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室内空间人性化设计[转]
背景不硬你别碰
2006年11月15日 19:11:47
只看楼主

作者:李稳摘要:本文阐述“人性化设计”的科学含义以及工业时代“人性化设计”丧失的原因。以此来认识现代社会室内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可以量化的评判标准。根据这些标准,不断挖掘是可以做到室内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的。室内设计的人性化是过去、现在以至于未来追求的必然趋势和最终归宿,使人们的生存环境更适合人性,使人类的情感更加丰富和完美,来实现“人性化”这一恒久主题。关键词:室内空间;人性化;标准;设计开始懂得室内空间设计也需要人性化的时候,这个词早已是在环艺设计以外的广泛领域高频率出现的词汇了。今天它同样以最受关注者的姿态迈入了环境艺术设计行业。一方面我们对于出现该现象而高兴,因为人们开始注意到它的重要性与美丽;一方面我们心底则透露着悲凉,因为这也意味着我们过着太久失去它的日子。尽管这之前与设计师无关,却在以后成为设计师永恒的话题。对于关于“人性化”一词理解的争议和分歧其实莫衷一是。于是身边出现众多打着人性的幌子乱拆乱建的商业抄作现象。有人认为“人性化”就是“人本主义”。西方人本思想的产生在文艺复兴时期,更早的关于“人性”的研究也在古希腊已经得到广泛研究。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将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称为世界历史上人类思想智慧高度灿烂的“轴心时代”,而在中国却是先秦诸子的时代。中国同时取得了关于人性思考的辉煌人生智慧哲学成果,以道家的“天人合一”尤为经典。而在今天高度发达的工业和信息时代的“社会”是怎样?“人性”是怎样?“人性化设计”该怎么做呢?

作者:李稳
摘要:本文阐述“人性化设计”的科学含义以及工业时代“人性化设计”丧失的原因。以此来认识现代社会室内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可以量化的评判标准。根据这些标准,不断挖掘是可以做到室内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的。室内设计的人性化是过去、现在以至于未来追求的必然趋势和最终归宿,使人们的生存环境更适合人性,使人类的情感更加丰富和完美,来实现“人性化”这一恒久主题。
关键词:室内空间;人性化;标准;设计

开始懂得室内空间设计也需要人性化的时候,这个词早已是在环艺设计以外的广泛领域高频率出现的词汇了。今天它同样以最受关注者的姿态迈入了环境艺术设计行业。一方面我们对于出现该现象而高兴,因为人们开始注意到它的重要性与美丽;一方面我们心底则透露着悲凉,因为这也意味着我们过着太久失去它的日子。尽管这之前与设计师无关,却在以后成为设计师永恒的话题。对于关于“人性化”一词理解的争议和分歧其实莫衷一是。于是身边出现众多打着人性的幌子乱拆乱建的商业抄作现象。有人认为“人性化”就是“人本主义”。西方人本思想的产生在文艺复兴时期,更早的关于“人性”的研究也在古希腊已经得到广泛研究。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将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称为世界历史上人类思想智慧高度灿烂的“轴心时代”,而在中国却是先秦诸子的时代。中国同时取得了关于人性思考的辉煌人生智慧哲学成果,以道家的“天人合一”尤为经典。而在今天高度发达的工业和信息时代的“社会”是怎样?“人性”是怎样?“人性化设计”该怎么做呢?
一、人性化设计观是科学的设计观
“人性化”一词在我们周围出现的年代并不久远,而在人类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历史,当从我们开始懂得住进山洞时开始“人性化”也搬进了室内空间。“人性化”与“设计”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设计的目的就是创造出美好的生活。衡量一个设计是不是成功当然也是以人的需求为中心的,人的需求可以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两方面考虑。两个层面互相渗透没有绝对的界限。而且实现这个需求是不能目光短浅地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这样“人性化”成为满足人各方面积极需求的代名词。更加确切地说就是满足人的身心需求并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这也是“诗意地栖居”的具体表现。(图1)然而,人们在为长期美好生活而艰辛忙碌的时候有两方面使我们的设计忽视了“人性化”。一方面往往只记得数清我们留下的脚印忘记了奋斗的初衷——美好的生活并可持续发展,陷入关注何种风格形式的死胡同里。另一方面是现代技术对“人性化”的扭曲与异化,被动地随机器轮子的运转而转动。前者表现是设计自身的问题,它们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后者是技术、文化和人之间关系的问题。后者是前者的必然条件和环境,前者只是后者的结果和部分的外在表现。要做到人性化设计就先弄清楚“人性化”丧失的原因。
二、“人性化”沉睡的三个原因
