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梁张拉的问题
zb_210
zb_210 Lv.3
2012年03月15日 20:32:56
来自于桥梁工程
只看楼主

T梁张拉,一般都是采用张拉力和伸长量多控来张拉,现在我们张拉每次都是张拉力达到后,伸长量超出了引伸量的6%,郁闷,求解!

T梁张拉,一般都是采用张拉力和伸长量多控来张拉,现在我们张拉每次都是张拉力达到后,伸长量超出了引伸量的6%,郁闷,求解!

C360_2011-03-30 10-52-56.jpg

免费打赏
旭日东升
2012年03月17日 14:16:02
12楼
还补充一点,关于初张拉问题。在规范里,预应力张拉有初张拉之说,但没有说明详细。因为通过这么多年使用预应力来看,这个初张拉定为10%是很笼统的。存在以下情况需要考虑:
1、当预应力索够长,两端张拉10%后还不能达到将预应力索完全拉伸的效果;
2、当预应力管道安装与设计理论线有偏差时,摩阻力加大,初张拉10%也有可能没有完全达到拉伸的效果;
3、当预应力索比较短时,初张拉10%有可能会将预应力索部分拉长,再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张拉时,计入延伸量时就比理论值小了。
我们通过大跨径桥梁预应力张拉总结:在施工时,对于两端张拉长度小于50米,就采用8%的初张拉;超过50米小于80米,就采用10%初张拉;当两端张拉超过80米小于100米,就采用15%的初张拉......。
我估计下次的《规范》修订会考虑这一点。
回复
yongfeng2005
2012年03月17日 15:07:35
13楼

8楼说得没错。其中第4点,伸长量设计计算时由于实际张拉使用的千斤顶长度各异,很有可能没有考虑伸入千斤顶腹腔内的长度,而实际张拉时这部分钢绞线还是存在着伸长量,没有考虑,就会使实际总伸长量超出设计值。
回复
andy_zl_88
2012年03月17日 19:28:07
14楼
我以前也遇到过,不过是数值偏低。
回复
shanghx_2011
2012年03月17日 22:41:08
15楼
12楼写的初张力根据梁跨调整之说,只能说你施工经验不足,即施工不规范!钢绞线下料要求长度一致,穿束后两端外露应该差不多长,不可能出现部分束拉动而部分束未拉动!10%张拉意味着10%*75%*1860MPa=139.5MPa,单根的张拉力为19.53kN,即将近2吨力。初张力主要方便测量初始10%内的伸长量(即10%到20%之间伸长之差作为0-10%的钢绞线伸长)。当然可选20%--40%或15%-30%。纯属方便准确测量。
13楼说把千斤顶内钢绞线长度忽略,完全不够施工员资格。
回复
东临碣石观沧海
2012年03月18日 12:09:49
16楼
张拉之前调直了吗?
回复
孝傲江湖
2012年03月18日 14:40:02
17楼
深有收益,谢谢各位
回复
mingjiang2008
2012年03月18日 16:54:07
18楼
大家都来继续讨论啊,。这样我们大家都收益匪浅啊,。
回复
zhangyan19870223
2012年03月18日 16:56:04
19楼
根据本人张拉经验,有几个重要可能性!
1、钢绞线的弹性模量
2、孔道摩阻是否改变
3、工具夹片的安装是否合格
还有很多问题,我感觉工具夹片和钢绞线弹模你可以重点研究一下。
回复
林海雪狼
2012年03月19日 16:13:15
20楼
,支持!
回复
pentenchour
2012年03月19日 21:47:36
21楼
没有考虑千斤顶的?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