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安装施工技术工法
bbb-614179666
2010年10月04日 13:54:38
只看楼主

7.5 风机安装施工技术工法 7.5.1风机安装的一般规定(1)风机的基础、消音和防震装置,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2)现场组装风机时,绳索的捆缚不得操损伤机件表面。(3)风机的润滑、油冷却和密封系统的管路等受压部分应作强度试验。当设备技术文件无规定时,水压试验的压力应以最高工作压力的1.25—1.5倍,气压试验的压力应不最高工作压力的1.05倍。(4)风机的进风管、排风管、阀件、调节装置等,均应有单独支撑,各管路与风机连接时法兰应对中贴平,不得强制连接,机壳不应承受外加荷载,以防机壳变形。

7.5 风机安装施工技术工法



7.5.1风机安装的一般规定

(1)风机的基础、消音和防震装置,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

(2)现场组装风机时,绳索的捆缚不得操损伤机件表面。

(3)风机的润滑、油冷却和密封系统的管路等受压部分应作强度试验。当设备技术文件无规定时,水压试验的压力应以最高工作压力的1.25—1.5倍,气压试验的压力应不最高工作压力的1.05倍。

(4)风机的进风管、排风管、阀件、调节装置等,均应有单独支撑,各管路与风机连接时法兰应对中贴平,不得强制连接,机壳不应承受外加荷载,以防机壳变形。

(5)风机连接的管路需要切割或焊接时,不应使机壳发生变形,一般宜在管路与机壳脱开后进行。

(6)风机的横向中心线以进出口管道中心为准,纵向中心线以传动轴为准,其偏差不得大于±5mm。

(7)风机的标高以传动轴为基准点,其偏差不得大于±1mm。

(8)风机水平度为0.2mm/m。



7.5.2离心式通风机安装指标

(1)轴承座组装

a.轴承座与底座应紧密接合,局部间隙不应大于0.1mm。

b.轴承座纵向水平度为0.2mm/m,横向水平度为0.3mm/m。

(2)机壳组装

叶轮进风口与机壳进风口间的轴向和径向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如无规定时按下列值调整。

a.轴向间隙为叶轮外径的0.01。

b.径向间隙应均匀分布,其数值为叶轮外径的0.015—0.003。

(3)主轴与轴瓦的组装

a.其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如无规定时按下列值调整:

顶间隙为轴颈直径的0.015—0.002;

侧间隙为顶间隙的1/2—2/3。

b.轴瓦和轴颈的接触点为12—18点/25×25mm2。

c.风机轴与电动机轴的径向位移不应大于0.05mm,水平度为0.2mm/m。



7.5.3 安装方法和步骤

(1)地基础检查,检查地基是否和图纸或设备文件相致。

(2)轴承支架、机壳支架和驱动端基础底板混凝土基础的要求。

(3)应当注意,两个轴承支架的找正调整是最重要的,为了便于灌浆,每个螺栓的两侧均用钢垫垫平,把固定端轴承支架放在底板上的双头螺栓上,用螺栓把机壳支架,轴承支架松散地联在一起,并且把地脚螺栓安放进预留孔内,按要求粗找正后灌浆,当水泥浆已把活动的地脚螺栓紧紧地凝固在一起时,开始着手找正调整。(利用气泡水准仪)。需要时利用薄垫片在轴向横向对固定端轴承支架和垫板校平,拧紧螺栓,重新校平调整。

(4)对非固定端轴承支架,重复上述的校平步骤,以确保和固定轴承支架 在同一高度上,拧紧螺栓,重新校平调整。

(5)然后找正调整机壳支架,灌浆、凝固、校正,拧紧螺栓,重复校平,最后装配三角联接板,如可能,全部用销钉联接。

(6)机壳/进气箱下半部和支架组装

机壳/进气箱总成被分为二部分,上下部分通过水平中心线的接合面联接成一体,安装时,先把下半部机壳/进气箱与支架联接,但不要拧紧,以便做最后的调整。

(7)轴承箱下半部对支架

把固定和非固定端轴承箱的下一半部安装在所对应的支架上,不要拧紧固定螺栓,以便调整,安装调整后,才可拧紧螺栓,并钻销钉孔,用销钉定位。

(8)轴承联轴器和轴的装配

清除主轴装配轴承和联轴器部位上的任何护物品,仔细擦净这些部位。并确保不得有任何损伤。在轴承和主轴装配期间,必须保持严格的清洁度,并且直到把轴承安装到轴上之前,整个轴承应存在原包装里。

