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强夯置换加固软土地基施工中应该注意哪些?
dmanzhushahua
2014年01月02日 11:10:39
来自于道路工程
只看楼主

强夯置换加固地基施工现场 1.强夯的定位确定。夯点的定位直接影响强夯置换的效果和质量。为了确保其质量,施工前在建筑场地周围设3~4个永久性平面及高程控制点,施工过程中及时进行检查校核。2.置换体垂直度控制。选择合适的脱钩器,保证脱钩后夯锤底面平于地面,防止夯锤倾斜。向夯坑内填料时,保证填料与上表面平,且填料级配均匀,避免一边粗料一边细料。3.置换深度的控制。置换深度的大小与夯锤直径有关。在夯能、夯距、与地质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夯锤直径越小,对地基土的贯入作用越好。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gif

强夯置换加固地基施工现场

1.强夯的定位确定。夯点的定位直接影响强夯置换的效果和质量。为了确保其质量,施工前在建筑场地周围设3~4个永久性平面及高程控制点,施工过程中及时进行检查校核。


2.置换体垂直度控制。选择合适的脱钩器,保证脱钩后夯锤底面平于地面,防止夯锤倾斜。向夯坑内填料时,保证填料与上表面平,且填料级配均匀,避免一边粗料一边细料。


3.置换深度的控制。置换深度的大小与夯锤直径有关。在夯能、夯距、与地质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夯锤直径越小,对地基土的贯入作用越好。


4.各遍夯击之间时间间隔的控制。孔隙水的排出、土体颗粒移动、挤密都要经过一定时间。只有当上一遍强夯所产生的超孔隙水压力消散之后,才能进行下一遍的强夯。当缺少实测资料时,可根据地基土渗透系数确定,对于渗透性较差的黏性土地基,间隔时间不应少于3~4周,对于渗透性好的地基可连续夯击。


5.做好现场测量控制桩、控制网的保护工作。


6.做好现场夯击位置布点的保护工作。


7.做好现场排水设施的保护工作。


对于强夯置换加固软土地基施工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探讨。。。。。。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gif

免费打赏
tutumumu12
2014年01月02日 11:25:43
2楼
技术贴 支持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回复
小和尚
2014年01月02日 12:39:59
3楼
帮您顶顶!强夯软基处理中比较常见的处理方式,但是一直没接触过这方面的设计,也没见过比较详细的图纸,大家讨论的同时如果可以附图解释,就更好了!
回复
旭日东升
2014年01月02日 16:53:37
4楼
对于强夯,无须有明水存在,更谈不上什么渗透系数。强夯土质含水量最好不要超过最佳含水量(可以略微少于最佳含水量)。另外,对于第二条,这个要看使用什么机械,一般的移动式强夯机有自动垂直调节功能。
回复
goodlife1984
2014年01月02日 19:06:06
5楼
江汉平原一般不采用强夯 ,一般采用换填、预压、塑排板以及复合地基。
回复
小树监护人
2014年01月02日 19:14:52
6楼
学习一下,在建筑结构设计中也经常采用这种地基处理方法,网上抄来了一段,:lol
“强夯置换加固地基的原理是指用强夯法加固高饱和度粘性土及粉土时,在夯坑内不断填加石块、碎石、或其它粗颗粒材料,强行夯入并排开软土,在软土地基中形成大于夯锤直径的碎石墩,这种碎石桩一方面有置换作用,使建筑物荷载向桩体集中;另一方面是强夯加密作用,在对碎石强夯过程中,通过碎石向下的不断贯入,会使碎石桩下的土层受到冲击能的影响,从而得到加密,另外碎石桩有一个向四周的侧向挤出,也使桩侧的土层得到了加固;再一方面,碎石桩也起到了一个特大直径排水井的作用,由于强夯法加固细颗粒土时,是通过冲击能的作用使地基土压缩并产生裂隙,增加排水通道,使孔隙水顺利逸出,随着孔隙水压力的消散而提高土体强度。但是饱和细颗粒土由于土中粘粒含量多,粒间结合力强,渗透性低,孔隙水压力消散缓慢等原因,加固效果不显著且不稳定,所以工程界普遍认为,在强夯处理这类地基时必须给予排水的路径。而强夯置换法夯入软土中的碎石桩在夯实并挤密软土的同时也为饱和土中的孔隙水的排出提供了顺畅的通道,加速了软土在强夯过程中和夯后的排水固结,提高桩间土的强度。”
回复
li216866
2014年01月03日 10:20:30
7楼
学习一下 感谢分享
回复
wlp_1985
2014年01月03日 14:31:44
8楼
置换墩的深度由土质决定,除厚层饱和粉土外,应穿透软土层,深度不宜超过7m。
粒径大于30cm的含量不宜大于总重的30%
墩顶应铺设一层不小于50cm的压实垫层,材质与墩一致,粒径不宜大于10cm
回复
qiandai520
2014年01月03日 14:53:11
9楼
技术贴谢谢楼猪分享
回复
王农勤
2014年01月03日 22:29:51
10楼
—3— 有足够的长度,或把强夯场地包围起来。 (四)注意事项 1.强夯的定位确定。夯点的定位直接影响强夯置换的效果和质量。为了确保其质量,施工前在建筑场地周围设3~4个永久性平面及高程控制点,施工过程中及时进行检查校核。 2.置换体垂直度控制。选择合适的脱钩器,保证脱钩后夯锤底面平于地面,防止夯锤倾斜。向夯坑内填料时,保证填料与上表面平,且填料级配均匀,避免一边粗料一边细料。 3.置换深度的控制。置换深度的大小与夯锤直径有关。在夯能、夯距、与地质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夯锤直径越小,对地基土的贯入作用越好。 4.各遍夯击之间时间间隔的控制。孔隙水的排出、土体颗粒移动、挤密都要经过一定时间。只有当上一遍强夯所产生的超孔隙水压力消散之后,才能进行下一遍的强夯。当缺少实测资料时,可根据地基土渗透系数确定,对于渗透性较差的黏性土地基,间隔时间不应少于3~4周,对于渗透性好的地基可连续夯击。 5.做好现场测量控制桩、控制网的保护工作。 6.做好现场夯击位置布点的保护工作。 7.做好现场排水设施的保护工作。
回复
ldd549837322
2014年01月04日 16:39:45
11楼
支持,专业技术强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