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的“苦”与“乐”》
1992lxm
1992lxm Lv.14
2007年03月14日 23:44:20
只看楼主

读戴复东的《建筑师的“苦”与“乐”》-谨以此文献给所有在建筑线上辛勤耕耘的建筑师们 “建筑师从事这样的工作是很幸福的。尤其是在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建筑事业蓬勃进行的时候,建筑师比较有条件较好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这种幸福感会是很强烈的。建筑师浸润在幸福得到乐的同时,也一定和必须经历艰难、困惑、制约、失败、失望的痛苦!”读了戴复东的《建筑师的“苦”与“乐”》之后,内心引起了极大的共鸣。


读戴复东的《建筑师的“苦”与“乐”》-谨以此文献给所有在建筑线上辛勤耕耘的建筑师们






“建筑师从事这样的工作是很幸福的。尤其是在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建筑事业蓬勃进行的时候,建筑师比较有条件较好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这种幸福感会是很强烈的。建筑师浸润在幸福得到乐的同时,也一定和必须经历艰难、困惑、制约、失败、失望的痛苦!”读了戴复东的《建筑师的“苦”与“乐”》之后,内心引起了极大的共鸣。



在来到东大建筑系,接触到建筑设计以前我还不清楚建筑师是怎样的形象。从电视和书本的描述中,我曾以为他们时而是头戴安全帽,穿梭于工地,指点江山、才华横飞的工程师,时而又是手持长卷,伏案沉思,灵思泉涌、光华四溢的画家。曾经一心想要当一位白衣天使的我,由于受余秋雨先生文章的影响竟迷恋上了这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建筑。当他在对江南水乡、对圆明园废墟、对敦煌石窟……以文人特有的眼光作出令人心醉的描述,讲述一段段历史时,我被深深吸引。不仅因其文章,更因那原本就吸引着我的带着厚重历史与文化积淀,为岁月选择而留与世人的伟大不朽的建筑物。我同样也深信在这些不朽的建筑物背后一定埋藏着一批批为建筑事业鞠躬精粹的建筑者们。真正的建筑师,该是熟知与建筑有关的知识与技能,深爱着我们的土地,将建筑视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并有着不竭的创作灵感的智者吧。凭着对建筑师的憧憬和对人类栖居场所的喜爱,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学习建筑设计。

在我建筑学习的启蒙阶段,印象最深的是入学第一天齐康老先生的建筑学概论课。那时走进教室温文尔雅的齐康先生正是我理想中建筑师的形象。头发花白却依然精神矍铄,言语间光彩四溢,对建筑的概括使我对未来充满了幻想。“建筑是充满着矛盾性与复杂性的,它给人们带来了情感,是情感的艺术,是智慧的艺术,是一种哲学的思维,也是一种思辨。建筑中留有无限的思维和遐想。”这是齐先生教给我对建筑的理解。

每天徜徉于这所已有百年历史的大学校园,我所感受到的是与保留有中国传统建筑的南大、南师大不同的气息。这里保留了许多西式建筑。梧桐树下,过去建造的办公楼,图书馆,教学楼,体育馆,礼堂都有着典型的西方风格。在这样的建筑场内,古典优雅的柱式,含蓄简洁的山花,平静地向我们讲述着我们前辈的前辈们曾经是何等的孜孜以求。很多人说东大太缺乏人文气息,但我喜欢这样的环境,不显张扬的个性,不争名夺利,默默地做着自己,消化着自己的苦与乐。东大的文化特质让我感受到的是如同我们的杨老、童老等前辈们一样的气质。“止于至善”的校训对我们这些将为社会大厦添砖加瓦的学子又是何等的适用。



正如戴复东在文章中说到:“建筑师对生活,对未来,对人有一种美好的憧憬和愿望,这是一种有诗意的文化活动。”“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这也许是海德格尔哲学的根本心声[1],也许这也是建筑师的根本心声。许多建筑师在大地上树立起了自己亦或是他人的理想,更多的建筑师只是在做着“为他人做嫁衣裳”的事,但我相信这是一项快乐的事业。“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在这个建筑场内学习的三年让我觉得建筑师的工作将会是一项无比快乐的活动。身边许多同学说将来要做人民的建筑师,用自己所学去实现大家的理想,这同样也是我所乐于的。

