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常识,人们都知道,水的凝固点是零摄氏度。但韩国一个科研小组发现,在20摄氏度,水也可以凝结成冰。 此前就有科学家提出,如果给水施加一个足够强的电场,那么水就可能在常温下凝结成固体,形成“暖冰”。汉城大学科学家姜勋(音译)和同事们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验证了这一设想。 美国《科学新闻》周刊29日报道说,当时小组正在使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电子如何穿过一层水膜到达水膜下的电极。电子读数显示,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带电金属尖端在水膜中上下震动时遭到阻碍。
此前就有科学家提出,如果给水施加一个足够强的电场,那么水就可能在常温下凝结成固体,形成“暖冰”。汉城大学科学家姜勋(音译)和同事们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验证了这一设想。
美国《科学新闻》周刊29日报道说,当时小组正在使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电子如何穿过一层水膜到达水膜下的电极。电子读数显示,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带电金属尖端在水膜中上下震动时遭到阻碍。
对于这一发现,科研小组认为是下降中的金属尖端下方的水分子瞬间凝固形成了对尖端的阻碍。他们解释说,随着尖端不断下降,与电极距离也就越近,两者之间的电场就不断增强。当达到临界点,即大概2个水分子距离的时候,在电场作用下,水转化为固体形态。而具体的转化过程,科研小组认为还难以解释。
科研小组计算出,在每米几百万伏特的电场强度下,水膜就会固化,这只有此前科学家用电脑模拟计算出来的所需电场强度的千分之一。
姜勋说,其实每米几百万伏特的电场普遍存在,比如脱羊毛衫时产生的静电、手机电池甚至是生物细胞里的离子都可以形成这样的电场。
美国加州国立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的米克尔·萨尔梅龙评论说,如果同样原理可以应用于带电生物分子,如蛋白质上,那么就可以对那些生物分子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