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地产车库设计缺陷分析总结
布偶喵
布偶喵 Lv.7
2013年02月01日 14:01:43
只看楼主

05年二季度出图的“东海岸3A、3B,广州蓝山、第五园、万科城8C”等几个项目均有设地下或架空车库,在审图过程中发现,地下车库设计无论是建筑还是结构专业,均存在设计失误或设计不当等问题,主要为“ 车库设计不合理(车道宽度、转弯半径、入口、车库排水)、 层高设置不当、坡道计算失误、以及楼面及顶板与梁设计失误”等等。这些问题往往是在施工图出图后才发现,且有的项目基础已施工,返工量和更改难度均较大,所造成的无效成本数额也巨大,因此,有必要对此类问题进行系统总结,明确一些基本要求与设计原则,避免日后类同问题的重复发生。

05年二季度出图的“东海岸3A、3B,广州蓝山、第五园、万科城8C”等几个项目均有设地下或架空车库,在审图过程中发现,地下车库设计无论是建筑还是结构专业,均存在设计失误或设计不当等问题,主要为“ 车库设计不合理(车道宽度、转弯半径、入口、车库排水)、 层高设置不当、坡道计算失误、以及楼面及顶板与梁设计失误”等等。这些问题往往是在施工图出图后才发现,且有的项目基础已施工,返工量和更改难度均较大,所造成的无效成本数额也巨大,因此,有必要对此类问题进行系统总结,明确一些基本要求与设计原则,避免日后类同问题的重复发生。
对各类问题,详细分析如下:
1 、车道宽度
问题描述:
主车道宽度设置不合理,尺寸偏大,人为增加车库面积
(个别项目,双车道宽度宽达8米,单车道宽达5米;而国家规范双车道仅为5.5米、单车道为3米;由于车道宽度过宽,导致每个停车位面积高达60平米;一般情况下,地下车库每个停车位面积为27~35平米,设人防地下车库也仅为为40平米/每车位)。
产生原因:
对国家规范有关各类车道宽度的规定不熟悉或理解不够。
解决措施:
应熟悉掌国家规范的相关数据要求,在方案设计时,根据规范要求,选择合理的车道(含出口)宽度。
各种车道(出口)最小宽度详下表:


3.jpg

2 、 车库出入口设计不当
问题描述:
能设一个单车道出口设成双车道出口;或能设两个“单车道”出口设成两个“双车道”出入口,人为增加车库面积。
产生原因:
对车库设计防火规范中关于出入口的设置要求,理解不当。
解决措施:
在方案设计时,根据规范要求,设计合理的出入口数量及宽度。
国家对出入口数量及宽度的基本要求,详下表:

4.jpg

3 、 转弯半径设计不当
问题描述:
误将国家规定的 汽车的最小转弯半径 6 ,理解为是 车道的最小内径,导致车道的内径过大,相应的增加车库面积。
(注:汽车最小转弯半径是指:汽车回转时汽车的前轮外侧循圆曲线行走轨迹的半径)
“汽车的最小转弯半径与车道内径的关系详下图所示。

5.jpg

解决措施:
根据《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4.4.10条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出:
车库汽车环行道的 最小内径:一般取 3.9 4.2米即可。此数据要牢记。
4 、 车库排水设计失误
问题描述:
地下车库,以及地下水位较高的开敞式集中停车库未考虑明沟排水;
个别项目,由室外进入室内的坡道起始点和结束端,未设排水明沟。
产生原因:
l 一是有的项目地下车库底层层高未考虑 250 (最薄处)~350厚的滤水层的厚度,导致地下室层高不够不能设滤水层及排水明沟。
l 二是,对明沟设置原则,不是很明确,从而遗漏。
解决措施:
在进行集中车库设计时,明沟的设置应应遵循如下原则:

6.jpg

图一.jpg

附图一

图二.jpg

附图二


5 、车库 坡道设计失误
坡道设计问题主要有二:
l 问题一:当车道纵向坡度大于10%时,坡道的上下端未设缓坡使坡道设计不能满足国家规范要求,导致设计变更较大。
l 解决措施:
在计算坡道坡度时,一定预选考虑缓坡要求。
缓坡的具体规定详下图所示:

