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的文化理念
背景不硬你别碰
2006年11月18日 22:08:48
只看楼主

建筑设计中的文化理念关键词: 建筑设计 文化理念 文化内涵 为了说明这个观点,他为大家分析了自己的建筑作品:华侨大学的承露泉。通过他对设计理念的一番陈述,就建筑的观赏提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就是由直觉感受所观照的形式美。  第二个层次,通过感情的激发,而产生意境美。  第三个层次,通过解读而感悟到作品所内含的意义和文化的底蕴。   全文  大家好!建筑与文化我觉得这个命题很重要,但是很不容易讲清楚。这个东西我们说每个人都可以感悟。但是究竟这文化是一个什么含义?每个人的理解都很不一样。据有关搞文化的人统计,说到目前为止,对文化有二百多种的解释或者给文化下定义。但是没有哪一个定义呢,可以得到绝大部分人,完全同意是不可能的,没有得到绝大部分人的认同。所以我觉得这个事情就很难把它讲清楚,所以这里面呢,我就想到过去听到的一个小故事。

建筑设计中的文化理念


关键词: 建筑设计 文化理念 文化内涵

为了说明这个观点,他为大家分析了自己的建筑作品:华侨大学的承露泉。通过他对设计理念的一番陈述,就建筑的观赏提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就是由直觉感受所观照的形式美。

  第二个层次,通过感情的激发,而产生意境美。

  第三个层次,通过解读而感悟到作品所内含的意义和文化的底蕴。

   全文

  大家好!建筑与文化我觉得这个命题很重要,但是很不容易讲清楚。这个东西我们说每个人都可以感悟。但是究竟这文化是一个什么含义?每个人的理解都很不一样。据有关搞文化的人统计,说到目前为止,对文化有二百多种的解释或者给文化下定义。但是没有哪一个定义呢,可以得到绝大部分人,完全同意是不可能的,没有得到绝大部分人的认同。所以我觉得这个事情就很难把它讲清楚,所以这里面呢,我就想到过去听到的一个小故事。


  就是有人问康德,康德是德国的一位很有名的哲学家,说康德先生你是一位大哲学,你能不能给我讲一讲这个时间是什么?康德一下子被他问得一愣,他说在你没有问我之前呢,我好像对时间还是蛮清楚的,通过你这一问把我问糊涂了,我也不知道这个时间到底应该怎么来给它下定义。但是后来我们学了马列主义哲学以后,我们也得到了一个比较科学的定义,就是说这个时间和空间都是物质存在的形式,原来就这么简单一句话。


  所以我就感觉到,每一栋房子,或多或少,我说的是建筑,不是说的是构筑物,都包含一些文化的内涵。当然,多少分量是不完全一样的。但是你要把它概括起来讲,说建筑跟文化的关系,要把它形成一种系统的观点,或者是观念,我就觉得真是很难。不知道从哪儿切入,不知道从哪儿下手。


  比如说我见到我们南昌的滕王阁。如果没有滕王阁,那么王勃,这位很年轻的这么一位文学大家,他就写不出《滕王阁序》。《滕王阁序》那个气势是了不得,一开始就是进三江而带五湖,后来在描写景物的时候,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还有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那么一个楼他可以从里面引申出这么一大篇的东西。在《古文观止》里面,《滕王阁序》我记得还是一个长篇的,不是一个短篇的,起码是一个中长篇的。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来,这个滕王阁,确实它是一种文化的载体,这个你是不能否定的。

  再从此又联想到岳阳楼,我想如果没有岳阳楼,我想范仲淹,就也不大可能写出《岳阳楼记》来。但是这个岳阳楼也很有意思,我也不记得这个内容了,因为念的时间太早了,是吧,七转八转,搞到最后得出一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个大家都知道的一个名句,流传千古。所以就是说这个滕王阁也许我们看上去很平常,但是它可以触发文人的这种联想,写出那么宏篇巨制可以写出这么多文章来。

