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懒不爱查规范专用】结构设计常用规范精心整理
念星间
念星间 Lv.8
2015年03月25日 10:27:39
只看楼主

梁设计 1.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高宽比不宜大于4,跨高比不宜小于4;宽扁梁及深梁详规范。 2.梁截面控制指标 A. 纵筋配筋率: 最小配筋率按《混凝土规范》表11.3.6-1中数值取用,一般模型计算会考虑,不用管;最大配筋率不宜大于2.5%; B. 纵筋净距: 顶筋不应小于30mm和1.5d,底筋不应小于25mm和1.0d。钢筋多余2层时,2层以上钢筋中距应比下面

梁设计
1.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高宽比不宜大于4,跨高比不宜小于4;宽扁梁及深梁详规范。
2.梁截面控制指标
A. 纵筋配筋率: 最小配筋率按《混凝土规范》表11.3.6-1中数值取用,一般模型计算会考虑,不用管;最大配筋率不宜大于2.5%
B. 纵筋净距: 顶筋不应小于30mm1.5d,底筋不应小于25mm1.0d。钢筋多余2层时,2层以上钢筋中距应比下面2层中距增大1倍。各层钢筋间距不小于25mmdd为纵筋最大直径)。
C. 纵筋面积比: 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四级规范无要求,一般取0.25
D. 箍筋直径及肢数: 当截面高度大于800 时, 箍筋直径 不宜小于 8mm;截面高度小于800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6mm;一级不小于10mm,二三级不小于8mm,四级不小于6mm,当纵筋配筋率大于2% 时,箍筋直径加大(按规范的表中最小直径来加大); 箍筋肢数:梁宽 小于 350mm用双肢箍,350~600时四肢箍,650~800时六肢箍。
E. 箍筋加密区最大间距: 一级不大于hb/46d100的较小者;二级不大于hb/48d100的较小者;三四级不大于hb/48d150的较小者
F. 箍筋加密区长度: 一级不小于2hb500的较大者;二三四级不小于1.5hb500的较大者
3.梁配筋构造
A. 架立筋: 一般用12mm,但是《混凝土规范》9.2.6中指出,跨度小于4m是不宜小于8mm,跨度4~6m不应小于10mm,大于6m时不应小于12mm
B. 梁侧构造筋: 梁腹板高度hw(梁高-板厚)不小于450mm时,梁两侧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单侧配筋率不小于腹板面积(bhw)的0.1% 注意 ,扭筋构造是按照全高布置构造筋,间距不宜大于 200mm
C. 悬臂梁构造: 应有至少2根钢筋伸至悬臂梁外端,并向下弯折不少于12d,其余钢筋不应截断,应在《混凝土规范》9.2.8条规定的弯起点弯折。
D. 框架 梁上开洞 时,洞口位置宜位于梁跨中 1/3区段,洞口高度不应大于梁高的40%,洞口上下高度不宜小于200mm
E 吊筋计算 (和创计算):一般次梁两侧各设4个箍筋,每侧扣除一个基本箍。计算时,用梁设计内力包络图中次梁传递来的剪力放大1.25倍,然后减去两侧一共6各箍筋的受剪承载力,得出的差值查表看需要用几号吊筋。
F 加腋计算 :加腋位置一般出现在大悬挑处,先建悬挑梁计算得出合适结果,然后在模型中靠近支座处增加节点,然后在该节点与柱节点间设变截面梁进行计算,要求计算结果靠近支座的数值往外逐渐边小,若有突变,则需要加长腋长。
4.注意事项:
A. 当梁段按简支计算但实际受到部分约束时,应在支座上部设构造筋,其截面积不应小于下部跨中纵筋1/4 ,实际工作中, 所有梁配筋都应满足上部支座配筋不小于底筋的 1/4
B. 梁中配 有计算需要的受压钢筋 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受压钢筋直径的 1/4
C. 沿全长的顶面、底面的钢筋,一二级 不应少于2C14且分别不应少于梁顶面、底面纵筋中较大截面的1/4,;三四级不应少于2C12.(配筋率=配筋面积/界面有效面积{bxh0h0指合力作用点至梁截面边距离}
D. 贯通筋与柱截面关系 :一二三级框架梁内贯通中柱的每根钢筋直径,对于框架结构中的框架柱截面,不应大于矩形柱该方向尺寸的1/20,不应大于钢筋所在位置圆柱弦长的1/20;对于其他结构类型,“不应大于”改为“不宜大于”。
5.其它
A. 钢筋锚固与搭接 纵向钢筋伸入支座内长度应符合《混凝土规范》9.2.2条相关要求;支座附近不宜在手拉区截断。截断位置见《混凝土规范》9.2.3
B、支座两侧配筋差异较明显时,应分别配筋,这样更省一些。
C、连续梁底筋尽量使用一种直径,支座筋除通长钢筋可使用小直径外,其它尽量使用一种钢筋,减少套筒种类。
b15608bb1721c4ebd49e.rar
99.8 KB
立即下载
免费打赏
设计小兵
2015年03月25日 11:44:55
2楼
有些不是规范的内容吧,如第5点“D 、支座负筋配筋时按实配或者小1~3亦可(考虑翼缘板内钢筋作用);底筋一般放大1.1倍。”
回复
偷地雷的
2015年03月25日 14:02:29
3楼
呵呵,还是要看看,怎么说也是人家的心血,拜读了。
回复
偷地雷的
2015年03月25日 14:03:52
4楼
什么情况啊????下载不了,只能看标题的内容了~~~(⊙﹏⊙)b
回复
念星间
2015年03月25日 14:07:39
5楼
xpy1101 发表于 2015-3-25 11:44 有些不是规范的内容吧,如第5点“D 、支座负筋配筋时按实配或者小1~3亦可(考虑翼缘板内钢筋作用);底筋一 …比计算配筋少是考虑把翼缘内钢筋的作用,这个方法在规范里有提到过,不过没有具体规定,这个是我们这边的做法。
回复
念星间
2015年03月25日 14:22:21
6楼
偷地雷的 发表于 2015-3-25 14:03 什么情况啊????下载不了,只能看标题的内容了~~~(⊙﹏⊙)b应该可以下载了
回复
晓晓布丁
2015年03月25日 14:45:24
7楼
偷地雷的 发表于 2015-3-25 14:03 什么情况啊????下载不了,只能看标题的内容了~~~(⊙﹏⊙)b可以下载的,我已经验证过了,内容确实不错的!
回复
zsccfl
2015年03月25日 16:26:06
9楼
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顶
回复
结构生活
2015年03月25日 16:26:48
10楼
xpy1101 发表于 2015-3-25 11:44 有些不是规范的内容吧,如第5点“D 、支座负筋配筋时按实配或者小1~3亦可(考虑翼缘板内钢筋作用);底筋一 …这个也要看你计算的时候有没有考虑翼缘的作用
回复
念星间
2015年03月25日 17:50:25
11楼
结构生活 发表于 2015-3-25 16:26 这个也要看你计算的时候有没有考虑翼缘的作用是的,我在计算的时候一般不考虑翼缘作用。
回复
念星间
2015年03月25日 18:10:21
12楼
第5点“D,这一条是有点问题,删除掉了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