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方便网友下载资料,特提供专门上传帖,请大家多多支持,奖励20~60分!视内容的全面性分别奖励。
为了方便网友下载资料,特提供专门上传帖,请大家多多支持,奖励20~60分!视内容的全面性分别奖励。
2楼
与一般的钢筋砼相比,大体积砼具有的特征是:结构厚实、砼量大、工程条件复杂(一般都是现浇钢筋砼结构,多为地下或半地下建筑)、施工技术要求高、水泥水化热易使结构产生温度和收缩变形。因此,大体积砼经常出现的问题,不是力学上的结构强度,而是控制砼温度变形裂
缝,从而提高砼的抗渗、抗裂、抗侵蚀性能,以提高建筑结构的耐久年限而为突出任务。近几年来,大体积砼工程发生体积不稳定,出现裂缝的问题时有发生,如同济大学的图书馆砼基础部分、铁路新客站地下室砼等,有的已无法补救,只能敲掉,重新施工,既造成浪费,又拖延工期。
从1987年开始,我们针对泵送预拌大体积砼配合比施工及养护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对象为C20~30砼,坍落度在14cm以上,绝热温升小于50℃,其它性能与普通砼相近,研究结果表明,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后,能保证泵送砼的和易性要求,在砼强度及基本物理力学性能符合设计要求条件下,节约水泥用量20~30%,从而可降低砼的总的水化热及减缓水化热释放速度,能保证泵送大体积砼结构的质量,目前这项研究成果已在市重点建设项目--人民广场地下车库基础中推广应用。
为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除要满足强度等级、抗渗要求,关键要严格控制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水化热引起的内外温差,防止因温度应力而造成混凝土产生裂缝。以绍兴交通银行大厦地下工程为例,该工程地下1层,地上18层,基坑面积约3500平方米,基坑深5米,局部7米。为保证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主要采取了如下技术措施。
优选材料,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尽量缩短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合理安排浇筑顺序,及时卸料;在浇筑前,用水冲洗模板降温;泵管用麻布包裹,以防日光暴晒升温。
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浇筑采用“一个坡度、层层浇筑、一次到顶”的方针。根据混凝土泵送时形成的坡度,在上层与下层布置两道振捣点。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卸料点,主要解决上部振实;第二道布置在混凝土坡角处,确保下部混凝土的密实。先振捣料口处混凝土,以形成自然流淌坡度,然后全面振捣。为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现裂缝,减少内部微裂,提高混凝土密实度,还采取二次振捣法。在振捣棒拨出时混凝土仍能自行闭合而不会在混凝土中留孔洞,这时是施加二次振捣的合适时机。由于泵送混凝土表面水泥较厚,在浇筑两小时至6小时后,先用长刮尺按标高刮平,然后用木抹反复搓压数遍,使其表面密实,在初凝前用铁板压光。既能较好地控制混凝土表面龟裂,又能减少混凝土表面水分散发。
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及测温工作。为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造成温度应力大于同期混凝土抗拉强度而产生裂缝,应根据当时的施工情况和环境气温,采用了“蓄水法”进行混凝土养护。具体做法是:先在混凝土表面覆盖双层麻袋,浇水湿润。待混凝土初凝后,在基础周围砌挡水,蓄水深10厘米,养护28天。为及时掌握混凝土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的变化值,在基础内埋设测温点20个,深度分别设在板中及距表面10厘米处,分别测量中心最高温度和表面温度,测温管均露出混凝土表面12厘米。
测温工作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开始进行,测温频率按持续28天考虑。具体安排是:前三天,每两小时测温1次;4天至8天,每4小时测温1次;9天至15天,每6小时测温1次;16天至20天,每12小时测温1次;21天至28天,每24小时测温1次。从测温曲线图中可以看出,基础混凝土浇筑后,中心最高温度发生在第四天,最高温度55.1摄氏度。混凝土中心与表面温度升降基本同步上升,在前10天温差始终保持在8摄氏度至12摄氏度左右,远远低于不安全温差25摄氏度,后18天温差保持在3摄氏度左右,说明温差控制理想。
