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供水安全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建设的思考
近视的火龙果
2021年07月27日 08:53:48
只看楼主

2021年6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下简称《安全生产法》)的决定,这部法律将于2021年9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特别增加了企业必须实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简称“双重预防机制”)的法定要求。安全风险客观存在于每个行业,尤其是城镇供水企业的安全风险源头面广、演变的诱发因子多、一旦肇事后的影响程度不可估量,这关乎着全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因此,供水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尤为重要。

2021年6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下简称《安全生产法》)的决定,这部法律将于2021年9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特别增加了企业必须实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简称“双重预防机制”)的法定要求。安全风险客观存在于每个行业,尤其是城镇供水企业的安全风险源头面广、演变的诱发因子多、一旦肇事后的影响程度不可估量,这关乎着全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因此,供水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尤为重要。


当前如何根据现代城镇供水企业的安全运行主体责任,实现中国水协提出的《城镇水务2035年行业发展规划纲要》饮用水安全目标要求,有效管控从源头到龙头的全过程安全风险,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保障安全供水,应该引起我们的严肃思考。而本文旨在通过对供水企业全业务环节的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和针对性管控措施的研究,提出一个严格遵循供水企业功能要求、运行规律与风险特点的“双重预防机制”受控下的安全韧性供水企业,以确保城市供水系统的安全运行。


作者 .

何相之 PROFILE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原杭州市水务集团副总经理;现任中国水协给排水工程教育委员会委员,多家科研院校、科技公司和专业协会在聘专家。从事水务专业30年,先后在杭州市水务集团担任水厂厂长、市政工程公司总经理、供水营业公司经理及集团副总经理。主持实施了集团的多项供水管网改造、供水计量管理和漏损控制项目并取得成果;参与了供水行业多项标准的起草与审查工作,主持完成了多项发明专利。


01 .

城镇供水安全风险管控

具有重要意义

供水企业安全风险的科学含义

凡是具有潜在可能性的影响供水企业正常生产运行和确保安全供水的各类 险兆因素 都可理解为供水安全风险。


运行于水源地附近或需要穿越水源保护区的危化品运输车辆可以视为水源安全风险;水源地上游保护范围内的养殖场属于水源风险;取水泵房的经过绿化带树木架空设置引入的电源线存在有诸多的安全风险因子;无维护措施的水源水库存在有水质的、外来人员进入等多种风险等等,都存在有 险兆因素 演变可能性和后果的结果生成。这样的安全风险因子或风险群(场、族)分布于供水企业的全业务链。


供水安全风险定义范畴极为宽泛,再加上其业务链长,风险源往往有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别方向,风险因子复杂繁多,风险演变影响范围之广,后果严重性不可控制。因此,供水行业引入“双重预防机制”,旨在把各类“认不清,想不到”的 险兆因素 全部管控起来,受控于形成隐患之前的预警范围;最大限度约束所有风险点中的风险因子难以向安全隐患发展。


供水企业安全隐患的定义及实际意义

安全隐患,又称为事故隐患,即安全风险发展至事故前阶段的危险现状,风险约束失控而形成的 险肇事故 状态,包括人的违章行为、设备设施的带病状态、环境的危险因素以及安全管理上的缺陷等表现。因此,安全隐患必须及时发现,当即整治消除;因为隐患向事故发展的速度非常之快,呈现为正加速度。


例如,某条已经出现泄漏的流沙土区域地下供水管道,随着地下管道四周掏空空间的增大,极有可能爆管事故一触即发!如果漏洞被检测发现,及时抢修即可避免爆管事故发生。又如,某日危化品运输车翻入水源流域,距供水企业取水口10千米上游,对于环保部门而言,事故已经爆发,对于供水部门则是风险上升,如要控制风险,必须在受污染水体达到前停止取水切换备用水源;如果切换出现问题,就是已经存在的其他隐患。


供水业务链中的安全隐患,没有大小之分,往往那些所谓的小隐患诱发大事故。因此,供水系统的隐患出现就是 险肇事故 的动态,必须即现即除,否则瞬间就能引发后果难以估量严重事故;全面消除隐患就是拦截事故爆发的防火墙。


供水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重要性

修订后的《安全生产法》对企业第一负责人责任中专门规定:“ 组织建立并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 ,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近年来,供水行业规范与标准逐步引入了安全风险管控理念,从水源、水厂、管网到用户龙头等更细的环节上辨识风险、评估风险和管控风险;尤其在供水行业科技高速引入,整个行业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今天,建设供水企业安全风险管控的“双重预防机制”,将传统的事故结果管理转入供水专业的安全风险管控,实现全面保障供水系统安全运行。


02 .