首先,现代技术对人性的扭曲和单一化。因为现代技术能够创造出任何传统技术所无法媲美的生产力。从蒸汽机诞生的时刻开始,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较量正式开始。传统技术开始在历史的舞台上节节败退,产业革命开始短短一百多年的时间,传统技术以奇迹般的速度地被抛出了历史舞台。人们丧失了双手和心的直接对话,失去了手工创造的快乐,也迷失了对艺术的方向。现代技术是以机器为中心的生产模式,人本身也无情地被套在机器生产流水线的一环。和人们双手接触的是冰冷的机器不再是人们想要得到的与人生活息息相关的设计产品;人们的设计思想不得不考虑诸多机器生产要素而套上枷锁。因此带来的必然结果:设计师设计出思维受到种种局限的设计产品,经过机器大生产而产出的单一性的产品。人们的生活当中再也看不到精美的手工产品。(图2)当我们在博物馆看到秦始皇陵兵马俑、铜马车时,看到简洁、优美、比例和谐的明式家具时,我们不禁想起那个在今天看来充满神奇和诗意的工艺品而在那个时代却和我们电脑、手机一样稀松平常的东西。
其次,因生产力提高而形成的消费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改变,更加使我们的生活难以感受到人性化关怀。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消费时代,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时尚、品牌。为人们设计生活的设计师变成一个矛盾复合体。一方面设计师肩负着为广大的大众创造美好的生活场所和秩序;另一方面设计师作为社会当中的一员也不得不因希望得到重视而顺应时尚、潮流而不能以人性化作为首要的落脚点。旅游胜地内修建的豪华别墅,人们竟相引以为时尚就是一种典型现象。一方面,人们为一己私欲不顾生态环境,建造象征着社会地位的豪华别墅。另一方面,设计师为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和赚取丰厚的经济利润放弃作为一个设计师的职业道德尽其奢华所能事之。
再者,在这样的社会和时代的环境当中,人自身的生活方式也从中作祟。在信息大爆炸、资讯发达的今天,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们习惯于小跑着工作、学习;习惯于两点一线的生活;习惯于一目十行的看书读报……渐渐地我们疏远着我们周围的人和物。我们享受快餐文化也不得不接受文化快餐,我们开始习惯于服从周围的信息忘记了思考。并且人们的审美习惯也不得不在改变。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一个精美的建筑的时候,我们开始提出“它看上去象什么?”之类的问题,而更少地思考它内在的与人关系的问题。换句话说,我们的审美越来越流于表面的形式美感的范畴。并且我们实际生活当中也经常以这样一种形式美去评判身边的事物,而忽视了更加深刻的与人性相关的深刻的社会问题。以北京的香山饭店为例,我们不论在室内还是室外的设计处理上可以看到对于菱形的运用。(图3)往往人们就把菱形看作对传统精髓的继承,这种狭隘的思维方式无疑是对香山饭店的一种误解,误解了中国传统和现代主义的精髓。人们没有看到对于传统建筑和园林精髓的继承,其中香山饭店的四季厅不但建筑简洁匀称具有古典的严谨手法。它那简单的立方体和简朴平整的墙面处理,以及网状的空间结构、斜木格和磨砖对缝的装饰,构造精确细致,具有密氏的简练之风。它明显的中轴线,是古典主义手法,也是我国古老传统的运用。内部通透豁达的流动空间,使人一目了然的清晰的方向识别性,也是深得现代主义对空间追求的精髓。而我们设计师如果都不能做到这样地分析和看待人性化的经典之作又如何引导消费者并做出好的人性化设计作品呢?
三、人性化可以量化的标准
在提出人性化的一些量化标准之前先看看有关人性化室内空间的两个实例。第一个是2008年残奥会指挥中心的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办公大楼无障碍设施工程。这是我国第一座无障碍办公大楼,地上六层,地下两层。大楼一楼宽敞明亮的大堂内,四周设有为盲人和坐轮椅者专用的助残扶手,入口处和主要通道铺有导盲道。电梯前有一个能发出声音的触摸屏,查看如何到达自己想要去的地方。(图4)大楼所有地面涂上防滑层,走在上面不易摔倒。厕所入口下面和门把手都安装可红外线感应装置,一到门口,推拉式的大门就会自动打开。洗手盆、坐便器和小便器都是按照国际标准的高度设置的。每个坐便器上方装了感应装置,会分别按小便和大便的使用水量来进行冲水。每个厕所还安置了紫外线消毒灯,有人使用时,消毒灯不会发出紫外线杀菌,没有人的时候自动启动……。他们还为残疾人设计了可利用空气升高的轮椅。这一设计使残疾人在与正常人谈话时,可随意升高轮椅达到的与正常人同样的高度,还可以像正常人一样使用酒吧台,享与正常人同样的待遇和权利。这一充分考虑残疾人心理的设计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背景不硬你别碰
2006年11月15日 19:12:17
2楼
从该设计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三个方面的有关人性化的考虑:第一,这个办公大楼功能布局的合理性,充分考虑了空间的流畅性不会给残疾人带来不便的考虑。第二,高科学技术和人自身切实需求结合,不带任何技术炫耀、虚荣的成分。第三,以残疾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为中心设计,充分体现对弱势群体的关怀。
另外的一个实例还是由外籍华人贝聿铭设计的香山饭店,它一直以合理的功能布局,幽雅的环境,以传统民族文化、现代技术良好的结合创造出的人性化的室内空间而著称于世。是一既现代又民族化的优秀作品。
