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画卷的精粹——园林
hi221067
hi221067 Lv.4
2006年10月27日 09:59:27
来自于闲聊茶吧
只看楼主

(水美土肥 孕生佳园、千年构建 异彩纷呈、园林图籍 造园名家、江河殊途 北雄南秀)一、水美土肥 孕生佳园长江流域文化是中华民族造就的伟大画卷,其中的园林文化是最精美的部分。她耐读受看,具有无限的魅力。稍有学养的人,无不为之着迷,无不希望从美丽的图画中得到精神上的 享受。人们不禁要问:长江流域为什么会产生优美的园林?园林需要地理条件作为基础。中华大地多姿多态,特别是长江流域的生态自然环境,为建造园林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


(水美土肥 孕生佳园、千年构建 异彩纷呈、园林图籍 造园名家、江河殊途 北雄南秀)
一、水美土肥 孕生佳园
长江流域文化是中华民族造就的伟大画卷,其中的园林文化是最精美的部分。她耐读受看,具有无限的魅力。稍有学养的人,无不为之着迷,无不希望从美丽的图画中得到精神上的 享受。人们不禁要问:长江流域为什么会产生优美的园林?园林需要地理条件作为基础。中华大地多姿多态,特别是长江流域的生态自然环境,为建造园林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
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个不断变动着的系统。中国现在的地形是西部高、东部低。然而,在距今2亿年前的三迭纪,中国地形却是东部高、西部低,今青藏、云贵、川渝等地曾 是一片汪洋,与古地中海相通。其后,强烈的造山运动使古地中海向西后退。距今约7000万 年前发生的燕山运动,距今三、四千万年发生的喜马拉雅山运动,使西高东低的地形格局得 以形成。长江流域的岩石卵丸证明了历史上的沧桑巨变,岁月老人给我们留下了不可思议的遐想。
园林以水源为生命所系,长江则可提供取之不竭的水源。长江的支流数以千计,有49条支流的流域面积分别在1万平方公里以上。众多的淡水湖都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洞庭湖、鄱 阳湖、太湖沿岸是兴造园林的最好地方。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河网密度一般在0.5公里/平方公 里以上,长江三角洲南部的杭嘉湖平原河网密度更是高达12.7公里/平方公里,是中国河网 最稠密的地区。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的气候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为1100 毫米。
园林以奇巧多姿的地形为依托。长江流域的地貌类型有多样性,高山、丘陵、盆地、平原分布其间。
园林以动植物为活力之本。长江流域有暖温带、亚热带的植物,植物种类极为丰富。长江上游的金沙江、雅砻江、岷江、大渡河、嘉陵江等支流有大片森林,其中保存了许多珍稀树 种,如水杉、银杏、珙桐等。全国三大林区,西南、中南两林区大部分在长江流域。长江上 游到下游,依次分布着乔木林、高山灌木林、冷杉、云杉、马尾松、樟树等。全流域的70% 都有竹林。长江流域有国家级的19个自然保护区和5个森林公园。按主要保护对象可分为四类:一是以保护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主,如安徽黄山和湖北神农架。二是保护 特有的生态系统,如湖南莽山常绿阔叶林、江西鄱阳潮湿地生态系统。三是保护珍稀动植物 ,如贵州赤水桫椤、四川卧龙大熊猫。四是保护自然景观,如四川九寨沟、湖南张家界。长江流域的大熊猫、金丝猴、梅花鹿、白鹤、王鹅、锦鸡,都具有可观赏性。
长江流域是中华文化的摇篮之一。它的人文资源是园林文化的宝贵财富,其人文资源的地域之广、内涵之深、素材之众,都是其它大河文化所不能比拟的。
免费打赏
hi221067
