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梁张拉的问题
zb_210
zb_210 Lv.3
2012年03月15日 20:32:56
来自于桥梁工程
只看楼主

T梁张拉,一般都是采用张拉力和伸长量多控来张拉,现在我们张拉每次都是张拉力达到后,伸长量超出了引伸量的6%,郁闷,求解!

T梁张拉,一般都是采用张拉力和伸长量多控来张拉,现在我们张拉每次都是张拉力达到后,伸长量超出了引伸量的6%,郁闷,求解!

C360_2011-03-30 10-52-56.jpg

免费打赏
旭日东升
2012年03月16日 09:10:23
2楼

这种情况大家都遇到过。我还与钢绞线厂家都联系过,怀疑钢绞线的弹性模量问题呢。有以下原因你查查:
1、管道的实际摩阻力没有《规范》查的那么大;2、钢绞线的弹性模量比理论值小;3、张拉千斤顶与油表不对应。
通过实践,第一种可能性最大,尤其是塑料波纹管,摩擦系数有很大偏差。尤其是施工单位为了好穿钢绞线,管道直径比设计的大,加上厂家有将直径做偏大的趋势,所以你的伸长量这种偏差更大。
不要去找其它原因了,就上面这三个,你去认真查查,肯定有收获。
回复
fjcrh1989
2012年03月16日 12:03:55
3楼
不上张拉数据不太好分析
回复
猎鹰007
2012年03月16日 13:24:47
4楼
计算伸长量的时候,考虑了千斤顶的行程没有,如果梁长不大,这不部分是不能忽略的;好有计算采用的弹性模量是设计的还是标定?
回复
lzwmq嘉美
2012年03月16日 14:43:41
5楼
在钢绞线上做记号,比较一下张拉前后钢绞线标记线变化的多少验证一下!
回复
qeplqeeq
2012年03月16日 17:25:18
6楼
混凝土还没有到强度也有原因
回复
yuan_2011
2012年03月16日 19:47:29
7楼
今天上课刚学到这一点 在这里长见识了 希望高人出来指点
回复
jiaodacc
2012年03月16日 23:09:47
8楼
就是“旭日东升”说的
1.张拉力大于设计的控制张拉力
2.钢绞线的实际弹性模量小于设计给出的
3.孔道的实际摩阻比设计的小
4.设计伸长量有问题
5.张拉的时候工人测量的时候有误差
6.计算的公式可以说一下吗?我们这边也是在T梁,参考一下你的计算公式
回复
shanghx_2011
2012年03月17日 08:47:01
9楼
沙发解答的不够完善!如果误差不大可能不是上述原因.
1.一般测量钢绞线伸长均测量千斤顶伸长,而千斤顶端部装有工具夹片,在张拉时工具夹片有内缩量,一般单端有3-5mm,两端共8-10mm,工具夹片内缩同样引起千斤顶伸长,因此总伸长应减去内缩量的伸长,其并非钢绞线伸长,内缩量可实际测量的,网友可实际测测看!
2.一般理论弹性模量取195000MPa,实际测量值有可能比其小,根据我们检测的经验统计实测值大约为190000MPa-203000MPa之间,如短束其影响大,长束误差会偏小.
3.千斤顶标定误差.用反力架标定千斤顶力值会准确,如用试验机标定,由于试验机油缸的反摩阻作用会使误差偏大.
4.计算理论值时应分直线段和曲线段计算.
回复
ljtumuzaixian
2012年03月17日 11:38:30
10楼
大学在校生,很受益
回复
流芒
2012年03月17日 13:27:02
11楼

本人就这项解释做过实验的,如果扣除限位板的因素,伸长量还长的话,你就得找二楼说的问题了!如果不超过的话,那就是正常的。其实在实际施工当中,伸长值大概都在9%以下,基本上都是正常的,因为你下料和固定千斤顶的时候肯定不会像你想象的那样紧凑,初应力只能抵消一部分这个因素,不是全部!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