  再比如说黄鹤楼,咱们都知道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确实富有诗情画意。所以呢,在我们小的时候,读了这些文章以后,哎呀,很多很多小孩子,可能富于这种幻想,觉得这里面简直是美得不得了。现在呢,我们复原了,到我真来一看的时候,真的颇有一点失望。我没有下车去看过这个黄鹤楼,我是坐火车的时候,从车窗里面看到黄鹤楼,一看黄鹤楼高大雄伟得不得了。另外呢,颜色又富丽堂皇,黄琉璃,红柱子,怎么也跟我小的时候念过的那些诗句,那些文章对不上号。这是怎么回事呢?把我也弄糊涂了,我说如果现在人看到这些东西,是不是能够写出像古人写的那样优美的那样的文章来啊,我都表示怀疑。那么绝对不是要贬低我们复原同志他们这些人的工作的成绩。因为时代也变了,是吧,我们今天人的审美观念都变了。另外加上我们在设计当中,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追求的东西也不一样,那么审美的观念呢,现代人和古人也都不一样。

  所以我觉得文化这个东西,好像是一种非常混沌,非常说不清楚的一个东西。

  那我讲什么呢?还是讲个案,想讲一讲就是我们在实际当中,怎么样努力来赋予建筑物以文化内涵。我只准备讲三个例子,我这三个例子是什么呢?一个就是给华侨大学设计的承露泉。怎么突出这个华侨大学的这个特点?它这个建校的年限不长,才四十周年,性质呢它是华侨大学招来的学生来自东南亚,港澳台等等,我说这可能是他们一个很大的一个特点,有别于国内其他任何一个大学,包括清华,北大等等等等。另外一个特点,它是学校。学校是一种教育的机构,要培养人才,而它这个人才是来自真正意义上的五湖四海。我们平常说五湖四海,就是代表从四面八方来,它这个学生经过培养以后,分出去呢主要的也还是回到东南亚和港澳台,当然也包括除了东南亚地区以外的世界各地,但毕竟是少数。所以我就想,应该把这个东西突出一下。那么还有一个更难的难题,这个教育用什么东西来体现?教育是一个非常抽象的东西,你要赋予一种形式,要把这个教育表现出来,我感觉到非常棘手。后来呢我一想,我小的时候,我家里好像有一个条幅,叫芝草琅玕培福地,雨露甘泉润仙林,和这个意思也差不多,也带有一些培育的功能。从这里又联想一下,咱们在《红楼梦》的前几个章回里面,有一个叫绛珠草的,不知道看过《红楼梦》的人可能是不是还有印象?这上面几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甘泉滋养,饥食蜜青果,渴饮灌愁水。这么一来久而久之它就从普通的这样一个草本植物,就变成了一个带有一种灵性的叫灵芝草。这些东西呢,讲的呢都是培育的是物,培育的是物,但是我们有一种比兴的手法可以把它转化成为对人的一种教育和培养。\\n
  
免费打赏
背景不硬你别碰
2006年11月18日 22:09:23
2楼
那么华侨大学这个生源的特色不一样,这个用什么表现呢,这也是在反复思考当中。我突然想起来,我们在历史上面,曾经提到过,西汉的汉武帝,在做建章宫的时候,好像在建章宫大门前,有巨大的叫承露盘,承接露水的盘子,我说这不是很好吗?就是做一个大的盘子,承接雨露甘泉,然后呢,经过培育以后,再分散到全国各地。所以我当时在设计当中,在脑子里面就有了一种形象的一种概念。我这个人性子很急,开会之余,我就在那文件的反面,白纸,就勾了一张草图。勾了一张草图以后,我觉得呢,从造型上看,还可以吧,还说得过去。这个咱们要说服甲方接受这个东西,你光给他图不行,我也还得给它杜撰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叫什么呢?叫聚莘莘学子于五湖四海,育创新英才惠四面八方。那么回来以后我就画了一个比较正规的一个图,我当时画的这个草图要比这个草得多。回来以后整理了一下,因为对于它校园比较熟悉,因为我去过他们学校,大体上就是这么一个东西。

  去了以后,他们校领导看了以后,很快就给我一个反馈,说可以,我觉得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边呢,就是进一步往深入的地方做。但是我自己感觉到,我们没想到这些东西,费了一些脑筋,盖了这么一个东西,我不大相信读者会能够理解我们这个良苦的用心,你说的那样的东西,什么建章宫,人家没有读过历史的人,根本不知道是何许物也,所以那套东西还是不行。我说恐怕还要想一点办法,我除了这个主碑以外,我们可以说它叫一个三层结构的一个水景建筑,还得要做一个辅碑,把这个意义再明确一点。所以在这个后面,在这地方又做了一个辅碑。这个辅碑我的意思就是把这个东西刻上去,就是刻我刚才讲的,就是聚莘莘学子于五湖四海,育创新英才惠四面八方。同时为了更加明确地表达华侨大学的特点,在前面做了一张世界地图,就是意思呢,我们这个学校的生源不完全是来自国内,也包括海外。后来他们学校的意思呢,还要把他们的校训也刻上去,我说那刻就刻吧。