该工程基础底板混凝土养护期满后,通过检查,混凝土内实外光,质量良好,经检查未发现温度裂缝,可见完善的养护及选料等措施等起到了良好效果。
[
本帖最后由 csccbjs 于 2010-4-1 17:33 编辑 ]
回复
3楼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是一座集商业、办众公寓为一体的现代化建筑,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总建筑面积九千余平方米。结构型式为框支剪力墙结构。本工程地下室为消防水池、水泵室、配电室及发电机室,一层至三层主要有商业及办公用房,四层起为公寓。本工程有地下室部分基础采用振动沉管灌注桩基,筏板基础,承台设计底标高-4.5米,基础底板厚度为500,采用C40防渗混凝土,抗渗等级为S8,整个基础底板的混凝土量约为1000立方米。计划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灌时间为一个日历天数。
二、施工准备工作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特别在施工中要防止混凝土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差产生温度应力裂缝。因此需要从材料选择上、技术措施等有关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顺利施工。
1、材料选择
(1)水泥:考虑普通水泥水化热较高,特别是应用到大体积混凝土中,大量水泥水化热不易散发,在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与混凝土表面产生较大的温度差,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当表面拉应力超过早期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温度裂缝,因此确定采用水化热比较低的矿渣硅酸盐水泥,标号为525#,通过掺加合适的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混凝土的抗渗能力。
(2)粗骨料:采用碎石,粒径5-25mm,含泥量不大于1。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配制的混凝土,和易性较好,抗压强度较高,同时可以减少用水量及水泥用量,从而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
(3)细骨料:采用中砂,山砂 (45%)+人工砂 (55%),平均粒径大于0.5mm,含泥量不大于5。选用平均粒径较大的中、粗砂拌制的混凝土比采用细砂拌制的混凝土可减少用水量10%左右,同时相应减少水泥用量,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并可减少混凝土收缩。
(4)粉煤灰:由于混凝土的浇筑方式为泵送,为了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便于泵送,考虑掺加适量的粉煤灰。按照规范要求,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大体积粉煤灰混凝土时,其粉煤灰取代水泥的最大限量为25%。粉煤灰对水化热、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有利,但掺加粉煤灰的混凝土早期极限抗拉值均有所降低,对混凝土抗渗抗裂不利,因此粉煤灰的掺量控制在10以内,采用外掺法,即不减少配合比中的水泥用量。按配合比要求计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所掺加粉煤灰量。
(5)外加剂:设计无具体要求,通过分析比较及过去在其它工程上的使用经验,混凝土确定采用"山峰牌"(减水剂),每立方米混凝土2kg,减水剂可降低水化热峰值,对混凝土收缩有补偿功能,可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
2、混凝土配合比
(1)混凝土采用由本公司搅拌站供应的商品混凝土,因此要求混凝土搅拌站根据现场提出的技术要求,提前做好混凝土试配。
(2)混凝土配合比应提高试配确定。按照国家现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及《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中的有关技术要求进行设计。