首先我们看看香山饭店的平面功能布局,它以环境为依托,整个建筑结合地形,依山就势,开敞舒展,自由活泼具有很强的现代精神。它分区明确,各区间联系密切。四季厅处于中心地位,与庭院、客房、餐厅、宴会厅、咖啡馆、酒吧间、撞球室等设施都紧密而通达的联系。绝大部分客房都有良好的朝向,通过窗前庭园和香山红叶看到西山、颐和园和北京城。部分东西朝向的客房也都面向主庭园。夏季有青松翠柏遮阳,冬季有雪景可供观赏。贝先生吸取传统的四合院精髓,运用现代技术和苏州园林的处理手法,从而保持了中国格调。四季厅的运用就是一个良好的例子。四季厅是由一个后现代派提倡的不定空间。四季厅以四合院的面貌出现,其四周墙面与室外墙面完全一样。周围是南方园林小品,月牙门洞和假山鱼池,海棠花窗,山石修竹,阳光倾洒,繁花覆地,一派江南景色。初看是室外景观,细看顶上有屋架。(图5)厅内有沙发、桌椅、台灯,又是室内。很难区分室内还是室外的界限。给人以新奇的不定空间感受。
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关于室内人性化设计的几方面。第一,功能的合理布局。合理的布局是室内空间人性化设计的基础,功能布局设计是对室内空间合理利用的外在体现和必要手段。第二,良好的美观效果和视觉审美香山饭店的幽雅室内和室外环境整体结合达到非常好的视觉效果。第三,现代精神和传统的良好结合,在上述文段中已经详细阐述就不在赘述了。第四,具有深远的意境。达到一定意境不但与视觉效果有关与人文精神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离不开的。这一意境在香山饭店的四季厅等处的处理手法可以深刻的感受到。第五,人、室内空间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这不但是人性化的本质要求也是人性化设计的具体体现。香山饭店无疑在这个方面是做的非常出色的,室内外空间的渗透,内外空间的能量、气流的交换,以及内外美景的相互辉映,人在这样的空间环境当中神清气爽,既是空间的主角也是空间的配角,体现出人和自然非常和谐的共生状态。
由此可见,人性化的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衡量。第一,功能布局合理,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第二,具有一定的视觉美感,形式、比例、尺度符合人的审美标准。第三,传统的传承,地域文化以及现代技术的创新有机地结合。第四,注重环保与节能,使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第五,注重多元化、对个性化和对弱势群体的特殊关怀。
四、实现室内空间人性化设计的方法
如何实现室内空间的人性化,其实是一个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不同时期人和社会环境会提出不同的要求。今天人们逐渐超越物质功能的满足,向人性化情感的精神需求层次过度。开始注重人的因素和空间使用者的生理、心理、情感的需要。追求传统的文脉,向往充满人情味、地方民俗和人工创造的生态环境,他们都崇尚自然返朴归真,以情动人实现了绿色室内设计、远离城市的喧嚣、栖居于大自然的理想。这样的期盼具有现代社会的特征。而在现有的社会环境和技术条件下为实现这样人性化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思维角度入手。
(一)按照功能需要布局空间
我们平时从平面布局来思考方案,这种思考方式和从整个空间分布来做方案的思维方式是大相径庭的。因为单单的从平面思考整个空间的分布是有局限的。平面布置只是地载界面的思考,空间是由地载、天覆和立面围合的内部虚无,而不是我们看到的实体——墙面、天花和地面。中国老子的《道德经》一书中提出这样的观点:“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诞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图6)因此室内设计的改造对象是空间而不是界面实体。如右图所示,可以看出空间和围合空间的实体之间的区别。往往在空间的围合方式发生小的变动可以较大程度地改变空间关系,甚至彻底地改变空间的性质。因此在空间设计的时候,更多的是对空间亲身感受来思考功能布局,这也是为什么在做设计之前设计师必须亲临现场感受空间关系。现在不管是设计院校的学习还是社会中的设计师往往把设计当成一个流水线生产的产品。由平面→顶面→立面→效果模拟图的设计过程,这也往往不是一个能全面考虑空间的思维方式。要做到系统的空间规划,必须在做设计时充分整体地思考,每个环节是相互穿插、渗透的。另外,把手绘仅仅当成是对设计的一种表现技法是一种狭隘的理解,因为笔者认为手绘是对脑海当中的空间效果以快速转化为可视场景的最佳办法。我们只有打好基础才有可能做出人性化的设计,具体要求对人生理尺度、心理尺度、人体工程学、材料学、各种不同场所的功能等相关领域有较好的了解。从而根据功能的需求布置空间,具备良好的使用功能。
(二)室内环境气氛的营造,包括光照、色彩的设计
人们感受外界的主要方式是视觉。有关资料统计靠眼睛获得外界信息占87%。而人的眼睛只能通过光照才能获得形体和色彩的印象。勒.柯布西埃说过“建筑艺术是在光照条件下对体量的巧妙、正确和卓越的处理,色彩是被人们遗忘了的巨大建筑力”。因此,对色彩和光线的良好运用成为实现人性化设计的重要手段。
1.内光照环境的人性化设计
