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鲁烟半岛epc 于 2014-10-14 11:49 编辑 一、次梁底筋的锚固 1 、次梁未配受扭纵筋时 此时边、中支座处次梁底筋在计算中均是不利用其强度的,而次梁按计算配箍的不利情况考虑,因此次梁底筋伸入支座的直锚长度为 12d 。 ( 1 )端支座 对于端支座直锚长度不足时,参考混规 9.2.2 条第 2 款,可采用混规 8.3.3
一、次梁底筋的锚固
1
、次梁未配受扭纵筋时
此时边、中支座处次梁底筋在计算中均是不利用其强度的,而次梁按计算配箍的不利情况考虑,因此次梁底筋伸入支座的直锚长度为
12d
。
(
1
)端支座
对于端支座直锚长度不足时,参考混规
9.2.2
条第
2
款,可采用混规
8.3.3
条的弯钩锚固或机械锚固。
(
2
)中支座
对于中支座,次梁底筋可在此贯通或锚固。当锚固时,有以下几种形式:
主梁宽度满足直锚
12d
时,可将次梁底筋直接伸入主梁直锚;
主梁宽度不满足
12d
时,可将次梁底筋伸入主梁贯通后再伸出一定长度直至满足
12d
的要求为止;
当主梁空间不允许两侧次梁底筋在节点内分别锚固时,可采用节点外连接的形式,不同于框架梁节点外连接的是,此时的连接可紧邻主梁边,
因无需避让梁端塑性铰区和箍筋加密区。
2
、次梁配有受扭纵筋时的锚固
此时,
边、中支座处次梁底筋处于受拉状态,参考混规
9.3.5
条第
3
款,底筋伸入中、边支座直锚长度均为
La
。
(
1
)端支座
对于端支座直锚长度不足时,参考11G101-1P86
,可采用弯折锚固。
但是按照
C30+HRB400
考虑,此时,弯锚水平段
0.6Lab=21d
,再考虑主梁纵筋、箍筋、保护层的话,能满足要求的梁宽约为
21d+50
,次梁底筋
d
按
14
、
16
、
18
、
20
计的话,所需主梁宽度分别为
344
、
386
、
428
、
470
,可见,一般情况下主梁不可能满足这个要求,因此,
必须极力规避次梁有过大扭矩。
(
2
)中支座
同
1
,但锚固长度不是12d
,是La
。
二、次梁底筋的连接
同板底筋,多不涉及连接的问题,能拉通就拉通,否则就各自在中支座锚固或节点外连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大于
50%
。
特此声明,新手总结,谢绝褒贬,恳求指导意见!另外,这是整理阶段草稿,讨论稿,不是终稿,最终各个构件整理完毕后,会对一些尚有疑问的问题统一思考,因此仅供暂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