  我的想法当时就到此为止了,干完了以后他们学校说最好有一个碑记。下面就是描绘这个建筑物了,它说其像耸耸兮,喻智者之乐山;其泉汩汩兮,比仁者之乐水。其盘坦荡兮,承雨露于八表;其柱伟岸兮,状教育之四维。其形方正兮,标崇德而明诚;其势挺拔兮,示奋发以致远。其波叠叠而三折兮,表乐教乐学之不倦不厌;其水漫漫而四溢兮,征无量英才之嘉惠瀛寰。

  寄来以后,问我有没有意见,我说写得太好了。我原来没有想到这么多,什么四根柱子还象征四维,我四根柱子主要是为了顶这个盘子,没有这四根柱子盘子就起不来,是吧?我没有想到的事情他比我想得更多,像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我说简直太好了。

  我又想到刚才我们讲的《滕王阁序》,滕王阁也许没什么了不起,到了王勃的手里头居然可以发挥出那么大的一篇文章。我就感觉到这位先生他在欣赏这个东西的时候,和一般的观众就大不一样,一般的观众到那儿去,看看就完了,也许觉得它好看,也许觉得也不怎么样,走掉了。他可能是奉命要写这篇东西的,所以在看的时候就特别地用心,就充分发挥他的想像力。他实际上不光是欣赏,而是一种解读了,把这个东西解读得比我原意还多得多。所以我过去,老实讲,这个解读是从西方传来的一个名词,我不大怎么理会的。我说建筑物是直观的艺术,大家看看就完了,还到那儿去看了半天,还在那儿解读,还不把人累死,你们去欣赏建筑,有这么去解读的吗?我想恐怕没有,包括我也没有。所以过去对西方这个东西我不大理解,也不怎么推崇,通过他这么一看,我觉得呢,还有一点道理。所以我就有一个什么体会呢,我就觉得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呢对艺术品的观赏呢,也可以分出一些等级和层次,当然这个对不对,和大家共同来探讨。

  第一个层次,就是由直觉感受所观照的形式美,我认为这个层次应该是任何建筑中都不可或缺的。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呢,我看我们大多数的建筑师,还是在形式上做文章做得比较多,光怪陆离,各种各样的形式现在都充斥于建筑行业里面,标新立异。我觉得呢,有的也是做得确实是很好,很好看,但是就此就到这样一个水平呢,我感觉到好像还不太够。

  所以我认为还有必要进入到第二层次。就是通过感情的激发,而产生意境美。这个意境美,这种体会是我从中国古典园林里面感悟出来的。我写过一篇《中国古典园林分析》,确实到里面去,不一样,诗情画意。不是干巴巴的几个房子、几块石头。现在我们也有不少园林,说是园林,进去以后呢,索然无味,就是那种意境表达不出来。要是我们跟西方的文化呢,接接轨,我们借用他们的话来讲,就是缺少一种场所精神。我觉得呢,这个随着我们文化品味的提高,我们一个东西,不仅光要好看,而且还能够激发人家的感情,就像中国古典园林一样,具有一些诗情画意。

  到了这个层次以上呢,我觉得还可以进入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就是通过解读而感悟到作品所内含的意义和文化的底蕴。

  我觉得就我看来我们讲建筑与文化真正的体现应该是起码应该进入到第二个层次,不完全停留在这个形式美的这个层面上。那么最好能够进入到第三个层次。就是用我们中国的传统的话来讲,就叫做言有尽而意无穷。就是我们做出来的东西,可能比较简单,没有什么太多的可以供人发挥的余地,但是应该对于那些文化层次高的人,通过联想可以激发他们的这种想像力,可以解读出更多的含义来。所以我原先并没有这种奢望,我只是说让他们学校里面看起来还可以,就行了,要求不是很高,后来通过他这一解读,倒是把我的思想提高了,所以我觉得观众和建筑师是互动的,是可以互相促进的,也可以教学相长,对学生来讲也可以叫教学相长。从我们建筑师的主观上面,应该朝这个方向努力,至于成功与否,那个东西我们也很难来计较。你认为你想得好得不得了,别人看了以后木然,觉得我根本没有看出什么名堂来,这种可能性也是有的。但是从建筑师的这个主观愿望来讲,应该把自己的作品尽量地能够赋予它更深厚的文化内涵,我觉得呢,在这个方面,我觉得当前来讲,我们可能还是做得有点不太够。