对于光照环境设计我们很容易联想到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对光的深刻理解和独到细腻的运用。“光的教堂”是安藤忠雄对光线运用的经典作品之一。整个建筑的重点集中在圣坛后面的十字架上,它是从混凝土墙上切出的一个十字形开口,只因有光的存在,这个十字架才真正有意义。(图7)讲坛后面便是在墙体上留出的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开口,阳光从这时渗透进来,从而形成著名的“光的十字”。这一建筑虽然形体简单,但却蕴含了一种复杂而极其优秀的建筑处理,这片成角度插入的素混凝土壁体,以最简单的方式解决了基地和工程所有难题。斜墙不仅分割了空间,而且把柔和阳光反射渗透进教堂室内,掩蔽了现存内院中的牧师住宅,并隔离了喧嚣的外部世界。在那样的黑暗中飘浮着一道十字架的光线,这就是全部。墙上的裂缝赋予空间以张力并使之神化,它们抽象地渲染着已经建筑化了的室外光线。从这个设计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大师对光照细腻的处理手法和光的独特处理。利用简洁的构造和常规的元素真切地表达场所的灵魂。
回复
背景不硬你别碰
2006年11月15日 19:13:11
3楼
在室内空间的设计当中我们不但要很好的利用自然光还有人工采光的作用表现的更加明显。一般人工光照由直接光照、间接光照和混合光照三种形式出现。直接光照光线相对间接光照照度要高,更加容易引起视觉的注意。往往直接光照是作为主光源运用,起到强调被照射物体的作用。另外也能起到光来限定空间分割空间的作用。间接光源光线相对直接光源柔和,照射范围一般比较广泛些。在运用当中起辅助光源和烘托环境气氛的作用。混合光源在实际运用当中最为广泛。它往往是几种光源的混合运用,也包括自然光照的混合运用。直接光照是经常运用,因变化多端也是最难驾御的。(图8)在贝聿铭的隧道设计当中,我们看到弧线的间接光源灯光带跟随隧道的走向变化与金属壁拱型的垂直方向变化优美结合,加上点状间接光源点缀,即满足光照需要又达到完美的形式效果。可以堪称人工光照的经典运用。对于居室设计更是如此,如客厅、餐厅、书房的照明要求是各不相同的。厨房的照度比客厅的要高,客厅要求照度比餐厅的高,书房要求局部照明比较高如工作、读书区。2.室内空间环境的色彩人性化设计
优美的室内空间没有合理的色彩搭配同样不能称为人性化的空间。色彩是空间设计的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色彩因为光的存在而存在,因此,色彩的搭配往往与光紧密联系。色彩和光的布置同样应根据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来考虑空间的设计,色彩感觉是人的生理现象,当人的视觉受到刺激后,立即会引起感觉的直接反应,主要表现在人的错觉和幻觉,并由此产生联想。色彩能够唤起人的各种情绪和情感,甚至影响人的生理上的反应。在特定的室内空间当中色彩不但能起烘托气氛的作用,有时甚至是空间情感、意境的主要表达手段。因此,运用不同的面积对比、色相对比、纯度对比、冷暖对比、明度对比能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大面积的灰色加小面积彩色点缀往往能使沉稳的空间也不失活跃。色彩明快往往能使愉悦和放松人的心情。冷色调的空间能使人宁静,暖色调能使人觉得温馨。
(三)合理、创新地利用环保的材料
合理地利用环保的材料,根据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采用对环境和人不构成污染的材料并与工艺创新相结合。实现人、室内环境、自然环境和谐发展。充分考虑使用功能基础创新,如:防潮、除湿、通风透气、隔热、隔音……。在这个方面相对容易理解接受。对于如何创新地利用新材料、新工艺,法兰克·盖里(Frank.O.Gehry)可谓开辟先河、独树一帜。对于他的建筑设计许多人都怀着矛盾的心理。首先他运用我们常用的材料创新出我们从未有的形式,以此来阐述他对空间的理解。在人们固有的观念当中,这种以曲面的形式出现在大面积界面是不太可能实现的。有人把他的设计和潜意识、无意识联系起来,作为深层次人性化来理解,也有人说盖里并非有什么深刻哲学理论思考,有的只是他的美术朋友多年对他的艺术熏陶。(图9)不论怎样,盖里的设计是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出现的。他在材料使用和技术创新是独具一格的,在左面图片所视,当中大面积的曲面钢化玻璃给人以视觉开阔、新奇、流动的空间感受。我们不一定学习他的处理手法,但对他对人性化设计材料的使用开阔创新的思路是可以借鉴的。
(四)陈设设计的人性化
室内陈设设计的主要范畴包括:室内家具、设备、装饰品、壁画、装饰织物、室内绿化等方面。室内陈设是满足室内功能需要、营造烘托气氛、修饰空间美、调节室内环境小气候、强化场所的意境等等方面的重要手段。主要做到以下三点:
1.陈设设计的自然化
随着自然环境遭到工业时代的破坏,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人们用自然材料,向往绿色自然,渴望住在天然绿色环境中。在住宅中创造田园的舒适气氛,强调自然色彩和天然材料的应用,采用许多民间艺术手法和风格。(图10)室内的陈设设计不断在“回归自然”上下功夫,创造新的肌理效果,运用抽象的设计手法来使人们联想自然。运用室内绿色植物,有意识将室内和室外的自然景观融合在一起,满足人们对大自然的向往与追求,从而使室内空间带有人情味和更丰富的感受。这也是人性化具体表现十分重要的方面。
2. 陈设设计的个性化
室内空间的人性化设计是离不开个性化的,陈设设计也不例外。不管是怎样优秀的设计;不管是个人空间还是社会公共室内空间,最终的服务对象还是这个空间的使用主人。因此,对于私人的室内空间主要根据个人的需求来选择室内陈设;对于公共室内空间则根据该空间的功能和性质来定位选择室内陈设。长隆酒店作为一个旅游酒店,根据特殊的现实条件结合带有浓郁野趣色彩的撒法里风格,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也是国内主题酒店的成功案例之一。开辟了国内参与式野生动物园旅游酒店的先河,成为相关室内设计领域的榜样和经典。
