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道是城市道路网中仅次于车行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门用于集散人流、供步行者通行并限制机动车交通混入的街道。人行道常设置于车行道两侧,其宽度和铺装水平对于保证车行道交通流畅与步行者行走安全极为重要。人行道是步行者的通道,与人群关系密切,对美观与功能上都有更高的要求。总的来说,对人行道铺装的基本要求是希望能够提供有一定强度、耐磨、防滑、舒适、美观的路面。在潮湿的天气能防滑,便于排水,在有坡之处即使在恶劣气候条件下也安全,同时造价低廉,
人行道是城市道路网中仅次于车行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门用于集散人流、供步行者通行并限制机动车交通混入的街道。人行道常设置于车行道两侧,其宽度和铺装水平对于保证车行道交通流畅与步行者行走安全极为重要。
人行道是步行者的通道,与人群关系密切,对美观与功能上都有更高的要求。总的来说,对人行道铺装的基本要求是希望能够提供有一定强度、耐磨、防滑、舒适、美观的路面。在潮湿的天气能防滑,便于排水,在有坡之处即使在恶劣气候条件下也安全,同时造价低廉,有方向感与方位感,有明确的边界,有合适的色彩、尺度与质感。色彩要考虑当地气候与周围环境;尺度应与人行道宽度、所在地区位置有正确的关系;质感要注意场地的大小,大面积的可粗糙些,小面积的不可太粗糙。
另外,人行道设置于车行道两侧时,不同等级的道路还会对其功能、景观设计和铺装材料提出不同的要求。具体可分为快速路与主干路等交通性道路的人行道和次干道与支路等生活性道路的人行道两类。
(一)交通性道路人行道的铺装
1.道路特性
交通性道路是以满足交通运输为主要功能的道路,来承担城市主要的交通流量及对外交通的联系。其特点为车速高、车辆多、车行道宽、道路线性要符合快速行车的要求、道路两旁要求避免布置吸引大量人流的公共建筑及设施。
2.铺装设计及材料选择
这类道路的人行道上行人数量较少,街道景观的观赏者主要在行进的车辆中,所以人行道铺装的构形一般较简洁,色彩不宜太复杂,以此适应快速行进的观赏者。这类人行道的铺装材料一般选择砌块类材料铺设,留有较大的拼缝间距,以产生较大的尺度感。可以采用大尺度的重复构图,让铺装具有节奏感,使人产生快走的感觉。
生活性道路人行道的铺装
1.道路特性
生活性道路是以满足城市生活性交通要求为主要功能的道路,主要为城市居民购物、社交、游憩等活动服务,以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为主,机动交通较少。
2.铺装材料的选择
此类道路是居民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是人流最集中的地区,也是人们停留时间最长的街道空间,因此应该选择具备非常好的防滑性、透水性和弹性的铺装材料,来为人们提供一种方便行走、不宜滑倒和摔绊、不宜疲劳的舒适路面。一般采用混凝土砌块砖、花岗岩、青石板、砖砌块等砌块类铺装材料,应避免使用釉面砖、镜面花岗岩等防滑性能较差的铺装材料。
3.铺装设计
生活性道路的人行道铺装除满足以上物质功能的要求外,还用满足步行者精神上的要求,因此步行者视觉上的适应性是铺装设计的一个重要要求,赏心悦目的铺装景观可以使行走变得轻松愉快。因此铺装设计还应注意以下设计内容及设计原则。
(1)尺度、色彩和构形
在尺度上一般要求铺装设计采用人体尺度或小尺度,给人以亲切感、舒适感,对于较宽的人行道,可通过图案的间隔、线条的划分降低尺度感,吸引更多的人驻足。
色彩设计应该丰富多彩,同时要注意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构形多采用重复形式,给步行赋予一种节奏感。
(2)增加铺装景观的可观赏性和可读性:在生活性道路人行道的铺装上加强铺装图案的细部设计增加景观的文化内涵,以满足人们在行进过程中对街道景观的品评、联想、回味。例如,在通往学校的人行道上铺设一些具有科普意义的卡通画,不仅丰富了人行道的铺装图案,还可让学生学到相关知识。通过细部设计使路面高度信息化,会使行人更容易明白所在场所的情况。
(3)以人为本:营造人性化的步行空间是进行铺装景观设计的最终目标,为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在铺装设计中就要注意满足各类人群的要求。例如,一路两用:在一条人行道上采用两种不同的铺装形式,外侧直线形或大尺度构图的步道为快速通过的行人设计;内侧曲线形或小尺度构图的步道为休闲散步者设计。既满足了必要性步行活动的要求,又使自发性和社会性步行活动的发生有了可能。
(4)增强行人的安全感:可采用断差的方式对人行空间和车行空间进行有效的界定,即让人行道和车行道不在同一高度上。当道路狭窄时,为增强空间的开敞性,也可将车行道与人行道设置在同一高度上,这时可以通过改变铺装材料、色彩,配合限定高度的隔离设施进行有效的空间界定,增强行人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