(3)粉煤灰采用外掺法时仅在砂料中扣除同体积的砂量。另外应考虑到水泥的供应情况,以满足施工的要求。
3、现场准备工作
(1)基础底板钢筋及柱、墙插筋应分段尽快施工完毕,并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2)基础底板上的地坑、积水坑采用组合钢模板支模,不合模数部位采用木模板支模。
(3)将基础底板上表面标高抄测在柱、墙钢筋上,并作明显标记,供浇筑混凝土时找平用。
(4)浇筑混凝土时预埋的测温管及保温随需的塑料薄膜、草席等应提前准备好。
(5)项目经理部应与建设单位联系好施工用电,以保证混凝土振捣及施工照明用。
(6)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后勤人员、保卫人员等昼夜排班,坚守岗位,各负其责,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灌的顺利进行。
三、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和温度应力计算 (计附后)
根据业主及设计要求,对基础底板混凝土进行温度检测;基础底板混凝土中部中心点的温升高峰值,该温升值一般略小于绝热温升值。一般在混凝土浇筑后3d左右产生,以后趋于稳定不在升温,并且开始逐步降温。规范规定,对大体积混凝土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采取控温措施,并按需要测定浇筑后的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度,将温差控制在设计要求的范围内;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温差不宜超过25度;本工程设计无具体要求,即按规范执行。表面温度的控制可采取调整保温层的厚度。
四、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1、施工段的划分及浇筑顺序
由于基础底板尺寸不大,底板厚度均为500mm,因此基础底板为一个自然施工段。混凝土的浇筑顺序由A至E轴方向从1到27轴向后浇灌。基础底板外侧四周砌筑240厚砖墙,然后水泥砂浆找平层,采用逆作涂膜防水,在851涂膜防水层上抹1:3水泥砂浆3d后作外侧模板。基础底板上的预留基坑、积水坑部位采用组合钢模板支模,不合模数的部位采用木模板支模。
2、钢筋
钢筋加工在现场钢筋场进行,暗梁主筋采用闪光对焊连接,底板钢筋采用冷搭接。基础底板钢筋施工完毕进行柱、墙插筋施工,柱、墙插筋应保证位置准确。基础底板钢筋及柱、墙插筋施工完毕,组织一次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3、混凝土浇筑
(1)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用混凝土运输车运到现场,采用2台混凝土输送泵送筑。
(2)混凝土浇筑时应采用“分区定点、一个坡度、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浇筑工艺。钢筋泵车布料杆的长度,划定浇筑区域,每台泵车负责本区域混凝土浇筑。浇筑时先在一个部位进行,直至达到设计标高,混凝土形成扇形向前流动,然后在其坡面上连续浇筑,循序推进。这种浇筑方法能较好的适应泵送工艺,便每车混凝土都浇筑在前一车混凝土形成的坡面上,确保每层混凝土之间的浇筑间歇时间不超过规定的时间。同时可解决频繁移动泵管的间题,也便于浇筑完的部位进行覆盖和保温。
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间歇时间不得超过6h,如遇特殊情况,混凝土在4h仍不能连续浇筑时,需采取应急措施。即在己浇筑的混凝土表面上插12短插筋,长度1米,间距50mm,呈梅花形布置。同时将混凝土表面用塑料薄膜加草席覆盖保温。以保证混凝土表面不受冻。
(3)混凝土浇筑时在每台泵车的出灰口处配置3~4台振捣器,因为混凝土的坍落度比较大,在1.5米厚的底板内可斜向流淌1米远左右,2台振捣器主要负责下部斜坡流淌处振捣密实,另外1~2台振捣器主要负责顶部混凝土振捣。
(4)由于混凝土坍落度比较大,会在表面钢筋下部产生水分,或在表层钢筋上部的混凝土产生细小裂缝。为了防止出现这种裂缝,在混凝土初凝前和混凝土预沉后采取二次抹面压实措施。
(5)现场按每浇筑100方(或一个台班)制作3组试块,1组压7d强度,1组压28d强度归技术档案资料用;l组作仍14d强度备用。
(6)防水混凝土抗渗试块按规范规定每单位工程不得少于2组。考虑本工程不太大,按规定取2组防水混凝土抗渗试块。
5、混凝土测温