2006年10月27日 10:43:13
12楼
本,经国内 专家整理,得以重新问世。日本造园界人士推崇此书为世界造园学最古名著,受到国内外高 度重视。
《园冶》有三卷。卷一有兴造论、园说、以及相地、立基、屋宇、装折四篇。卷二叙述栏杆。卷三叙述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这三卷可分为十方面内容:《相地》论及山林、城市、村庄、郊野、傍宅、江湖之地。
《立基》论及厅堂、楼阁、门楼、书房、亭榭、廊房、假山之基。
《屋宇》论及门楼、堂、斋、室、房、馆、楼、台、阁、亭、榭、轩、卷、广、廊、五架梁、七架梁、九架梁、草架、重椽、磨角、地图。
《装折》论及屏门、仰麈、风窗。
《门窗》论及门窗图式。
《墙垣》论及白粉墙、磨砖墙、漏砖墙、乱石墙。
《铺地》论及乱石路、鹅子地、冰裂地、诸砖地。
《掇山》论及园山、厅山、楼山、阁山、书房山、池山、内室山、峭壁山、山石池、峰 、峦、岩、洞、涧、曲水、瀑布。 《选石》论及太湖石、昆山石、宜兴石、龙潭石、青龙山石、灵壁石、岘山石、宣石、 湖口石、英石、散兵石、黄石、旧石、锦川石、花石纲。
《借景》论及景点设置。
造园宗旨,在开篇《兴造论》中有综合表述。计成认为:园林是否成功,工匠占三分,设计师占七分。
“故凡造作,必先相地立基,然后定其间进,量其广狭,随曲合方,是在主者,能妙于得体合宜,未可拘率。……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因者,随基势之高下,体形之端正,碍木栅桠,泉流石柱,互相借资;宜亭斯亭,宜檄斯树,不妨偏经,顿置婉转,斯谓精而合宜者也。借者,园 虽别 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晴峦耸秀,绀宇凌空,极目所至,俗则屏之,嘉则收之,不可町 ,尽为烟景,斯所谓巧而得体者也。”这段文字强调的体、宜、因、借,正是计成一生研究园 林艺术的总结。
《园冶》一书,当代园林专家陈植、陈从周等先生倾注了大量心血,为之作注。今有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园冶注释》颇便阅读。
2.《长物志》
《长物志》,明代文震亨著。文震亨,字启美,有家学,曾任明末武英殿中书舍人。满清入关建政权,南京沦陷,文震亨忧愤绝食而死,享年61岁。他勤于著述,撰有《琴
回复
hi221067
2006年10月27日 10:43:35
13楼
谱》、《金门录》、《 香草垲》等。《香草垲》叙述了婵娟堂、绣铗堂、宠鹅阁、斜月廊、香草廊、方池、曲沼等景物,都是他居 住的园景。
《长物志》12卷,记载的内容很广,其中的《室庐》、《花木》、《水石》、《禽鱼》、 《蔬果》讲述园林构成的主要材料;《书画》、《几榻》、《器具》、《衣饰》、《舟车》、《位置》、《香茗》讲述园林的陈设,均有独到见解。卷一《室庐》分别讲述了门、阶、窗、栏杆、照壁、堂、山斋、丈室、佛堂、桥、茶寮、琴室、浴室、街径、庭除、楼阁。卷二《花木》讲述了牡丹、芍药、玉兰、海棠等40多种花卉草木。卷三《 水石》讲述了广池、小池、瀑布、凿井、天泉、地泉、流水、丹泉、品石、灵壁石、英石、太湖石、尧峰石、昆山石等。这些内容是对造园经验的总结,并且对后世也很有影响,对当今的造园建筑学、花卉园艺学、岩石学、动物学都有借鉴作用。
今人陈植对《长物志》作了详注,陈从周为之作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出版了 此书,这是目前最好的读本。
(二)造园名家
大自然是园林的客体,它之所以能形成园林,靠的是造园家。造园家是工匠,是文化人 ,是用智 力和体力改造自然、美化自然的工艺师。造园家不容易留名后世。文学家和诗人以诗文扬名,凭借的是白纸黑字。造园家没有把名字刻在池塘亭榭之间,故人们不知其名,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不可能知道谁人是造园者。在“劳力者治于人”的时代,人们往往只记得园主,某园归谁拥有,又传给某人,而不在意当初是谁主持的造园。中国的造园能工巧匠就这样被岁月的尘埃埋没了。即使历史文献载有园艺师的蛛丝蚂迹,也很难详考其人其事,以下只能对明清的江南造园师作简 要介绍。
