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遇到的常见错误做法总结
cui5027529
cui5027529 Lv.2
2009年12月25日 18:01:09
来自于闲聊茶吧
只看楼主

现将本人从事地下结构设计一年多遇到的常见错误做法总结于下,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讨论。 1. 暗梁当楼面梁使用。这是最常见的错误。暗梁之所以不能当楼面梁是因为其刚度不够,荷载不能按自己设想的方式传递,即楼面荷载—板—暗梁—柱的传递方式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样将大大低估板的内力。我个人认为,根据内力按最短距离传递的原则,用暗梁代替梁只有在板受集中力时,在集中力处沿板的最短方向(双向板沿两个垂直方向)设置暗梁,可以认为集中力由暗梁承受以满足抗弯强度和裂缝要求,此时板的计算跨度绝对不能按支承于暗梁来考虑。但很多时候,这种做法也没有必要,直接加大板的受力钢筋即可,除非因抗剪(冲切)需要箍筋而使用暗梁。

现将本人从事地下结构设计一年多遇到的常见错误做法总结于下,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讨论。

1. 暗梁当楼面梁使用。这是最常见的错误。暗梁之所以不能当楼面梁是因为其刚度不够,荷载不能按自己设想的方式传递,即楼面荷载—板—暗梁—柱的传递方式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样将大大低估板的内力。我个人认为,根据内力按最短距离传递的原则,用暗梁代替梁只有在板受集中力时,在集中力处沿板的最短方向(双向板沿两个垂直方向)设置暗梁,可以认为集中力由暗梁承受以满足抗弯强度和裂缝要求,此时板的计算跨度绝对不能按支承于暗梁来考虑。但很多时候,这种做法也没有必要,直接加大板的受力钢筋即可,除非因抗剪(冲切)需要箍筋而使用暗梁。
2. 与上一个问题相对应的是,在刚度发生较大突变(增加)处,应视为梁。典型的问题是不同高程的板之间出现的错台,错台本身平面外刚度比较大,而板的平面外刚度较小,不管你是否愿意,板上的荷载都要传递到错台上,因此应当按梁来设计,尤其是抗剪钢筋应满足要求。地下通道、车站遇到的这种情况较多,其荷载又比较大,但大多数人对错台的处理却非常草率,这很令人担忧。
3. 框架结构形成事实上的铰接。最常见的是梁刚度比柱大的多,使柱对梁的约束作用较弱,形成事实上的铰。这样减少了超静定次数,于抗震不利,也难以形成“强柱弱梁”。 坂神地震时,地铁车站柱的破坏相当严重,也提醒我们不能忽视这个问题。地铁车站顶底板可看作筏板,其梁的刚度当然大于柱,但中板处不宜将梁的刚度做得较大。另外,地下工程如通道、涵洞、地铁车站等,有时不小心也容易作成刚度较大的顶底板和刚度较小的侧墙,这样横剖面就形成铰接的四边形,两侧墙土压力相差较大时很容易失稳,也不利于抗震。
4. 板墙受力钢筋置于分布钢筋的内侧。很多人总把分布钢筋想象成类似梁的箍筋,因此配筋不小心就这样倒置。分布钢筋的作用在于固定受力钢筋位置,传递受力及防止温度收缩裂缝,它不需要象梁柱箍筋那样外包以防止钢筋受压向外鼓出,更重要的是,板墙截面高度较小,为增加有效高度发挥受力筋作用,一般情况下应当外置受力钢筋。某些特殊情况,如地下连续墙,由于施工方便原因可牺牲板有效高度,将受力钢筋内置。
5. 在紧靠柱的位置框架梁上搭梁。由于紧靠柱支承的位置,框架梁的转动受到约束,当其上所搭的梁荷载较大时,将产生很大的扭矩,使框架梁的配筋变得困难。某些设计人员将此处框架梁与搭接梁的连接看作铰接,这是很不安全的,因为梁的塑性变形能力有限。
6. 板钢筋不伸入上翻梁受力钢筋之上。这在地面上结构中还不容易出现,但在地下工程中,由于结构形式不够直观,稍有疏忽就会犯错。最常见的是通道入口处顶板有一道收口的横梁,其底部顺板向下倾斜,形成不规则的梁。多数人配筋将此梁受力钢筋仍然沿水平方向布置,板的纵向钢筋则从下侧锚入梁内。地下工程没有完全的分布钢筋,在这个横梁处,板的纵向钢筋实际上是受力钢筋,不但要按受力钢筋锚固,还应当在梁受力钢筋之上。另外,很多人认为此梁受力小,因而配筋马虎。实际上,此梁由于单边受力,有一定的扭矩,配筋应考虑板上荷载传递到此梁上。
7. 地铁车站不计中板开洞。由于开洞的影响比较难算,也由于部分人对开洞影响没有当成一回事,因而计算时都加以忽略。当开洞较小时,这样也许没有多大影响,但地铁车站有时在中板沿横向平行布置三排楼、扶梯,严重削弱该处楼板刚度,虽然洞边有加强的梁,但梁高受到限制,中板厚度通常都为400~500,因此不足以弥补其刚度的损失。至于加暗梁来加强洞口,更不能弥补计算模式与实际不符的不足。鉴于加强梁高度受限,建议采用通用软件计算时按空间结构预先计入这一不利影响,否则应加强该处侧墙抗弯、剪能力,并加强该处楼板配筋。
是的,一般结构软件如果将该处认为是固端肯定算不下梁的配筋,但建筑师的意思我们不能更改,我的习惯做法是当绞接算被搭接梁,而搭接的梁我取出当固端计算时的弯矩和剪力,手算配筋
由于没有图纸不好解释.简单说就是,不能把所谓"分布钢筋"置于上翻梁下部受力钢筋之下,因为地下工程荷载很大,几乎没有绝对的"分布钢筋",所谓"分布钢筋"在支座处都要受力.


