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标准化堤防管理研究
qkfb_96571
qkfb_96571 Lv.4
2015年08月02日 15:59:10
只看楼主

一、项目研究背景随着标准化堤防工程的建成和水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黄河工程管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本着“全面规划、统筹兼顾、重点突出、分期实施”的原则,对工程管理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二是依靠科技的力量,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全面提升工程管理水平,管理好防洪工程,用好工程建设经费,为工程管理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标准化堤防的建成,是治黄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标志,黄河下游两岸大堤以崭新的面貌呈现于世人面前,不仅改变了工程抗洪及抢险条件,同时工程的管理条件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随着水管体制及运行机制的逐步完善和健全,对工程管理建设提出了专项规划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实施步骤。因此,我们必须调整现有的工程管理思路,以适应黄河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一、项目研究背景

随着标准化堤防工程的建成和水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黄河工程管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本着“全面规划、统筹兼顾、重点突出、分期实施”的原则,对工程管理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二是依靠科技的力量,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全面提升工程管理水平,管理好防洪工程,用好工程建设经费,为工程管理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标准化堤防的建成,是治黄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标志,黄河下游两岸大堤以崭新的面貌呈现于世人面前,不仅改变了工程抗洪及抢险条件,同时工程的管理条件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随着水管体制及运行机制的逐步完善和健全,对工程管理建设提出了专项规划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实施步骤。因此,我们必须调整现有的工程管理思路,以适应黄河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二、标准化堤防存在问题


兰考河务局所辖黄河堤防总长31.28km,位于黄河下游右岸,相应大堤桩号126+640~156+050。2005年标准化堤防建成后,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一)堤防工程战线较长,管理难度大。且由于历史的原因,部分堤段年久失修、残缺不全,遗留问题比较多。特别是靠近村庄的淤区堤坡残缺严重,致使堤坡达不到设计标准要求,同时也影响了工程面貌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临黄堤修建的31.28km防汛路,由于工程设计标准较低,并且路面较窄,经过长时间的运用,特别是2004年标准化堤防建设期间,一是大型载重车辆较多,其次是路面排水不畅及放淤固堤使背河堤身长时间积水浸泡,大大降低了道路的承载能力,以上原因造成了堤防道路全段破损较为严重,路面出现了不同程度地蛰裂、龟裂、破损等现象,如遇到险情,人力、料物都无法保证按时到达抢险地点,影响到正常的交通和防汛抢险的安全运用。


(三)堤防工程设计、施工为管理创造条件不够,致使部分工程管理设施不配套。工程老化、基础设施不足、标准低等现象普遍存在。


鉴于以上原因,需要尽快研究制定一套科学的、切实可行的黄河标准化堤防管理模式。


三、标准化堤防管理体制改革


随着黄河标准化堤防建设的不断建成和“管养分离”水管体制改革的深入,标准化堤防的管理必将提到议事日程。


(一)水管体制改革后,实现了水管单位与维修养护单位人、财、物的彻底分离,形成了工程管理与维修养护两驾马车并驾齐驱的新格局,为工程管理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水管单位和养护单位职责界定后,为适应新体制的要求,规范工程管理工作程序和行为,兰考河务局逐步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约束机制、监督机制、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相继制定了《兰考河务局目标管理百分比考核办法》、《防洪工程维修检查评比考核实施细则》、《工程管理项目质量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为工程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职工队伍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整体素质通过改革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同时该局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通过参加上级举办各类培训班和组织职工中集中学习等形式,不断加大职工的业务技术培训力度,全面提高职工业务素质,为工程管理提供技术保障。
(四)标准化堤防建成后,在制订工程管理规划时,依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立足当前,遵循高起点规划、高标准管理的原则,充分考虑标准化堤防的管理要求,合理制定工程管理目标。进一步加强了工程的日常管理工作,全面落实管理责任制。

(五)水管体制改革后,为强化工程维修养护质量,维修养护质量实行水管单位负责、监理单位控制、维修养护单位保证、质量监督机构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制。一是工程管理科负责维修养护施工质量的监督检查与管理,采取不定期检查、月检查验收月结算的方式。二是监理单位按照监理合同所规定的职责进行维修养护质量控制。三是维修养护单位按照合同要求,建立了维修养护质量保证体系,实行维修养护质量责任制。


四、标准化堤防管理的长远规划


工程管理必须实现科学性和艺术性,管理是动态的,无止境的,管理的关键在于到位,必须做到“严、细、实、恒”,要“纵到底、横到边”。因此,我们必须调整现有的工程管理思路,提高工程管理水平,以适应黄河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一)堤防道路


堤防道路建成后,不仅提高了工程建设的管理,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防汛抢险的需要和标准化堤防建设的美观需求,改善了兰考河务局治黄环境。


(二)对淤区土地的开发利用进行规范


黄河下游标准化堤防建成后,下游两岸大堤是一处相当可观的土地资源。兰考河务局新淤筑土地及护坝地共计5000多亩,因此,他们必须把它建好、管好、用好,改变黄河上以前建设的一些淤区,开发利用很不规范的局面。


(三)对黄河标准化堤防建设的目标和建成后的管理要求


一是临河种植50米宽的防浪林,淤区宽度100米,淤区高程按2000年设防标准,建成防洪保障线;二是堤顶平工段10米,险工段宽12米,沥青路面宽均为6米。每10公里左右与堤下公路连通,确保抢险车辆迂回调度,形成抢险交通线;三是构建生态景观线,100米淤背区内按株距2米,行距3米栽植适生林。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树木成活率,在降低投入成本,提高产出的同时,更好的保障黄河防洪工程安全,为黄河创建“绿色、活力、魅力”工程管理新形象添砖加瓦。


(四)关于维修管护基地的建设


随着基层河务局的搬迁进城和农村改革群管体制的变化,在大堤的淤区需建设一些能够便于职工生活、有利于工程管理维护、适合于洪水时查险抢险的维修管护基地,维修管护基地可以按照间隔5公里左右修建。维修管护基地内应有水、有电,既便于生活,也便于学习,又能够存放一些常用抢险设备。


(五)重新调整大堤上防汛料物的存放方式


大堤及河道整治工程上防汛料物的存放要求,黄委过去已有明确的管理规定。但是随着标准化堤防的建设,原规定的一些条款显然已不太适应,需要按照集中存放、整齐美观、使用方便、利于管理的原则,进行适当的调整。


(六)关于排水沟问题


黄河标准化堤防建设之前,堤顶道路存在路面窄、质量差、标准低的问题。所以,关于堤顶两侧修建纵向排水沟的问题,专家看法不一,堤顶雨后排水问题多年来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标准化堤防建成以后,堤顶宽度已经具备修建纵向排水沟的条件。其优点:一是可以与现有的临、背河堤坡上的横向排水沟配套,构成排水系统,减少堤坡及堤肩上的水沟浪窝;二是可以保护被硬化的堤顶道路,延长堤顶道路的使用寿命;三是可以通过在纵向排水沟上预留一些渗水孔,进行截留雨水,灌溉堤上的行道林和草皮。


五、结束语


黄河标准化堤防建设是确保黄河防洪安全的重要举措,是“原型黄河”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基础设施,是治黄史上的一项重大工程。


水管体制改革完成后,新机制的工程管理方式必将提到议事日程。需要尽快研究制定《黄河标准化堤防管理办法》、管理运行机制、经营形式,开发与种植都要进行合理规范。让黄河标准化堤防真正成为“防洪保障线、防汛抢险线、生态景观线”,充分发挥这一宝贵资源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