1.陆叠山
陆叠山,其名已佚。他是明初造园师,曾在杭州等地造园。他的叠山技术精湛,每 每在 操作之前打好“腹稿”,然后指挥若定,“九仞功成指顾间”。所以,人们称他为叠山,而 忘记了他的真名。
2.周丹泉
周丹泉,名秉忠,字时臣,吴县人。他和他的儿子周廷策于明万历年间叠山造园,在苏州颇有名声。他的事迹见之于江进之的《后乐堂记》,该书在谈到留园时说“里之巧人周丹泉 ,为叠怪石作普陀天台诸峰峦状,石上植红梅数十株,或穿石出,或倚石立,岩树相得,势 若拱遇。”传闻苏州留园和蕙荫园的假山都是他的作品,他以93岁高龄谢世。
3.计成
详见前《园冶》。他擅长作画,宗奉五代杰出画家荆浩和关仝(一作“同”),属写实画派 。他主张叠山应按真山形态。明天启三至四年(公元1623~1624年),他应党州吴玄的聘请, 成功地营造了一处五亩园,一举成名。后来,他在仪征县为汪士衡建“寤
回复
hi221067
2006年10月27日 10:43:53
14楼
园”,在南京为阮 大钺建“石巢园”,在扬州为郑元勋建“影园”。他总结实践经验,写出了中国最早最系统 的造园名著《园冶》。
4.张南阳
张南阳(约公元1517~1596年),上海人,始号小溪子,又号卧石生,人们称他为张山人。 他受当画家的父亲的影响,自幼喜欢绘画,成人后以画家的意境去造园,特别精通叠山之法 。他的事迹见于陈所蕴《竹素堂集》卷十九《张山人传》。他的杰作有上海潘允端的豫园、 陈所蕴的日涉园,太仓王世贞的 园。他为陈所蕴造园,“家不过寻丈,所裒石不能万之一 。山人一为点缀,遂成奇观。诸峰峦岩洞,岭 溪谷,陂坂梯磴,具体而微。”他造园能“ 以小见大”,使假山有真山的气势。每次造园,他“视地之广袤与哀石多寡,胸中业具有成 山,乃始解衣盘薄,执铁如意指挥群工,群工辐辏,惟山人使,咄嗟指顾间,岩洞溪谷,岑 峦梯磴陂坂辐辏。”他活到80多岁,豫园是他六、七十岁时的作品。
5.翁彦升
翁彦升,明代造园师。太湖东山岛是一处天然的园林,翁彦升因天时、就地利、尽人 事 ,建造了一座集贤圃,受到时人的赞扬。当时有个叫陈宗之的雅士写了《集贤囿记》说:“ 大凡此圃之胜,一则得基地……此以湖山为本,虽费匠心,其大体取资,多出天构。一则得其时,当万历之季,物力宽饶,矿得斥其资治此,若遇今日(明末),山穷水涸,岂能闳诡坚 亘若尔?时与地即相得,而所守或非人……虽赍志未竟,而有子克述其业,以底于昭融,良称厚幸。”可见,翁彦升造集贤圃得到太湖的山水条件,又逢万历年的宽裕生活,加上父子 继承,所以能完成这件造园事业。
6.张涟
张涟,字南垣,1587年出生于松江华亭,后迁嘉兴。《清史稿》卷五百五有传,说他从 小向董其昌等人学习作画,用画法叠石堆土为假山。他认为世上的园艺师之所以把假山堆得很蹙促,原因在于不通画理。他堆的假山作品“平冈小阪,陵阜陂 ,错之以石,就其奔注 起伏之势,多得画意,而石取易致,随地材足,点缀飞动,变化无穷”。他造园时,图案烂 熟于胸,与宾客谈笑风生,指挥役夫,倾刻而使假山成天然之势。他在江南游历数十年,大家名园多出其手,北方也有人慕名请他垒山叠石。他的传世杰作有松江李逢中横云山庄,嘉 兴关昌时竹亭湖墅、朱茂时鹤州草堂,太仓王时敏乐郊园和南园及西田、吴伟业梅村、钱增 天藻园,常熟钱廉益拂水山庄,吴县席本桢东园,嘉定赵洪范南园,金坛虞大复豫园。《戴名世集》卷七记载张涟“治园林有巧思,一石一树,一亭一沼,经君指画,即成奇趣,虽在 尘嚣,如入岩谷。诸公贵人皆延翁为上客,东南名园大抵多翁所构也。常熟钱尚书、太仓吴 司业与翁为布交。”可见,张涟以叠山之技而成为豪门大户的宾客。康熙《嘉兴县志》说 他叠山特点在于以土石结合,“旧以高架叠缀为工,不喜见土,涟一变旧横,穿深复冈,因 形布置,土石相间,颇得真趣。”
张涟有四个儿子,都擅长叠山。次子张然号陶庵,在北京供奉内廷长达28年,参与修造了 畅 春苑、南海瀛台、玉泉山静明园、王熙怡园、冯溥万柳堂。三儿子张熊字
回复
hi221067
2006年10月27日 10:44:20
15楼
叔祥,也很知名, 并且都善制盆景。清初的学者杰动为.张涟作传,黄宗羲称他“移山画法为石工,比之刘元 之塑人物像,同为绝技。”