3.陈设设计的整体化和意境美
对于室内空间的各个元素尽量做到整体化,尽量和该空间或主人的历史、地域文化协调来做设计。使这样的室内空间能和人和谐地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冰凉感受不到任何人文关怀。在能达到空间形式美、比例协调、尺度合理、色彩和谐、灯光合理加上好的室内陈设和室内绿化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和个性需求就能够达到整个室内气氛融洽,从而产生意境美。这样的空间是充满旺盛生命力的空间。但绝对不是照搬传统的堆砌式空间。否则空间将没有任何动人之处也感受不到空间的任何生命力。
五、结语
总而言之,室内空间人性化设计是个整体、系统的过程,绝对不是断裂的思维步骤的拼凑。以上的论述只是代表设计过程归纳出的思考面而不是一个人性化设计的思维过程。要做到整体的、系统地思考是这些思考面的互相穿插,不断深化。另外人性化设计也是纵向思考的思维过程,它是因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人们需求的改变而不断深化的过程,不以某个阶段作为永恒的标准。室内空间只有紧扣时代主题,根据不同空间的性质,参照一些可以量化的“人性化”标准才能做出人性化的设计。“人性化”才是室内空间的永恒话题。
回复
jn303
2006年11月16日 09:32:04
4楼
本文阐述“人性化设计”的科学含义以及工业时代“人性化设计”丧失的原因。以此来认识现代社会室内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可以量化的评判标准。根据这些标准,不断挖掘是可以做到室内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的。室内设计的人性化是过去、现在以至于未来追求的必然趋势和最终归宿,使人们的生存环境更适合人性,使人类的情感更加丰富和完美,来实现“人性化”这一恒久主题。
关键词:室内空间;人性化;标准;设计

开始懂得室内空间设计也需要人性化的时候,这个词早已是在环艺设计以外的广泛领域高频率出现的词汇了。今天它同样以最受关注者的姿态迈入了环境艺术设计行业。一方面我们对于出现该现象而高兴,因为人们开始注意到它的重要性与美丽;一方面我们心底则透露着悲凉,因为这也意味着我们过着太久失去它的日子。尽管这之前与设计师无关,却在以后成为设计师永恒的话题。对于关于“人性化”一词理解的争议和分歧其实莫衷一是。于是身边出现众多打着人性的幌子乱拆乱建的商业抄作现象。有人认为“人性化”就是“人本主义”。西方人本思想的产生在文艺复兴时期,更早的关于“人性”的研究也在古希腊已经得到广泛研究。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将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称为世界历史上人类思想智慧高度灿烂的“轴心时代”,而在中国却是先秦诸子的时代。中国同时取得了关于人性思考的辉煌人生智慧哲学成果,以道家的“天人合一”尤为经典。而在今天高度发达的工业和信息时代的“社会”是怎样?“人性”是怎样?“人性化设计”该怎么做呢?
一、人性化设计观是科学的设计观
“人性化”一词在我们周围出现的年代并不久远,而在人类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历史,当从我们开始懂得住进山洞时开始“人性化”也搬进了室内空间。“人性化”与“设计”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设计的目的就是创造出美好的生活。衡量一个设计是不是成功当然也是以人的需求为中心的,人的需求可以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两方面考虑。两个层面互相渗透没有绝对的界限。而且实现这个需求是不能目光短浅地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这样“人性化”成为满足人各方面积极需求的代名词。更加确切地说就是满足人的身心需求并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这也是“诗意地栖居”的具体表现。(图1)然而,人们在为长期美好生活而艰辛忙碌的时候有两方面使我们的设计忽视了“人性化”。一方面往往只记得数清我们留下的脚印忘记了奋斗的初衷——美好的生活并可持续发展,陷入关注何种风格形式的死胡同里。另一方面是现代技术对“人性化”的扭曲与异化,被动地随机器轮子的运转而转动。前者表现是设计自身的问题,它们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后者是技术、文化和人之间关系的问题。后者是前者的必然条件和环境,前者只是后者的结果和部分的外在表现。要做到人性化设计就先弄清楚“人性化”丧失的原因。
二、“人性化”沉睡的三个原因
首先,现代技术对人性的扭曲和单一化。因为现代技术能够创造出任何传统技术所无法媲美的生产力。从蒸汽机诞生的时刻开始,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较量正式开始。传统技术开始在历史的舞台上节节败退,产业革命开始短短一百多年的时间,传统技术以奇迹般的速度地被抛出了历史舞台。人们丧失了双手和心的直接对话,失去了手工创造的快乐,也迷失了对艺术的方向。现代技术是以机器为中心的生产模式,人本身也无情地被套在机器生产流水线的一环。和人们双手接触的是冰冷的机器不再是人们想要得到的与人生活息息相关的设计产品;人们的设计思想不得不考虑诸多机器生产要素而套上枷锁。因此带来的必然结果:设计师设计出思维受到种种局限的设计产品,经过机器大生产而产出的单一性的产品。人们的生活当中再也看不到精美的手工产品。(图2)当我们在博物馆看到秦始皇陵兵马俑、铜马车时,看到简洁、优美、比例和谐的明式家具时,我们不禁想起那个在今天看来充满神奇和诗意的工艺品而在那个时代却和我们电脑、手机一样稀松平常的东西。
