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 h=140板按四边简支的矩形板计算,板边弯矩值为0在满足规范构造钢筋要求的前提下(满足“8间距200”,和相应方向板底筋面积的三分之一),支座负筋(C30,HRB400)满足最小配筋率需要As=280 (选“8间距170”,As=296)我发现PKPM 还是“8间距200”的配筋,而理正计算出来的结果都要满足最小配筋率。还请高人指点下哈:)[ 本帖最后由 fiercehawk 于 2011-1-7 09:14 编辑
例如 h=140
板按四边简支的矩形板计算,板边弯矩值为0
在满足规范构造钢筋要求的前提下(满足“8间距200”,和相应方向板底筋面积的三分之一),
支座负筋(C30,HRB400)满足最小配筋率需要As=280 (选“8间距170”,As=296)
我发现PKPM 还是“8间距200”的配筋,而理正计算出来的结果都要满足最小配筋率。
还请高人指点下哈:)
[
本帖最后由 fiercehawk 于 2011-1-7 09:14 编辑 ]
2楼
负筋是抵抗负弯矩的,计算确定,需满足最小配筋率。
四边简支的那不叫负筋,叫构造钢筋。
回复
3楼
我好像在书上看到,板厚小于150,支座周边配置的构造钢筋都是 8@200,
板厚大于150,支座周边配置的构造钢筋都是10@200,
回复
4楼
这么说,理正计算的就是偏大了?
回复
5楼
构造钢筋的要求在砼规 10.1.6-10.1.7有说明,还需要满足相应方向纵筋面积的三分之一。:)
回复
6楼
如果你的板四周确实是铰接,那就不用算啊,直接构造配一下就好。
实际分很多情况的了,你要判断你的板是否完全简支,是否与四周梁整体浇筑,没有整体浇筑的时候四周上部是否压有墙体。
也就是支座是能完全转动还是部分转动还是不能转动,不能一概而论。
如果实在判断不清,就铰接算一次取跨中,固接算一次取端部。
回复
7楼
这条大概没有吧,关于厚度150上下,有个受力钢筋钢筋间距要求。
8@200主要是两个地方,一个是现浇板与受力钢筋平行的梁的上部构造钢筋,一个是嵌固在承重砌体墙中上部构造钢筋。
其它基本都有一个要大于跨中受力钢筋面积1/3的要求。
回复
8楼
学习了 但还是麻烦7楼的说的更清楚些啊 谢谢
回复
9楼
在构造手册上有一个 板厚小于等于150 受力钢筋直径不小于8;板厚大于150 受力钢筋直径不小于10 的说法。好像PKPM 采用了,理正没采用,理正采用的是满足最小配筋率。
回复
10楼
是啊 判断是否为铰接挺麻烦的,我现在想问的是建筑周边,已经确定为铰接处,板边负筋,需不需要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
回复
11楼
在很多限定条件的情况下(比如与板受力钢筋平行梁的方向,嵌固在承重墙里的情况)有8@200的要求,构造钢筋没有正截面计算里那个0.2%配筋率的要求。
但一般有不小于中部纵向钢筋1/3的要求。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