7.石涛
明清之际的僧人画家石涛擅长造园,尤擅叠山。他生于明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卒于清 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晚年一直居住在扬州。史书记载他主持了万石园、片山石房等 造园工程。《扬州画舫录》卷二说“释道济字石涛,……兼工累石,扬州以名园胜,名园以 累石胜,余氏万石园出道济手,至今称胜迹。”《履园丛话》卷二十说:“扬州新城花园巷 又有片石山房者,二厅之后,湫以方池。湖上有太湖石山子一座,高五、六丈,甚奇峭,相 传为石涛和尚手笔。”据说,他叠山讲究纹理,峰与纹浑然一体,没有人为雕凿的生硬痕迹。
清人钱泳的《履园丛话》卷十二说“堆假山者,国初以张南垣为最,康熙中则有石涛和尚,其后则仇好石、董道士、王天于、孙国泰皆妙手。”现在我们对张南垣等人知之甚少,主要是由于文献资料的缺乏。
8.李渔
李渔(公元1611~1679年),字笠翁,祖籍浙江兰溪,生于江苏如皋。他擅长写戏剧,《 闲情偶寄》是其戏剧理论代表作。他也很喜欢造园,多有实践。他在《闲情偶寄•居室部》中很自负他说他生平有两项绝技,一是写戏,一是造园。为了造园,他一生都很节俭,省吃节用。他说“性好花竹,而购之无资,则必令妻孥忍饥数日,或耐寒一冬,省口体之奉,以娱耳目,人则笑之,而我估然自得也。”
他造园追求个性,认为贵在创新,声称“性又不喜雷同,好为娇异,常谓人之茸居治舍,与读书作文同一致也。”他主张造园“因地制宜,不拘成见,一榱一桷,必令出自己裁。”
9.戈裕良
清朝中期,嘉庆、道光年间有戈裕良,他主持修建的园林有苏州的一树园,扬州的小盘 谷,常州的西圃、绿净园,苏州的环秀山庄,南京的五松园、五亩园,仪征的朴园,常熟的燕园。但是,因文献不足征,我们对戈裕良的生平事迹知之甚少。
四、江河殊途 北雄南秀
欲了解长江文化,应当从比较的角度透视。南方文化和北方文化各自形成大的文化背景 ,时刻影响着园林文化。文化的方方面面,无不与园林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里笔者试图拓宽视 野,以大文化背景为先导,探讨长江流域的园林文化。
(一)南北文化
古人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系于上者谓之风,化于下者谓之俗,上导为风,下 被为俗。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各地的文化也就不同。《汉书•地理志》说:“凡民
回复
hi221067
2006年10月27日 10:44:39
16楼
函五常之性,而 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南方与北方的水土滋养了不同的文化。南方和北方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广西、广东人把岭北人都称为北方人。武汉人把长江以北称为北方,长江以南称为南 方。学术界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上为北,下为南。实际上黄河流域及以北地区皆为北方 ,长江流域及以南皆为南方。 先秦时代,中原人称云梦泽一带为南蛮之地,说明已有了南、北观念。
中国从三国开始,南北局面逐渐形成,南方和北方的概念已清楚了。史学家称吴晋宋齐梁陈为六朝,这六朝相继建都于建康(今南京市)。当时在北方建立政权的北魏、东魏、西魏 、北齐、北周称为北朝。
魏晋南北朝的文化播散是由外及里,由里及外,形成双向态势。“五胡”进入中原, 相继建立少数民族政权。与此同时,中原人有的南迁江淮,有的东渐辽海,有的西叩玉门,有的北极阴山,有的南至五岭。天下由相对的静态变得大乱。
就在这时,南北文化、学风已形成明显差异。北方人以正统自居,遵守周礼,恪守 汉注,学风烦琐。南方人以儒学与老庄之学合流,多用新注。南朝刘宋人刘义庆在《世说新语•文学》中记载:“北人学问渊综广博”,“南人学问清通简要”;“北人看书如显处视月,南人学问 如牖中窥日。”北方人学问广博,但缺乏见识,不周密,像显处看月。南方人学问专门,精 当有见解,但不渊博,如牖中窥日。
