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工程经验的优化设计系列
pkpmcad2015
pkpmcad2015 Lv.12
2010年11月16日 21:34:07
只看楼主

实际工程经验的优化设计系列

实际工程经验的优化设计系列
eac04dbd568cc08c2a1e.rar
3.9 KB
立即下载
家望
2010年11月17日 17:48:45
2楼
全部内容:

贴:实际工程经验的优化设计系列
优化设计    构造设计:a)     墙:地上部分尽可能选用长墙,整体计算时一般是构造配筋,纵向筋选用Ⅲ级筋,此时最小配筋率可减小0.1,配箍时宜采用矩形箍和拉筋相结合的方式,墙体分布筋纵向宜20厚时10@250,水平分布筋配8@150~200,约束构造边缘构件中按抗震等级、剪力墙部位确定纵筋配筋率和配箍率,间距不必取整数@100,150。地下室外墙:外墙保护层厚度,按《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要求50mm设计时,墙筋为钢筋网,此时可不计算裂缝,当按《混凝土规范》时厚度取30mm,此时须验算裂缝,裂缝控制为0.2mm,当水头不大时,拉筋可按最小构造设置。b)     板:现行规范中板作为受弯构件最小配筋率取0.2和4.5 ft/fy中较大值,相同板厚时混凝土等级低、钢筋强度大时,最小配筋率低,故优先采用三级筋;板中抗裂钢筋(分布筋)最小配筋率为0.1%,当120mm厚板时,可用6@150;尽量不用大跨厚板。同时应根据板边界条件进行配筋,端单元边界条件为三边简支,一边固定;中间单元为三边固定,一边简支,二者配筋差别很大。屋面板厚120mm,平屋面时应≥8@150,坡屋面时应大于10@150,双向板用弹性理论计算时,底部筋可取中间板带和边上板带(各Lx/4)c)     梁:i.     hw可减去保护层厚度,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每侧纵向构造钢筋不小于bhw的0.1%,那么板厚取100时550高的梁就可以不设置腰筋,板厚120时600高的梁也可以不设置腰筋,梁宽度的选取就更应慎重。ii.     位于梁下部或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力,加箍筋还是设吊筋,规范上明确优先采用箍筋,这也为施工提供方便。iii.     框架梁一、二级负筋可用14搭接,三级可用12搭接。iv.     梁的截面尽量按正常取,少做宽扁梁,配筋率也应控制在1.5%左右,次梁的箍筋也改为分加密区和非加密区。d)     基础:i.     地质情况、桩基持力层埋深、桩基选型、地下水情况、地下室层数、地下室埋深、室外地面覆土厚度、地下室柱网 、地下室人防、主楼地下室面积占整个地下室面积比例等等都直接会影响基础和地下室的造价。基础地板厚度应进行估算,板的跨度应考虑基础拉梁的宽度影响,因为基础梁一般都比较宽,特别是验算板的裂缝宽度时。基础底板的选型,是平板式还是梁板式(带次梁的和不带次梁的),在初步设计阶段应做经济比较。ii.     基础设计问题。建议基础底板或桩基承台要按照经验和计算结果设置,不要随意增加厚度或加大钢筋。对地下室有防水要求的基础底板,裂缝宽度可控制为0.2;地下室顶板及外墙,要求荷载取值准确、有些荷载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不得累加。如地下室顶板的覆土重和施工荷载是否同时出现,消防车道处是否覆盖有种植土,等等。iii.     一般来说,由于需要覆土,作为塔楼的嵌固端,地下室顶板不宜太薄,在覆土不太厚的情况下,采用十字梁会节省一些,但如果覆土较厚,采用井字梁更经济。
回复
wayne_81
2010年11月18日 10:39:23
3楼
好资料,谢谢!
回复
fmwp
2010年11月18日 10:44:08
4楼
hgjhjhjkhkhkjhk
回复
popyvsshe
2010年11月18日 11:13:15
5楼
业精于勤荒于嬉,勤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善于总结.感谢楼主共享.
回复
wjp85091795
2010年11月18日 12:00:31
6楼
还是二楼不错,全贴出来了,就这么多,楼主也太小气了吧,呵呵,不过还得感谢楼主,楼主再发点吧
回复
honghou
2010年11月18日 12:21:41
7楼
二楼不错 资料这样贴出来多好
回复
7390359
2010年11月18日 12:23:53
8楼
谢谢二楼帖出来,这样大家就可以选择的下载了
回复
wang_zixun
2010年11月18日 14:02:14
9楼
好书 谢谢楼主
回复
mcpole
2010年11月18日 15:20:26
10楼
2楼v5,做人实在,感谢楼主提供!
回复
leehdk1985
2010年11月18日 18:23:14
11楼
嗯~~不错的帖,学习了!!:handshake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