(1)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时应设专人配合预埋测温管。测温管的长度分部为两种规格,测温点约布置见附图2。测温线应按测温平面布置图进行预埋,预埋时测温管与钢筋绑扎牢固,以免位移或损坏。每组测温线有2根(即不同长度的测温线)在线的上断用胶带做上标记,便于区分深度。测温线用塑料带罩好,绑扎牢固,不准将测温端头受潮。测温线位置用保护木框作为标志,便于保温后查找。
(2)配备专职测温人员,按两班考虑。对测温人员要进行培训和技术交底。测温人员要认真负责,按时按孔测温,不得遗漏或弄虚作假。测温记录要填写清楚、整洁,换班时要进行交底。
(3)测温工作应连续进行,每测一次,持续测温及混凝土强度达到时间, 强度,并经技术部门同意后方可停止测温。
(4)测温时发现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与部门温度之差达到25度或温度异常,应及时通知技术部门和项目技术负责人,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5)测温采用液晶数字显示电子测温仪,以保证测温及读数准确。
6、混凝土养护
(1)混凝土浇筑及二次抹面压实后应立即覆盖保温,先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二层草席,然后在上面覆一层塑料薄膜。
(2)新浇筑的混凝土水化速度比较快,盖上塑料薄膜后可进行保温保养,防止混凝土表面因脱水而产生干缩裂缝,同时可避免草席因吸水受潮而降低保温性能。
(3)柱、墙插筋部位是保温的难点,要特别注意盖严,防止造成温差较大或受冻。
(4)停止测温的部位经技术部门和项目技术负责人同意后,可将保温层及塑料薄膜逐层掀掉,使混凝土散热。
五、主要管理措施
1、拌制混凝土的原材料均需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同时要注意各项原材料的温度,以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与理论计算基本相近。
2、在混凝土搅拌站设专人掺入外加剂,掺量要准确。
3、施工现场对商品混凝土要逐车进行检查,测定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温度,检查混凝土量是否相符。混凝土温度应控制在l~l寸之间,同时严禁混凝土搅拌车在施工现场临时加水。
4、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间歇时间不得超过3~5h,同时已浇筑的混凝土表面温度在未被新浇筑的混凝土覆盖前不得低于 度。
5、试验部门设专人负责测温及保养的管理工作,发现问题应及时向项目技术负责人汇报。
6、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基槽内的杂物清理干净。
7、加强混凝土试块制作及养护的管理,试块拆模后及时编号并送入标养室进行养护。
回复
4楼
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回复
5楼
可以在浇筑时加入冰块,以降底入模的混凝土温度,效果不错,但是专门计算配合比
回复
6楼
有先例吗?
回复
7楼
一、特点
(1)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是指大体量混凝土水泥水化热所产生的温度、收缩变形导致的裂缝,而必须予以控制这种裂缝现浇混凝土结构。
(2)采用一次整体浇注混凝土的方法和“综合温控”施工技术,有利于提高结构的整体性、抗渗性、同时提高了结构的抗震能力。
(3)这种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减少了施工工序之间的交叉,取消了各种施工缝的处理工作,从而简化了施工程序,加快了施工进度。
二、适用范围
工业与民用建筑中超长、超厚(目前最大厚度达6M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如连续性基础底板、箱型基础、设备基础等需要裂缝控
制的钢筋混凝土工程。
三、施工要点
1.材料要求
(1)水泥:应尽可能采用中低水化热的水泥。如325号、4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为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征得设计单位同意,混凝土可采用后期60天或90天强度替代28天设计强度。
(2) 细骨料:中粗砂,含泥量<2%。
(3)粗骨料:5~25MM或5~40MM石子,优先选用5~40MM石子,减少混凝土收缩。含泥量<1%,符合筛分曲线要求。骨料中针状和片状<15%(重量比)。
