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晚21时左右,在西安市未央区惠西村,因下雨路面积水,有一个三岁小孩不慎掉入下水管网被冲走,搜救至今仍下落不明。 昨天(14日)下午,记者在搜救现场看到,失联男童的家长杨先生及多位亲友在等待搜救结果。 西安市政搜救人员在事发附近的其它下水道继续进行搜救,蛙人携电子设备下潜井下找人,家属跟随救援人员逐个排查附近下水道的搜救情况,
5月12日晚21时左右,在西安市未央区惠西村,因下雨路面积水,有一个三岁小孩不慎掉入下水管网被冲走,搜救至今仍下落不明。
昨天(14日)下午,记者在搜救现场看到,失联男童的家长杨先生及多位亲友在等待搜救结果。
西安市政搜救人员在事发附近的其它下水道继续进行搜救,蛙人携电子设备下潜井下找人,家属跟随救援人员逐个排查附近下水道的搜救情况, 已排查到附近污水处理厂。
15日早晨,杨先生告诉记者,跟随救援人员排查搜救一直到15日凌晨五点,“今天上午,当地专业的救援队伍会跟家属通报最新搜救情况。”
事发后,西安市和未央区应急、市政、公安等多个部门紧急对失联男童展开搜救,并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 。截至15日上午8时发稿前,失联男童还未找到,搜救处置工作仍在进行。
14日下午,男童部分家属跟随救援人员在事发地附近对下水道进行排查搜救(央广网记者 舒隆焕 摄)
记者在事发现场看, 事发地位于一座高速公路桥下,是惠西村村民出行的一条主干道。事发时,杨先生牵着自己的儿子正常通过,不慎从窨井掉入下水管网被冲走。
失联儿童父亲 杨先生: 看不见,当时晚上差不多九点多,晚上没有路灯,这里都是黑的。
失联儿童父亲 杨先生: 没有盖子,有盖子娃也不会掉下去,这个盖子是昨天刚装的。
14日15时左右,男童家长及亲友在惠西村村口打开了事发时的下水道井盖,再次进行查看。记者看到,铁质井盖呈长方形,大概有60厘米长,25厘米宽,井坑呈漏斗形,越往下口径越小。
14日下午,男童亲属打开事发井盖再次查看(央广网记者 舒隆焕 摄)
西安市未央区汉城街道办主任 惠中央: 我们第一步先是紧张地进行搜救。
西安市未央区汉城街道办主任 惠中央: 从事发当天晚上到现在还是搜救作业。
西安市未央区汉城街道办主任 惠中央: 现在还在持续搜救中。
西安市未央区汉城街道办主任 惠中央: 到现在还没有发现,搜救还是在持续进行。
记者在搜救现场获悉, 事发时,窨井盖是打开的,但当时窨井盖是被雨水冲走还是为了排水被人为挪开的仍在调查。
一些市民表示,如果是为了排水而人为挪开的,按照常识也要立上警示标识,以免意外发生。
西安市民 朱先生: 最起码这个位置你把井盖打开应该是要警示标志,没有警示标志很容易掉下人去,最起码把它围起来或者有个标杆都行。
记者在搜救现场了解到,事发后,当地组织出动救护车2辆、防汛车2辆、疏通清淤车2辆、潜水员2名及专业救援人员30余名。并邀请市政管网专家2名分析研判,出具救援方案。目前搜救人员已使用机器人查勘管道4800米,潜望镜查勘管道5300米,潜水员查勘32段。截至记者发稿,搜救工作仍在持续。
城市里的窨井关乎老百姓“脚下的安全”,住建部、工信部、工信部等多个部门曾联合下发《加强窨井盖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要求要树立“小井盖、大民生”理念,守护“脚底下安全”。眼下我国各地陆续进入汛期,各地需排查窨井盖、下水道是否安全隐患,确保安全度汛。
据央视新闻(记者 闫星光 郭升)、央广网(记者 舒隆焕)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与安全,强化安全红线意识,持续推进窨井盖安全管理工作,补齐设施安全管理短板,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脚下安全”。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小井盖、大民生”理念,始终把群众利益作为推动窨井盖安全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群众出行安全,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统筹推进。在城市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城市管理协调机制作用,强化部门协调联动,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推进窨井盖问题治理工作。
坚持依法治理。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落实窨井盖相关各方责任,切实保证窨井盖权属单位依法履行主体责任,推动工作落实,不断完善长效管理机制。
坚持创新引领。运用信息化、智能化等技术推动窨井盖安全管理模式创新,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提高窨井盖安全性能,有效防范事故发生。
到2023年底前,基本完成各类窨井盖普查工作,摸清底数,健全管理档案,完成窨井盖治理专项行动,窨井盖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治理;到2025年底前,窨井盖安全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水平明显加强,事故风险监测预警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显著提升,窨井盖安全事故明显减少。