供水风险在“双重预防机制”

中的 演变原理


上图是一个典型的风险演变发展曲线模型,反映了某个供水风险因子发展的三个阶段,同时也凸显了风险可控的两个关键环节,即隐患没有出现前的风险管控阶段和隐患形成后的排查消除阶段,然后是事故爆发后的应急抢险与应急处理;为我们揭示了供水安全风险管控的三个关键规律,重点在前两个阶段。


供水系统风险管控的三大防控墙

实践表明,供水安全风险的有效管控需要根据安全风险的发展规律,构筑供水安全运行过程中的三道风险防控墙。第一阶段:风险因子或风险群向隐患方向的发展,宜强化管控,即需要建立风险管控墙;第二阶段:风险管控过程中出现的漏洞,让某些风险因子发展至隐患形成,亟需查实治理并彻底消除,即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墙;第三阶段,隐患没有得到及时消除而演变为事故爆发,此时必须具有应急管理墙;应急管理必须有对应的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


    “双重预防机制”就是安全风险管控中的前两大屏蔽作用的防火墙。


案例1:水源地周边出现了养殖场、制酒作坊或农家乐旅游点,有可能影响水源水质安全的风险因子,必须彻底的风险隔离;如将上述场所的污染源完全封闭外引;但倘若外溢或泄漏就是隐患,此类隐患的治理就是上述场所的搬迁和强化隔离工程;如果对已经面临隐患犹豫延误,遇上暴雨等因素即会演变为水质事故。


案例2:运行中的地下供水管线,受到周边深基坑开挖与降水的管基土体扰动位移的影响,在没有主动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发生了爆管事故;实际上是存在风险演变过程的;基坑开挖与降水时都需要对运行的供水管线进行检测预警,管道沉降或位移超出最大限值时,就进入了隐患阶段,在较短时间内演变为爆管事故;因此,风险的控制重点必须立足于第一阶段;风险控制阶段就必须管位迁改或强化保护。


总之,供水系统的“双重预防机制”的侧重点必须是隐患形成前的安全风险的管控;其次,隐患排查整治是风险管控补充手段;供水系统的应急管理更多的应该立足于应对自然灾害、极端天气和某些不可预见的突发事件。


供水系统日常管理中的风险管控工作内容

  • 水源保护区的保护措施与水环境巡检与检测、危化品运输管道线路的强行限制;

  • 水厂水质控制设立优于考核指标的各工艺环节的内控指标值;以及药液投加前的各类有害物质的检测等等;

  • 水厂与泵站设备各机电设备运行中的震动、噪音、温度、湿度、电流及室内集水井水位等动态参数的采集预警等,水厂周边环境水系水位动态变化的采集等等,都是风险监测的具体内容;

  • 水厂和泵站选址前的安全风险论证;

  • 管网的在线水质监测、环状管网的改善和末梢水排放都是管网水质风险管控行动;

  • 供水管网有计划的人工检漏和各类预警系统的在线监测检漏应该属于管网隐患排查;此外还有管网巡检中发现的管道上方的构筑物占压、地下工程降水等对地下管线形成的隐患治理;

  • 对用户性质的调查和持续动态关注,并在用户性质及时安装防倒流装置属于对风险管控,而定期对已安装的防倒流装置的有效性检查属于隐患排查治理范畴;

  • 定期对在线管网运行风险的评估,一方面加大对高风险等级管网进行加大检测频率,同时规划更新淘汰老旧管线,都是风险管理的具体内容。


03 .

