 型板瓦

(WG2T2 ② :19)表面

D型 陶质坚硬,青灰色,内面黑光发亮,表面为粗绳纹。WG2T1③:27,残长9.3、残宽12、厚1.9厘米(图一三)。楼阁台TG1②:13,残长14.9、残宽25.3、厚2厘米。

图一三 D 型板瓦

(WG2T1 ③ :27)内面

E型 陶质坚硬,青灰色,内面、表面均为素面。2008直城门T4晚期路:94,残长22、残宽14.6、厚2.3厘米。楼阁台TG1②:12,瓦头装饰麦穗状花纹,残长12、残宽8.4、厚2.2厘米。

根据对楼阁台遗址东侧试掘、宫门发掘地层堆积及北朝陶窑出土遗物的综合认识,A型、B型板瓦的时代应为十六国时期;C型、D型、E型板瓦的时代为北朝(西魏、北周)。    

三、筒瓦    

根据陶质、陶色和纹饰等分为三型。    

A型 陶质较软,黄褐色,内面为布纹,表面拍印斜宽条带纹。WG2T1解剖③:1,残身长12.6、残内宽7.6、厚2厘米(图一四)。

图一四 A 型筒瓦(WG2T1解剖③:1)表面    

B型 陶质较硬,灰褐色、浅灰色或青灰色,内面为布纹,表面为素面,有的带刮痕。Y12:1,唇部残,身长37、内径9、厚1.3厘米。Y5:4,肩、唇部完好,凹肩,圆唇稍上卷,唇长2.5、厚1厘米。楼阁台TG1④:13,灰褐色,凹肩,残长26、内宽12.3、厚1.9厘米。BG1H5:1,青灰色,残长35、宽13.6、厚1.8、瓦唇长5厘米。WG2T1③:33,浅灰色,表面有刮痕。残身长16、内宽9.5、厚1.8厘米,唇长2、厚1.7厘米(图一五)。

图一五 B 型筒瓦(WG2T1 ③ :33)    

C型 陶质坚硬,深灰色,内面为布纹,表面磨光。WG2T2②:18,残身长8.5、残内宽7、厚1.8厘米,唇长3.5、厚1厘米(图一六)。楼阁台TG1②:11,凹肩,残长12.9、内宽10、厚2.6厘米,唇长3.5、厚1.4厘米。BG1T43③:7,残长11.7、宽13.1、厚2厘米。

图一六 C 型筒瓦(WG2T2 ② :18)    

A型筒瓦与A型板瓦的表面都拍印有斜条带纹,应同属十六国时期。B型筒瓦与C型板瓦表面都有带刮痕的,C型筒瓦与D型板瓦均磨光,从筒瓦和板瓦形制特征、装饰风格的一致性看,它们可能分别组合使用,时代为北朝(西魏、北周)。    

四、瓦当    

分为  云纹瓦当  与莲花纹瓦当两种。    

(一)云纹瓦当    

当心有一大乳钉,周围环绕一周小乳钉;其外两周凸玄纹间由双线界隔为四区,每区一朵卷云纹;边轮内两周凸玄纹间为“X”纹。当背连接筒瓦处刻有斜线或网格线。WG2T2②:25,残径5.3、边轮宽1、厚1.3厘米(图一七)。Y12:6,卷云纹两侧各有一个小乳钉,直径约12.4、边轮宽1.5、厚1.5厘米。楼阁台TG1④:7,残径12.3、边轮宽1.2、厚1.5厘米。

图一七 云纹瓦当(WG2T2 ② :25)

1. 正面 2. 反面

这种云纹瓦当,虽然纹饰与西汉瓦当相似,但当背连接筒瓦处刻划阴线的作法与西汉瓦当不同,陶质、陶色、大小及厚薄等整体特征也与汉瓦判然有别,应是西汉瓦当的仿制品。

这种云纹瓦当与莲花纹瓦当同出,制法也与莲花纹瓦当相同,在发掘陶窑遗址时判断其为北朝时期,但因当面纹饰与莲花纹瓦当截然不同,在楼阁台遗址东侧试掘时又推测也存在属于十六国时期的可能性。对于这种云纹瓦当时代的判定,还需更多发掘资料加以验证。    

(二)莲花纹瓦当    

当面为莲花纹,当背连接筒瓦处刻线。形体大小有别,边轮宽窄不一。依纹饰特征分为二型。    

A型 当心作莲蓬状:当心圆内正中为一小乳钉,其外环绕一周小乳钉;主纹饰为单莲瓣纹,整体凹陷;边轮内有一周连珠纹。根据形制、纹饰的细部特征分为五个亚型。    

 Aa型   边轮宽。连珠大而疏。WG2T1③:24,残径12.4、边轮宽2.2、厚1.4厘米。    

Ab型 边轮较宽。在相邻两个莲瓣顶部之间加饰一个小乳钉。CLG2T1②:11,直径12.8、边轮宽1.5、厚1.3厘米(图一八)。

图一八 Ab 型莲花纹瓦当(CLG2T1 ② :11)