唐人修的《北史•儒林传》也从经学的角度介绍了南北之异:北人多守汉代旧注,南人 乐于采用魏晋新注。“南北所为章句,好尚互有不同。江左《周易》则王辅嗣,《尚书》则孔安 国,《左传》则杜元凯;河洛《左传》则服民子慎,《尚书》、《周易》则郑康成。《诗》则并主于毛公,《礼》 则同尊于郑氏。”因此,“南人约简,得其英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南北民歌也不同,北方由于少数民族内迁中原,加上战乱不止,所以民歌有战歌、牧歌 ,慷慨激昂。其中也有描述自然环境的,如《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东魏时高车族牧歌,反映了高原风光。
南方民歌,缠绵婉转,对自然界的描述很细腻。
魏晋以降的北人南迁,由于南北文化之殊,北人在南方设侨州郡,是为了保持原来的文化系统,实是一种恋旧情结。时间长了,北人的“侨”文化必然与南方本土的文化融为一体, 岁月可以消解一切。
南北文化亘有短长,在文化交流之前缺乏深入了解。《颜氏家训•归心篇》说:“昔在江南,不信有千人毡帐,及来河北,不信有二万斛船。”大帐与大船,对于足不出户的人来说 ,实在是不可思议。
魏晋南北朝时,因地域和物产不同,饮食文化亦有明显差异。北人喜吃羊肉,喝大碗洒;南人喜吃鱼,饮茗茶。杨 之在《洛阳伽蓝记》中作了介绍,讲王肃“入乡随俗”的变化:(王)肃初人国,不食羊肉及酪浆等物,常饭鲫鱼羹,喝饮茗汁。京师士子道肃一饮一斗,号为漏 。经数年以后,肃与高祖(孝文帝)殿会,食羊肉酪粥甚多。高
回复
hi221067
2006年10月27日 10:44:56
17楼
祖怪之,谓肃曰:‘羊肉何如鱼羹?茗饮何如酪浆?’肃对曰:‘羊者是陆产之最,鱼者为水族之长,所好不同 ,并名称珍;以味犷言之,甚有优劣,羊比齐、鲁大邦,鱼比茱、莒小国,唯茗不中与酪作奴。
关于南北文化的差异,当代地质学家周昆叔强调环境的因素。他说:“北国有粗犷豪放 的人民和古朴深沉的文化;南国有圆通灵敏的人民和轻灵秀美的文化,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差异?不可否认,北方坦荡的黄土高原和南方山回水转的环境对人类性格陶冶和对文化特点所带来的深刻影响。
可以说,人及其人创造的文化是植根于环境中的,是环境起了重要作用的杰作,是环境的效应。”(周昆叔:《关于环境考古问题》,载周昆叔主编《环境考古研究》,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7 页。)在周昆叔之前,文学家、教育家刘师培在《南北文学不同论》中也有独到见解,他认为北方土厚水深,民尚实际,故著文不外记事、析理;南方水势浩洋,民尚虚无,故著文言志、抒情。
因地域不同,人文亦不同。北方人处于北温带,气候寒冷,培养了坚强不屈的意志和韧劲。北方土地贫瘠,人们勤奋俭朴,具有忍性。北方黄土层深厚,人们厚实刚强,但显得憨愚,朴实无华。北方土地广宽,旷野无际,人们心胸开阔,粗犷奔放,爽朗剽悍。男子重义气,一诺千 金,侠义忠胆,重义轻利、重名轻实。女子热心快肠,风风火火,出穆桂英、花木兰。
北方出产高梁大豆杂粮,皮肤粗糙,身体魁梧,嗓门宏大,性情刚猛。北方是中国古代的政治中心,文化传统深厚。北方山川险峻,要塞很多,从秦始皇灭楚、到毛泽东发动三大战役,历来大多是由北向南,居高临下统一中国。如汉刘邦从关中,晋司马懿从中原,隋唐从中原,元从北方,清从关 外,变分裂为一统。
南方气候温暖,人们热情活泼。南方山清水秀,人们吃稻米、蔬菜、水果。南人皮肤细腻,个子不高,貌美质雅。南方鸟语花香,四季常青,人们爱美,多遐想,出书法家、画家、诗人、文学家。南方土地狭窄,人们精耕细作,长于工巧。
南方资源丰富,人们生活压力不大,有闲情,喜娱乐。南方水多,交通发达,海岸线长,人们乐于贸易,出商人。南方文化有北方因子,六朝和五代时有大批中原人迁到南方,带来生机活力。
