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希望你有好的话题或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此提出,大家讨论或解决。就我本人一定知无不言 , 言无不尽。 由于本人知识局限,对钢结构及高难的特种结构不甚了解,不能答复时还望谅解,也希望其他同行能给与指导。 ■ ■ 5 )纵筋配筋率《抗》6.3.3;《砼》11.3.6;《砼》11.4.12 据有关试验表明:梁的变形能力,随截面砼的受压区相对高度(χ/h。)的减小而增大。而相对高度(χ/h。)又随纵向钢筋的配筋率的增大、随钢筋屈服强度的提高和砼强度的降低而增大,框架的延性性能降低。
大家好!
希望你有好的话题或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此提出,大家讨论或解决。就我本人一定知无不言
,
言无不尽。
由于本人知识局限,对钢结构及高难的特种结构不甚了解,不能答复时还望谅解,也希望其他同行能给与指导。
■ ■
5
)纵筋配筋率《抗》6.3.3;《砼》11.3.6;《砼》11.4.12
据有关试验表明:梁的变形能力,随截面砼的受压区相对高度(χ/h。)的减小而增大。而相对高度(χ/h。)又随纵向钢筋的配筋率的增大、随钢筋屈服强度的提高和砼强度的降低而增大,框架的延性性能降低。
也就是说梁的延性规律如下:
1)梁受压区相对高度(χ/h。)越小,梁的变形能力越大。
所以《抗》6.3.3规定了:一、二、三级抗震等级的框架梁的
χ
/h。分别不应大于0.25、0.35、0.35;
2)
梁
纵向钢筋的配筋率
越
大
、
钢筋的屈服强度
越
高
、
砼强度
越
低
,
梁
的受压区相对高度
(
χ
/h。
)越
大
,
梁
的变形能力越差
。
所以《抗》6.3.4规定了梁最大纵向受力钢筋不宜大于2.5%。
为了避免梁、柱在地震时过早进入屈服阶段及提高梁、柱屈服时的变形和耗能能力,《砼》表11.3.6-1规定了框架梁纵筋的最小配筋率。《砼》表11.4.12-1规定了框架柱的纵筋最小配筋率。
2楼
■■6)强节点、强锚固(重点知识)
强节点:节点受力非常复杂,加之节点破坏和柱端破坏造成的震害无异,所以设计及施工时必须保证节点强度及延性不应低于梁、柱。即节点砼强度不应低于梁、柱;应在节点内设置柱箍筋;
强锚固:【极其重要】,锚固不当会发生脆性破坏;且配筋再多也会因锚固不足不能发挥钢筋的抗拉强度。这理讲的【锚固不当】主要是指:当采用弯锚或机械锚固时的,水平或竖直直锚段长度,【千万不能】认为钢筋伸入支座满足La即可。
回复
3楼
最近跟同事谈论锚固长度的问题。首先按照《砼》算出基本锚固长度,再根据钢筋的连接方式增加或者折减基本锚固长度,要是抗震的话再乘以放大系数。规范规定要是“直锚”不够就应弯锚或机械锚固,但是水平段的0.4Labe应满足,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钢筋直径时应考虑竖向构件(柱或墙)的宽度。但是,但是,我的同事说,不满足0.4Labe也可以,可以机械锚固啊,只要机械锚固就可以再打六折,我醉了,彻底醉了.......
他把锚固的逻辑彻底搞混了。
锚固很重要。没有有效的锚固一切都是浮云。
回复
4楼
我不跟他争,作结构的都比较固执。换做以前的我肯定也会这样毫不保留的从前辈那里继承知识而不加思考。自从认真准备了一注,认真学习了规范,才找到答案,
曾工的书啥时出版啊?
回复
5楼
曾工是写了本书么?
回复
6楼
(ˇˍˇ) 想向前辈学习
回复
7楼
co-85015 发表于 2016-4-6 19:10 最近跟同事谈论锚固长度的问题。首先按照《砼》算出基本锚固长度,再根据钢筋的连接方式增加或者折减 … 钢筋的锚固长度及锚固方式,在我国最初推行强制性条文的那几年,次次更新它都是强条,后来可能因为编写组认为“所有设计者都与他们一样”认为“没有有效的锚固一切都是浮云”,所以后来就不是强条了。听说之所以定强条是想强起人们重视,而我认为还有为管理部门“简单执法”提供方便的原因。 作为结构工作人员,从工程安全角度出发,千万不要认为强条是最重要的,而有很多极其重要的、甚至由于设计错误,已经导致房屋倒塌的设计他也未违反强条。 如:1)我在《跳出设计做设计》中的案例分析中提到的,一多层水池倒塌,他就是直锚段长度不足造成、这不是强条,而让人更不可思义的是下面这个例子: 2010.07月之前,也就是在GB50010-2010 出台之前,我审到(施审)一多层框架办公楼,顶层会议室,故底下为两跨、顶层会议室为单跨,但图中反应顶层边柱配筋同下柱,比计算书少了一倍多,更要命的是这工程主体结构已基本完成,就差顶层梁拆模了。后来建管局想严肃处理此事,要我们拿出他违反强条的依据,而让领导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我们拿不出他违反强条的依据。 在GB50010-2010出台之前:【结构构件的抗力应大于荷载作用效应】这不是强条,分别见:GB50010-2010的3.3.2条及GB50010-2002的3.2.3条。 象您同事这样的人还不少,所以我在我所有的言论中只要涉及到【钢筋锚固】问题时我都会加重强调。
回复
8楼
co-85015 发表于 2016-4-6 19:16 我不跟他争,作结构的都比较固执。换做以前的我肯定也会这样毫不保留的从前辈那里继承知识而不加思考。自从 …己经开印了,月底之前能上架,谢谢关注。
回复
9楼
林东 发表于 2016-4-7 09:24 (ˇˍˇ) 想向前辈学习非常感谢你的参与
回复
10楼
锚固这个东西 确实很重要,但确实有很多结构设计师对这个没引起足够的重视。
回复
11楼
曾工,您好!最近做的一个15*15米跨度,层高8米的二层厂房,混凝土结构。每层边跨都有夹层,4米高度,夹层处活荷载有1吨,和标准层一样,这样的房子,在软件里怎么建模计算?夹层处单跨拿出来单独计算和整体取包络处理嘛?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