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首层层高如何确定,风荷载作用如何计算。
风中散发2
2011年01月06日 12:04:24
只看楼主

1、框架结构,柱下独立基础,基础埋深2.3m 首层层高如果从基础顶面开始算,则算得的风荷载的作用效应明显偏大,因为地面以下吹不到风,是否要对风荷载进行折减呢? 因为我现在算地基承载力时风荷载产生较大的弯矩,起到了控制作用,所以在此深究一下!2、弱问以下:风荷载的作用到底是如何计算的啊?发现翻了很多书都没有找到。 如果是将风荷载假设为均布荷载作用在整个建筑物上,然后将其等效为作用在屋面梁或者是楼面梁处的集中力进行计算的话

1、框架结构,柱下独立基础,基础埋深2.3m
首层层高如果从基础顶面开始算,则算得的风荷载的作用效应明显偏大,因为地面以下吹不到风,是否要对风荷载进行折减呢?
因为我现在算地基承载力时风荷载产生较大的弯矩,起到了控制作用,所以在此深究一下!
2、弱问以下:风荷载的作用到底是如何计算的啊?发现翻了很多书都没有找到。
如果是将风荷载假设为均布荷载作用在整个建筑物上,然后将其等效为作用在屋面梁或者是楼面梁处的集中力进行计算的话
那对于一个只有框架梁柱,没有填充墙的框架结构,风荷载的作用就很小了,是不是可以不考虑了呢?
望高人指点啊!
免费打赏
风中散发2
2011年01月06日 12:29:43
2楼
呼唤梦斑竹 呼唤梦斑竹 呼唤梦斑竹
回复
风中散发2
2011年01月08日 21:50:20
3楼
没人回答,只好自力更生了:
经过我的查找得知:
1、目前框架结构无地下室时,底层层高的计算方法为:(混规7.3.11)基础顶面到一层楼盖顶面的高度。
但是当柱下独立基础,基础埋深较大时,为了减小底层柱的计算长度和底层位移,可以在0.000以下适当的位置
基础拉梁,此时宜将基础顶面至首层顶面分为两层,从基础顶面至拉梁顶面为一层,从拉梁顶面至首层顶面为第二层
,即将原结构增加一层进行分析。
2、对于风荷载的计算,好像只能是多算一点了,即使已经埋于地下(无地下室的情况),这样偏于安全嘛。
风荷载是按均布荷载来考虑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去的是建筑的主要结构的最高点,这也是偏于安全的。
以下就是个人猜想了:PKpm在计算框架结构的风荷载作用效应时,会假定建筑物的外围柱之间都有墙,作用在墙上的
风荷载会导算到相邻的柱上,由柱来承担,所以如果是外围均没有填充墙的框架结构,这样计算了风荷载的作用效应 就会偏大很多,当然也是偏于安全。为了经济性的考虑,我认为计算时可以不考虑风荷载。以为如果只有柱和水平的 屋面的话,承担的风荷载毕竟很小。
还有,均布的风荷载可能还是不太好计算,更加简化的方法可能就和地震作用一样了,等效为一个作用在楼面板处的
水平集中力。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见笑于方家了,欢迎讨论!
回复
miaowei310401
2011年01月10日 16:36:06
4楼
谢谢楼主谢谢楼主
谢谢楼主谢谢楼主
回复
miaowei310401
2011年01月10日 16:36:52
5楼
谢谢楼主谢谢楼主
谢谢楼主谢谢楼主
回复
miaowei310401
2011年01月10日 16:37:34
6楼
谢谢楼主谢谢楼主
谢谢楼主谢谢楼主
回复
leveljelly
2011年05月19日 19:00:05
7楼
这个问题最近也在困扰着我。。。
回复
leveljelly
2011年05月19日 19:03:45
8楼
刚问了总工,他说跟地震作用方式一样的作用在结构上。。
回复
liuwenhui198392
2011年06月13日 23:27:38
9楼
刚问了总工,他说跟地震作用方式一样的作用在结构上。。
回复
锦辰
2011年06月14日 13:07:34
10楼
简单的补充一点,在0.000处设计基础拉梁,即:结构计算分析层数比建筑层数多一层,楼上提出了风荷载的计算,如不加任何的考虑,风荷载计算是偏于安全的,但是基础拉梁的配筋计算过于偏大,建议可在PMCAD设计信息里,设置地下室一层,即:把0.000以下的结构构件定义在底下,这样既减小了风荷载,也可以适当的减小拉梁的配筋。拙见,不妥之处请不吝之处。
回复
qiu31415926
2014年03月29日 09:46:20
11楼
本帖最后由 qiu31415926 于 2014-3-29 10:02 编辑

我们的高层设计教材:计算风荷载作用下各楼层节点上集中力,假定风荷载在层间均布荷载分布,上下相邻各半层层高范围内按集中力作用在本层楼面上;水平地震荷载计算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一般为恒荷+0.5活荷),底部剪力法计算各层分配的剪力。这是建筑水平荷载计算方法。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