南方山转水曲,人们机敏,有心计。南北文化应当融合。林语堂曾说南人北相、北人南相即好。意为南方人应带有北方人气质,北方人应带有南方人气质,这样就完美了,用《易经》的阴阳观解释,即阳中有阴,阴中 有阳。
(二)南北园林
南方与北方的园林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各有特色,互有补益。
从时间上说,中原、北方园林比南方园林发展得早。但南方后来居上,当然,南方园林是
回复
hi221067
2006年10月27日 10:45:16
18楼
在北方文化南渐之后发展起来的。其后,北方园林又取材于南方园林。
1.南方园林
江南有温和的气候、充沛的水量、丰盛的物产、优美的景色、宽松的人文环境,其园 林营 建必然自呈特色。《中国大百科全书•江南园林》总结为三点:
第一,叠石理水、水石相映。太湖石奇特多姿,在庭中造型尤佳。最称绝的是苏州瑞云峰、杭州植物园绉云峰、上海豫园玉玲珑。
第二,花木种类多。
第三,建筑风格淡雅、朴素。布局自由,结构不拘定式,清新洒脱,小巧细腻,幽雅美丽。小阁临流,冷色多,像山水画。青瓦素墙,褐色门窗,官僚政治意识淡薄,书卷气深浓。
南方园林以江南园林为代表。江南园林主要指以苏州、杭州、无锡、扬州、南京、上海、常熟等城市为主的私家园林。江南园林属于文人写意派山水园,文人画家参与造园,以人工 造景为主,规划巧妙,设计精致,人文气氛浓。造园师在有限的空间再现真实的自然山水, 以小见大,意蕴无穷。
陈从周先生写过一篇《园林分南北,景物各千秋》,说北方园林华丽,江南园林雅秀。北方高亢,南方婉约。北方少水,缺乏天然条件,皇家园林有富贵之气,而庸俗之处在所不免。
南方园林清雅平淡,多书卷气,但不免寒酸简陋。北方园林如京剧,南方园林如昆曲,京 剧受昆曲影响大,著名京剧演员都在昆曲上下过功夫。
2.北方园林
中国历史悠久,黄河流域几千年前的生态环境与现在大不一样,那时有大片厚实的植被,
水土保持较好,中华民族的先民在古代创造出灿烂的文明。
以黄河流域为主体的北方园林系统发源很早,规模很大,与以长江流域为主体的南方园林系统互有影响。历代都以黄河流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正统”。
早在周代,周文王就曾大兴土木,修建苑囿,筑了灵台。《诗•大雅•灵台》记载灵台养了很多动物:“王在灵囿, 鹿攸伏, 鹿濯濯,白鸟 。王在灵沼,放 鱼跃。”文王在灵台游览 ,看见母鹿在悠闲的散步,白鹤昂立,鱼儿畅游,感到心旷神怡。周代的灵囿以素朴为特征 。
回复
hi221067
2006年10月27日 10:45:33
19楼
当时规定了修建苑囿的等级,天子百里,诸侯四十里,诸侯不得超过天子的一半。《周礼•地官》记载有“囿人”,“掌囿游之兽禁”。灵台到底有多大,现在还难以考证清楚。
修建灵台不仅仅供游览,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政治文化作用。汉代郑玄在《诗•灵台笺》中说:“天子有灵台者,所以观 象,察气之妖祥也。文王受命而作邑于丰,立灵台。”周文王修灵台,与民众同娱乐,收到很好的效果。《孟子•梁惠王上》称赞说:“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 偕乐,故能乐也。”商周时期,独特的建筑体系已初步形成,如夯土台基、木构架、斗拱和院落式组合,以及对称步局,均已出现。这些形式、技术已运用于园林中。
秦始皇在位时,以天人感应观念决定国家事务。不论是修阿房宫和骊山墓,还是出巡天下,都要参照天地的“玄和”。天人神学笼罩秦朝。
秦朝在咸阳的北阪大修宫殿,泾渭沿岸楼阁相连接。秦始皇认为原有的咸阳宫太小,下令在丰(周文王都城)、镐(周武王都城)之间建筑大型宫殿。《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 。周驰为阁道,自 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 营室也。”在庞大的宫殿群中,“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余。”唐朝诗人杜牧在《阿房宫 赋》中说:“蜀山兀,阿房出。”揭示了因阿房宫而付出的代价——砍光了蜀山。