  我过去写过一篇文章叫《悦目与赏心》,悦目就是眼睛看上去很舒服,就是形式美;赏心就不一样了,赏心就是说除了看了很漂亮以外,还能够给人一种情感上的一种激发,产生意境。那么更高的一个层次,这可能还是借助于外国理论,就是讲meaning这个意义,如果能够赋予它一种更深刻的这种文化内涵的话呢,它就有了意义。如果是这样的东西的话,我觉得也许我们建筑呢,可以整个来讲提升到一个新的一个层次上面去。

 
回复
背景不硬你别碰
2006年11月18日 22:09:40
3楼
 我要介绍的就是第二个案例,我国第一所属于现代性质的一个大学,这就是北洋大学,也就是我们天津大学的前身。到了1995年,正好是一百周年的校庆,学校里面说了,说我们校庆总要搞点名堂,搞点东西吧。那么校友也很多,都慷慨地捐款,我们从它的老房子里面找到一张旧的照片,其实已经不是照片了,而是印刷品:三层楼的小房子,进门的地方,两根柱子顶一个拱,比例也不对,矮趴趴的。上面是窗子,窗子墙当中有一个圆的东西,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好像是一种双龙戏珠。考虑到那时候的时代背景,那时候呢,正是张之洞,李鸿章这些人,在搞洋务运动,那么也有中西文化相互碰撞的这些矛盾在里头,所以有一部分人,感觉到这个中国的国体不能丢,所以提出来的口号叫“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这个所以当时新建出来的学校老实讲,都是属于外国建筑师建筑的。比如像清华的礼堂,还有我们当时我念一年级的时候,唐山交大,盖的房子都是那种英国式的房子。后来我去年到上海交大去,给他们新校园评审的时候,也和我们那个学校的房子差不多。

  但是老北洋这个房子真有意思,既底下是一个拱柱结构,那么用我们后来的话来讲,就是“帕拉蒂奥母题”,就是这个“帕拉蒂奥的母题”,用两根柱子顶着一个拱券,这种组合的形式,作为一种母题的话呢,我们通常叫它“帕拉蒂奥母题”。可是它的比例不对,那么尤其是那个双龙戏珠,一个是典型的西洋古典的东西,一个是很典型中国传统的一种图案,要把这两个东西搁在一块,这显然是有点不协调吧。我是搞构图原理的,大家可能有些人看过我的《空间组合论》,是讲形式美的,这个形式美最忌讳的就是不协调不统一。

  另外就是复古,我对复古的房子非常反感,就是所谓的欧陆建筑什么等等。那么你这个人一直是反对这种仿古,你又是反对折中,这一次你怎么好像完全和自己的思路背叛了,搞起来复古,搞起来折中呢?我是觉得这个事情不能一概而论,具体到北洋大学,这样一个历史背景,用折中,用一些仿古,特别是把原校园里面这些具有一些典型性的一些所谓的符号象征,如果能够把它组合在一块,我觉得还是不妨试一试。

  所以当时我也是信手画了一张草图,后来我就征求了几个朋友的意见,他说这个构思还是不错,因为学校里面要求,至少要有四块碑放到里面去,一个就是天津大学跟北洋大学的校史;另外一个就是校训实事求是的校训,这是我们过去的一个老校长,茅以升手书的,这个必须要放进去;还有呢,北洋大学的校歌;再有一个呢,北洋大学发出来的第一号,也就是第一张的毕业文凭。这个文凭都有档案在,他们在故宫博物院里,把这个档案呢,查完了以后,又拍照,又复印,什么等等。

  他原来请的是哪一个,请的是一个搞工艺美术,搞环艺的一个美术老师去做,结果他把这个很分散地放在校园里头,不仅形不成气候,而且还砍掉很多树,校长征求我的意见,我说这个办法不好,我说还是集中起来,在我们学校的中轴线上面做一个体量比较大一点,比较带有一点永恒性的东西。我说干脆狠心用花岗石砌,尽管这个东西是十米乘十米,只有一百个平方米,大家有了这么一个东西,每年校庆,大家好像过去校庆心里头是空空,说了北洋大学,看也看不见,一点什么可以琢磨的东西都没有,有了这个东西,大家就可以到这里面去凭吊一番,看看我们这个学校的前身怎么怎么样。所以我就觉得呢,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这么一个小的东西,如果我们认真地对待的话,还是有可能赋予它比较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我要介绍的第二个案例。

