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 | 西方古建筑中的重要元素
harrisonding
2024年06月20日 11:06:41
只看楼主

来源:建筑史学

    拱券 [gǒng xuàn]     拱券是一种建筑结构。又称券洞、法圈、法券。它除了竖向荷重时具有良好的承重特性外,还起着装饰美化的作用。其外形为圆弧状,由于各种建筑类型的不同,拱券的形式略有变化。


   

拱券

[gǒng xuàn]

   


拱券是一种建筑结构。又称券洞、法圈、法券。它除了竖向荷重时具有良好的承重特性外,还起着装饰美化的作用。其外形为圆弧状,由于各种建筑类型的不同,拱券的形式略有变化。


01

#

基本简介

#

     


拱和券的合称。块状料(砖、石、土坯)砌成的跨空砌体。利用块料之间的侧压力建成跨空的承重结构的砌筑方法称“发券”。用此法砌于墙上做门窗洞口的砌体称券;多道券并列或纵联的构筑物(水道、屋顶)称筒拱;用此法砌成的穹窿称拱壳。



       

半圆形


       

尖形

马蹄形

       

半圆形的拱券为古罗马建筑的重要特征,尖形拱券则为哥特式建筑的明显特点,而伊斯兰建筑的拱券则有尖形、马蹄形、弓形、三叶形、复叶形和钟乳形等多种。


02

#

沿革

#

     

拱券技术早在公元前第4千纪已在两河流域出现,以后在巴比伦、亚述、印度、罗马应用并有所发展。拱券在中国出现较晚,经历了空心砖梁板、尖拱、折拱几个发展步骤,到西汉前期形成。当时用筒拱或拱壳穹窿建墓室,用券建墓门。最初的筒拱由多道券并列构成,以后发展为各道券间砖石互相交错,连成一体,称纵联筒拱。后者整体性强,应用较多。五代十国时的王建墓所用筒拱已很高大。


       
       

汉代砖砌墓室筒拱和宋以前砖塔上拱券大多数用泥浆砌造。宋代开始用石灰泥浆,明清时始纯用石灰浆。


03

#

应用

#

       


       


       

中国拱券砌筑技术用于地上建筑始于魏晋用砖砌佛塔。筒拱东汉时已用于拱桥,宋代用于城墙水门,南宋后期用于城门洞(见《静江府修筑城池图》)。明初出现用筒拱建的房屋,上加瓦屋顶,仿一般房屋形式,俗称“无梁殿”。

       
       

拱券结构给了古罗马建筑崭新的艺术形象。首先是给了它新的造型因素:券洞。这种圆弧形的造型因素大大不同于古希腊梁柱结构的方形造型因素。不过,她很巧妙地融合了方形的柱式因素,组成了连续券和券柱式,构图很丰富,适应性很强,从单跨的凯旋门到有240个券洞的大角斗场。

免费打赏
tumux_70293
2024年06月20日 11:44:22
2楼
拱在西方古建筑中确实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元素,它不仅具有结构功能,还能够创造出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空间效果。拱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当时的建筑师们就已经开始使用拱来建造大型的建筑,如万神殿和罗马斗兽场等。这些建筑中的拱不仅支撑着巨大的重量,而且还展现出了古罗马建筑的雄浑和壮丽。在现代建筑中,拱的应用也非常广泛。例如,在一些大型体育场馆、机场和火车站等建筑中,拱的结构可以提供更加宽敞和明亮的空间,同时也能够增强建筑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此外,拱的形式也非常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半圆形拱之外,还有抛物线拱、椭圆拱等多种形式。这些不同形式的拱可以根据建筑的需求和设计理念进行选择和应用,创造出更加独特和富有创意的建筑效果。不过,拱的设计和施工也需要考虑到很多因素,如拱的跨度、矢高、拱肋的厚度等。这些因素不仅会影响拱的结构稳定性,而且还会影响建筑的外观和使用功能。因此,在进行拱的设计和施工时,需要遵循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建筑的整体效果和安全性。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