要创造人的生存和各种行为需要的美好环境,就需要文化。记得有人说过:建筑的灵魂就是文化。纵观世界上一些有成就的建筑师,他们无不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他们身上都积累着无限的知识财富。如我国建筑界的老前辈杨廷宝先生,他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建筑师,也是一位学贯中西、涵盖古今的学者和教育家。与杨老性老的一生相比,我们花五年所学到的也许只是一些皮毛,在漫长的建筑生涯中,大一时我有如初生的婴儿,一切从头学起,学习用建筑的语言说话、走路;大二有如懵懂的孩童,跌跌撞撞,迷茫、困惑不知前路如何;大三感觉自己才进入小学,学得越多,发觉自己越贫乏越想要学,也才慢慢想搞懂自己该学习什么,该如何学习。有大师说过“我最好的老师是希腊的神庙。我的许多设计经验都是从游历中获得。”就连梁思成夫妇的蜜月旅行也是在欧洲各国的建筑考察旅程。我们的所缺乏的不仅是知识和技巧,更缺乏的还是文化背景。许多老师一再地强调我们应该学会在玩儿中学习,这玩儿应该是一个在实物世界里不断积累知识、增加文化内涵的过程吧。只有掌握了这一点,有一天我们离了老师也才会自己学习、自己想象、自己创作。

1992lxm
2007年03月14日 23:45:38
2楼
黑格尔在《美学》中曾说:“如果谈到本领,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有人说建筑该是一个充满幻想和创造力的事件。建筑创作具有艺术创作的属性,缺乏想象的人,很难搞好建筑设计或其他艺术创作。彭一纲先生曾讲到:“任何天才,如果头脑中一无所有,大概也是连什么东西也想象不出来的。”[2]素材越丰富,我们想象的空间才会越广阔。

我理解的建筑师的“乐”不只限于“为他人”。这知识的积累,文化的积淀,这创作的过程,从资料的占有、消化到想法的形成、成熟再到付诸实施,给我们的灵魂最大的充实。那克服种种制约,解决重重矛盾,于千丝万缕中抽出的一丝线头也能使我兴奋半天。大三的最后一个设计是我所遇到的最复杂的一个题目。前期的调研做了两周后各种各样的矛盾一列竟有十多条,我知道也许这其中就有最好的出发点。哲学真是什么时候都有用,抓住主要矛盾,人民最需要什么,如何发挥基地最大的优势、解决主要的缺陷,这些问题一想忽然间找到了建筑的定位。兴奋许久,继续往下做时又遇到各种难题,在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下,这些问题应该要被一一解决,那时应该才是最大的快乐,在这之前我将持续在苦与乐的交替中。



今天中国建筑视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我们更应该感到欣喜。然欣喜之余我们还应该要体会到沉重的责任感。“建筑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一样,要经历历史的淘汰和筛选。……只有少数有特殊成就的建筑才会被人们长期的加以重视而保留。”贝聿铭说:“只要建筑能够跟上社会的步伐,它们就永远不会被遗忘。” 真正的建筑创作是将需要与可能加以创造性的结果。我们今天会留给后人怎样的建筑世界呢,想到此就快乐不起来了。

从另一方面讲,建筑师的工作又是一个充满着痛苦的历程。在繁复的建筑事件中,建筑师到底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贝聿铭先生曾说过“医生可以掩埋掉它的错误,但建筑师却不得不和他们的错误生活在一起。”“对我来说,设计是一个缓慢的乃至痛苦的过程。”“建筑设计师这样一种工作,开头很艰难,差不多要到四五十岁才开始成熟、成名……”[3]

建筑业已不仅仅是建造一幢具有历史性或艺术性大厦的事了。目前要解决的问题范围更大,是涉及整个都市的重要问题,这绝不仅仅是一位建筑师所能应付的,需要很多人的通力合作才能解决。目前存在两股力量推动着建筑学的发展。一方面,建筑在很大程度受它所处的社会、文化和技术背景的影响;而另一方面,建筑学内在自身的学术逻辑进步也会自内向外地影响建筑的生成。

当代建筑师也已不再认为建筑是一个纯粹的、自治的、仅仅为人类提供栖息的物体。相反,它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有机结构”,来促进交流、提倡互动和激发创造。这个系统和设计中的功能、形式、结构、地形、类型、心理、文脉、都市主义等多种因素密切关联并相互融合。[4]