(4)外掺剂:在混凝土中可掺加复合型外加剂和粉煤灰,以减少绝对用水量和水泥用量,改善混凝土和易性与可泵性,延长缓凝时间。
2.混凝土配合比
采用集料泵送混凝土砂率应在40%~45%之间,在满足可泵性前提性,尽量降低砂率 。坍落度再满足泵送的条件下尽量选择小值,以减少收缩变形。
3.控制新鲜混凝土的出机温度
混凝土中的各种原材料,尤其是石子与水,对出机温度影响最大。在气温较高时,宜在砂石堆场设置简易遮阳棚,必要时可采用向骨料喷水等措施。
4.控制浇注入模温度
夏季施工时,在输送泵送时采取降温措施,以防入模混凝土温度升高。如在搅拌筒上搭设遮阳棚盖,在水平输送管道上铺草包喷水。冬季施工时,对结构厚度在1.0米以上的大体积混凝土一般宜在正温搅拌和正温浇注,并靠自身水化热进行蓄热保温。
5.混凝土的施工
(1)混凝土浇注顺序的安排,以薄层连续浇注以利散热,不出现冷锋为原则。
(2)宜尽可能采用二次振捣工艺,以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和抗拉强度,对大面积的板面要进行拍打真实,去除浮浆,实行二次抹面,以减少表面收缩裂缝。
(3)混凝土在浇注振捣过程中的泌水应予以排除。
(4)根据土建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和施工经验,实测的混凝土内部中心与表面温度差,宜控制在25度之内。
(5)利用测温技术进行信息化施工,可以全面了解混凝土在强度发展过程中内部温度场分布状况,并且根据温度梯度变化情况,可定性、定量指导施工,控制降温速率,控制裂缝的出现。
6、测温
(1)应根据工程项目的平面形状尺寸、厚度等不同情况,合理、经济地布设测温点,并测绘测温点布置图。
(2)温度测点以集成温度传感器作感温元件,要进行筛选和防老化处理。在埋设前应对感温元件作环氧树脂封闭。在浇注前应按测温布置图要求,对测点予以固定和保护,以确保测温工作的顺利进行。
(3)每次测温后,应立即汇总整理混凝土内部温度场与温差数值,提供给施工指挥部门,以指导现场的施工。
7、养护
养护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养护主要是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便控制混凝土内表温差,促进混凝土强度的正常发展及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和发展。对大面积的底板面,一般可采用先一层塑料簿膜后二层草包作保温保湿养护。草包应迭缝,骑马铺放。养护必须根据混凝土内表温差和降温速率,及时调整养护措施。
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应尽可能多养护一段时间 ,拆模后应立即回土或在覆盖保护,同时预防近期骤冷气候影响,以控制内表温差,防止混凝土早期和中期裂缝。
8、设计构造上的改善
在底板外约束较大的部位应考虑设置滑动层。在结构应力集中的部位,应加抗裂钢筋作出加强处理,在必须分段施工的水平施工缝部位,增设暗梁防止裂缝开展等。
四、质量标准
混凝土及裂缝等质量标准,按现行施工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五、机具设备
(1)测温设备可采用的测温仪有XQC-300大型长图自动平衡记录仪和QZG-010铜热电阻温度传感器配套改装为定时全自动扩展装置,以及我公司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完善的新测温仪,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微机实时监测仪和进口的恒溜型集成温度传感器配套。
(2)结构支模、扎筋、混凝土拌制、运输、浇注等所需的机具设备,可根据不同工程对象按通常施工要求设置。但必须确保连续浇注,并不得出现冷缝。
六、劳动组织
(1)浇注前与浇注施工劳动力组织按不同工程对象的工作面大小,泵车数量等通常施工要求安排。
(2)养护阶段:按二班三班昼夜值班考虑。人员有:每台班技术干部一人,养护工人根据工作量安排。
[
本帖最后由 csccbjs 于 2010-4-1 17:40 编辑 ]
回复
8楼
大体积的混凝土底板、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墙、柱以及梁、板组成的地下室。裙楼一般采用框剪结构 ,标准层根据其使用功能不同分为剪力墙结构和框剪结构等。如果是剪力墙结构,则在裙楼以上夹层或利用裙楼顶层作为结构转换层,利用该层的巨型梁来支撑上部墙体的荷载。内隔墙一般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轻质材料隔断等填充墙。
以下讨论常见的施工裂缝和预防措施:
1.地下室底板裂缝