  这是我最主要的设计以前,画的一些表现图,这是用马克笔画的。还有就是它的平面,这是那个四块碑,就是这四块碑。如果这是我们学校的轴线的话,这块是校史,这块是校训,这块是校歌,这块是那个毕业文凭,这个毕业文凭发给谁,就是我们近代著名的外交家庞宠惠。正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山东牟平县的校友呢,又捐来一个马寅初像,也是我们的校友,又捐来一个马寅初的一个铜像。那么我就说没有别的好处理了,只有在这个地方因出一个横轴。在横轴这个地方,加了一块碑,把这个马寅初的像就是放到这个地方。这两边就做两个坐凳,这是画了一个夜景,这是当中的一块。因为要确定这个字的大小,还有这个龙的图案,究竟是放在什么位置,还有大小,这个比例尺已经放得很大很大的了。这个就是那个碑,我只是画了其中的一个碑,上面是我们北洋大学当时的校徽。这底下“实事求是”就是茅以生先生写的。因为盖完了以后,四面放着碑,当中显得太空,所以又在后面做了一个圆的像磨盘一样的这个躺在地上的这么一个圆盘子,当中刻一个槽,这是一半,还有另外一半,这个是槽就是“1895—1995”,这一百周年,这边呢你看是北洋大学,这边呢是天津大学,正好形成一个图案。这个外面呢放12个墩子,一方面是为了保护这个字,不要被人家碰坏了,因为那都是见棱见角的东西,一旦碰坏了以后就不好修;同时呢,也给一种向心凝聚的感觉,这个也象征着我们校友关心学校,这种团结合作协调有这么一种象征的意义,要不然的话当中就显得很空。

  那么下面再看看它的照片的效果,这就是从远处看就是这么一个东西,有人说像一个凯旋门。这个就是比较接近一点的一个照片吧,这就是从很近的地方来看。这个大概有三层楼多高,12米,按照这个标准的法式,就是塔斯干柱式来做的。所以呢,这次我说复古复得相当地道,包括上面那个拱券的那个线脚,还有那个拱形石,我们都照着标准的样子做的,一点都没有动它,就是说比原来他们留下来的那个东西是更标准一些,更典型一些。
  这个就是当中那个做的那个盘子,这个盘子直径大概是1.6米。那么这是上面的那盏吊灯,因为上面很高很高,所以这个灯就必须要做得很长,我记得这个灯做了三米多长,而且为了换灯泡方便,灯不是放在里头,这个四面的灯泡放在外面。刚校庆的时候,把这个灯打开,晚上看来还是有气氛的。

  那么前面讲的两个案例,应该说因为本身都是一种纪念性的东西,虽然小它必须有一点象征,或者有一点文化内涵,不然的话呢,这个你就说不过去。所以呢我就选这两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来说明,我们做东西的时候呢,应该注意,尽可能地赋予它一些文化内涵。
回复
背景不硬你别碰
2006年11月18日 22:09:53
4楼

  那么下面讲一个例子,就是刚刚完成的舟山,就是浙江舟山,是一个岛,岛里面的一个小学,叫沈家门小学。这个沈家门小学,据说是全国五百强之一,是全国的一个重点小学。

  这次教育局有了钱,说让他们盖一个新的校舍,找地又不好找,结果把原来20世纪50年代盖的一个疗养院就是给了他们。那个疗养院的房子也很奇怪,是那种也是有点那种仿古的意思,也是那种曲线,你说它民居吧,它比民居又厚重,你说它不是民居吧,它多少还有一点浙江民居的那种味道。但是很要命的一件事,它那个屋顶是黄琉璃的,一看上去就觉得这个很难做。他们说好办,彭老师你只要把这个新的校舍做完了以后,我们可以把这个瓦整个都换掉。这个他们还真是实现了,这回我去的时候,他们把那个全部的琉璃瓦都撬掉,就是用我们后来跟这个协调的一个瓦。再有呢,它这个也是,这是我当时画的一个设想图吧,因为这个方向很长,而且是东西向,要是平行于这条路就是东西向。但是大家知道,这个学校里面,这个房子是不适合于东西向的,特别是浙江,很热,通风的要求也比较高。那么按理说这是只能做成行列式,一排一排一排一排的。这是教室,这是图书馆,这是一个实验楼,还加上一些音体美等等房子,把它拉出去。另外,后面好多老房子还不许拆,说那个房子拆掉非常可惜,结果进去一看,那个地基非常地局促,而且在前面大概是在这个位置上面,还有一个废弃的一个水塔,很高很高的一个水塔。路面比它高大概一米五,就是到了学校,一下子就降下去了。,里面的树倒是不少,因为它毕竟在那里已经作为疗养院做了几十年了,近四五十年了,树不错。我进去以后,我说这个地方实在没法盖,一个是挤不进去,另外一个就是周围的房子太糟糕,周围隔着一条路,很近很近的地方就在这外面是住宅,这个也是住宅,那个住宅相当得杂乱等等。