秦始皇多次巡游天下,到名山大川祭祀天地。如公元前219年封禅泰山,立石颂德;又到彭城,派上千人到泗水寻找周鼎;又到楚地,“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风,几不得渡。上问博士 曰;‘湘君何神?’多博士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而葬此。’于是始皇怒,使刑徒三千人皆 伐湘 山树,赭其山。”秦始皇巡游天下,从今山东临海处观海,远处的海雾中似有仙山琼阁,于是听信方士徐 福等人的媚言,以为海中有三神山,可以求得长生不老之药,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结果有去无回。
秦始皇生前修筑了奢侈的地下宫殿,“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 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旧。”这就是至今仍未发掘的骊山墓,千古一帝秦始皇就埋葬在里面。现在供游人参观的世界第八大奇观兵马俑只是骊山墓的一个随葬坑中出土的。
汉代,在圃的基础上,出现大型园林苑。汉武帝在位时间很长,倾尽国力修建上林苑, 周围300里,地跨5县,苑内有16座苑,苑中养有飞禽走兽,供帝王狩猎。苑中有20座宫,建章宫是 其中最大的宫城。苑中有35座观,至于亭、台,则不可计数。上林苑最突出的特征是形成了“一池三 山”的宫廷园林格局。汉代文献说“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流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司马相如有《上林赋》说“离宫别馆,弥山跨谷,高廊四注,重坐曲阁。”苑址在今陕西西安一带,今已荡然无存。 汉代的王侯贵族之家也兴造私人宅园。茂陵富人袁广汉在北邙山下采石筑园,园中有建筑群。
回复
hi221067
2006年10月27日 10:45:48
20楼
东汉桓帝时大将军梁冀在兴造住宅时,“广开园圃,采土筑山,十里九坂,以象二崤,深林绝涧,有若自然,奇禽驯兽,飞走其间。”由此可见,秦汉时代已经有了山水园林,当时的宫廷园林具有极大的气势,占地广,建 筑物多,园中可游可狩,由此可见封建贵族的奢侈至极。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急剧动荡,群雄蜂起,人口流徙,但是,兴修园林的风气有增无减。魏明帝大修宫殿。《三国志•高堂隆传》记载“帝愈增崇宫殿,雕饰观阁,凿太行之 石 英,采谷城之文石,起景阳山于芳林之园,建昭阳殿于太极之北,铸作黄龙凤凰奇伟之兽,饰金塘、陵云台、陵霄阙。百役繁兴,作者万数,公卿以下至于学生,莫不展力,帝乃躬自掘上以率之。”可见当时的帝苑规模很大,而且从皇帝到臣子都参与园林劳动。
晋朝时,北方有一些秀美的园林。《金谷诗序》记载大富翁石崇“有别庐在河南县界 金谷涧中,去城十里,或高或下,有清泉茂林,众果竹柏药草之属,金田十顷,羊二百口,鸡猪鹅鸭之灯,莫不毕备。”园中宅舍有清泉环绕,林木万株,鱼翔池沼。 西晋羊祜性好自然,自造景观。《晋书•羊祜传》记载“祜乐山水,每风景,必造岘 山,置酒言咏,终日不倦。”北朝有养鹿的风气。《太平御览》卷九六记载:后秦国君姚兴(公元394至416年在位) 在国都徽音殿西南“起波若台,有逍遥园,西去三百步有鹿子苑,羌王养糜鹿数百头。”十六国时,后燕帝慕容熙在平城(今大同)筑龙腾苑,广袤十几里,苑内堆筑的景云 高峰17丈。
这时,黄河流域再现了大量的佛寺丛林,不仅城内有,山村也有,庙宇园林具有宗教 氛围。自然景观与宗教人文融合,宗教意识对造园思想有一定的影响。出世观念促成了人们 陶醉于园林之中。
