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是建筑构件?中国古建筑的九大之美你知道几个?
你才是电老虎
2024年06月14日 09:33:24
来自于家装设计
只看楼主

来源:3D溜溜网

看了那么多国外的建筑,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国自己的建筑吧。 中国古建筑的美不仅仅在于它的外形,我们爱古建筑的磅礴富丽、精巧玲珑,也爱其建筑表层下透露出的来自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更惊叹于古代劳动人民无限的智慧与创造力。 本期内容,小溜想带你认识一下古建筑中那些最美构件。下次再去参观古建筑, 我们便可以看见其中藏着的无数细节。

看了那么多国外的建筑,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国自己的建筑吧。

中国古建筑的美不仅仅在于它的外形,我们爱古建筑的磅礴富丽、精巧玲珑,也爱其建筑表层下透露出的来自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更惊叹于古代劳动人民无限的智慧与创造力。

本期内容,小溜想带你认识一下古建筑中那些最美构件。下次再去参观古建筑, 我们便可以看见其中藏着的无数细节。



建筑因它而轻盈


《诗经》有云“如鸟斯革,如翚斯飞”。

飞檐 是中国传统建筑檐部形式, 亭、台、楼、阁、宫殿、庙宇 的屋顶转角处常常见到它。四角翘伸,形如飞鸟展翅,轻盈活泼,所以也常被称为飞檐翘角。

南方多雨,所以飞檐翘得高,雨水跳珠便会被抛得远,减少了对建筑的腐蚀。

北方的飞檐相对平直,边缘微微一翘,像是书画里一道神来之笔。

飞檐的设计不但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筑物向上的动感,仿佛是一种气将屋檐向上托举,建筑群中层层叠叠的飞檐更是营造出壮观的气势和 中国古建筑 特有的飞动轻快的韵味。



屋脊兽保佑着我们


飞檐之上,常常可以看见许多神态各异的小兽。 

小兽们每天就蹲坐在屋顶上看天,这便衍生出了“五脊六兽,无所事事”的说法。

“五脊” 是指屋顶上横着的一根“正脊”和垂下来的四根“垂脊”。“六兽”则指的是在一道垂脊上,有吞兽“鸱吻”和五只蹲兽 “狻猊、斗牛、獬豸、凤、狎鱼”。

事实上,建筑物的等级越高,人们的信仰越强烈,小兽的数量也越多。

广州的“陈家祠” 的屋脊上,各种灰塑、陶塑、彩绘,隆重绚烂:红狮护佑、蝙蝠祈福,甚至把桃园结义、竹林七贤的故事也塑了上去,每一个屋脊就是一座小型博物馆。

屋脊的存在,不仅减弱了海风对屋面的吹袭,同时还粘合了屋脊和瓦面的接缝,利于防水。 谁说这些仙人、神兽无所事事?他们都在悄悄地保护屋里的人哪……



封火墙是一种韵律


封火墙 ,特指高于两山墙屋面的 墙垣 ,也就是山墙的墙顶部分,因形状酷似马头,故称“马头墙”。

马头墙是赣派建筑、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 ,其造型丰富多样,翘首长空,既可防火,又可防风。