  那么人家也是说我们找了好些人在这儿做,结果没有一个方案做得他们认为满意,所以我们才跑到天津去,专门找你,你也不做,那好像觉得好像我们下一步不好再找别人了,别人也就更不干。我们心想,这个教育事业总还是得支持,我们只能在这个特定的条件下,尽可能地把它做好。

  所以我们基本是行列式。你看教室,朝南北,这是教室,朝南北,这个实验室也是朝南北,这个自习室还是朝南北,图书馆再朝南北就太难看了,成了兵营了。结果给它做成一个方的,方的完了以后,这边不开窗,这边也不开窗,所以它的窗户还是开在南北向。那么在形式上讲怎么办呢,都是这种条的东西,一个是挺单调,另外后面这些老房子杂七杂八的,太难看。所以我就想了个办法,在当中给它架了一个桁架那样的一个桥。你看这个地方是教室,这个地方教室,这个地方有一部楼梯,这个地方有一部楼梯。后面呢,消防来讲还缺楼梯,或者在这两个地方,加两部楼梯,那与其那样的话不如做一个连廊,在连廊当中做一部楼梯,那么这部楼梯完了以后,这个消防的问题也解决了,后面就可以给男女厕所什么等等。

  因为加了一个连廊以后,这个地方大家看看,就变成了一个三合院,这个连廊如果是房子,一个就是增加了东西向,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太堵了,看上去的时候不够透,所以我给它加了一个架空的廊子。那么现在盖完了以后,大家看看,觉得这个廊子还是可以被接受的,这就是我刚刚去拍的照片,因为太局促了,要照一个完整的,站在这个当中,照一个完整的我这个相机的镜头是28mm的都进不去,所以只能偏,照了一个这个东西。

  进门的地方,它这个南方的学校很简陋没有什么门厅,也没有什么其他装饰,而且廊是不封的,它希望通风比较好一点,我就把这个门口稍微强调了一下,然后架一个廊子。这个廊子一共呢,你看,底下一层可以通的,第二层可以通的,第三层可以通的,第四层仍然可以通的。但是呢,轮廓线稍微下来了一点,这个地方加了一个楼梯。按理说,你楼梯总要封,那么楼梯的顶就应该盖在这个地方,是不是,盖在这个地方高度就差不多了。

  可是学校里面也希望能够带有一点标志性,我说索性把那个架高一点点,上面你看吧,是一本书,小学生嘛,上面举起来的是一本书,多少带有一点象征意义。他们甲方提出来,说我们这里面好多子弟都是渔民,能不能反映我们岛上面的渔民的这一个特色。我说这个看来很难了,我不能够把上面的书改成一条鱼,对不对?我就想了一个办法,我在这个地方,你看,给它做了两个钢条,这个地方好像是一个鱼一半插在水里面,一半露在外面。我说我已经给你尽了最大的努力了,再没有办法满足你的要求了。

  这个地方你看吧,就有一点吸取浙江民居特点,但是单坡的,这两个地方,我们是源自哪儿的呢?就是我们浙江民居的那个马头墙,就是马头墙,要真是马头墙也不好,一跌一跌下来,好像这个时代性也没有了。做一个这个东西,我有一点象征的意义,但是又不完全是马头墙,这个也费不了多少钱。这个地方正好是个楼梯间,这一条带形窗就是给楼梯间一点采光,这边进去,就是把那个稍微加宽了一点,加厚了一点点,这边做一点网格以后呢。那个栏杆,现在防火规范要求的栏杆也很厉害,这小学生才这么高一点点,要求栏杆防火不低于一米一,而且都不能够用横条,横条怕学生爬,所以都得用竖条,那也没有办法,那防火规范,咱们总是应该遵守的吧。

