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马良行mlhang(ID:cn-mlhang)的原创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如需转载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咨询。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展期:2016.5.28-2016.11.27主题:前线报告总策展人:Alejandro Aravena(智利建筑师,2015年普利兹克奖得主)威尼斯双年展包含国际视觉艺术双年展与建筑双年展,分奇、偶数年轮流交替举行。展馆由主题馆、国家馆、平行展三大板块组成。
本文为马良行mlhang(ID:cn-mlhang)的原创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如需转载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咨询。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期:2016.5.28-2016.11.27
主题:前线报告
总策展人:Alejandro Aravena(智利建筑师,2015年普利兹克奖得主)
威尼斯双年展包含国际视觉艺术双年展与建筑双年展,分奇、偶数年轮流交替举行。展馆由主题馆、国家馆、平行展三大板块组成。
2016年主题:前线报告
今年的总策展人是Alejandro Aravena,以建造穷人住宅出名的他,将本届展览的主题与自己设计的主线紧密联系:
本次展览定位“前线报告”,是为了表达对建筑与普通人民生活的联系,并借此展示人民住房的供需冲突是真实存在于世界各地的。
而对于中国建筑来说,我们的前线究竟在哪里?
在快速发展的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后方”——那些被遗弃和忽略的乡村和传统、环境和人的健康,反而成为“前线”,是最需要得到民众关注的议题。
平民设计,日用即道
这就是中国馆的主题。
平民设计——采用本地的材料和劳动力,将造价控制在平民可负担的水平,解决问题的同时不制造问题。
日用即道——设计能被老百姓接受,能持久使用,能与自然和谐相处。
主展人梁井宇为中国馆选取的项目,就以“衣·食·行”三部分,串起了中国馆的主调。参展人不局限于建筑师,还有来自景观和服装设计的朋友们。
中国馆的展出形式上也很特别:发光的圆盘展台上支起了农村里常见的晾晒衣服的三角支架,作品就放在支架下面。而圆台的高度,符合人们围坐于每个蒲团的尺度。
朱竞翔的“斗室”,是现场鲜有的1:1的实体模型,被放在了户外的花园,引起了马小良的注意。
朱竞翔 x 斗室
从2008年开始,朱竞翔就开始研发轻型房屋系统,并运用在中国偏远省份以及非洲灾后重建的项目中。
“斗室”,源于他在中国乡村学前教育开发的房屋产品,这个有趣的方盒子原本是一个小孩子玩耍的空间。
朱竞翔
西部阳光乡村幼儿园
斗(dǒu)室的意思是小房子。然而读成斗(dòu)又成了逗乐的意味。高低凹凸的格子形成了一个个游戏空间,成为了幼儿乐在其中的活动室。
朱竞翔的参展团队通过变革这个旧作品,来产生新的适应性。
朱竞翔接到双年展的邀请时,办展时间已近在咫尺,而参展需要落成一个全新的设计,在时间上非常仓促。
工作人员在现场搭建参展模型
对于朱竞翔来说,斗室提供给双年展的,是一个more than 展览品的亭子,它更像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建筑物。
在“斗室”里,体验着的感受会更接近于真实:你会感受到光线真实的变化,会听到周边的嘈杂,能闻到木头的气味,感觉到从侧缝吹进来的凉风。
稍微用力踩踏在斗室的地板上,你甚至能听到木头“咯吱”的声音,这一切,都让你感觉到这个建筑,是真正存在着。
他认为,斗室存在的意义,是天真自由的孩子喜欢这里,并一而再再而三地邀请自己的小伙伴一同”钻“进这个木盒子里,说悄悄话、玩游戏、在角落发呆,或是抠弄木地板,探寻它们能否被挪动或是打开……
展览过程中,有参观者问如何购买”斗室“,或是如何自己DIY一个,也有人在这个基础上跟设计师探讨未来发展的可能……频繁的互动成为中国馆中的一大亮点。
除了“斗室”,中国馆还有很多富有人文情怀的作品:
衣
马可 x 服装设计《无用之土地》
马可
奢侈的清贫
食
宋群 X 视频纪录片《与食有关的物》
宋群
“与食物有关的物”展览设计效果图
住
左靖 X 书籍《黔县百工》
左靖
黟县百工
“碧山计划”,传统手工艺的记录
王路X 耒阳市毛坪村浙商希望小学
王路
耒阳市毛坪村浙商希望小学南立面
总的来说,今年双年展比以往更“接地气”:少了高大上的理论探讨,更多体量虽小但致力于解决具体空间和具体问题的项目呈现在公众眼前,这就是建筑师们给出的关于前线最真实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