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桥梁工程施工技术的关键环节及质量控制
bqpl26674
bqpl26674 Lv.9
2015年09月14日 13:13:54
来自于桥梁工程
只看楼主

摘 要:在桥梁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和技术水平贯穿于整个施工的具体过程。其中桥梁工程地基与基础处理,桥梁混凝土,张拉作业,预应力筋等技术是施工的关键环节,本文就桥梁施工过程中这几点关键环节的施工技术进行了讨论,供业内人士参考。关键词:桥梁工程;施工;技术 在桥梁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和技术水平贯穿于整个施工的具体过程。应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制定具体管理制度,才能使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不断提高。现就桥梁施工过程中几点关键环节的施工技术进行了讨论。

摘 要:在桥梁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和技术水平贯穿于整个施工的具体过程。其中桥梁工程地基与基础处理,桥梁混凝土,张拉作业,预应力筋等技术是施工的关键环节,本文就桥梁施工过程中这几点关键环节的施工技术进行了讨论,供业内人士参考。
关键词:桥梁工程;施工;技术
在桥梁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和技术水平贯穿于整个施工的具体过程。应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制定具体管理制度,才能使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不断提高。现就桥梁施工过程中几点关键环节的施工技术进行了讨论。
1.地基及基础处理
科学处理地基,保证地基有足够的承载力,是工程施工的关键所在。为避免支架因沉降过大和沉降不均匀引起连续箱梁横隔梁墩顶负弯矩区产生裂缝,从而影响箱梁的整体质量及连续箱梁施工标高控制,必须对原地面进行处理。
  1.1 地基处理首先平整施工场地,清除地表杂土。将原地面泥土碎渣等软弱地层进行换填、平整、碾压。根据施工需要,采用压土机械碾压密实地面后对基础地面进行40cm 厚的三七灰土换填处理,碾压至压实度达到90%以上,保证支架基础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和抗沉陷能力,平整形成双向横坡,同时在固化层外侧挖好排水沟,做好地表排水,在灰土上铺一层塑料布,防止长时间浸泡地基造成翻浆冒泥,顶面浇注15cm厚的C20素砼。
  1.2 在施工时,为确保万无一失,必须在浇注顶面混凝土前对地基承载力进行标准灌入试验,分析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
  1.2.1进行基础顶面平均附加应力计算;
  1.2.2进行附加应力计算;
  1.2.3进行基础底面附加应力计算。基础底面平均附加应力计算是对地基土层上部荷载的计算,上部荷载包括支撑体系、上部箱梁纲筋砼重量、施工时产生的动载等;附加应力计算公式为P静+P 动(主梁每延米自重+ 拟定的模板、支架自重+ 施工静荷载+ 混凝土浇筑的冲击力),N(每延米基础顶面荷载)=K1(不均匀系数)×K2(P 动+P静,安全系数;),Po=(N+G)/F=kPa﹤fk.式中:N 为每延米基础顶面压力,G 为每延米回填的土石方自重,F 为每延米地基受力面积,fk 为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2.桥梁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2.1 材料的控制
