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区间隧道盾构施工风险管理研究
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加速了地铁工程的发展。地铁工程具有建设周期长、涉及范围广、地质条件复杂等特征,施工难度较大。地铁区间隧道盾构施工,是一种先进的施工方法,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具有很多优势,在地铁工程中,备受青睐。但是,盾构施工,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操作要求高,设备投资大等,再加上一些不确定的影响因素,施工过程,依然存在各种风险,需加强管理,确保施工顺利进行。本文阐述了地铁区间隧道盾构施工风险识别,并给出了地铁区间隧道盾构施工风险管理的策略。 1 地铁区间隧道盾构施工风险识别 在地铁区间隧道盾构施工中,实施风险管理,首先要进行风险识别,只有找出施工过程中,可
隧道施工盾构法和沉管法
目前,国内外隧道施工采用的施工方法主要有盾构法、沉管法、明挖法和暗挖法等4种,近年来被广泛使用的是盾构法和沉管法。盾构法修建隧道开始于1818年,当时法国工程师布鲁诺尔研究并取得专利权,1825年在英国泰晤式河首次建造成功。沉管法修建隧道是在19世纪末,美国首先建成波士顿的下水道工程,又于1928年建成了第一条沉管道路隧道。 盾构是一种钢制的活动防护装置或活动支撑,是通过软弱含水层,特别是河底、海底,以及城市中心区修建的一种隧道。其构造通常由盾构壳体、推进系统、拼装系统、出土系统等4大部分组成。在盾构的掩护下,头部可以安全的开挖地层,一次掘进相当于装配式衬砌一环的宽度。尾部可以装配预制管片或砌块,迅速地拼装成隧道永久衬砌,并将衬砌与土层之间的空隙用水泥压浆填实,防止周围的地层继续变形和围岩压力的增长。盾构推进主要依靠盾构内部设置的千斤顶,用千斤顶将拼成的衬砌环推进到已挖好的空间内,然后缩回活塞杆,为下一环衬砌拼装创造条件。盾构形状大致可分为圆形
浅谈地铁隧道施工的房屋监测
关键词:筑物 监测 精准测量 引言 近年来随着隧道建设高速发展,隧道施工的安全愈是重要。地表的稳定可控是隧道施工的重要保障之一。地表的沉降监测是了解和掌握隧道施工变化和判断其安全状况的必要方法和手段。 1 监测项目、频率及控制标准 在隧道施工的过程中对建筑物进行监测的项目包括:建筑物沉降与倾斜、建筑物裂缝观察等。各种观察数据相互印证,确保监测结果的可靠性,为合理确定隧道施工参数提供依据,达到反馈指导施工目的。 对建筑物的监测频率,正常情况下:施工作业面前20m和后40m进行沉降监测,一般情况下:2次/24小时。当每两次观测沉降差≥10mm、相邻柱监测点沉降差≥0.002L时或累计沉降d≥20mm时,加密二十四小时监测频率和加大监测范围:1次/2~3小时→1次/每小时→连续监测,以备判断险情采取措施。 建筑物下沉及倾斜控制基准见表1: 2、H指自室外地面算起的建筑物高度。 3、倾斜是指基础倾斜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