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谈高速公路建设的隐忧
欧美等国用于支付高速公路建设的经费是来自于现有的财政支出,而中国的绝大多数建设费用则是来自于银行的借款,甚至有一部分是来自资本市场的融资,因此中国的用车者需要在纳税的同时,为高速公路的通行费埋单。 尽管车主要为每次出行缴纳不菲的通行费,但是不得不指出,从过去几年的绩效来看,这种向未来融资的方式是有效的,在短短几年间,中国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跃居世界第二位。四通八达的路网不仅仅方便了民众的出行,更是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试想一下,如果没有现在的高速公路网络,中国的电子商务能有今日的成就?而且,从经济学上而言,由使用者付费也比一揽子的财政支出更加有效率。一个很简单的理由是,中国目前的机动车保有量并不高,尽管这几年机动车保有量在增加——2012年7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33亿辆,但是有车一族在整个社会中还是属于小众。这意味着如果高速公路建设的费用都是由财政支出,而不是通过设立特别基金支付的话,那很有可能出现由低收入者补贴高收入者的情况。 而且,这种由使用者付费的方式还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