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供热管网直埋敷设的几种方式
xuehong11
xuehong11 Lv.6
2007年10月15日 13:08:15
来自于采暖供热
只看楼主

热水管网的直埋技术在欧洲使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在我国亦有多年的使用经验,管材与设计安装技术日趋成熟。国内外各种标准都已颁布。但你知道直埋管道有几种敷设方式?其正确的敷设方式吗?

热水管网的直埋技术在欧洲使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在我国亦有多年的使用经验,管材与设计安装技术日趋成熟。国内外各种标准都已颁布。
但你知道直埋管道有几种敷设方式?其正确的敷设方式吗?
免费打赏
xuehong11
2007年10月15日 13:27:18
2楼
第一.所谓有补偿方式:
是一种把架空或地沟的模式照搬过来埋入地下就作为直埋管道的设计概念
设计了补偿器(波纹膨胀节或套筒式),由于补偿器的热胀冷缩位移,无法完全可靠的防水,在地下水浸泡下,其寿命很难与管道同步,这种损坏的例子在国内已不是个别的,投产短短几年即事故不断,更谈不到能安全使用30年或更长。因此管道敷设的出发点从目前的技术水平出发,直埋管道不应出现补偿器,以提高整体的安全性。
第二。无补偿方式
1.预热方式:通常有热水预热、热风预热和电预热
在管道安装完毕后,将管道预热至热水工作温度的中间温度,使其应力达到工作温度时的一半,将管道填埋。优点是:管道受的应力水平低,无补偿元件(一次性补偿器),既安全又降低了造价,缺点:要求在整体水压试验后有3-5天预热时间(热水预热),这在交通繁忙占用道路的场合下有一定难度。
2.一次性补偿器
对不具备敞槽预热的条件,可采用一次性补偿器的方式;补偿器处可先填埋或作临时井,供热时用热源的热水预热后焊死,再最终覆土恢复地面。此方法相对造价要高一些
3.自然补偿
管道系统采用方型、“Z"、”L"型自然补偿,占地较大,实际工程中有时无法实现。
4.冷安装方式
无任何补偿元件不预热,可降低造价,但由于其管道承受高应力及相应的对焊接,探伤、管道的折角严格要求,只适应于小口径(DN300及以下)低温(100℃以下)
回复
vincent_nk
2007年10月15日 14:48:17
3楼
请教斑竹几个问题
1。为何蒸汽直埋一般采用上排水,下排水有何不好?
2。管道直埋中,预制弯头限制在0~30,60~90度之间,不允许有30~60度的,为何?
回复
xuehong11
2007年10月15日 21:26:13
4楼

1.蒸汽直埋管最低点排水采用上排水,是因为此处凝水靠蒸汽的压力可以提升一定高度排放,一方面可以检查蒸汽管是否正常工作(作为饱和蒸汽与过热蒸汽,蒸汽管内是不带水的),另一方面,既然蒸汽管能提高一部分势能,应该合理运用。
2.管道直埋时,弯头的角度处在30~60°之间时,弯头所受到的应力较大,容易对其造成损坏。
回复
vincent_nk
2007年10月16日 08:37:50
5楼

1。收到。
2。如果说30~60°之间时,弯头所受到的应力较大,难道0~30,60~90度之间的弯头应力都小于30~60?
而且手册上说,不允许有30~60°转角,但30~60°的转角可由若干个0~30转角组成,是何原因?
回复
xuehong11
2007年10月16日 10:01:18
6楼
对于弯头应力的计算,国外有一些供热技术的资料,因此手册上采用了其计算结果。由于0~30°弯头的应力能满足管道的许用应力,遇到30~60°弯头时,采用的方法就是将转换为若干个0~30°弯头。在实际设计时,若干个弯头之间还是有较短的直管段的。
回复
vincent_nk
2007年10月16日 11:39:45
7楼
个人认为,0~30转角应力应大于30~60的,是否如此?
回复
xuehong11
2007年10月16日 12:08:14
8楼

管道因热胀冷缩变形后会对弯头产生一个应力,当弯头的角度为0~30°、60~90°时,此应力小于管道的许用应力,不会对弯头产生破坏作用;而当弯头的角度为30~60°时,管道变形产生的应力大于管道能够承受的许用应力,因此弯头会被破坏。
在直埋管道采用无补偿方式设计中,三通、变径及弯头是系统的薄弱环节,对其受力是要进行分析的,才能确保供热管网安全运行。
回复
vincent_nk
2007年10月16日 13:40:14
9楼
呵呵,材料力学没学好,对这方面不太明白。
回复
xuehong11
2007年10月16日 16:56:08
10楼
感谢NK的积极参与讨论,同时欢迎其他网友拍砖,我们共同提高
回复
shigu
2007年10月17日 08:27:01
11楼
不是俺不参与,这个问题涉及材料力学、土力学等相关知识,过于“深奥”。
对于实际计算和应用,其实就是要一些实用的“规则”就好。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