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车间计件管理办法。。。。
lycc521
lycc521 Lv.3
2012年11月29日 15:27:01
只看楼主

我公司从事高低压成套开关柜的生产工作,从2012年开始实施计件工资制度,但是由于是初次实施,其中有许多的问题想不到,车间 许多地方管理不到位,现在由于供电公司改制,想要拿出一个正规的管理办法,所以想要麻烦各位坛友谁能帮帮忙 给个公司的计件管理办法,参照一下,小弟 先行谢过了。。。。

我公司从事高低压成套开关柜的生产工作,从2012年开始实施计件工资制度,但是由于是初次实施,其中有许多的问题想不到,车间 许多地方管理不到位,现在由于供电公司改制,想要拿出一个正规的管理办法,所以想要麻烦各位坛友谁能帮帮忙 给个公司的计件管理办法,参照一下,小弟 先行谢过了。。。。
免费打赏
fangqing_163
2012年12月02日 22:28:37
2楼
咱们这个行业,搞计件有点难度。我在车间工作的时候,曾经搞过这方面的设计,我们也是老国企改制的,阻力太大,根本没法实施。但如果老板有信心的话,可以参考一下。第一种方式是小承包,就是讲车间分为几个小组,有任务后,分开承包给这几个小组,确定每个任务多少利润,分给他们,然后他们自己再细分。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其实就是讲这个难题推了出去。带来的不利因素就是:1.每个组的员工都要求是全能的;2.如果加工设备有限的话,可能会因为设备产生纠纷;3.生产出来的产品一致性差。第二种方式是分工序,按照工序计费。这需要先进行工序分析,把整个生产过程划分成几个甚至是几十个工序,然后进行岗位分析,确定需要多少岗位,再根据岗位确定人员,这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进行很长时间的统计和计算。但这是一个必须进行的过程。建议你现在就开始统计。呵呵,你先读读《生产运作管理》把这本书读明白了,这个就不难了。
回复
cctv--12
2012年12月03日 20:45:36
3楼
将车间人员分成电气一次安装工,电气二次安装工。班组由各成员相应成立一次班,二次班,如公司硬件可以的话,可再设个母排班(专门制作母排,母排尺寸由一次班组提供),放线班(可根据柜型及图纸剪切二次导线长度,导线长度由二次班组提供,并打号头)。
一次班:负责电气一次设备安装
二次班:负责二次设备安装及接线
母排班:负责母排制作及油漆或者热缩
放线班:负责二次导线剪切并打号头,当然号头与导线的穿套由二次班组自己完成
计件:可依柜型统一定价,价格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一次安装,一部分为二次安装。
母排班按一次班组的劳务费抽取一定比例。放线班按二次班组劳务费抽取一定比例。
总的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具体的根据相关工资条件定价,如柜型(KYN,HXGN,GCK,GGD,MNS.ARTU,GHT.GCS,非标柜,三箱等),对各柜型又细分(进线柜,馈线柜,母联柜,补偿柜等)。如有特殊柜型且较复杂,可在下任务时在定价的基础上略浮动。
回复
lhp95
2012年12月03日 22:11:18
4楼
我们工厂是底薪加提成,高低开关柜厂,今年产值可超2。5亿!

工序分:主要一二电器元件安装、铜排测量安装、一次线制作安装、二次线制作安装、铜排加工中心。
回复
fangqing_163
2012年12月14日 20:50:31
5楼

这种方法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只不过我们把放线简化了,全部用自动下线机下线,只需要一两个人就足够了。铜排也用数控弯折冲,效果一般。不过这个计件也计不到个人,还不能最大限度的提升积极性,还有待改进。
回复
fangqing_163
2012年12月14日 21:55:31
6楼
还有一点就是。要实施的话,你可以先实施第一种方法。这样员工在实际工作中所用的劳动时间、工作效率等等就是你实施岗位分析依据。呵呵顺便你可以参考一下泰罗制,管理学最基础的东西,对提高工作效率很有帮助的。
回复
xingzhinong
2012年12月15日 11:51:14
7楼
也有问题出现啊,比如一次,都想去做母排,没有人愿意只装元件:二次呢,都想学接线,不愿去放线
回复
lingxuct
2012年12月16日 16:52:17
8楼
2楼是个有管理经验的朋友,讲的非常实际且有用!