  混凝土构件质量的优劣关键在于具体的施工工艺。这不仅要求具体操作过程必须根据相关规范进行,还需严格的检验施工的原材料。根据混凝土需要进行配比试验,例如,在高温环境下或是雨后对砂、碎石应进行含水量实验,在发现问题的同时不断调整材料的配比,这样才能保证材料的准确无误,最终才能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2.2 质量的控制
  2.2.1在水泥的选用和用量上须把握好
  为使水泥用量减少就可以优先选用525R,425R 普通水泥等高标号水泥;要想减少水化热,就选用低热水泥;为延缓峰值可以尽量选用后期强度大的水泥。
  2.2.2在骨料级配和含泥量上须控制好
在混凝土的配料中千万不能使用海砂,不能参混有机质的杂质。须选用10~40mm 的连续级配碎石,细度模数为2.80-3.00 的中砂,并且砂、石的含泥量要控制在1%以内。
  2.2.3在外加剂的选用和用量上须斟酌好
  在混凝土中掺加一定用量的外加剂来进行缓凝、改善塑性,例如增加一定量的防水剂、膨胀剂、减水剂、缓凝剂等外加剂。
  2.2.4适当的增加预埋件
  在混凝土易开裂部位埋设一些预埋件,例如可以在其加上应力应变传感片,这样的传感片可以直接测试拉应力,从而可以更好的控制混凝土,防止裂缝的产生;还可以在基础面筋上可加设铁丝网或小直径的钢筋网,以提高混凝土的表面抗裂性。
2.3 温度的控制
  在春秋之际,一般的大体积桥梁的混凝土浇筑会选在此时施工,因为此时的温度最适合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如果在夏季须进行施工则须要采取有措施来降低入模温度,且在浇筑混凝土时不宜让混凝土受到太阳的暴晒。
3.张拉作业的施工技术
3.1 现象
  3.1.1 张拉设备使用混乱,表现为未经标定、检验或超期使用,随意配套组合使用,造成张拉力不准确,影响结构的抗裂性能。
  3.1.2 操作人员没有遵照原定的张拉顺序进行张拉,使结构受力不均衡,造成构件变形(侧弯、扭转、起拱不均等),出现不正常裂缝,严重时会使构件失稳。张拉操作不同步、不分级、升压快等,易发生应力骤增,应力变化不均衡,不利于应力调整。
3.2 施工技术
  3.2.1 千斤顶、油泵及压力表要经编号配套后进行标定。每套设备标定后应及时绘出张拉力与压力表读数的关系曲系。
  3.2.2 标定张拉设备用的试验机或测力计精度不得低于±2﹪;压力表的直径不得小于150mm,其精度不得低于±1.5﹪。
  3.2.3 经配套标定的张拉设备,必须配套使用,不许随便更换随意搭配组合使用。
  3.2.4 使用过程中,一旦其中某项设备发生故障,需要更换时,仍须再行配套标定。
  3.2.5 张拉设备的标定期限,不宜超过半年。对性能稳定的张拉设备,标定期间可放宽,但不得大于一年,设专人管理和督办。
  3.2.6 张拉前,由质检人员对张拉设备和标定曲线进行验证检查。
4.预应力筋的施工技术
4.1 现象
  后张法预应力筋张拉时,预应力钢丝和钢绞线发生断丝和滑丝,使得构件和预应力筋受力不均匀或使构件不能达到所要求的预应力值。
  4.1.1 实际使用的预应力钢丝或钢绞线直径偏大,使锚塞或夹片安装不到位,张拉时易发生断丝或滑丝。
  4.1.2 预应力筋没有或未按规定要求梳理编束,使得预应力筋松紧不一或发生交叉,张拉时造成钢丝受力不均,易发生断丝。
  4.1.3 锚具的尺寸不准,夹片的锥度误差大,夹片的硬度与预应力筋不配套,易断丝或滑丝。
  4.1.4 锚环安装位置不准,支承垫板倾斜,千斤顶安装不正,也会造成预应力筋断丝。
  4.1.5 施工焊接时,将接地线接在预应力筋上,造成钢丝间短路,损伤钢绞线,张拉时发生脆断。
  4.1.6 预应力筋张拉端表面的浮锈、水泥浆等未清除干净,张拉时会发生滑丝。
  4.1.7预应力筋事先受损伤或强度不足,张拉时产生断丝。
4.2 施工技术
  4.2.1 预应力钢材与锚具应当具有良好的匹配,是保证锚固性能的关键。现场实际使用的预应力钢材与锚具,应与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锚固性能试验用的材料一致。如现场更换预应力钢材与锚具之一,应重作组装件锚固性能试验。
  4.2.2 预应力钢材下料时,应随时检查其表面质量;如局部线段不合格,则应切除。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