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楼
刚查资料,在1/3跨处设置,宽度为800-1000
回复
13楼
我觉得好像应该设置两道后浇带吧,高规上后浇带的间距不宜大于30m。
回复
14楼
不会弄,学习一下,不要扣我分
回复
15楼
能设缝尽量设缝,设不了缝可以做后浇带,有地下部分二次浇筑较困难时,可设膨胀加强带一次浇筑。
回复
16楼
设缝优于设后浇带。个人意见是缝是坚决温度应力的长远办法。后浇带只是解决施工中由于混凝土自身水化作用产生温度应力的办法。对于建筑使用过程中,春夏秋冬昼夜温差产生的温度应力,后浇带是没有作用的。设置温度应力钢筋,板双层双向配筋,混凝土中添加抗拉纤维都是可以一定程度抵抗温度应力。不错总体而言,设缝是最经济效果也最好的办法了。
回复
17楼
如果是地下建筑可按不大于30设置施工后浇带,如果是地上建筑,建议设伸缩分,施工后浇带和膨胀加强带是一样的只能解决施工阶段混凝土的收缩,不能解决正常使用时的温度伸缩。
回复
18楼
还是设缝吧,设后浇带的话得全高设置,施工较麻烦,而且后期再施工后浇带影响工期。还是设缝比较合理,如果害怕影响立面不想设缝的话也可以设置加强带,加快施工速度
回复
19楼
70米的建筑不是太长,超出规范也不是太多,估计设置一道后浇带就可以了.但住宅要小心
回复
20楼
我一般在利用新施工工艺及新材料,加强构造措施的情况下根据建筑的结构形式、建筑平面布置等比规范要求的设缝距离大10%(如框架55X1.1=60.5,按60米设缝),毕竟设缝是解决类似问题的最佳方案。70米长的建筑在考虑平面布置(还可兼顾考虑长宽比等)的情况下最好设置伸缩缝(甚至多缝合一)。
回复
21楼
设置一条后浇带就可以了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