供水企业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估

辨识城镇水务安全风险的基本思路

供水企业的安全运行直接关乎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城市经济发展;因此,供水企业的安全风险定义应该源于企业的功能与运行质量,凡与其冲突危害的因素都属于供水安全风险之列。


除了安全生产系统的专业规范标准要求之外,更多且更重要的还需要供水行业的安全标准和行业的发展规划所追求的行业目标要求: “牢固树立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整体性概念,将风险管控意识贯穿于饮用水安全保障全过程,构建从源头到龙头的全过程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强化风险评估、应急预案制定的,准确把控和有效降低饮用水安全风险。 ”(引自《城镇水务2035年行业发展规划》第2章 饮用水安全)需要细分供水环节特点而辨识评估安全风险。


一个具有安全韧性的控风险能力的供水系统或供水企业是完全能够持续实现安全供水能力的;源源不断的持续供水,始终保持用户龙头的合格水质,并确保所有供水设施的安全运行保持与城市环境协调存在;


供水安全风险点与风险因子辨识

纵向:供水业务链环节中所有的水环境、场所、设备、设施及其工艺药剂……


按照“双重预防机制”的调查分析要求,务必将全业务链中的各个风险点全部登入统计表,然后再辨识危险源(风险因子)。


横向:即为每个风险点存在的危险源或风险因子;如果把某个取水泵房作为风险点,其可以辨识到的危险源风险因子有:断电失压风险、电气设备升温火灾风险、机泵超负荷故障风险、机房进水被淹风险、进水管或出水管爆管风险以及取水水质突变风险等等。


供水安全风险的评估依据与方法

供水企业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其安全风险管控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与一般工贸企业相比更具复杂性和艰难性。


04 .

“双重预防机制”

对供水企业风险管控原理

对于供水安全风险的管控,应须多层次思考,首先是单个风险因子的预警管控;其次是整个状态与局面的综合评估预警管控;第三是对所有设置的控制措施检测预警;最后是某些关键因子的预警报警及应急预案的启动。


供水安全风险防控防线

由于供水安全是城市运行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乎千家万户民生安全的重大问题,在准确掌握全业务链运行风险与风险因子的基础上,分级分类梳理落实对应的管控措施并按标准落实到位。


供水安全风险预警值的科学设置

关于供水水质预警值务必按供水企业向用户承诺的要求、国家标准要求以及当地政府主管部门要求的更高标准。


案例:水厂出水浊度始终保持在≤0.01NTU,而到达某个自然村以后浊度即会从进村前的0.4NTU慢慢上升到0.8--1.2NTU,与供水企业向用户承诺的龙头水浊度≤1.0NTU产生了差距,会出现长时间的报警,需要在管网系统做全面的分析,基本排查外源性因素,主要集中于两大内源性问题,第一是老旧管材,亟待更新改造;第二是需要改善管网布局,改变枝状供水局面。使得村网水质一直保持在≤0.8NTU。


在城市向农村延伸供水的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管网水质的外源性风险,既有危险源调查,对存在风险因子的用户必须设计防倒流装置;对于在线安装的防倒流装置仍然需要状态预警,检测频率和运行状态信息能够成为“双重预防机制”中的重要信息数据;


05 .

“双重预防机制”必须融入智慧水务

 实现供水系统“双重预防机制”的科学有效作用,首先依靠风险点与风险因子的完整确认,更需要引入现代科技;首先是强化供水业务链的信息化基础,并通过实地动态信息的准确采集传输,付以系统的高级计算,为我们提供各项安全预警信息、运行状态信息和对应的优化方案、调整方案与解决方案等等;


供水系统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应该是理念和思路的建立,需要把供水全环节的风险点及其风险因子嵌入我们的智慧水务系统,成为其中的重要需求功能子系统。


供水“双控预防机制”单独可以成为一个精细化的控制系统,而一旦有机融合与智慧水务系统,充分利用智慧水务系统的采集、传输和关联计算能力,能够实现供水“双控预防机制”的更加科学精准,达到供水安全风险的全面管控。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