“建筑师的构想要受到外界很多因素的制约:技术上制约;人人关系的制约,而人与人关系的制约尤为复杂多变。”但事实是每一项制约,每一次挑战都给我们的设计提供了机遇和突破点,也许最大的制约恰巧是最杰出灵思的起点。绝处逢生是许多影片最吸引人的地方,也是建筑师的乐趣所在。

“我们正在面临能源危机……也许这是给建筑师的一次机会(我特别指出的是他们作品中与视觉表现和雕塑感相关的观点)去调整方向——最基本的形式起源:气候。”[5]柯里亚是我喜欢的为数不多的建筑师之一,他抓住了限制他设计的最大的制约因素,发展出了一套解决这一问题的空间理论和处理手法,并使他成为印度最杰出的本土建筑师之一。我想没有什么会比延承自己民族的文化,为自己的民族奉献事业和生命更快乐的事了。也许这才是支撑着柯里亚超越痛苦,突破重重障碍走向成功的最根本的原因吧。

不知是出于设计的快乐还是轻松,这些年流行一种很时髦的说法“玩建筑”。许多人玩起了概念,深受建筑学子喜爱的张永和号称是首个在中国出现的“概念性”建筑师。在张永和之前,中国当代建筑中也许只存在着两种自外而内压迫建筑师的建筑学模型:建立在政治基础上的官方意识形态的建筑学──建筑成为官方意识形态的表现;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商业主义建筑学──建筑学被视为商业运作的工具。[6]而“概念性”建筑师大概是指,在自外而内压迫建筑师的官方意识形态的建筑学和商业主义建筑学之外,建筑师翻转了建筑学的指向,建立起一种自内而外的建筑学模型。无论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的要求、压力多么强大,都不再是推动建筑师进行设计的根本动力。十年来,张永和在概念上成功突围、引发出一系列新颖空间、形式的案例,举不胜举。这对众多苦恼于创作困境的当代中国青年建筑师,可想而知是多么地鼓舞人心。此时在痛苦中的建筑师们应该是快乐的吧,因为我们是有同伴的,我们从来都不孤单。

成功的建筑师们应该都是善于痛并快乐着的。曾看过一期采访齐康先生的《大家》,他在其中讲到自己如何将自己的理想与甲方协调。雨花台纪念碑的设计并不像我想象得那么简单,从设计到施工完成,这其中经历了几次地坚持与妥协。领导要求的碑身高度和形象在齐康先生的巧妙“配合”之下得到了解决,当时我不禁觉得很好笑,原来自己还忘了中国特有的体制,有时领导说了算。

我们通常需要把自己的所认为最佳的解决方式很好地与业主交流,这交流的过程中会有冲突,建筑师要有很高的涵养和能力才能顺利地将方案进行到底。很多建筑师最大的愿望就是看到自己亲手设计的东西最大程度的实现,但现实往往不可能达到。这其中有交底的问题,有施工的问题,也有业主的临时变更。有时候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也是需要变动的,毕竟纸上的东西和实物不一样。我们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丰富经验,使纸上之物与实物更为接近。

然建筑师的苦除了来自建筑本身的艰辛,还来自大众的不理解。光是不理解也有几种情况:可能是因为设计的理念太过抽象、超前,大众的认识水平尚未能及,这样的建筑在多年以后应该会得到证明,密斯在玻璃幕墙的摩天楼出现以前就已经做出了预言。也可能是因为建筑师太过于另类,某些方面与社会现实不相称,以至于部分公众始终无法接受,进而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库哈斯在央视大楼受到攻击是坦然地说,建筑是需要争议的,大有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的感觉。我们今天一边在批评悉尼歌剧院的极大浪费,一方面又在慨叹这一建筑的优美造型,人原本就是矛盾着的,我们是不是不该对某一个建筑师太过苛责呢?这么沉重的历史责任落在哪一个人肩上都不轻松,争议还在继续,建筑师却又开始他的下一项任务。也许在争议中也才体现了大众对建筑的参与吧,建筑师该笑才是!



面对着这“苦”与“乐”,戴复东先生要求我们:建筑师要矢志培养自己的本领和能力,它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勇攀高峰的意志和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态和广阔的胸襟。这已不仅仅是对专业水平的要求。我想对我们这些稚嫩的建筑学学生来说:还是先不把成为设计大师这么吓人而富有压力的目标作为理想,以踏实地学好基本功为训练的基础。建筑师是为人民服务的,人民需要大量的负责任的默默无名的设计师,无论是做方案的还是做施工图的。建筑学和其它行业一样,都需要大量刻苦的训练和大量的失败积累,都需要大量的实践积累才可能形成理论,甚至必须经历残酷的竞争并坚持不倒下才可能出现少数成功者!