步骤:

a.靠轴肩装配油环、轴衬、和甩油环。

b.把轴承放到油池里加热70℃—80℃,然后取出轴承轻轻地套在轴上,确保轴承紧靠油环轴衬,不留任何间隙。

c.装配圆螺母止退垫圈和圆螺母,预经拧紧,然后把止退垫圈的一个爪子压弯到螺母凹槽内。

d.安装甩油轴衬,并拧紧定位螺钉。

e.擦净联轴器部位,修整键和键槽。

f.半联同器装配,采用油池加热的方法,用内径干分表测量孔径。(测量的动作必须迅速,以防热传导影响读数)当孔径大于轴径尺寸大约0.15—0.25mm时,迅速安装联轴器。

(9)转子组和轴承箱的装配

清洗轴承箱各部件,不准有杂乱物质存在,然后进行摆放。在把转子组总成(叶轮和主轴)吊到位置之前应把进风口先穿到轴上,也要把轴上防护材料除掉,然后按要求安装在轴承箱上,安装轴承箱上盖,调整轴承位置,安装侧盖及其它部件。

(10)液务偶合器和风机轴的调整

a.在把液力偶合器放在底板上以前,先用仪器检查,确保同机联轴器的端面是垂直的,如出现偏差,在非固定端轴承箱下面用垫片予以调整,液力偶合器上联轴器的安装,按2.3.5中要求进行。

b.把液力偶合器放到底板上所规定的位置上,然后予以调整,尽量使其靠近到正确位置,即两个半联轴器平行,达到规定的间隙。

注:为了允许在运转期间铅垂方向和轴向的热膨胀,液力偶俣器一开始必须被安装成比风机的轴低,入输出联轴器留有增加间隙在一个半联轴器上安装一个千分表,并且转动360度,使千分表的心轴靠在联轴的轮缘上,最大的允许偏差是0.05mm。必要时,在底板和液力偶合器地脚之间用垫片予以校正,用仪器检查联轴器和间隙,在直径上侧量4个对应点,其平行偏差〈0.05mm,然后拧紧联轴器和轴承箱的压紧螺栓。

c.最后按照液力偶合器说明书,进行安装和润滑。

(11)电机和液务偶合器的调整

把电机和底板能放在混凝土基础的适当位置上,在每个地脚螺栓的两个侧面,垫入钢垫。以便于灌浆按上述方法予以调整。

(12)机壳和进机箱下部调整

以叶轮为基准调整机壳/进气箱下半部,地脚安装和位置应按图纸要求进行。

检查确保膨胀的扩展调节支架的位置,最后把调整板焊到机壳/进气箱的地脚上。

(13)进风口和机壳/进气箱下半部安装

调整进风口,使它的中心在水平中心线上与叶轮进风口保持一致,在铅垂中心线上有所偏移,其偏移量如装配图所示。由于在工作温充下机壳/进气箱产生铅垂方向膨胀的位移量,这样就保证了运转间隙,当该间隙调整合适后,拧紧进风口螺栓。

(14)机壳/进气箱上下组合

转子组与机壳/进气箱下部装配完后,吊装机壳/进气箱上部与下部组合,中间加耐热石棉橡胶板垫予以密封,内侧用定位板固定,外侧用三角板和方形板加大,然后把紧进风口螺栓。

(15) 调节门机构对进气箱组装

a.把调节门组装件吊起来,按图纸要求进气箱组合,中间加耐热石棉橡胶板,然后用螺栓予以联接。注意应按图示要求予以安装,不要装反或旋向弄错。

b.安装传动轴,按图示安装运转拔杆(主操纵柄)

c.把电动执行器和底架用地脚螺栓安装在基础上,底架下使用钢垫予以操平,安装联杆机构,调整好位置以膈,焊接联杆,然后予以灌浆,紧固地脚螺栓。

(16)盘车机构

a.把平键安装在非固定端健槽里,然后安装离合器,使其靠紧轴肩用盖板和头钿钉固定,利用所提供的六角细钉把短先桩轴磨固定的离合器末端;随后装配内齿挠性联轴器的驱动部分,确保座板配合面对着离合器底座。

b.把齿轮马达放在非固定端轴承支座的适当位置上,调整挠性联轴器,尽可能靠到正确位置上,当调整到正确位置后,紧固齿轮马达的地脚螺栓,然后在复检一次。

c.最后按要求予以润滑。

(17)润滑系统

a.油站按要求选定,制造厂可负责选配和购置以及提供油路系统图,该油站又供应风机轴承润滑。

b.液办偶合器有自己独立的润滑系统,该系统顺配置油冷却器,此系统由液力偶合器厂提供资料和完整的成套设备。

(18)最后的安装

结束上述安装之后,继续做如下的工作:

a.安装轴封。

b.安装风冷轮。

c.安装温度诗。

d.往轴承箱,电机轴承和液务偶合器注油到正确的位置。

e.检查离合器,并进行适当润滑。

f.检查所有连接和压紧螺栓的紧固柱。

g.安装所有的防护罩。

h.在进出气口管道安装膨胀节。

i.连接进出气口管道(用户自备)。

j.对主电机、盘车机构、调节门执行器及润滑系统接通电源。

k.安装有关测试仪表。

l.在安装结束和运转之前,对油路和油箱进行清洗,为了彻底冲洗管路待该系统运行4小时后,重新清洗,最后用推荐的润滑充进油箱。



7.5.4 关于基础的总的注意事项:

各个部件与地基之间的接触可能经受由于不平衡而产生的横向振动力。为了确保原来的调整不被破坏,获得一个正常的固定效果,应注意下列几点:

(1)在地基和部件之间放钢垫之前,采用砂墩垫铁。

(2)钢垫尽可能达到所要求的高度。

(理想状误解不超过4mm)

应避免使用多层的薄垫铁,所有垫铁必须是扁平的,具有平等面和倒棱。

(3)底座下的钢垫是永久性的。永久地固定在其位置上,并且灌浆后固定垫铁的位置不动。



7.5.5 累计间隙和调整,在安装风机期间应遵循下列间隙调整,详细的数据可以从列举的图中得到。

(1)离合器和齿轮电机轴向间隙35m。

(2)轴承固定端轴承在轴承箱中心,非固定轴承依稀轴承箱中心。

(3)叶轮进口环和进风口的径向间隙(冷态固定)

底部4mm,上部8mm,轴向含进量65mm。



7.5.6 调试和运转

3.7.6.1试车予以复检

(1)如果在安装之后很久再开始起动运转,我们有必要重新检测和调整,因为在这段时间里足以由于灰尘而引起风机的不稳定;

(2)检查所有压紧螺栓的紧固性;

(3)检查机壳/进气箱的联接处确保紧固,观察门是否封闭;

(4)检查风机和电机轴承箱内的油时,油质是否符合要求,然后打开水阀给润滑系统冷却器供水,再开动油泵,检查润滑油是否能够返回油箱;

(5)检查盘车机构和离合器;

(6)检查液务偶器是否充满符合要求的润滑油,确保冷却器的供水。

(7)对所有防护装置进行检查;

(8)检查液力偶合器与电机的相对位置:当它们从冷却状态达到工作大辩状态时,由于温升产生热膨胀,液务偶合器安装的位置略低于主机和电机是必须的。

(9)启动是调节门叶片的位置;应处于全闭状态。



3.7.6.2起动程序:

不论风机在何时起动,都必须注意到我们所开动的电机是指风机的主电机,而不是盘车机构的电机,盘车机构的电机是当主电机停止工作而内机继续降速运 动时才开始起动的,在当风机降速到58r/min时,自动结合,继续使风机以58r/min的速度运转。但是它没有能力使内机从静止状态起动。



(1)开启冷却水系统,使其达到正常情况。

(2)开启油泵,使油通过轴承做循环流动,正常后开动电机,经过液力偶合器调整,使风机逐渐达到额定转速2/3时,然后予以稳定15—30分钟,直到使液力偶合器和风机轴承温度稳定下来后,再加速度使风机正常运转。

(3)在加速期间应注意检查轴承振幅,供油情况是否正常,若超常,则调整或停车检查。

(4)如果风机输送的是冷空气,为了保证主电机不超载和最短时间内起动应将调节门关闭。

(5)当内机达到全速运转时,应该逐个检查风机与电机轴承振幅,供油情况温升及不正常的响声。

(6)如果风机在停车检查或者维修时,则应检查一下设备,是否存在螺栓和螺母松动现象,以免对风机造成危害。
免费打赏
bbb-614179666
2010年10月04日 13:56:32
2楼
中央空调系统设计基础知识

水系统分类


开式循环的优点:
冷水箱有一定的蓄冷能力,可以减少冷冻机的开启时间,增加能量调节能力,且冷水温度的波动可以小一些。

开式循环的缺点是:

1.冷水与大气接触,循环水中含氧量高,宜腐蚀管路。

2.末端设备(喷水池、表冷器)与冷冻站高差较大时,水泵则须克服高差造成的静水压力,增加耗电量。

3.如果喷水池较低,不能直接自流回到冷冻站时,则需增加回水池和回水泵。

4.如果采用自流回水,回水的管径较大,会增加投资。

 闭式循环的优点:

1.由于管路不与大气相接触,管道与设备不宜腐蚀。

2.不需为高处设备提供的静水压力,循环水泵的压力低,从而水泵的功率相对较小。

3.由于没有回水箱、不需重力回水、回水不需另设水泵等,因而投资省、系统简单。

 闭式循环的缺点:

1.蓄冷能力小,低负荷时,冷冻机也需经常开动。

2.膨胀水箱的补水有时需要另设加压水泵。


水系统管道设计

两管制:冷水系统和热水系统采用相同的供水管和回水管,只有一供一回两根水管的系统。

优点:两管制系统简单,施工方便;

缺点:不能用于同时需要供冷和供热的场所。

三管制:分别设置供冷管路、供热管路、换热设备管路三根水管;其冷水与热水的回水关共用。

优点:三管制系统能够同时满足供冷和供热的要求,管路系统较四管制简单;

缺点:比两管制复杂,投资也比较高,且存在冷、热回水的混合损失。

四管制:冷水和热水的系统完全单独设置供水管和回水管,可以满足高质量空调环境的要求。

优点:四管制系统能够同时满足供冷和供热的要求,并且配合末端设备能够实现室内温度和湿度精确控制的要求;由于冷水和热水在管路和末端设备中完全分离,有助于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减小设备的腐蚀;缺点:初投资高,管路布置复杂。

水系统同程异程式

同程式系统:经过每一并联环路的管长基本相等,如果通过每米长管路的阻力损失接近相等,则管网的阻力不需调节即可保持平衡。

优点:同程式系统中系统的水力稳定性好,各设备间的水量分配均衡,调节方便。

缺点:同程式系统由于采用回程管,管道的长度增加,水阻力增大,使水泵的能耗增加,并且增加了初投资。

异程式系统:经过每一并联环路的管长均不相等。

优点:异程式系统简单,耗用管材少,施工难度小。

缺点:采用异程式的系统,各并联环路管长不等,常在每一个并联支路上安装流量调节装置。

冷凝水系统的设计

风机盘管机组、整体式空调器、组合式空调机组等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必须及

时予以排走。

1、冷凝水管的布置

① 若邻近有下水管或地沟时,可用冷凝水管将空调器接水盘所接的凝结水排放至邻近的下水管中或地沟内。

②若相邻近的多台空调器距下水管或地沟较远,可用冷凝水干管将各台空调器的冷凝

水支管和下水管或地沟连接起来。

2、冷凝水管管径的确定

①直接和空调器接水盘连接的冷凝水支管的管径应与接水盘接管管径一致(可从产品

样本中查得)。 

②需设冷凝水干管时,某段干管的管径可依据与该管段连接的空调器总冷量 (KW)按

下表查得。 

3、冷凝水管保温  

所有冷凝水管都应保温,以防冷凝水管温度低于局部空气露点温度时,其表面结露滴水。

采用带有网络线铝箔贴面的玻璃棉保温时,保温层厚度可取25mm。

冷凝水干管管径选择

干管承担冷量 (KW)

干管公称直径DN(mm)

干管承担冷量 (KW)

干管公称直径DN(mm)

≤7

7.1~17.6

17.7~100

101~176

20

25

32

40

177~598

599~1055

1056~1512

1513~12462

>12462kW

50

80

100

125

150

说明:DN=15mm的管道不推荐使用。立管的公称直径,应与同等负荷的水平干管的公称直径相同。

4、冷凝水管设计注意事项

①沿水流方向,水平管道应保持不小于千分之一的坡度;且不允许有积水部位。

②当冷凝水盘位于机组负压区段时,凝水盘的出水口处必须设置水封,水封的高度应比

凝水盘处的负压(相当于水柱高度)大50%左右。水封的出口,应与大气相通。

  ③采用聚氯乙烯塑料管时,一般可以不必进行防结露的保温和隔汽处理。

  ④采用镀锌钢管时,通常应设置保温层。

  ⑤冷凝水立管的顶部,应设计通向大气的透气管。

  ⑥设计和布置冷凝水管路时,必须认真考虑定期冲洗的可能性,并应设计安排必要的设施。

风管的布置

通过风管可将各个送风口和回风口连接起来,提供一个空气流动的渠道,风管的布置

应在气流组织及风口位置确定下来以后进行。

布置风管要考虑以下因素:

① 尽量缩短管线,减少分支管线,避免复杂的局部构件,以节省材料和减小系统阻力。

② 要便于施工和检修,恰当处理与空调水、消防水管道系统及其他管道系统在布置上可能

遇到的矛盾。

下图的a和b为相同房间、相同送风口的两种风管布置形式。对比可知,a比b的管线要长,分支管线和局部构件也较多,因此,b优于a。

气流组织

房间内合理的气流组织主要取决于送风口的形式和位置。目前,常见的气流组织形式有:

① 侧送风侧送风如图a所示,侧板送风是目前常用的气流组织形式。风道位于房间上部,沿墙敷设,在风道的一侧或两侧开送风口。可以上送风,上回风,也可以上送风,下回风。

它的特点是风口应贴顶布置,形成贴附式射流,回风区进行热交换。回风口设在送风口的同侧,风速为2~5m/s。冬季送热风时,调节百叶窗使气流向斜下方射出。


① 散流器送风散流器送风可以进行平送和侧送。它也是在空气回流区进行热交换。射流和回流流程较短,通常沿顶栅形成贴附式射流时效果较好。它适用于设置顶栅的房间。

② 条缝送风通过条缝形送风口进行送风,其射程较短。温差和速度变化较快,适用于散热量较大只求降温的房间,例如纺织厂、高级公共民用建筑等都有采用条缝送风。

③ 喷口送风经热、湿处理的空气由房间一侧的几个喷口高速喷出,渡过一定的距离后返回。工作区处于回流过程中,这种送风方式风速高,射程远,速度、温度衰减缓慢,温度分布均匀。适用于大型体育馆、礼堂、剧院及高大厂房等公共建筑中。

④ 孔板送风利用顶栅上面的空间作为静压箱。在压力的作用下,空气通过金属板上的小孔进入室内。回风口设在房间下部。孔板送时,射流的扩散及室内空气混合速度较快,因此工作区内空气温度和流速都比较稳定,适用于对区域温差和工作区风速要求严格,室温允许波动较小的场合。

排风方式

1、 自然排风

在卫生条件要求较低的建筑中,可以采用。但这种方式不稳定,易受干扰,有时会发生倒灌现象,也不能放火。

2、 机械排风

在卫生标准要求较高的高层住宅\宾馆客房\高级写字间等,通常在每一卫生间均装设排风扇和放火阀,通过风道排到屋顶,在屋顶设一台引风机,排风扇与引风机连锁,只要有一台排风扇开启,引风机就启动。

3、 混合排风

在每一卫生间均装设排风扇和放火阀,通过风道排到排风竖井,然后通过自然排风。

典型场所的排风:

①公共场所的排风
   设置较大风量的排风机或数个小风量的排风机。
②宾馆饭店中客房的排风
   一般客房卫生间均由土建或装修单位装设排风机排除污浊空气。高级豪华套间的会客室需单独设置排风装置。
③KTV间的排风
   KTV间一般分隔为较小的单间,并要做好隔音防止产生共鸣,避免宾客演唱时互相干扰。因此KTV间的排风设施一般须安装消声排风管道,并要设有防止倒风装置。
④桑拿浴、蒸汽浴室和游泳管的排风
   桑拿浴、蒸汽浴室和游泳管的空气潮湿且温度高,必须设置排风装置定期以较大的风量排放室内空气,或长期以较小风量排放室内空气。排风装置应选用防潮防爆电机驱动的低噪音排风机。
⑤厨房与公用卫生间的排风
   宜采用机械排风方式,排风装置应具备防止倒流作用
回复
xuexiangjian
2010年10月11日 11:25:22
3楼
路过,学习下
回复
qq0536
2010年10月12日 00:36:20
4楼
谢谢楼主!谢谢楼主!内容真的很不错,向你学习!请多多指教。
回复
xiafangquan
2010年10月13日 21:17:56
5楼
很不错;楼主很用心
回复
fffxxc
2010年10月14日 09:05:31
6楼
xuexi学习 理论性性真强
回复
littleru
2010年10月15日 15:39:53
7楼
楼主发的东西很实用,谢谢提供,正在学习相关知识,希望能得到帮助
回复
shizhihui
2010年10月20日 18:05:49
8楼
路过学习一下
回复
qjx273702145
2010年10月24日 14:01:37
9楼
谢谢楼主啊,加强了一下!
回复
hui1981.1981
2010年10月26日 15:30:29
10楼
:time: :victory: hao
回复
wangjs170207
2011年06月15日 21:27:45
11楼
学习了,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