岭南建筑的墙像一口大锅的耳朵,也叫镬耳墙。镬耳墙往往是黑色,因为在五行中的南方属火,而黑色属水,水能克火,人们希望用黑色的水可以镇住南方的火。

远远望去,高墙层层叠叠,它们有着自己的节奏和韵律。



瓦当是屋檐的结尾


瓦当 是指中国古代建筑中覆盖建筑檐头的筒瓦前端的遮挡。也可将屋檐最前端的一整片瓦称为瓦当,瓦面上带着有花纹垂挂圆型的挡片。

瓦当作为最边缘的那一片瓦, 上面清秀或繁复的花纹,是诗意的开端。

西周时,瓦当纹样简单,到了汉代,人们把文字祈福筑在瓦当上。到了魏晋佛教盛行,人们喜爱“莲花”瓦当。一到明清,琉璃瓦当璀璨生辉……

千年的风雨随之被抛得更远,或顺之而滴落。 因为瓦当上曾流淌的时光,才有了家的历史,或许这便是人们常说的“有瓦才有家”。



古建筑之魂


瓦当之下,屋顶之内,便是斗拱。它是中国木构架建筑结构的关键性部件,换句话说,是 古建筑之魂

它在横粱和立柱之间挑出以承重,将屋檐的负荷传递到立柱,部件之间用榫卯咬合而成,还能化解震力。

所以 佛光寺东大殿 才能在一千多年里,能经历九个朝代变迁,八次五级以上地震的侵袭。

佛光寺的斗拱,一边向外伸展,一边向下威压。 梁思成说它是“斗拱雄大、广檐翼出”, 伸如同大鹏展翅、鹰击长空。

“斗栱博物馆” 之称的 应县木塔 ,拥有五十四种不同的斗拱。如果站在塔下往上看,像四百八十朵莲花,簇拥盛放,难怪古人叫它“百尺莲开”。

斗拱使人产生一种神秘莫测的奇妙感觉。在美学和结构上它也拥有一种独特的风格。无论从艺术或技术的角度来看,斗拱都足以象征和代表中华古典的建筑精神和气质。



梁枋间的精灵


说到雀替,便想到梁间燕子筑巢的画面, 雀替 果真在近似的位置,

雀替 原是放在柱子上端用来与柱子共同承受上部压力的物件,他的具体位置在梁与柱或枋与柱的交接处,它除了具有一定的承重作用外,还可以减少梁,枋的跨距或是增加梁头的抗剪能力。

它精美的样子果真是栖居在古建檐梁上的云雀,模样也如一对羽翼舒展开来。

雀替的制式成熟较晚,虽于北魏期间已具雏形,但直至明代才被广为应用,并且在构图上得到不断的发展,至清时即成为一种风格独特的 构件

雀替像是栖息在梁枋间的精灵,飞舞在房檐间,灵动又美好。



神秘的屏风墙


如果来到一座古寺庙,还没进院子,便能发现一座长长的屏障刚好遮住所有视线。

这便是 影壁 ,亦称作照壁、影墙、照墙。是古代寺庙、宫殿、官府衙门和深宅大院前的一种建筑,即门外正对大门以作屏障的墙壁。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就描写了“北边立着一个粉油大影壁”。

图|摄影的小和尚   ?

影壁作为中国建筑中重要的单元,与房屋、院落建筑相辅相成,组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雕刻精美的影壁具有建筑学和人文学的重要意义,有很高的建筑与审美价值。

故宫的九龙壁,把中国人爱龙的情感承载于其上,琉璃辉煌,让人一见便觉精神奕奕。



门环轻叩锁声扬


中国人最讲究门面,所以古建筑的门把手也很精巧。

铺首 是安装在大门上衔门环的一种底座,它是中国传统的大门装饰,又称门辅。

传说辅首是龙的第九个儿子,性好静,警觉性极高,善于严把门户。 所以人们便希望它为自己镇守家宅。

普通人家是不能使用龙形铺首的,多用熟铁打制成圆形、六边形,上面还有花草、卷云的图案,看起来简约大方。

客人来访,可用门环轻击辅首,发出清脆的金属之声。户主闻之,便开门迎客。这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



一场关于建筑的误会


人们常说结婚讲究“门当户对”,而这里的“门当户对”则是另一番含义。

门当 ,是门口两侧,相对而放的一对石墩或石鼓,也叫做门枕石。主要用来承受门扉的重量,还可平衡、固定门框。形状一般像鼓,因为老百姓相信鼓声洪亮威严,能避邪祟。

在古代,不同等级、官职的家室门当的等级十分森严。所以大老远一看,就可知道这家主人曾经是文官还是武官。一般圆形为武官,象征战鼓;方形为文官,象征箱,谐音“书香”。

户对 ,是门楣上突出的柱形木雕或者砖雕,像门楣带着“簪子”,所以也叫“门簪”。因一般成双数出现,故名“户对”。

在曾经,“户对”的多少与主人家的权势财势成正比。所以渐渐有了“门当户对”的说法。

虽然现在人们结婚并不严格遵守“门当户对”,但是古建筑门当户对所寄予的美满平安,依然是代代相传的企盼。

老子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当我们赞叹那些精妙的亭台楼阁时,是否会关注其中的构件?

无论古建筑是如何雄浑、灵秀,如果看不见那些细节,便不知它究竟美在哪,又如何特别。

当我们走进古建筑的细节,我们便会从一刀一刻中,感受到触手可及的沧桑,和一点一滴凝固的时间。

免费打赏
tumux_29905
2024年06月14日 11:01:19
2楼
中国古建筑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建筑体系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的成就。它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中国古建筑的九大之美你知道几个?我觉得第一个是秩序之美。它的结构和布局非常严谨,有明显的主次、对称和韵律。这种秩序美是通过对建筑的尺度、比例、节奏、色彩等因素的精心设计来实现的,反映了中国人对自然秩序和社会秩序的尊重和追求。我觉得第二个是环境之美。中国古建筑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和谐统一。它的选址、布局、造型和色彩都考虑到了与环境的关系,使建筑与环境相互衬托、相互增色。这种环境之美是通过对建筑与环境的协调和融合来实现的,反映了中国人对自然和社会的尊重和关爱。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