同时明确设计意图:建筑设计绝大部分是为他人做嫁衣,而不是给自己树碑立传。生活有个例子:我们去饭店,厨师做了麻辣的川菜,而我们本身是根本不能吃辣的。如果这时厨师说:因为我喜欢麻辣的啊!结果会怎样?我们自然会愤怒地拂袖而去甚至找老板论理的!很多同学和想学建筑学的其他专业人士都有这种不可理喻的误解:以为建筑设计是能够实现设计师本人理想的理想职业。最常见的话就是:能够设计并建成自己喜欢的建筑,那多好啊!尚未成名的建筑师与同时期的画家完全不同。画家是为自己而画,画的时候想的是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大部分建筑师是为业主做设计,做的是满足业主的综合需要。只有等到成名了,才可能有着一定的创作自由,因为这时的业主和找张大千作画一样,我们怎么做他都认啦!(嘿嘿,个人理解!)那么成名的设计师有多少呢?恐怕全世界的建筑设计大师的人数还没有全世界的国家首脑人物加在一起的人数多!这可是比考大学“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还要艰难的事情啊!不是畏惧困难,而是要认清形势,我们万不听不进老师苦练基本功的劝告,更不可“小马拉车嫌路窄,幼鹰展翅恨天低”、“心比天高,命必纸薄!”学建筑的,搞建筑的人正越来越多,我们将要面临的不是老师,而是残酷的社会竞争和选择。

这一切决定我们必将“劳其心志,苦其筋骨”,只因我们选择了“止于至善”这条建筑路。这建筑的苦劳烦着建筑师的身心,同样也摧残着建筑师的生命,前年王文卿院士离我们而去,是病痛的折磨!这事给我很大的触动。许多人说女孩子不适合学建筑,但有时在巨大的精神力量面前,身体的痛又算得了什么!林徽因当年去宾大未能如愿进入建筑系,我们今天该是幸运的。对我而言当建筑师的真正乐趣在于建筑能赋予我们更敏锐的眼光,去感悟生活,去聆听建筑凝固的音乐,去发挥创造的精神。

我费了这么多文字也许还是没能讲清楚何为建筑师的苦与乐,事实是虽然我还不是建筑师,却已在苦与乐中挣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回复
1992lxm
2007年03月18日 22:49:58
3楼
“我们正在面临能源危机……也许这是给建筑师的一次机会
回复
shflydog
2007年03月19日 12:52:26
4楼
"事实是虽然我还不是建筑师,却已在苦与乐中挣扎。"

楼主还不算是建筑师?建筑学子?
回复
shjy200404
2007年03月20日 20:44:53
5楼
词一首话土木(同事有感而发)
//后内容为读后感慨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唸了土木十年,多少有點感慨,
雖不刻意去想,心中卻還有恨。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工程標到哪裡就做到哪裡,
總是一些鳥不生蛋的地方。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縱使見面大概也不認得我了,我老得太早了…
工地灰塵大,香煙檳榔維士比..催人老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夜裡作夢回故鄉,老婆倚在窗邊,正梳妝打扮著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相對無語,淚涔涔,哭得浠瀝嘩啦

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想起當初選擇了土木,除了斷腸還是斷腸。
回复
wangjinjin920
2007年03月22日 10:12:17
6楼
楼主的一番感慨的文字 让每一个建筑人都想起自己的切身感受 这是情感与心灵的沟通
希望每个人都能理解建筑的真实的感受!
回复
ligang77
2007年03月22日 13:17:05
7楼
谢谢楼主.为我们列出这么好的建议和意见
回复
xyzh
2007年03月22日 21:07:54
8楼
建筑师是一个高智商加高风险的职业,是一个集脑力及体力都深刻透支的行业!
回复
meijie117
2007年03月22日 23:35:20
9楼
是不这么苦吧?
回复
aplijia
2007年03月23日 11:04:45
10楼
让每一个建筑人都想起自己的切身感受 这是情感与心灵的沟通
希望每个人都能理解建筑的真实的感受!
回复
ckyj
2007年03月23日 17:14:22
11楼
我是一只小小鸟~想要飞一定能飞得高~!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