各地应在城市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开展窨井盖普查建档工作,制定工作方案,健全工作机制,确定时间表、路线图、普查标准和内容等。在普查中,要厘清各类窨井盖权属关系和责任主体,对无法确定的,要指定兜底负责的行业主管部门,并保障相应的维护经费。结合普查结果,健全窨井盖管理档案,做到“一盖一编号、一井一档案”。窨井盖权属单位要同步为现有窨井盖设置统一标识。
开展窨井盖治理专项行动,压实窨井盖权属单位主体责任,全面排查、消除窨井盖存在的安全隐患。权属单位要建立问题清单,制定限期整改计划,确保整改到位。对存在破损、下沉、松动等情形的窨井盖,要尽快维修加固;对窨井盖缺失的,要及时按相关标准补装;对低洼、易涝等地区的窨井,要逐步加装防坠装置;对已确认为废弃的窨井,要限期完成填埋。在专项行动基础上,窨井盖权属单位要制定窨井盖更新改造计划,逐步更换超出设计使用年限、材质落后的窨井盖。
地下管线建设项目施工时,应结合窨井盖设计使用年限要求和周边环境条件,科学合理选择窨井盖产品,严格按照有关技术标准进行安装。加强窨井盖施工验收管理,窨井盖验收不合格的,主体工程不得交付使用。新建窨井设施在建成移交时,应为窨井盖设置统一标识。扩建、改建城市道路需要拆除、移动窨井盖的,道路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及时向窨井盖权属单位报告,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并在工程完工后按有关技术标准恢复原状。
落实窨井盖权属单位日常维护责任,建立定期巡查机制,及时发现风险隐患,限时进行处理。城市道路上的窨井盖进行维修、更换等作业时,市政、公安等主管部门应当予以配合;作业完成后,窨井盖权属单位应当将道路设施恢复原状。排涝应急处置时,要密切监测窨井内外水压,确需移动、加固窨井盖的,应严格按照作业流程规范,设置安全警示,做好安全防护,排涝结束后及时恢复窨井盖原状。各地要加强窨井盖应急处置,完善应急预案,健全多部门协同预警和响应处置机制,提高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探索建立窨井盖责任保险制度,强化安全风险保障。
切实扭转“重建设轻管理”观念,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和新技术应用,创新窨井盖安全管理模式。将窨井盖管理统一纳入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平台及时发现、快速派遣、办结反馈等功能,实现对窨井盖安全状况的实时监测和预警。有条件的地区要将窨井盖智能化升级改造作为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运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逐步实现基于传感器和物联网的管理创新,提升窨井盖安全管理效率和水平。
各地要充分认识加强窨井盖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城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协调机制,完善项目资金、政策制度等保障,统筹推进窨井盖安全管理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加大对窨井盖日常巡查、定期维护、应急处置等工作的监督指导力度。
建立涵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的窨井盖标准体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相关部门完善窨井盖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建立健全窨井盖地方标准,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团体标准、企业标准,逐步实现各类窨井盖产品规格和材质的统一,完善窨井盖安装、养护、维修、管理要求,提升维护效率,保障窨井盖安全。
各地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分工明确、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发现涉嫌盗窃、破坏窨井盖等违法犯罪线索的,要按照《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关于办理涉窨井盖相关刑事案件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及时核实情况,对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案件依法进行移送。各地公安机关要依法严惩涉窨井盖违法犯罪行为,查处过程中如发现存在影响窨井盖安全的情形,要及时反馈有关行业主管部门。
各地要充分利用各类媒体特别是互联网、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加大对窨井盖安全管理先进经验、工作亮点和典型事例的宣传力度,引导社会公众增强保护窨井盖的责任意识,发动社会公众进行监督,鼓励群众举报故意损毁、偷盗窨井盖等违法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