其次,因生产力提高而形成的消费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改变,更加使我们的生活难以感受到人性化关怀。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消费时代,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时尚、品牌。为人们设计生活的设计师变成一个矛盾复合体。一方面设计师肩负着为广大的大众创造美好的生活场所和秩序;另一方面设计师作为社会当中的一员也不得不因希望得到重视而顺应时尚、潮流而不能以人性化作为首要的落脚点。旅游胜地内修建的豪华别墅,人们竟相引以为时尚就是一种典型现象。一方面,人们为一己私欲不顾生态环境,建造象征着社会地位的豪华别墅。另一方面,设计师为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和赚取丰厚的经济利润放弃作为一个设计师的职业道德尽其奢华所能事之。
再者,在这样的社会和时代的环境当中,人自身的生活方式也从中作祟。在信息大爆炸、资讯发达的今天,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们习惯于小跑着工作、学习;习惯于两点一线的生活;习惯于一目十行的看书读报……渐渐地我们疏远着我们周围的人和物。我们享受快餐文化也不得不接受文化快餐,我们开始习惯于服从周围的信息忘记了思考。并且人们的审美习惯也不得不在改变。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一个精美的建筑的时候,我们开始提出“它看上去象什么?”之类的问题,而更少地思考它内在的与人关系的问题。换句话说,我们的审美越来越流于表面的形式美感的范畴。并且我们实际生活当中也经常以这样一种形式美去评判身边的事物,而忽视了更加深刻的与人性相关的深刻的社会问题。以北京的香山饭店为例,我们不论在室内还是室外的设计处理上可以看到对于菱形的运用。(图3)往往人们就把菱形看作对传统精髓的继承,这种狭隘的思维方式无疑是对香山饭店的一种误解,误解了中国传统和现代主义的精髓。人们没有看到对于传统建筑和园林精髓的继承,其中香山饭店的四季厅不但建筑简洁匀称具有古典的严谨手法。它那简单的立方体和简朴平整的墙面处理,以及网状的空间结构、斜木格和磨砖对缝的装饰,构造精确细致,具有密氏的简练之风。它明显的中轴线,是古典主义手法,也是我国古老传统的运用。内部通透豁达的流动空间,使人一目了然的清晰的方向识别性,也是深得现代主义对空间追求的精髓。而我们设计师如果都不能做到这样地分析和看待人性化的经典之作又如何引导消费者并做出好的人性化设计作品呢?
三、人性化可以量化的标准
在提出人性化的一些量化标准之前先看看有关人性化室内空间的两个实例。第一个是2008年残奥会指挥中心的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办公大楼无障碍设施工程。这是我国第一座无障碍办公大楼,地上六层,地下两层。大楼一楼宽敞明亮的大堂内,四周设有为盲人和坐轮椅者专用的助残扶手,入口处和主要通道铺有导盲道。电梯前有一个能发出声音的触摸屏,查看如何到达自己想要去的地方。(图4)大楼所有地面涂上防滑层,走在上面不易摔倒。厕所入口下面和门把手都安装可红外线感应装置,一到门口,推拉式的大门就会自动打开。洗手盆、坐便器和小便器都是按照国际标准的高度设置的。每个坐便器上方装了感应装置,会分别按小便和大便的使用水量来进行冲水。每个厕所还安置了紫外线消毒灯,有人使用时,消毒灯不会发出紫外线杀菌,没有人的时候自动启动……。他们还为残疾人设计了可利用空气升高的轮椅。这一设计使残疾人在与正常人谈话时,可随意升高轮椅达到的与正常人同样的高度,还可以像正常人一样使用酒吧台,享与正常人同样的待遇和权利。这一充分考虑残疾人心理的设计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回复
jn303
2006年11月16日 09:32:32
5楼
在室内空间的设计当中我们不但要很好的利用自然光还有人工采光的作用表现的更加明显。一般人工光照由直接光照、间接光照和混合光照三种形式出现。直接光照光线相对间接光照照度要高,更加容易引起视觉的注意。往往直接光照是作为主光源运用,起到强调被照射物体的作用。另外也能起到光来限定空间分割空间的作用。间接光源光线相对直接光源柔和,照射范围一般比较广泛些。在运用当中起辅助光源和烘托环境气氛的作用。混合光源在实际运用当中最为广泛。它往往是几种光源的混合运用,也包括自然光照的混合运用。直接光照是经常运用,因变化多端也是最难驾御的。(图8)在贝聿铭的隧道设计当中,我们看到弧线的间接光源灯光带跟随隧道的走向变化与金属壁拱型的垂直方向变化优美结合,加上点状间接光源点缀,即满足光照需要又达到完美的形式效果。可以堪称人工光照的经典运用。对于居室设计更是如此,如客厅、餐厅、书房的照明要求是各不相同的。厨房的照度比客厅的要高,客厅要求照度比餐厅的高,书房要求局部照明比较高如工作、读书区。2.室内空间环境的色彩人性化设计
