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东乡一明清古建筑群保存完好
jjyzx
jjyzx Lv.2
2007年08月21日 10:51:54
只看楼主

江西省东乡县明清古建筑群坐落在东乡县黎圩镇浯溪村,面积为14903平方米,现存完好的明清建筑有59幢。浯溪村建筑群规模较大、布局精巧,保存比较完整和集中,展现出一幅具有苏州园林特色的古代农村风景,体现出赣东农村古朴淳厚的风俗民情。日前,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徐常青在浯溪村考察时,被这里的古建筑群所叹服,深有感触地说:“浯溪村是一座明清时期古建筑博物馆。”  浯溪村坐东朝西,东高西低,背靠后垅山,西朝田野,一条清澈的水龙港从村前流过。横向看,民居大致分为五排,俯瞰整个村庄则似一个巨大的菱形。村前有一座清宣宗 道光年间修建的贞孝牌坊,村南至村北有一条宽1.5米、长450米的“状元路”蜿蜒穿行。村南有一座门楣刻有“南垣萃秀”的大门亭,村北有一座门楣刻有“科里甲”的八字门亭。亭前有两棵千年古樟,亭右荷塘莲叶无穷碧。村中央有一座“奕世甲科”牌楼,村内数十条巷道纵横交错,道道水沟相通,既整洁又卫生。

江西省东乡县明清古建筑群坐落在东乡县黎圩镇浯溪村,面积为14903平方米,现存完好的明清建筑有59幢。浯溪村建筑群规模较大、布局精巧,保存比较完整和集中,展现出一幅具有苏州园林特色的古代农村风景,体现出赣东农村古朴淳厚的风俗民情。日前,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徐常青在浯溪村考察时,被这里的古建筑群所叹服,深有感触地说:“浯溪村是一座明清时期古建筑博物馆。”

  浯溪村坐东朝西,东高西低,背靠后垅山,西朝田野,一条清澈的水龙港从村前流过。横向看,民居大致分为五排,俯瞰整个村庄则似一个巨大的菱形。村前有一座清宣宗 道光年间修建的贞孝牌坊,村南至村北有一条宽1.5米、长450米的“状元路”蜿蜒穿行。村南有一座门楣刻有“南垣萃秀”的大门亭,村北有一座门楣刻有“科里甲”的八字门亭。亭前有两棵千年古樟,亭右荷塘莲叶无穷碧。村中央有一座“奕世甲科”牌楼,村内数十条巷道纵横交错,道道水沟相通,既整洁又卫生。

  浯溪村历史悠久,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年),王安石之弟——王安国第四世孙王子春自黎圩镇上池村搬迁至此建村,迄今已有809年,繁衍了44代子孙。浯溪村文化底蕴深厚,书香绵延,自明至清,有1人中状元、13人登科及第、21人中举,其中明成祖永乐年间王汝为一家四代有7人荣登甲科(“奕世甲科”牌楼就是东乡知县为纪念王汝为一家而建),王延垣于明熹宗天启年间考中状元,后担任礼部侍郎兼翰林院编修。




1187666521957.jpg

jjyzx
2007年08月21日 10:54:33
2楼
一位村民正从保存完好的古巷道里走过。江西东乡县黎圩镇浯溪村一明清古建筑群保存完好。该明清古建筑群占地14903平方米,现存有明清时期的官吏府、儒林第、商贾住宅、贞节牌坊、状元路、宗祠、牌楼、民居及巷道等59座建筑。古建筑群为王安石之弟王安国的后人所建,布局合理,古朴典雅,具有苏州园林建筑特色,体现了赣东农村古朴淳厚的民俗民情。 新华社记者 宋振平 摄
回复
jjyzx
2007年08月21日 11:17:51
3楼
门窗多为实木雕刻而成。江西东乡县黎圩镇浯溪村一明清古建筑群保存完好。该明清古建筑群占地14903平方米,现存有明清时期的官吏府、儒林第、商贾住宅、贞节牌坊、状元路、宗祠、牌楼、民居及巷道等59座建筑。古建筑群为王安石之弟王安国的后人所建,布局合理,古朴典雅,具有苏州园林建筑特色,体现了赣东农村古朴淳厚的民俗民情。
回复
jjyzx
2007年08月21日 11:19:41
4楼
9月14日拍摄的古代状元王廷垣的官厅大门。江西东乡县黎圩镇浯溪村一明清古建筑群保存完好。该明清古建筑群占地14903平方米,现存有明清时期的官吏府、儒林第、商贾住宅、贞节牌坊、状元路、宗祠、牌楼、民居及巷道等59座建筑。古建筑群为王安石之弟王安国的后人所建,布局合理,古朴典雅,具有苏州园林建筑特色,体现了赣东农村古朴淳厚的民俗民情。 新华社记者 宋振平 摄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