高层建筑地下室的底板一般较厚,有的厚达 2~ 3m,属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发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水化热高、与环境气温温差大、或养护不当 ,裂缝严重的可导致底板渗漏若混凝土温度较高时突然浇冷水养护,也会产生无规则的多条微裂缝。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施工可采取下列措施 :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 掺加高效减水剂,以减少用水量掺加粉煤灰,以减少水泥用量掺加UEA微膨胀剂,以补偿收缩分层分段浇筑混凝土 ,并加强养护,严格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中心与表面、表面与外界 ),使温差 <2 5℃。这方面已有成套成熟的经验 ,采取相应的措施完全可以控制裂缝的发生。
2.地下室外挡土墙裂缝
由于墙体混凝土强度等级普遍较高,采用C40、C45、甚至C50、C60 ,这样水泥用量多达 50 0~550kg m3,势必造成混凝土收缩量大,不易养护,地下室外挡土墙又很长,因此往往形成多条较有规律的竖向裂缝,约 15~ 25m一条,上不到顶,下不到底,肉眼可明显地看到收缩裂缝形状。预防措施主要是调整混凝土配合比,通过加外加剂 (减水剂、高效泵送剂、UEA微膨胀剂、粉煤灰等 ),力求减水、减少水泥用量来防止裂缝,注意加强养护、及时覆盖、淋水或喷洒养护剂,墙体模板尽可能晚拆一些。
3.地下室阴角裂缝
在地下室施工完后,通常会发现在外墙截面刚度变化处,平面形状转折处的阴角存在结构竖向裂缝,由顶部向下开裂,上宽下窄,这是由于收缩应力和沉降、温度应力等共同作用,在角部形成集中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所造成的,为了防止阴角部位混凝土产生裂缝 ,除从设计方面尽量少用凹凸的平面形式,并且在阴角处采用附加钢筋等构造措施外,在施工方面还必须保证阴角部位的混凝土施工质量,及时覆盖、淋水、或喷洒养护剂进行养护,控制拆模时间不宜过早。
回复
9楼
6.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垫层施工→定位放线→钢筋绑扎→支设模板→浇筑混凝土→测温养护
6.1.1垫层施工:撒出垫层灰线,四角插钢筋棍并抄出垫层打灰标高,并据此标高拉白线调整加固P1010模板,打灰前在砂石垫层上撒细砂灌满缝隙,防止水泥浆渗漏。打灰采用泵车直接浇灌,泵车够不着的地方铺设打灰泵管。垫层表面木抹子压实。
6.1.2定位放线:待垫层混凝土能够上人后,放基础、支墩中心线、边线,板墙边线,并用红漆在垫层上标出。
6.1.3钢筋绑扎
6.1.3.1原材料到现场经过复检和监理工程师验收后方可使用。钢筋在加工厂进行闪光对焊、直螺纹套丝以及加工和配制后运往现场进行绑扎,Φ22以上钢筋连接用闪光对焊或直螺纹连接,Φ22以下钢筋绑扎搭接,搭接长度40d(d为钢筋直径)。纵向基础钢筋太长,由钢筋加工厂按直螺纹套丝后,现场连接。
6.1.3.2 钢筋焊接前,施工人员焊工证件及焊前模拟试件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施焊。闪光对焊每300个接头取一组现场试件进行检验,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6.1.3.3现场存放钢筋均挂标识牌,标明规格和使用部位,并垫方木以避免沾染泥土和污水。
6.1.3.4基础钢筋绑扎时搭设临时脚手架做支撑,具体形式见下图,
施工顺序为:绑扎基础下皮钢筋→焊接支设马凳→绑扎基础上皮钢筋→绑扎侧面钢筋→绑扎构造筋及各种插筋
6.1.3.5 支墩钢筋由于较高,故应尽早绑扎箍筋及拉钩到一定高度并在根部用脚手管卡住,以免浇筑混凝土时移位。
6.1.3.6铁件安装:安装前应验收铁件平直度,安装时应抄标高、拉白线,确保铁件安装满足设计要求。
6.1.4模板工程
6.1.4.1模板采用大型组合钢模板,以减少模板拼缝,提高混凝土表面工艺。模板支设前应检查板面是否变形,是否有划痕、碰伤,对拉螺栓孔处是否平滑,然后将挑选好的模板用磨光机清除表面污物,均匀涂刷机油作为脱模剂。局部不符合模数的地方配木模,内侧刨光。所有模板缝之间均夹吹塑纸一层,防止混凝土浇灌时漏浆,但不能突出模板面,以防嵌入混凝土中影响混凝土表面工艺。
6.1.4.2模板加固用Φ16对拉螺杆来控制断面尺寸,互相对应的两根对拉螺栓必须与同一根钢筋焊接,且必须保证焊缝长度大于16mm。用Φ51×3.5钢围檩来加强模板整体刚度,用重型“[”形扣件连接。模板的整体稳定由@1500的斜支撑来保证。
6.1.4.3施工时注意用浸油木丝板将与基础相邻的其它基础隔开;施工橡胶止水带时注意采取保护措施,防止被钢筋等利物划破。
