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教:平原区的土料场治理措施
fujngbb
fujngbb Lv.2
2005年01月23日 12:53:19
来自于水土保持
只看楼主

我在最近的审查项目中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向各位求教:这个项目是在黑龙江省松嫩平原上,降水量在400mm~460mm,春季风大,经常出现八级以上大风。在常规的设计中,土料场在开采后,形成陡峭边坡,我们的设计是将陡峭边坡削缓至15°左右,在其上布设拦水土埂,并在边坡上种植灌木或种草。但是专家则认为,在料场边坡的削坡中,将边坡线以外的现有地面削掉,是属于多占用土地的行为,同时对于土质边坡,如果其立面较稳定的话,也可以不做措施。

我在最近的审查项目中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向各位求教:
这个项目是在黑龙江省松嫩平原上,降水量在400mm~460mm,春季风大,经常出现八级以上大风。
在常规的设计中,土料场在开采后,形成陡峭边坡,我们的设计是将陡峭边坡削缓至15°左右,在其上布设拦水土埂,并在边坡上种植灌木或种草。
但是专家则认为,在料场边坡的削坡中,将边坡线以外的现有地面削掉,是属于多占用土地的行为,同时对于土质边坡,如果其立面较稳定的话,也可以不做措施。
对于专家的意见,我有赞同的方面,但也有糊涂的方面,其一,进行削坡后是要多占用料场外3~4m宽的现有地面,是属于多占用土地现象,同时也增加了环境的破坏;其二,料场的边坡处于70°左右时,虽然在开采后其开采面较稳定,但我仍无法确保边坡以后是否能保持这样的稳定程度;其三,对于这样的土料场,什么措施才是最合理的?

20051231106455524086.jpg

免费打赏
一派
2005年01月23日 13:11:43
2楼
水土保持的主要目的在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开发水土资源的可能的持续的利用价值。这是最根本的目的。
回复
xwb001115
2005年01月24日 10:36:31
3楼
楼主提出的问题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优化设计。削坡后的边坡,应为有安全系数大于1的稳定边坡,在边坡稳定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少压占土地。若仅考虑少压占土地,不能保证边坡稳定,虽说方案实施时少压占土地,一旦边坡失稳,塌下的土体还是要压占掉方案中想考虑而未考虑压占的那部分(3~4m宽)土地的。另一方面,削坡后的边坡上还应采取生物措施,提高土地利用率,如楼主所考虑的,在边坡上种植灌木或种草。
评判是否多占用土地的标准不在于压占土地面积的绝对值,而在于是否合理!
以上不成熟的意见,欢迎大家讨论。
回复
xwb001115
2005年01月24日 10:46:05
4楼
楼主图示削坡后的边坡为15度,不知是什么土质,按一般情况是缓了点,如为粘性土1:3的边坡换算为20度,即较稳定了。仅供参考。
回复
一派
2005年01月24日 11:53:14
5楼


根据内摩擦角处理,就是稳定的!
回复
lx1130
2005年01月25日 16:04:25
6楼
同意楼上的看法。我也觉得稍微缓了点,可以陡然后配合植物措施,没办法专家的意见很难改!
回复
zhoulilia
2005年01月25日 18:10:32
7楼
关键是要看该土的自然安息角是多少!!根据自然安息角确定坡角!!
回复
薄荷水
2005年01月25日 18:42:53
8楼
在土层较厚的地方,很多专家做过实验说明,土质边坡在超过一定的角度后,坡面侵蚀情况会随着角度的增大,而侵蚀量程减少趋势,存在一个临界坡度,超过这个临界坡度,面蚀将不发生。象楼主说的问题,如果坡面在70度时能够确定稳定,就不需要采取其他任何措施了。
回复
lx1130
2005年01月26日 09:50:41
9楼
那请问,怎么才能确定这个土的自然安息角啦?做实验还是查资料?还有楼上说得临界坡度,如何确定?
回复
xwb001115
2005年01月27日 12:59:18
10楼
临界坡度,试验及分析成果差异很大,多在25~50度之间。本人在“侵蚀转折坡度产生机理初析”(《南昌水专学报》1992年第1期)一文中指出,侵蚀转折坡度的近似值为泥沙在水中的休止角之半。当然,超过临界坡度后,侵蚀形式由面蚀为主转变为以重力侵蚀为主。
回复
薄荷水
2005年01月27日 19:26:10
11楼
很多人都做了这个实验的。查一下你所在地区的相关资料,可以找一个合适的坡度进行确定。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