有个问题由于当时处于被迫离职的敏感期,在上面没有写出来,但在论坛里讨论过.现在补充在这里,我觉得也许有益,那就是拉筋参与板墙的抗剪计算.地下工程剪力很大,常常有板墙抗剪问题,由于箍筋配置困难,于是有人把拉筋当作箍筋使用.当时原单位依据的是人防规范4.7.5条中有一句:"拉筋兼做箍筋时...",因此认为拉筋可以做箍筋进行抗剪计算.但是人防规范编制组写的教材解释这一条时,非常明确要求板自身厚度满足抗剪要求.补充在这里不是想为自己翻案,如果有原单位的人看到,希望能理解为是对技术问题要慎重的告诫,没有明确的依据不能想当然搞设计,更不能认为有不同意见就是"胡搅蛮缠".上海地铁事故的教训我们都应引起重视.
对第5条有相当大的异议

请参看GB50010-2002 7.6.16的条文说明,
协调扭转的时候,可以按照铰接
框架梁按照固接扭矩的40%配受扭钢筋。

如你所说,荷载大的时候,按照固接计算,框架梁受扭是算不下来的。
我印象中,工业建筑,大的设备梁与框架梁的连接 全是铰接,少有固接的。

所以钢结构中,有时候会出现设备梁截面比主梁还大的情况。

一家之言---我也想把这个问题弄清楚。
5. 在紧靠柱的位置框架梁上搭梁。由于紧靠柱支承的位置,框架梁的转动受到约束,当其上所搭的梁荷载较大时,将产生很大的扭矩,使框架梁的配筋变得困难。某些设计人员将此处框架梁与搭接梁的连接看作铰接,这是很不安全的,因为梁的塑性变形能力有限。”

正如所说,大多数人都回避上述情况,将框架梁与搭接梁的地方视为铰接(pkpm提供此功能,点选指定为铰接),其实呢,如果不指定为铰接时,“产生很大的扭矩,使框架梁的配筋变得困难”。如指定为铰接,难道没有人脑的框架梁就会按指定的铰接来卸掉扭距(次梁端的弯距)?次梁就会沿着框架梁边开裂而卸掉弯距?

事实上,如果出现了极端情况(即框架梁抗扭不够),框架梁无疑会破坏的!

谁注意这些问题,那为什么一般没有问题,那时没到极端情况。而且,砼结构是比较“粗”的东西,各种“过于安全”(相对于破坏状态)的参数,使得离极端情况还远着呢?

希望像“活到老学到老 ”一样,更多的人谈谈技术上的心里话!
个栏目讨论的问题还是不错的.
1. <砼> 7.6.16允许的内力重分布是指"独立梁"扭矩折减系数为0.4时,框架梁的"协调扭矩"各项指标还可以满足要求.那么楼板的支撑作用呢?仅理解规范的说明来看,折减后即使框架梁仍算不下可还没问题是因为楼板的存在了.这是个古老而又复杂的问题.既然规范允许点铰的办法,谁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但只有傻子才按纯铰去设计框架梁.
2.地下室侧墙分布钢筋应置于受力钢筋"外侧".在高层中外墙如果与上部剪力墙连成一体时,墙中压应力不小,分布钢筋与拉筋要约束竖筋外鼓.即使纯地下结构墙中也有压力存在,怎能不注意?!另分布钢筋保护层仅需15毫米,受力筋考虑防水至少要25毫米,分布筋放不放外面,ho都是那么多,对计算根本没影响.而且分布筋放外面方便施工,更有利于控制裂缝,这一点更为重要.所以我的意见是放外面(水专业有本水池还是化粪池的标准图集就是放外侧).
免费打赏
laureate
2010年02月16日 11:04:59
22楼
我觉得暗梁只是板局部配筋不同而已,不可能与楼面梁一样约束板的变形,对板形成约束作用。
回复
wanqingluo
2010年03月13日 18:37:13
23楼
果真是从实践中总结的心得,值得一读。
回复
jiarichen
2010年03月16日 17:40:18
24楼
楼主做设计是一年吗?感觉做一年的设计的人很少能写出如此水平的文章!
回复
jiarichen
2010年03月16日 17:49:16
25楼
感觉楼主不仅是做设计的,对施工方面的东西也懂得很多!
回复
zouwenbao
2010年03月18日 22:44:43
26楼
真知灼见需要经验的支撑
回复
shezongjun
2010年03月28日 20:23:35
27楼
总结的蛮详细的,值得一读
回复
zhengbancun
2010年04月08日 20:10:27
28楼
谢谢楼主提醒
回复
chnzhaoning
2010年04月20日 10:07:42
29楼
关于第5条 在实际工程中经常遇到 可惜楼主没有详细说明一下解决的方法
是不是人为加大箍筋和抗扭钢筋?
回复
r-phoenixs
2010年04月24日 00:40:37
30楼
呵呵,没想到这篇很老的文字还在转播。我最早见到它是在okok论坛上,还参与讨论过,应该是6,7年以前的事了。我也和作者在网上交流过,虽然不完全赞同他的观点,但是看得出他注意了很多人容易忽略的问题,对某些问题,如板、梁关系理解比较深刻,对于这样的人执着于结构探讨而遭致单位强势人物打击被迫辞职的遭遇,我深感悲哀和共鸣,也许这就是执着的代价。
回复
greach
2010年04月28日 19:44:48
31楼
多总结总是有好处的。在不断的思考中我们才能进步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