6.1.5混凝土工程
6.1.5.1 因为基础为大体积混凝土,所以水泥优先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硅酸盐类水泥,并应掺入适量的粉煤灰,以进一步减少水化热。外加剂选用SRA-2型防腐剂,防止浇灌过程中出现施工缝。搅拌用水选用业主提供淡水源,砂石料选用级配合格的碎石和中砂。混凝土浇灌前实验室应根据材料做出混凝土的最佳试配。
6.1.5.2混凝土搅拌采用大型搅拌站集中搅拌。混凝土浇灌采用一台泵车、一台地泵和五台5m3罐车。泵罐车行走路线详见平面布置图。
6.1.5.3混凝土浇灌时,采取从一头开始斜面分层浇灌的方法进行浇灌。每一层浇筑高度50cm。混凝土浇筑时应有专人现场值班,确保上层混凝土浇灌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完成,并且振捣时插入下层混凝土10cm。混凝土振捣人员应钻入钢筋笼里,振捣器插入点间距50cm,梅花形分布,边角适当加密,保证不漏振、不过振,确保混凝土内实外光。混凝土浇筑完后,按标高扯白线,用木抹子搓平、铁抹子压光。分层浇筑示意图见右图。
6.1.6测温养护
6.1.6.1采用电子测温仪测温,在混凝土浇灌前埋设测温线,每个测温点铺设一根测温线,布在基础中部距表面约2/3处,利用电子测温仪读取温度数据,并做好记录。养护期间前3d每2h测温一次,第4d以后每4h测温一次,当混凝土内部温度和大气温度温差小于15℃时停止测温。当混凝土内外温差大于25℃时,增加覆盖保温层厚度,防止因温差过大而产生裂缝。
6.1.6.2大体积混凝土在养护期间必须严格控制其内外温差,确保不出现有害裂缝,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主要是达到减小混凝土内外温差和保湿的目的。减小混凝土内外温差是为了减小混凝土的温度梯度,使混凝土的平均总温差所产生的拉应力小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防止产生贯穿裂缝。保湿的作用是在混凝土强度发展阶段,潮湿的条件可防止混凝土表面脱水而产生干缩裂缝,另外可使水泥的水化顺利进行,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
回复
10楼
大体积混凝土浇注施工要点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温度控制问题的解决至关重要,混凝土块体内温度的变化是不均匀的,内部水化热的散发是通过混凝土表面进行的,由于内外温度的不一致,表面混凝土的收缩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产生温度应力,往往导致混凝土开裂。通过计算拟定采用的温度控制措施以减小混凝土的温度应力,确保混凝土质量。主要施工控制措施如下:
1、当工程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时,厂家应使用水化热较低的矿渣水泥,以减少混凝土中总水化热;可掺入缓凝型减水剂增加和易性,延长初凝时间;控制粗细骨料的质量,尽量减少含泥量。
2、控制混凝土塌落度:在满足泵送混凝土的条件下,尽量减小水灰比,有效控制混凝土塌落度。
3、分层浇筑混凝土:每层厚度不大于30cm,以加快热量散发,并可使温度分布较均匀。
4、控制温度:加强混凝土内外测温监测工作,严格控制内外温差在25度内,在混凝土底板大于1000处每100m2见方设置一个测温孔,派专人检测内部温度。当温差达20度时就要及时采取措施,加强覆盖。此项工作一直要连续监测7昼夜,待温度明显减小为止。
5、采用厚麻袋加塑料膜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派专人负责覆盖保温、淋水工作,保持混凝土外表湿润。
6、天气气温过高时,要求混凝土供应商对骨料采取降温措施,以降低商品混凝土的温度。
7、为防止混凝土暴晒或遭受暴雨,需搭设临时遮阳防雨棚;在浇筑前利用预埋钢管脚手支撑架,搭设简易钢管架,上用大型帆布遮顶盖,保持20m宽度,随着混凝土完成施工面的推移而移动帆布,避免混凝土早期暴晒开裂及遭受暴雨。
8、测温点布置
采用钢管,下端砸扁加焊,可沿浇筑高度测量底部、中部及表面的温度,测点距边角和表面大于50mm。
回复
11楼
一、施工准备
1、材料
水泥:优先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品种,如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矿渣硅酸盐水泥(有抗渗要求不宜使用)。
碎石:粒径由试验室试配确定。
砂:中砂。
水:自来水(饮用水),气温高时宜在水中加冰块。
外加剂:缓凝剂(由试验室试配确定)。
