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水利设计部门改为企业是不是很好?
gslzx
gslzx Lv.2
2005年09月28日 16:58:21
来自于闲聊茶吧
只看楼主

无内容!

无内容!
免费打赏
lpp829755
2005年09月28日 21:29:58
2楼
是应该抓紧办了,施工企业出力出汗,为中标标底一降再降,而设计单位却是事业性质,我想是到时了,这样出的设计资料可能对施工单位更好点,对水利的招投标会更好,本人之见
回复
leijiying
2005年10月08日 17:00:15
3楼
大院可以,小院就养不活自己
回复
古前文化
2005年10月09日 22:47:07
4楼
好与不好,不是你我说了能算的,关键看对当政着有没有好处,只要对其有好处,无论怎样,总会实行的。
回复
mjg-shuili
2005年10月18日 17:57:00
6楼
六、改制最好能在中介机构的参与下进行

企业改制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在制定改制方案过程中,许多程序和技术处理手段都必须按照有关规定来进行,当然也决不是死搬教条、缺乏灵活性。所以,改制方案的制定者必须是对相关政策非常熟悉而又灵活掌握的机构。另外,还必须能保证按照“三公”的原则来操作,由于企业自身(包括经营管理层)也是改制中利益的一方,所以难免会使改制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为了保证企业改制能规范进行,也为了使利益各方享受公平的待遇,使方案更具有可操作性,选择中介机构来参与企业改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七、改制必须坚定信心,不能三心二意

企业改制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它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不能把企业改制作为一个借口,以此来达到某种目的,或者拿企业改制作为儿戏,仅仅是走走形式、过场,以迎合形式需要等等,所有这些都是不可取的,轻者可能使企业丧失良机,重者可能使企业陷入危机。因此,在选择企业改制上,必须要坚定信心,一旦时机成熟,就必须沿着改制发展的道路走下来,不能有一点三心二意,走走停停,怕冒风险、担责任,一旦企业出现这种情况,那么这个企业的改制要么进行不去、半途而废,要么改来改去,错过许多机遇,最终一事无成。
八、改制必须触及实质,不能因应付而流于形式

由于改制是企业自身体制的一场重大变革,所以在改制的深度上必须要触及其实质,那就是企业的产权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明晰产权,分清责任,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改制要达到的目标。因此,要想使企业摆脱体制的束缚以及沉重的历史包袱,就必须进行大刀阔斧的产权制度改革,就必须把企业产权进行理顺、明晰,落实到实处,使产权的具体拥有人切实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科学、合理、相互制衡的现代企业制度。
九、改制必须坚持一企一策、实事求是的原则

企业改制没有固定的模版,也不能死搬教条套用别人的经验,只有在熟悉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基础上,对企业自身加以调查分析进行诊断,找出企业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根源,还要看到企业未来发展的潜在优势,灵活运用有关规定,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制定出符合企业自身情况并有利于企业未来发展的改制方案。这就是“一企一策,实事求是”,只有这样,才能把国家的政策与企业的实际情况有机结合起来,用足用好政策,使国家的改制政策能真正在改制中为企业所用,促企业发展。
十、改制要本着沟通、协商的原则进行方案的制定

企业改制本身就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牵扯到了方方面面的利益,所以,不是任何利益一方能单独完成的,它需要各方的相互配合和协调,这就是沟通、协商的原则。九鼎公司在企业改制领域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出了自己独有的改制成功模型:“433”模型,具体内容就是:好的改制方案占成功要素的40%、公共关系处理占30%、恰当的技术与策略占30%。这个模型讲的就是沟通、协商的原则。沟通、协商本身就是公共关系,在这过程中如何沟通、协商就是技术策略,只有在这些条件下,也才能灵活运用相关政策规定,制定出一个好的成功的改制方案。
十一、改制必须以企业的发展为基本出发点

企业改制的目标是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是保证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因此,可以这样说,企业改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任何一家企业的改制不是以此作为改制的最终目的,不是以此改制的基本出发点,那么他的改制就是有问题的,就是别有用心的。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虽然我们经常说国家利益至上,是第一位的,实际上国家利益是抽象的,具体到现实生活当中,应该说企业的利益是第一位的,因为只有保证了企业的根本利益,才能去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利益,也只有企业的利益和职工的利益得到了保证,国家利益才能具体化得到维护。所以,任何企业任何一种形式的改制都必须紧紧围绕企业的利益、企业的发展来进行,否则,改制就会走偏道、走弯路,就可能不会成功。
十二、改制要按照自上而下的程序开展相关工作

企业改制是一项很严谨而有序的工作,它所需的时间较长,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它具有以下特点:政策性、有序性、科学性、合理性、实践性。正是由于它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企业改制程序的严谨和有序,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一家企业在改制中还没有形成任何思路就大张旗鼓在企业内部进行宣传和动员,这家企业会是一种什么状况?人心惶惶、小道消息满天飞、无心工作、局面混乱等等,就连职工合法的咨询,恐怕也无人能予以回答或答复,因为你没有一个基本思路。所以,我们主张按照自上而下、集中民主的工作程序来开展这项严谨复杂的工程。先在企业主要领导范围内征求意见、统一思想,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改制思路,而后再在企业中层以上干部中进行讨论、修改,最后必须经过广大职工的审议或通过,只有
回复
liu1735
2005年10月19日 22:09:11
7楼
了解很清楚呀
回复
skyhlx
2005年10月21日 19:43:11
8楼
好与不好不是随便能评说的,一个单位的改革成功与否是有很多因素,也许按照正规程序改的但改后没有好的市场,也许没改但项目很多单位收入也很可观。总的来说改革对领导有好处,对下面干活的人来说只要制度好不管是企业还是事业都一样。
回复
skyhlx
2005年10月21日 19:52:48
9楼
楼上那位发表了很多,很多的。你摘抄的全是报纸上的或改制杂志上的一些话。或许你就是一个设计单位改制的积极拥护者或主持者,我大概看了你的长----篇,大----论,话说的不错,步骤也很对,可是实际情况有几个和你说的是一样的,估计一个都没有。比如你说的改制要有中介机构的参与我估计就是有公检法的参与该做弊的照样做。企业评估是看你出钱的多少,只要你肯出钱负资产都行。我就是从设计单位改制后出来的,原来的国家干部身份没了,是一个自然人。改制道路是曲折的。
回复
zyannbear
2005年11月08日 11:55:31
10楼
我觉得是一个发展趋势,但1、需要很好的领导班子,也就是真正替职工谋利益的领导班子;2、需要社会提供退休人员的保险。
回复
gtzx1111
2006年03月21日 20:09:22
11楼
改革是必然的,但如何改却值得商讨!同意十楼的观点!
回复
hansd2000
2006年04月10日 16:42:29
12楼
改企有它的好处,同时也有它的不足,改企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是肯定的,但还要看改企后的老板,看一下他是否为了整个设计院的发展考虑,还是仅考虑他自己的个人利益。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