7.jpg



3.jpg


4.jpg


5.jpg


6.jpg


图二.jpg


图一.jpg


7.jpg

免费打赏
布偶喵
2013年02月01日 14:06:27
2楼
l 问题二:个别项目,坡道设计宽度过大,人为增加车库面积
l 解决措施:
应熟悉掌国家规范的相关数据要求,在方案设计时,选择合理的坡道宽度。
各类坡道宽度具体规定详下表:

8.jpg

另外,请悉知一般坡道的结构参数:

9.jpg

6 、车库结构“楼面、顶板与梁”设计失误
在审图过程中,发现设计院结构专业设计不够精细,一些参数选取较大,梁板厚度以及梁高均较大,人为的增加成本。因此,今后为避免类同问题发生,应向设计院明确一些基本的设计要求。
6.1 车库楼面的基本设计原则
A 、基本结构参数
普通停车库的楼面活荷载取值为4KN/㎡,板厚取值为h=110~120,在合理跨度的情况下,配筋基本采用构造配筋。框架梁高一般采用1/10~1/12足够,次梁采用1/12~1/14的跨度。

B 、面层和找坡
普通停车库的面层和找坡应一起考虑,对于双面停车的车库楼面,一般采用1%上下都斜的同厚度结构找坡。面层做法最多为50,面层中需配Φ4@150x150~200x200的钢丝网片,提高面层的耐磨性和抗开裂。
C 、普通用途的地下室楼面参照其他结构做法。
6.2 地下室顶板
A 、顶板厚度
顶板厚度和顶板所处的位置、顶板的覆土、跨度等有关。
10.jpg

B 、顶板梁高
根据顶板的覆土、是否做人防而定,可大概估算:

QQ截图20130201140533.jpg

注:为降低层高,也可考虑采用宽扁梁,但会增加一些造价。一般不采用将大部分顶板梁上翻形成“水池”,如确实要上泛,上泛高度至少≥300,并应在梁上合适位置预留Φ50的过水洞,洞底标高同板面。
C 、顶板排水找坡
对于双面停车的车库顶面,一般采用≥2%的上下都斜的同厚度结构找坡。面层做法详景观设计要求。

回复
lily018
2013年02月02日 14:43:27
3楼
总结的不错,学习了:victory:
回复
fish2491
2013年02月03日 22:53:25
4楼
本文章中有好多数据都是错误的,不知道 是发错了,还是怎么回事情,我更正一下:
关于汽车库,尤其是地下车库的设计,大多数人,现在看的规范有2本,一本是《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和《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JGJ 100-98
GB 50067-97--- 第六章,就有关于疏散坡道的介绍,6.0.9 汽车疏散坡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m,双车道不宜小于7m。
JGJ 100-98---中第三章,也有关于车道出入口介绍:3.2.4 大中型汽车库的库址,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特大型汽车库库址,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3个,并应设置人流专用出入口。各汽车出入口之间的净距应大于15m。出入口的宽度,双向行驶时不应小于7m,单向行驶时不应小于5m。


回复
zzfbanana
2013年02月04日 11:32:58
5楼
好帖子,收藏学习了
回复
台州结构师
2013年02月04日 11:50:38
6楼
我觉得规范最小值只是个下限,我们设计首要考虑功能使用过程的舒适性,而不是说一定要死扣规范下限来设计,也不是说种种浪费的,毕竟我们的设计成果最大的使用者是业主。
回复
飞刀
2013年02月04日 14:39:27
7楼
瞧瞧王石这企业,做大了就是这样,甚至可以牵制设计了。。
厉害啊
回复
zugm196604
2013年02月04日 16:57:00
8楼
车库设计要看项目定位,如高端项目,就不能走规范的下线,否则使用会很不舒服,如低端项目,可以采用规范下线,不能一概而论。设计师要有超前意识。
回复
wanghuichj
2013年02月04日 21:22:45
9楼
总的来说,总结的很全面。
回复
zf131420
2013年02月05日 08:32:37
10楼
总结得很详细,看了一遍比自己去找书看明白得多了
回复
ontimewhq
2013年02月05日 10:15:30
11楼
万恶的开发商啊,一心想着省钱啊。车道整大点怎么了,使用性好啊。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