“正规的管理办法”从人类有工业出现,形成集体劳动后,就一直有人在研究,发展到21世纪,已经有非常成熟的版本了。

但没有一个“计件工资制度”适合哪个企业的!
2楼已经分析了计件工资难处,也有了解决的一种方法。

“计件”只能是同一种产品,但是,一个企业不可能从管理人员到生产人员都做同一个产品的全过程!总得有人做检验、原材料进货、产品出厂,总得有分工,如何做到“公平”?

只能用“正规的管理办法”(制度)来确定企业每个岗位(每个员工)有职责,工作有任务,质量有标准,权利和义务对等,考核有指标,这就是正规的管理办法。

企业有方针目标,为了达到方针目标,就需要有管理程序,管理程序要形成文件,这个文件就是多个管理制度,把方针目标层层分解到每个管理层次,每个部门,每个岗位(直至每个员工),使每个员工都清楚自己的任务和目标以及考核要求,这样,管理程序文件必然包含:产品质量和任务(数量)的目标,生产过程和环境上的安全、环保的任务和目标,财务上的企业资金运转和国家(税)、集体(公积金和公益金)、员工(工资奖金)三者关系处理,这是财务上的任务和目标,人事教育上的用人制度、员工培训教育和劳动分配的任务和目标,技术机动部门的生产技术管理和技术研发、设备管理(能源管理)的任务和目标,安全环保部门的安全和环保培训、管理的任务和目标,生产车间(项目部)的任务和目标。

等等以上这些,全部用《岗位责任制》和《经济责任制考核》二个制度来保证企业正常运转,从安全生产、用户至上、综合发展的大目标上,让企业上等级,员工有高收入,国家有利税,社会有效益!

[ 本帖最后由 lingxuct 于 2012-12-16 16:56 编辑 ]
回复
zfwkkgzjs
2012年12月18日 10:26:32
9楼
沙发讲的从成套厂出发,有根有据,区管从系统层出发,彻底讲解了一个企业的管理制度的如何形成....去了几个厂,有几个厂里面就是计件的,然后是分组包,其实说起来也是定好了价钱的,进出货,检验不算计件范围.
回复
fangqing_163
2012年12月18日 21:25:52
10楼
呵呵,这个问题不难解决。像下线这种工作,可以直接划分到二次线里面,谁压线谁下线。并且下线使用下线机来完成的,耗费的人力不大,下线机也不是大设备,操作起来很简单,也很便宜的,也就3000块左右,买上几台就足够用的了。还有一些辅助工作像打线号、分料之类的,可以单独设置一个岗位,一个人就够用了,最好是再培养几个机动人员,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去。至于员工愿意去干什么,不愿意去干什么。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喜欢的工作,但企业不是以我们喜不喜欢为标准的,这个需要车间管理人员的调整,呵呵,怎么找也得给车间主任点权力吧。像大家都不喜欢的刷镀锡,这个有毒,属于特殊工种,不方便一个人长期从事,这可以加点补助,然后由铜排制作人员轮流去做行了。
回复
fangqing_163
2012年12月18日 21:33:20
11楼
其实分组包,在严格意义上不是计件,这其实就是推卸责任,并且这样给车间主任的权限太大,容易产生腐败的。这样作为厂级管理来说,不容易对车间进行控制。至于技术和质检等等与车间紧密相关而又不容易计件的,可以设置基本工资(基本工资根据岗位、职务、职称、技术、学历、工龄……设置),然后再根据车间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调整,比如乘1.1、1.2……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