2、作业条件
⑴熟悉图纸,编制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组织设计,并且要对工人队组进行详细交底。
⑵配合比已经由试验室试配确定。
⑶各种材料供应应满足连续浇灌的需要,所需机具如振动器、运输工具、串筒等应备足,浇筑前检查其完好情况。
⑷劳动力安排要满足连续施工作业。
⑸模板、钢筋,支架、预埋件和预埋管道等按设计要求安装完毕,并经隐蔽验收检查。
⑹配备发电设备,防止施工时水、电中断,夜间施工需有足够照明。
⑺掌握天气变化情况,避开雨天浇筑混凝土,必要时准备好防雨设施。
⑻埋设测温装置。
二、操作工艺
1、石子用自来水冲冼,必要时用冰水降温。
2、各种材料按设计配合比计量投料,控制在允许偏差内。
3、按照石、水泥、砂、外加剂的次序投料, 控制搅拌时间不少于120s。
4、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应合理分段分层进行,每层厚度小于300mm,浇筑速度要保持均匀,加强振捣,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浇筑温度不宜超过28°C(混凝土浇筑温度指振捣后在混凝土50~100mm深处的温度)。
5、混凝土养护: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初凝后,用湿润的麻包袋覆盖,覆盖二层,每层麻包袋搭接缝不少于100mm,上下层错开, 派专人洒水养护,洒水次数应以麻包袋湿润为宜,养护期不少于14天。
三、质量标准
同相应普通混凝土。
四、施工注意事项
⑴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由于水泥水化热作用所放出的热量使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不断上升,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差很大,表面与内部混凝土收缩不一致,产生很大的拉应力,而混凝土的早期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很低,因此极易出现混凝土的表面裂缝。复季要采取降温措施,冬季要保温,减少混凝土内外温差。
⑵在原有厚大的老混凝土或岩石地基上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墙体时,必须设置隔离措施,避免产生收缩缝又称外约束裂缝。
2、处理水化热的措施
⑴采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如矿渣硅盐水泥),并且要储备足够数量的同一品种水泥。
⑵在保证混凝土等级的前提下,使用适当的缓凝减水剂,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以减少水化热。
⑶采用石子浇水、搅拌水中加冰块降温等办法,降低混凝土入摸温度。如果在热天浇筑混凝土时,宜设置简易遮阳装置。
⑷选用级配良好的骨料,并严格控制砂、石子的含泥量,降低水灰比,加强振捣,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拉强度。
⑸分层浇筑混凝土,每层厚度不宜大于300mm,以加快热量散发,并使温度分布较均匀,同时也便于振捣密实。上层混凝土覆盖要在下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
⑹预埋冷却水管,用循环水降低混凝土温度,进行人工导热。
⑺在岩石地基或厚大的老混凝土层上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可在岩石地基或老混凝土层上浇沥青胶并撒铺5mm厚砂子, 或铺二层沥青油毡纸,以消除或减少约束作用。
3、产品保护
⑴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必须进行监测,专人检测表面温度与结构中心温度,测温时间不少于14天,前7天每隔4小时测温一次, 后7天每隔8小时测温一次,测温过程中如发现温差大于25°C时( 重要结构20°C)要采取有效措施,如覆盖保温等,当温差少于25°C时, 可停止测温。
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易使钢筋产生位移,因此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随时复核钢筋的位置,并采取措施,以保证位置正确。
⑶混凝土初凝后即覆盖湿润的麻包袋。
⑷混凝土养护不少于14天后,才允许下一工序施工。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