  那么再往下看,这是一个图书馆,这个图书馆实在是,也是无可奈何,这是一个方的,正方形,就是四面挖了四个槽,这边朝南开窗,两侧就是封起来的,当中有一部转梯,对着这个转梯,我们上面做了一点尖的东西。因为对小学生讲,做得太老气了,做得太死板了,小孩子也不喜欢,但是你要像那个幼儿园那样做得那么花花哨哨热热闹闹的也不行,当时我就想这个瓦最好能做成灰瓦。浙江民居都是灰瓦,也是考虑到小孩的喜欢。你把那个小孩学校做得像苏州园林那样的粉墙黛瓦,那恐怕也很难被他们接受,再说周围的那些房子都是红瓦,所以我就介乎其中选了一个暗红的颜色,就是一种深咖啡,或者说是带褐色的这个瓦。这块不好办了,这块瓦铺不上了,结果他们就用这个瓦压平了以后就像贴面砖一样贴上去,因为它太陡了,这就是图书馆的那个部分。


  前面有一个水池子,因为刚盖完还没有灌水,有一个旗杆,他们希望在这个地方老师可以召集孩子们聚会,或者是训话之类的,

  再往下,那这就是刚才是从那面来看,这是从这个角度来看,就是从图书馆那个方向,这是图书馆的一个角这样看过去,这个是实验楼的山墙,这地方看起来跟刚才那个不完全一样,因为这边是三层那边是两层,这地方是个进门,但是基本上所有的房子都有这样一点相当于这个风火墙的意思,这样的话呢就可以保持整体上的统一协调,

  你看这个廊子为了小孩不会爬上去,返到里头来,跟这个有一个凹进去的,小孩要爬,脚不能够踩这个,他就翻不上去,这也是尽量地想办法让它有一些细部上有一点变化,虚实有一点变化,这就是从廊子里面看这个钢架子,这就是那个塔,这是从三层的廊子来看,这就是那个院子,那个我讲的鱼,就是这样的一个东西,这个地方是用细的金属杆子,这个是用菱形的金属杆子,不是像鱼鳞吗,那个像鱼尾巴,像鱼尾。


  这个跟那个一样的,这是一个局部,这就是从底层的廊子通过去,因为这个钢架子,为了突出这个钢架子,上面这个楼板往里收了一下,要不然的话,那个栏杆和那个主结构贴在一块就没有层次了,另外我还建议他们把里面栏杆的颜色和这个颜色稍微暗一点,所以这个层次从整体上看就是还可以分得开。这也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个,这就是那个象征性的那个风火墙。

  这是图书馆的室内,图书馆不是个方的嘛,正好对着方的正中,做了一个圆梯子,这个二层上面做了一个夹层,底下放书架,上面做学生电脑阅览的一个部分,作为那个部分使用的。这是上面那个尖子从底下往上面看,这是图书馆的二层其他的部分,本来我们想把那个梁都吊起来的,结果他们打电话说,我们把那个结构打完了以后,说不吊也挺好看的,那我说那就好,那咱就不吊吧。把这个梁露出来,因为这个梁还是弯曲的,因为它这个面都是弯曲的,这是从上面看这部旋梯。这是一个普通教室,每一个普通教室,都有一个背投式的一个大的屏幕,学生也不像我们小时候念书一排一排一排,这个黑板老师站在这儿讲,都是小组,你看,四个学生一组,四个学生一组,教学的方式都改了。所以我真是感觉到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是相当地可观。

  因此我就有一个什么体会呢?我就觉得从我们建筑师的主观上面,应该朝这个方向努力,应该把自己的作品尽量地能够赋予它更深厚的文化内涵。
回复
ymlx
2006年11月20日 11:52:34
5楼
顶一下楼主.....
回复
gyd0839
2006年11月21日 14:27:40
6楼
楼主讲得精辟,就如欧式建筑挂上红灯笼,住上中国人,谁说这建筑不是中国建筑。
回复
zqw_zhang
2006年11月22日 14:31:45
7楼
根据我的经验,新手要做到:
1、多学习与自己专业有关的规范,特别是结合有关工程,吃透有关规范;
2、多熟悉构造图集,特别是与自己当前工程有关的构造做法,这样可能效果更好;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