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设计规范与设计理论的一些思考
wanglixin6181
2013年10月23日 08:39:55
只看楼主

本帖最后由 一介书生第二 于 2013-10-23 08:39 编辑 在制订设计规范的过程中,需要确定一些设计参数,我想应该都是通过实验研究、理论分析、多次比较后确定的。为什么取值为2.0而不是1.9或2.1?这是有相对可靠的依据的,并非拍脑袋的产物。因为研究者不是毕达哥拉斯的信徒,会去特别崇尚整数的优美,而是借助于概率统计理论对实验数据的科学与合理的分析之后确定的。因此,这与“钻牛角尖”毫无半点干系,而是实验科学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本帖最后由 一介书生第二 于 2013-10-23 08:39 编辑

在制订设计规范的过程中,需要确定一些设计参数,我想应该都是通过实验研究、理论分析、多次比较后确定的。为什么取值为2.0而不是1.92.1?这是有相对可靠的依据的,并非拍脑袋的产物。因为研究者不是毕达哥拉斯的信徒,会去特别崇尚整数的优美,而是借助于概率统计理论对实验数据的科学与合理的分析之后确定的。因此,这与“钻牛角尖”毫无半点干系,而是实验科学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结构设计理论的发展也是如此。在伽利略研究木梁的受力性能时,材料力学这一学科尚未定型;当钢筋混凝土被发明时,还未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影子;当埃菲尔铁塔于1889年落成时,第一部钢结构设计规范到1923年才正式发布(采用的是容许应力设计法)。诸如此类,技术的进步总是有一个不断发展、不断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设计理论更不是闭门造车的产物,那是历代科学家与工程师花费毕生心血认真研究所获得的结晶。规范的编制与修订总是滞后于设计理论的完善与更新,而设计理论的更新又必定滞后于具体的实验与研究。这是工程学科发展与进步的必然规律。
所以说,我们对设计规范与设计理论的应用不应该是死板的、教条式的,而是应该灵活的、开放式的。规范只是其中某个阶段的、相对稳定的指导性文件(其中也包括部分强制性条文),规范也需要不断更新与完善。要是一本规范能管数百年,那不是更好的事么?可惜不能,并且也将违背工程技术发展的基本规律。结构设计理论也是这样慢慢发展的。科学技术在不断创新、不断进步,新的理论会不断取代或完善旧的理论。我们应该具有接受新事物的眼光与头脑,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这个社会而不会被淘汰。
因此,如果只知道左手捧着规范,右手捧着计算软件,而将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等拒之门外的人,是不可能成为结构大师的。我们不应该只知道拘泥于规范的具体条文而不敢越雷池一步,不应该只知道死死地在规范的条条框框内冥思苦想,更不应该对新的理论、新的结构、新的工法一概排斥。
结构大师之所以成为结构大师,正是在上述问题上比我们看得更为高远,在思维方式上比我们来得更为高超。敢于打破常规,勇于不断探索,善于及时总结,凡如此等,正是结构大师所带给我们的重要启迪,所给予我们的宝贵经验。虽然我等普通结构设计人员恐怕只能望其项背,但对其中的宝贵经验也不妨学之一二,而且一定会受益匪浅。
诚然,在从事结构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也没必要提心吊胆,因为虽然结构设计理论还不是十分完善,但却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保证其必要的准确性与合理性。个别网友所担忧的会不会坐牢的问题,一般不成其为问题,从概率论的角度来看,那是属于小概率事件;而从概率论的观点来看,小概率事件属于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件。不过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需要时时刻刻绷紧安全这根弦。不能由于设计理论还不完善,就可以觉得在结构设计的时候不要太较真。这是一种不甚恰当的想法,因为“认真”是做好每一件事情的重要前提。——从事结构设计也不例外。
免费打赏
yy191314
2014年03月27日 16:40:04
12楼
如此说来,设计软件必定束缚大多数设计师的设计,墨守成规。
回复
碧海沙滩
2014年03月27日 17:49:45
13楼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cexlife12
2014年03月28日 10:28:02
14楼
好厉害好厉害
回复
jy00795236
2014年05月25日 19:20:36
15楼
完全吃规范条文的,是审图办...
回复
xulibin198972
2014年05月26日 09:34:02
16楼
谢谢楼主.....
回复
swust20084126
2014年05月28日 15:21:55
17楼
好资料,谢谢楼主分享,学习了。
回复
设计
2014年05月28日 15:45:06
18楼
谢谢分享,OK,就这样。。。。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