优美的室内空间没有合理的色彩搭配同样不能称为人性化的空间。色彩是空间设计的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色彩因为光的存在而存在,因此,色彩的搭配往往与光紧密联系。色彩和光的布置同样应根据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来考虑空间的设计,色彩感觉是人的生理现象,当人的视觉受到刺激后,立即会引起感觉的直接反应,主要表现在人的错觉和幻觉,并由此产生联想。色彩能够唤起人的各种情绪和情感,甚至影响人的生理上的反应。在特定的室内空间当中色彩不但能起烘托气氛的作用,有时甚至是空间情感、意境的主要表达手段。因此,运用不同的面积对比、色相对比、纯度对比、冷暖对比、明度对比能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大面积的灰色加小面积彩色点缀往往能使沉稳的空间也不失活跃。色彩明快往往能使愉悦和放松人的心情。冷色调的空间能使人宁静,暖色调能使人觉得温馨。
(三)合理、创新地利用环保的材料
合理地利用环保的材料,根据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采用对环境和人不构成污染的材料并与工艺创新相结合。实现人、室内环境、自然环境和谐发展。充分考虑使用功能基础创新,如:防潮、除湿、通风透气、隔热、隔音……。在这个方面相对容易理解接受。对于如何创新地利用新材料、新工艺,法兰克·盖里(Frank.O.Gehry)可谓开辟先河、独树一帜。对于他的建筑设计许多人都怀着矛盾的心理。首先他运用我们常用的材料创新出我们从未有的形式,以此来阐述他对空间的理解。在人们固有的观念当中,这种以曲面的形式出现在大面积界面是不太可能实现的。有人把他的设计和潜意识、无意识联系起来,作为深层次人性化来理解,也有人说盖里并非有什么深刻哲学理论思考,有的只是他的美术朋友多年对他的艺术熏陶。(图9)不论怎样,盖里的设计是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出现的。他在材料使用和技术创新是独具一格的,在左面图片所视,当中大面积的曲面钢化玻璃给人以视觉开阔、新奇、流动的空间感受。我们不一定学习他的处理手法,但对他对人性化设计材料的使用开阔创新的思路是可以借鉴的。
(四)陈设设计的人性化
室内陈设设计的主要范畴包括:室内家具、设备、装饰品、壁画、装饰织物、室内绿化等方面。室内陈设是满足室内功能需要、营造烘托气氛、修饰空间美、调节室内环境小气候、强化场所的意境等等方面的重要手段。主要做到以下三点:
1.陈设设计的自然化
随着自然环境遭到工业时代的破坏,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人们用自然材料,向往绿色自然,渴望住在天然绿色环境中。在住宅中创造田园的舒适气氛,强调自然色彩和天然材料的应用,采用许多民间艺术手法和风格。(图10)室内的陈设设计不断在“回归自然”上下功夫,创造新的肌理效果,运用抽象的设计手法来使人们联想自然。运用室内绿色植物,有意识将室内和室外的自然景观融合在一起,满足人们对大自然的向往与追求,从而使室内空间带有人情味和更丰富的感受。这也是人性化具体表现十分重要的方面。
2. 陈设设计的个性化
室内空间的人性化设计是离不开个性化的,陈设设计也不例外。不管是怎样优秀的设计;不管是个人空间还是社会公共室内空间,最终的服务对象还是这个空间的使用主人。因此,对于私人的室内空间主要根据个人的需求来选择室内陈设;对于公共室内空间则根据该空间的功能和性质来定位选择室内陈设。长隆酒店作为一个旅游酒店,根据特殊的现实条件结合带有浓郁野趣色彩的撒法里风格,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也是国内主题酒店的成功案例之一。开辟了国内参与式野生动物园旅游酒店的先河,成为相关室内设计领域的榜样和经典。
3.陈设设计的整体化和意境美
对于室内空间的各个元素尽量做到整体化,尽量和该空间或主人的历史、地域文化协调来做设计。使这样的室内空间能和人和谐地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冰凉感受不到任何人文关怀。在能达到空间形式美、比例协调、尺度合理、色彩和谐、灯光合理加上好的室内陈设和室内绿化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和个性需求就能够达到整个室内气氛融洽,从而产生意境美。这样的空间是充满旺盛生命力的空间。但绝对不是照搬传统的堆砌式空间。否则空间将没有任何动人之处也感受不到空间的任何生命力。
五、结语
总而言之,室内空间人性化设计是个整体、系统的过程,绝对不是断裂的思维步骤的拼凑。以上的论述只是代表设计过程归纳出的思考面而不是一个人性化设计的思维过程。要做到整体的、系统地思考是这些思考面的互相穿插,不断深化。另外人性化设计也是纵向思考的思维过程,它是因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人们需求的改变而不断深化的过程,不以某个阶段作为永恒的标准。室内空间只有紧扣时代主题,根据不同空间的性质,参照一些可以量化的“人性化”标准才能做出人性化的设计。“人性化”才是室内空间的永恒话题。
回复
jn303
2006年11月16日 09:33:12
6楼
在室内空间的设计当中我们不但要很好的利用自然光还有人工采光的作用表现的更加明显。一般人工光照由直接光照、间接光照和混合光照三种形式出现。直接光照光线相对间接光照照度要高,更加容易引起视觉的注意。往往直接光照是作为主光源运用,起到强调被照射物体的作用。另外也能起到光来限定空间分割空间的作用。间接光源光线相对直接光源柔和,照射范围一般比较广泛些。在运用当中起辅助光源和烘托环境气氛的作用。混合光源在实际运用当中最为广泛。它往往是几种光源的混合运用,也包括自然光照的混合运用。直接光照是经常运用,因变化多端也是最难驾御的。(图8)在贝聿铭的隧道设计当中,我们看到弧线的间接光源灯光带跟随隧道的走向变化与金属壁拱型的垂直方向变化优美结合,加上点状间接光源点缀,即满足光照需要又达到完美的形式效果。可以堪称人工光照的经典运用。对于居室设计更是如此,如客厅、餐厅、书房的照明要求是各不相同的。厨房的照度比客厅的要高,客厅要求照度比餐厅的高,书房要求局部照明比较高如工作、读书区。2.室内空间环境的色彩人性化设计
