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路基”方面的新技术吗?
jy309461052
2011年10月10日 13:52:06
来自于闲聊茶吧
只看楼主

我是一名大三学生,想更多了解“路基”方面的新技术。

我是一名大三学生,想更多了解“路基”方面的新技术。
免费打赏
jeyeswang
2012年01月11日 20:24:25
2楼
回复
l-y-c
2012年01月12日 14:21:35
3楼
路基新技术一般在软基理论方面。
现在的土力学理论大都是上个世纪50年代老苏联的理论,都是模拟+假设+经验,几乎没有多少发展。
但本人通过多年在施工现场的实践中,发现我们国家现在使用的软基理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下面与你讲两点(这些名词都是我自己取的)。
盆式理论:当在一大片软基上建设水泥混凝土构造物时,在搭设现浇支架时就要用到这个。
我们平常看到的软基,都是上面有一层硬化层,一般3-5米厚(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如果在搭设现浇支架时,不破坏这个硬化层,而且还在上面加厚硬化,就可以在这个硬化层上搭设支架,可以浇筑混凝土大型箱梁了。这好像一个盆,当盆里装满水,拿一个刚好与盆内直径相当的盖盖在盆里的水面,那么这个盖就可以承受荷载了。如果没有这个盖,水面是不能承受荷载的。我们把软弱地基层看成是水,把周围覆盖在软弱层上面的硬化层看成是盆壁。这样在软基上就可以搭设现浇支架了。
土拱理论:我们平常在填筑高速公路路基时,遇到淤泥地段,都首先要清淤,然后再填筑好土,碾压。但通过我们的实践,如果路基填土超过6米,就不要清淤,为什么?
因为在没有清淤的软基上(水还是要抽干的)填筑好土, 再通过重型压路机碾压,基本就像挤淤换填,用硬化的物质代替很软的物质,而且还要进行高强度的碾压。即使这样如果还不放心,后面一层一层填筑碾压,土颗粒之间相互粘结作用。当厚度超过一定高度后,这个被反复填筑碾压的土层就可以看成一根土梁,即使软基有什么沉降也不担心,后面的继续填筑会弥补。日久天长,当沉降到位后,这根土梁会越来越坚固,对于汽车荷载与土梁相比,微不足道了。
上面这两种方法我们在2000年高速公路上就使用了,效果很好,节省了不少钱。但现在我们的施工规范是不能容许的,原因就是软基理论还没有跟上来。现在有很多做研究的大都是去捞钱了,都是在沽名钓誉,真正做点贡献的不多,希望你们这一代人能真正解决这些理论问题。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