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试模型----追根求源
大中至正
大中至正 Lv.11
2013年10月12日 14:27:49
只看楼主

今天在调试模型后,偶有心得。特地拿出来跟大家分享。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概括:六度区 25层外加一层地下室 剪力墙结构首层5.6米附带小商业 其他层高均为3米在初试模型时,各项指标均比较满意。唯独附带商业部分在二层顶拐角处位移比严重超限。于是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着手解决该处位移比超限的问题。由于第二周期的扭转系数才0.04,结构整体扭转效应很弱。当时就排除了,该处位移比超限是由于结构扭转所产生的。就理所认为的只要加强位移比超限部位就行了。于是就进行了,把该处柱子由600做到700、框架梁由600高加高至700等等措施,模型调了三四遍得到的结果都不满意。直至把这块柱柱子加宽至700,并加上Y向的剪力墙,和梁高做到1000才能比较有效的解决该处位移比超限问题。这样子显然是不合理的。

今天在调试模型后,偶有心得。特地拿出来跟大家分享。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概括:六度区 25层外加一层地下室 剪力墙结构首层5.6米附带小商业 其他层高均为3米
在初试模型时,各项指标均比较满意。唯独附带商业部分在二层顶拐角处位移比严重超限。

00.png
22.png
11.jpg
于是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着手解决该处位移比超限的问题。
由于第二周期的扭转系数才0.04,结构整体扭转效应很弱。当时就排除了,该处位移比超限是由于结构扭转所产生的。
就理所认为的只要加强位移比超限部位就行了。于是就进行了,把该处柱子由600做到700、框架梁由600高加高至700等等措施,模型调了三四遍得到的结果都不满意。直至把这块柱柱子加宽至700,并加上Y向的剪力墙,和梁高做到1000才能比较有效的解决该处位移比超限问题。这样子显然是不合理的。
33.png
55.png
44.png
由于当时已经下班快有一个小时。而且得到的结果都不满意,只有无奈的下班回家。
看会经过了一夜充足的睡眠,体力和精力都得到充分的恢复。头脑也很清晰。于是早上到公司并不着急的调试模型。而是从问题分析开始着手。抛开一开始所进入的误区。从上部结构入手。经过了仔细的分析和对比。虽然0.04的扭转系数分量很小。可是结构主体是剪力墙结构,刚度大,变形位移小。而附属的小商业是框架结构,刚度小。即使主体结构的微弱的扭转,也必将会在该处产生较大的位移变形。而且从昨晚最后一次的模型,可以看出,此时的结构扭转系数为0.02,这就间接的证明了我的猜测。于是接下来就是从上部结构控制结构扭转方面入手。
从原始模型修改,仅仅把上墙部分主梁按洞口输入,和削弱电梯井剪力墙两个方面。就得到了理想的结果。位移比控制在1.3以内。
66.png
77.png
88.png
所以,当一个问题产生时,不要被眼前的表象所欺骗。应该分析问题的本源,从最根本的地方入手。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道家讲万物相生相克。着手于眼前的现象往往只能用相克的方法硬抗。而追根求源,到达事物本质的地方,才能运用相生的道理。


00.png


11.jpg


22.png


33.png


44.png


55.png


66.png


77.png


88.png

免费打赏
rcx111
2013年10月14日 08:52:20
12楼
楼主想法很好,学习了,不过楼主既然想削弱剪力墙结构就应该采用连梁按照梁输入啊
回复
大中至正
2013年10月14日 09:15:09
13楼
wdyslf 发表于 2013-10-14 08:45 感觉有骗过程序的意思~~~那这两种方式是否影响连梁最终配筋呐?这种影响是很小的。wdyslf兄可以自己用一个小模型对比一下就知道了。这里有个前提就是梁的跨高比小于5的梁才可以按墙开洞模式输入。只是不按洞口输入,程序也会自己定义成连梁。连梁的刚度折减都是一致的。配筋几乎差不多。
回复
大中至正
2013年10月14日 09:17:57
14楼
jinghai522521 发表于 2013-10-14 08:47 撸主的研究精神值得学习,可以试试在计算周期位移的时候把连梁刚度折减选项去掉。鄙人的模型主要是位移比问题。也就是结构平面刚度分布问题。而jinghai522521 所提供的建议(周期,位移)是结构整体刚度问题。
回复
wdyslf
2013年10月14日 09:21:11
15楼
我还想问下,全部按框架梁输入后,PKPM可以自动判别并用黄色显示连梁,按你的意思是此时PKPM仅仅将其判别为连梁,而刚度计算仍是按照框架梁是吧。

多谢回复,我建个模型算算看看
回复
yongda2014
2013年10月14日 09:32:03
16楼
江苏建湖永大实业有限公司专业生产箱泵一体化、无负压供水设备、消防增压稳压设备、消防气体顶压给水设备、不锈钢水箱、镀锌钢板水箱、各种储罐、换热器、蒸发器、发酵罐、分汽缸、隔膜气压罐、稳流罐等各种D1,D2级非标压力容器, 联系人:赵经理 18051711581 QQ:2013291907 公司网址:
需要的联系我哦
回复
大中至正
2013年10月14日 09:32:43
17楼
wdyslf 发表于 2013-10-14 09:21 我还想问下,全部按框架梁输入后,PKPM可以自动判别并用黄色显示连梁,按你的意思是此时PKPM仅仅将其判别为 …不是,当程序判断为连梁时,其刚度是要折减的。即你在satwe里输入的连梁刚度折减系数。这个参数对配筋影响很大的。能够起到连梁作为整体结构第一道防线作用。即强剪弱弯的目的。
回复
wdyslf
2013年10月14日 09:50:30
18楼
大中至正 发表于 2013-10-14 09:32 不是,当程序判断为连梁时,其刚度是要折减的。即你在satwe里输入的连梁刚度折减系数。这个参数对配筋影响 …那么我全部按框架梁输入,是否为连梁让程序自动判别不就行了吗,为何还要用开洞输入。。不好意思新手,理解不透彻。还有一点,楼主更改输入方式的梁,前提是那两根梁确实跨高比小于5,确实是连梁对吧。普通梁只能按梁输入。
回复
jabray
2013年10月14日 10:08:35
19楼
学习了,曾经怎么都调不好的模型
回复
大中至正
2013年10月14日 10:20:36
20楼
wdyslf 发表于 2013-10-14 09:50 那么我全部按框架梁输入,是否为连梁让程序自动判别不就行了吗,为何还要用开洞输入。。不好意思新手, …这个应该就牵涉到人的惰性问题。连梁准确来讲是属于墙的范畴。用墙开洞来模拟更加符合其特性。但由于按主梁输入要比按墙开洞输入更加方便快捷,且工程是一个粗糙的学科。只要其误差在可控范围,江湖的做法是怎么方便,怎么来。当然,个人的意见是在低烈度区,连梁是按主梁还是按墙开洞模式输入都可以。但在高烈度区,跨高比小于5的连梁还是建议按墙开洞输入。
回复
wdyslf
2013年10月14日 10:32:07
21楼
大中至正 发表于 2013-10-14 10:20 这个应该就牵涉到人的惰性问题。连梁准确来讲是属于墙的范畴。用墙开洞来模拟更加符合其特性。但由于按主 …明白了,学到很多,多谢!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