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企业对各个监理项目的管理方法,大家交流以下!
haodayong.com
2006年08月17日 13:15:18
来自于建筑施工
只看楼主

监理企业对各个监理项目的管理方法,大家交流以下!有的采用管理者去检查,打分的制度,根据分数的高低来给予奖励或者惩罚.有的就是监理中标以后管理阶层根本不管,全部由总监负责一切事务.希望监理企业的大家都来交流以下你们的各个监理项目都是怎么管理的?有什么好的管理方法说以下!

监理企业对各个监理项目的管理方法,大家交流以下!
有的采用管理者去检查,打分的制度,根据分数的高低来给予奖励或者惩罚.
有的就是监理中标以后管理阶层根本不管,全部由总监负责一切事务.
希望监理企业的大家都来交流以下你们的各个监理项目都是怎么管理的?
有什么好的管理方法说以下!
免费打赏
haodayong.com
2006年09月07日 00:19:17
2楼
没有人回答
回复
yy780614
2006年09月08日 10:47:20
3楼
监理夹在中间,来真的吧,现在我们国家的体制又不行,总之一句话,做个合格的监理难啊!
回复
steele.1992.5.5
2006年10月12日 20:58:05
4楼
唉..........监理难啊!不但要经常的吃力不讨好还几边都不是人! 还不如干施工来的实在!!
回复
tw103
2006年10月17日 13:12:37
5楼
监理公司向项目管理公司的转化

【摘要】 本文通过对当前建筑市场上监理公司面临的各种问题的分析,得出结论:当前监理行业举步维艰的根本原因在于业主对监理公司的需求与强制监理制度要求不协调所产生的矛盾。解决该矛盾的方法是取消强制监理制度,明确项目管理公司为业主

主的直接代理人的市场地位,促进监理公司向项目管理公司的转化。

一、引言

我国监理行业起步于1988年,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颁布,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监理行业的地位后,政府颁布了《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进一步推行“强制监理”模式,以行政命令和法律条文相结合的方式明确了监理行业的发展方向,监理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截至2002年底,全国已有监理企业6500多家,其中甲级801家,全国监理从业人员已经达到26.2万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6.3万多人,其中注册监理工程师5.2万多人。至2003年,北京市已有监理企业242家,从业人员达2万余人。

本文分析监理行业在发展中的问题,并探讨监理企业在市场化环境中的重新定位及行业发展方向。

二、监理行业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建设工程监理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监理单位资质管理规定》、《监理工程师考试与注册办法》、《工程建设监理取费办法》等相关政策相继出台,都对监理企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伴随着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出现了一批具备了相当规模和水平的监理公司,在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伴随着建筑市场的扩大发展,建设项目的进一步复杂化、大型化,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后,国外建筑企业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理念逐步引入,监理行业自身的问题凸现得更加明显,问题集中体现在:

一方面,由于监理公司(尤其是一些中小型公司)组织机构不健全,监理人员的数量、专业不能满足监理工作的需要,施工现场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致使工程质量难以控制,使“旁站制”流于形式。

另一方面,施工单位的招投标、施工合同的签订等工作往往并没有监理公司的实质性参与。监理人员只能就质量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改正方法,在合同管理、资金管理、设计管理等方面无能为力。当甲乙方出现争议时,监理单位无法起到协调、沟通、管理的作用,所谓的“公正的第三方”无从实现。

监理行业面临的问题是企业本身、政府部门和建设部门三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由于政府实行强制监理制度,监理公司数量增长相当迅速,而与之相应的淘汰制度并没有建立起来。这导致监理队伍发展得过于庞大,必然会引起大规模的低水平竞争。造成监理人员的收入也相对较低,目前我国监理企业人均产值平均水平为:甲级监理单位5万元/年,好的企业可达到6万元/年;乙级监理单位4万元/年,较差企业甚至不足1万元/年。

2、作为智力密集型的监理企业尚达不到劳动力密集型的施工企业的效益水平,对于高层次管理人才很难有吸引力和凝聚力,监理公司的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的弊端得不到根本改善。这使得监理公司很难承担除工程质量监测之外的工作,公司自身很难得到壮大和扩展,更难以同国外具备充分的技术经验和管理能力的相关企业竞争。

3、出于种种原因,业主对于监理公司采取不信任、不放权的态度,导致监理公司在项目管理的实际操作中发言权非常少,无法参与实质性管理。根据全国46份业主为什么要聘请监理公司的问卷调查结果来看,有52.2%的业主认为确实有聘请监理单位的需要,但是也有34.8%的业主认为是法律法规的要求而不得已,还有13%的认为是政府规定所以必需聘请监理单位。可以认为有47.8%的业主并不情愿聘请监理单位只是碍于法律法规的要求而不得不为之。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业主本身没有对监理公司的需求和强制监理制度之间的矛盾是当前监理行业举步维艰的根本原因。业主(尤其是一些比较成熟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本身并没有对于监理企业的需求,不可能将工程项目的策划、决定的权力下放给监理公司。监理公司的工作范围和所承担的责任与国外项目管理公司相差甚远,业主愿意提供给监理公司的报酬自然偏低,导致高水平人员不肯进入监理业;另一方面,由于强制监理制度的存在,使得监理行业“门槛”较低,入行相对容易,中小型监理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导致了监理工程师收入低、公司人员流动频繁,也加剧了业主单位对于监理公司的不信任。诸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使监理企业缺乏在市场竞争中的主体地位和活力。监理公司历经多年的发展,始终停留一个低水平层次上的运作和竞争,是政府相关部门对于市场经济体制中由市场竞争决定资源调配缺乏足够的认识,停留在政府部门决定一切的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下,以政策规定代替市场需要,对建筑市场过多干预所带来的后果。

三、监理公司如何向项目管理公司转型

尽管当前的监理公司面临种种困难,但是建造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始终是项目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监理服务内容仍旧是适用的。只要在原有工程监理的基础上填补不全的人力资源,从专业结构方面弥补全过程管理所缺少的人才,将工作的重点逐步由单一的施工技术、质量管理向合同管理与施工技术管理并重转化。一部分规模较大、经营业绩较好、拥有比较丰富的人力资源的监理公司,是有能力和机遇向项目管理公司方向转化的。监理公司之所以需要向项目管理公司转化,最根本的原因是为了迎合市场的需要。

http://www.tw103.com/articles/articlesshow.asp?id=10006&ntitle=监理公司向项目管理公司的转化
回复
haodayong.com
2006年10月24日 13:06:51
6楼
谢谢楼上的!
回复
fengzhizi1123
2007年07月02日 18:02:57
7楼
有能力的有几个愿意去做监理??
回复
qq26130915
2007年11月19日 11:13:47
8楼
要做监理的社会调查··
正好参考···
回复
shi5678
2011年03月16日 17:57:03
9楼
你说的确实是实话。国家的规定都是好的,但如何执行呢?国家对行政主管部门和业主缺少制约手段。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