1. 正面 2. 背面

Ac型 边轮较宽。在相邻两个莲瓣顶部之间隐见下层莲瓣的尖部。楼阁台采:19,残径13.1、厚2厘米。BG1T58②:2,复原直径13.7、边轮宽1.7厘米。

Ad型 边轮较宽。莲瓣与连珠纹之间有一周凸玄纹。WG2T2②:3,残径12、边轮宽1.8、厚1.3厘米。    

Ae型 莲瓣与连珠纹之间有一周凸玄纹,在相邻两个莲瓣顶部之间隐见下层莲瓣的尖部。有的形体较大,边轮较宽。2008直城门采:7,当面径12.2、边轮宽1.9、厚1厘米。WG2T1③:25,莲瓣凹陷较深。残径10.7、边轮宽1.7厘米。连有一段内面布纹、表面素面的筒瓦。有的形体较小,边轮较窄。WG2T1解剖③:2,当心有1颗、周围有6颗小乳钉,有12片莲瓣,莲瓣顶部较尖。直径10.2、边轮宽1、厚1.4厘米。WG2T1②:1,边轮残,当心有1颗、周围有8颗小乳钉,莲瓣顶部圆圜。残径9.2、厚1.7厘米(图一九)。

   
图一九 Ae 型莲花纹瓦当(WG2T1 ② :1)

1. 正面 2. 背面

B型 当心不作莲蓬状;主纹饰为单莲瓣纹,莲瓣中部鼓起;在相邻两个莲瓣顶部之间隐见下层莲瓣的尖部;莲瓣纹外有一周连珠纹;连珠纹与边轮间有一周凸玄纹。Y5:6,直径约11.3、边轮宽1.5、厚1.8厘米(图二〇)。

图二〇 B 型莲花纹瓦当(Y5:6)

莲花纹瓦当应为北朝时期(西魏、北周)。    

五、小结    

以上对四种建筑材料做了类型划分和年代推定。    

十六国时期的长条砖制作粗糙,形状不规整;体形较小,一般长26~30.5、宽11.5~15、厚4.5~7.5厘米;虽有素面砖,但大多数装饰有绳纹、平行线纹、菱形格纹或蓝纹等纹饰,并流行按压文字戳印。带有“石安”戳印的砖(A型Ⅱ式绳纹砖、平行线纹砖、B型Ⅰ式菱形格纹砖)当属后赵,蓝纹砖也可能是后赵砖,而带“长安”戳印的砖(A型Ⅲ式绳纹砖、B型Ⅱ式菱形格纹砖)可能属于前秦;A型Ⅰ式绳纹砖和I型菱形格纹砖也应是十六国时期。十六国时期的板瓦(A、B型)、筒瓦(A型)制作不精,内面为布纹,表面保留秦汉以来装饰纹样的作法,拍印绳纹、条带纹。模仿西汉云纹图案的瓦当可能是十六国时期。    

北朝时期的砖(B型绳纹砖)多在一面拍印绳纹,制作较规整,形体较大,长33.5~36、宽16~17.5、厚6~7厘米,部分带戳印。北朝时期的板瓦、筒瓦有多种组合,一种是板瓦、筒瓦内面为布纹,表面为素面,有的带刮痕(C型板瓦与B型筒瓦);一种是板瓦内面、表面均为素面,筒瓦内面为布纹,表面为素面(E型板瓦与B型筒瓦);另一种是板瓦内面磨光,表面为绳纹(D型板瓦),筒瓦内面为布纹,表面磨光(C型筒瓦)。瓦当为莲花纹,有多种样式,共同的特征是莲花单瓣,立体感不强。    

致谢: 本文在资料收集过程中,得到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刘呆运、邢福来、赵占锐,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张翔宇、柴怡,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谢高文、赵旭阳及同事徐龙国、张建锋、何岁利、刘涛的帮助,谨表感谢!    


         

         

向上滑动阅读注释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西安市十六国至北朝时期长安城宫城遗址的钻探与试掘[J].考古,2008(9):25-35;刘振东,张建锋.西安市十六国至北朝时期长安城宫城宫门遗址的勘探与发掘[J].考古,2023(8):48-65.          

[2]王仲殊.汉长安城城门遗址的发掘与研究[G]//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考古学集刊(17).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06-148.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西安汉长安城直城门遗址 2008 年发掘简报[J].考古,2009(5):59.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汉长安城长乐宫二号建筑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2004(1):76-85.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西安市十六国至北朝时期长安城宫城遗址的钻探与试掘[J].考古,2008(9):25-35.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西安市十六国至北朝时期长安城宫城宫门遗址的勘探与发掘[J].考古,2023(8):48-65.          

[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西安市汉长安城北宫一号建筑基址[J].考古,2023(10):67-69.          

[8]《考古学集刊》第30集待刊.          

[9]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咸阳十六国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49.          

[1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西安市十六国至北朝时期长安城宫城遗址的钻探与试掘[J].考古,2008(9):32.          

[11]资料现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          

[1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西安市十六国至北朝时期长安城宫城遗址的钻探与试掘[J].考古,2008(9):32.          

[1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西安市十六国至北朝时期长安城宫城遗址的钻探与试掘[J].考古,2008(9):32.          

[14]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西安任家口 M229 号北魏墓清理简报[J].文物参考资料,1955(12):59.          

[15]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咸阳北周宇文觉墓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24(1):37.          

[16]此砖系获赠的宇文觉墓封门砖。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