寺庙园林化,在北朝时期很突出。北朝人杨 之在《洛阳伽蓝记》中有多处记载,如描 述景明寺说:“前望嵩山、少室,却负帝城,青林垂影。绿水为文,形胜之地,爽垲独美。……房篁之外,皆是山池,竹松兰芒,垂列楷挥。含风团露,流香吐葫。”描述景林寺又是一番景象:“寺西有园,多绕奇果。春鸟秋蝉,鸣声相续。中有蝉房一所,内置抵洹精舍,形制虽小,巧构难比,加以禅阁虚静,隐室凝邃,嘉树夹牖,芳杜匝阶,虽云朝市,想同岩谷。”禅房周围如同山野佳境,这为静寂的修炼者提供了超脱世俗的场所,似乎使僧道之人更能出神入化。
北朝流行自然山水园,人们由利用自然环境发展到刻意模仿自然环境,由粗略地模仿山 水转到用写实的手法再现山水。如北魏张伦在园内“造景阳山,有若自然。”茹皓营建华林园“经构楼馆,列于上下。树草栽木,颇有野致。”园林不再拘泥于秦汉时的建筑物连属,而是顺山水之自然,上下点缀成足。
隋朝在洛阳营建宫殿苑圃,其中的西苑以湖、渠水系为主体,将宫苑建筑融于山水之中 。湖中有蓬莱、方丈、瀛洲诸山。湖北有龙鳞渠,沿渠造有16组庭园。每园临渠开门,园中又有亭池 。汉代宫苑是以周阁复道相连,西苑的庭园很自然地分布在山水间,这是自然主义观点的表现。
回复
hi221067
2006年10月27日 10:46:12
21楼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鼎盛时期,强大的国力为宫廷园林的建造提供了保证。长安城的宫苑十分壮观,太液池仍然具有“一池三山”的气势。长安城外有许多离宫别苑,如九成宫、华清宫都是优美的园林。长安城东南隅的芙蓉园、曲江池改变了封闭形式,定时向民众开放。
唐宋时期的私家园林有两种趋向:其一是在山川乡野建园林。一批自由而潇洒的文人远离市井,到大自然中去营建安身立 命之寓。如王维在蓝田县经营辋川别业,他在《辋川集》中讲述了怎样利用自然条件布置景点 ,怎样构筑亭馆,怎样欣赏山水植物之美。王维擅长诗、画,他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的园林鉴赏观具有诗画气质。
其二是在市井造作写意山水园。限于各种原因,一些士大夫只能在市井居住,但他们又 向往山水园林,于是在城内置地造园,他们掇山理水,修建亭台,栽种树木,实现自然之趣。宋代李格非在《洛阳名园记》中记载了唐代迄宋的园林,如司马光在洛阳建独乐园,有钓鱼庵、采药圃、见山台,皆成“城市山林。”
宋代在开封建有艮岳,这是历史上很著名的规模宏大的宫廷园林,园中山水兼胜,楼阁 布列,花木成景,成为典型的山水宫苑。
隋、唐、宋的园林特征表现为:①朝廷乐于兴建大型宫廷园林,隋有西苑,唐有太液池 ,宋有艮岳。②私家园林突出写意,以画意、诗意融人园林,城内盛行写意山水园。③有了专门的园林游记,如《洛阳名园记》等。
逮及元明清三代,封建社会的园林艺术达到极致。朝廷大力营建北京的宫廷园林,以人工挖湖堆山,形成了西苑三海(北海、中海、南海)、圆明园。以利用自然山水加以改造形成 了颐和园、避暑山庄,园林布置了气势弘大的建筑,并且吸收了南方园林的精华。
概言之,北方园林有以下特点:
其一,北方园林以宫廷园林为代表。既然是朝廷修建的园林,那么,在人力、物力、财 力、智力诸方面都是倾国而为之。并且,宫廷园林必然讲究帝王气派,雄伟高大、金碧辉煌,主体突出,强调中心。所有的宫廷园林都占地较广,平面布局严谨,壮阔粗旷,厚重沉稳。
其二,北方园林受南方影响。清代康熙帝、乾隆帝南巡,喜好南方园林,把南方工匠招 到京城造园。北方人也自觉地学习南方园林。京城的园林实际上是全国园林的集锦,集全国名园之大成。如:圆明园仿照了杭州的“断桥残雪”、“柳浪闻鸳”、“平湖秋月”、“雷峰夕照”、 “ 三潭印月”、“曲院风荷”;圆明园还仿照了苏州的“狮子林”。其文源阁仿照了宁波的天一阁,四宜书房仿照了海宁安阑园。
熙和园仿照了杭州西湖,二者的堤、桥、岛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承德避暑山庄的烟雨楼仿照了嘉兴南湖,小金山仿照了镇江的金山,芝经云堤仿照了杭州苏堤。
其三,北方园林有四合院基调。四合院是北方普遍的民居形式,贵族的四合院都是带 花园的。北京故宫的御花园,实际上是四合院花园的放大。前海西街的恭王府花园是研究北 方私家花园的活教材。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