优美的室内空间没有合理的色彩搭配同样不能称为人性化的空间。色彩是空间设计的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色彩因为光的存在而存在,因此,色彩的搭配往往与光紧密联系。色彩和光的布置同样应根据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来考虑空间的设计,色彩感觉是人的生理现象,当人的视觉受到刺激后,立即会引起感觉的直接反应,主要表现在人的错觉和幻觉,并由此产生联想。色彩能够唤起人的各种情绪和情感,甚至影响人的生理上的反应。在特定的室内空间当中色彩不但能起烘托气氛的作用,有时甚至是空间情感、意境的主要表达手段。因此,运用不同的面积对比、色相对比、纯度对比、冷暖对比、明度对比能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大面积的灰色加小面积彩色点缀往往能使沉稳的空间也不失活跃。色彩明快往往能使愉悦和放松人的心情。冷色调的空间能使人宁静,暖色调能使人觉得温馨。
(三)合理、创新地利用环保的材料
合理地利用环保的材料,根据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采用对环境和人不构成污染的材料并与工艺创新相结合。实现人、室内环境、自然环境和谐发展。充分考虑使用功能基础创新,如:防潮、除湿、通风透气、隔热、隔音……。在这个方面相对容易理解接受。对于如何创新地利用新材料、新工艺,法兰克·盖里(Frank.O.Gehry)可谓开辟先河、独树一帜。对于他的建筑设计许多人都怀着矛盾的心理。首先他运用我们常用的材料创新出我们从未有的形式,以此来阐述他对空间的理解。在人们固有的观念当中,这种以曲面的形式出现在大面积界面是不太可能实现的。有人把他的设计和潜意识、无意识联系起来,作为深层次人性化来理解,也有人说盖里并非有什么深刻哲学理论思考,有的只是他的美术朋友多年对他的艺术熏陶。(图9)不论怎样,盖里的设计是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出现的。他在材料使用和技术创新是独具一格的,在左面图片所视,当中大面积的曲面钢化玻璃给人以视觉开阔、新奇、流动的空间感受。我们不一定学习他的处理手法,但对他对人性化设计材料的使用开阔创新的思路是可以借鉴的。
(四)陈设设计的人性化
室内陈设设计的主要范畴包括:室内家具、设备、装饰品、壁画、装饰织物、室内绿化等方面。室内陈设是满足室内功能需要、营造烘托气氛、修饰空间美、调节室内环境小气候、强化场所的意境等等方面的重要手段。主要做到以下三点:
1.陈设设计的自然化
随着自然环境遭到工业时代的破坏,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人们用自然材料,向往绿色自然,渴望住在天然绿色环境中。在住宅中创造田园的舒适气氛,强调自然色彩和天然材料的应用,采用许多民间艺术手法和风格。(图10)室内的陈设设计不断在“回归自然”上下功夫,创造新的肌理效果,运用抽象的设计手法来使人们联想自然。运用室内绿色植物,有意识将室内和室外的自然景观融合在一起,满足人们对大自然的向往与追求,从而使室内空间带有人情味和更丰富的感受。这也是人性化具体表现十分重要的方面。
2. 陈设设计的个性化
室内空间的人性化设计是离不开个性化的,陈设设计也不例外。不管是怎样优秀的设计;不管是个人空间还是社会公共室内空间,最终的服务对象还是这个空间的使用主人。因此,对于私人的室内空间主要根据个人的需求来选择室内陈设;对于公共室内空间则根据该空间的功能和性质来定位选择室内陈设。长隆酒店作为一个旅游酒店,根据特殊的现实条件结合带有浓郁野趣色彩的撒法里风格,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也是国内主题酒店的成功案例之一。开辟了国内参与式野生动物园旅游酒店的先河,成为相关室内设计领域的榜样和经典。
3.陈设设计的整体化和意境美
对于室内空间的各个元素尽量做到整体化,尽量和该空间或主人的历史、地域文化协调来做设计。使这样的室内空间能和人和谐地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冰凉感受不到任何人文关怀。在能达到空间形式美、比例协调、尺度合理、色彩和谐、灯光合理加上好的室内陈设和室内绿化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和个性需求就能够达到整个室内气氛融洽,从而产生意境美。这样的空间是充满旺盛生命力的空间。但绝对不是照搬传统的堆砌式空间。否则空间将没有任何动人之处也感受不到空间的任何生命力。
五、结语
总而言之,室内空间人性化设计是个整体、系统的过程,绝对不是断裂的思维步骤的拼凑。以上的论述只是代表设计过程归纳出的思考面而不是一个人性化设计的思维过程。要做到整体的、系统地思考是这些思考面的互相穿插,不断深化。另外人性化设计也是纵向思考的思维过程,它是因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人们需求的改变而不断深化的过程,不以某个阶段作为永恒的标准。室内空间只有紧扣时代主题,根据不同空间的性质,参照一些可以量化的“人性化”标准才能做出人性化的设计。“人性化”才是室内空间的永恒话题。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