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斌:城市更新对建筑师而言是一种推动力
城市更新这个话题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如韩冬青大师提到的“有机更新”、张杰大师对地方产业升级的大力推动等方面,对于国内的城市更新发展来说难能可贵。我自己参与的系统性城市更新项目并不多,但这两年一直配合上海市政府开展“一江一河”、外环绿带公园等工作。在这些公共空间的贯通工作中,我做了一些小型的市民服务驿站,如苏州河武宁路桥下驿站。 近几年,桥下空间活化是上海市的一个热门话题,不同区域都有相关实践,普陀区政府想对武宁路的桥下空间进行探索,并将其作为一个试点。巧合的是该地点与我小时候住址的距离仅约1 km,上小学时,我参加学校射击队,每天早上都要沿马路跑3 km,每一圈都要经过此桥洞。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苏州河的岸边基本都是蔬菜批发市场和粪码头,桥洞与河边的空气中都充满了异味。武宁路桥作为一座位于城市干道的桥梁,经历多次的改扩建。例如:在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之前,建筑师曾仿照巴黎的亚历山大三世桥的风格对其景观进行改造,两岸的艾奥尼克柱式桥头堡成为该城市的时代“烙印”。
为什么建筑师解决不了社会问题?
建筑学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它的所有讨论始终都基于某种即成的项目之上,无论是历史的或者虚拟的。建筑师只需要考虑项目的空间,美学或工程问题即可。换句话说,它关心的是建筑的设计(技术性)问题,而不是建筑的生产(社会性)问题。 关于前者,建筑师与理论家热衷于讨论,但都心照不宣地将现实图层关闭。这让我们推崇的某种主义与范式缺乏现实反馈,而成为自我证明的伪科学。 比方说,建筑师其实无法证明某个公共空间的设计是否真的能够提升社区的公共性,或者只是沦为一块空地;因为“公共性”本质上是一个综合的社会性问题,而不只是建筑学问题——阶级分化,土地制度,资金来源,业态比重,消费水平……甚至基本的物业管理,都有可能用一扇铁门在起点处终结建筑师的白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